精神是企业的价值取向,企业财富的长青藤要靠企业精神来浇灌,中国人很早就明白其中的道理,还用一句话概括了企业精神与财富之间的关系,即:“人心齐,泰山移”。齐人心是积聚力量;移泰山是创造财富。齐人心需要的是一种精神。
(1)精神是打动人心的力量。
日本东芝公司总经理土光敏夫曾经精辟地说过:“等同的价值观将职工联系在一起——这就是理想的企业形象。”
等同的价值观,就是一种精神,是精神的外在表现。
刘备能在漂泊流离之中百折不挠,就是因为有种精神在支撑着他,在激励着他,所以,他矢志不移,所以他忍辱负重。
刘备的这种精神,在他跟博陵名士崔州平谈话时,第一次明确地提了出来,即:“匡扶汉室。”
当时,崔州平对刘备讲了一番“从乱世到治世及从治世到乱世”的大道理后,接着分析道:“现在正是整个社会从安定转入祸乱时期,要想安邦定国是逆天而动,只能是枉费心机。”刘备抱着坚定的信念,对崔州平说:“我身为大汉后代,理当匡扶汉室,绝不听信天命。”刘备匡扶汉室的决心从来没有动摇过。
刘备知道,要想匡扶汉室,必须得有自己志同道合的团队。要让人们明白,这是具有光明未来的远大理想;要让人们为了这个目标,跟着自己去奋斗。
如果每个企业的老总都能做到这一点,用精神凝聚人心,用精神鼓舞斗志,用精神焕发活力,那么,这个企业就一定能够做大做强。
现代管理学,把这种精神称为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塑造人的价值观。由于人的思想认识水平、人的价值观对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均有引导、强化和约束作用,因此,塑造一个能够自我管理的人,首先要塑造拥有此种价值观的人。通过教育,让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就是精神的魔力。
刘备正在使用这个魔力。他知道,有相当一部分人跟自己意见相左,崔州平只是他们其中的一个代表,在没有帮他们转化观念之前,是不可能团结到一起去的。因此,必须把这个精神化为团队的整体意志。他决定一步一步地做到这一点。
一是以精神感召人。
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对诸葛亮说:“目前汉室衰微,奸臣当道,我力量虽弱,但却想在天下主持正义。”
刘备把自己的事业称为主持正义。当许多人眼见汉室不振,藏身避祸的时候;当有人身处危局,乘机篡权的时候,刘备的正义之举,显得是多么的光明磊落,又是多么的鼓舞人心啊。
当诸葛亮说自己“习惯了耕作生活,不愿参与世务“的时候,刘备哭泣着说:”你要是不出山相救,那天下的老百姓还有什么指望呢。“泪如泉涌,不仅拭泪沾湿了长袖,而且泪滴打湿了衣襟。用罗贯中的话说,叫做“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可见刘备哀汉室之深,痛力弱之切,已经到了痛彻心扉、肝胆欲裂的地步。
刘备不遗余力“匡扶汉室”的顽强精神,终于打动了诸葛亮。诸葛亮决定把“匡扶汉室”也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刘备终于得到了志同道合的得力助手。
二是以精神鼓舞人。
刘备把“匡扶汉室”这个精神,贯穿始终,打造成了刘家军的灵魂,成为刘家军无坚不摧的原动力。人人都把自己的理想与这个精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人人都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
赵云作为刘家军的高级将领,可以说起到了很好的表率和模范带头作用。赵云受命去攻打桂阳,桂阳太守赵范见赵云英勇无敌,就主动率众而降,并与赵云结为兄弟。两人在酒席桌上叙起来,不仅同姓、同庚,而且还是同乡。赵范高兴之余,想到了自己美丽、聪颖的寡嫂樊氏,至今孀居,未曾外嫁,就想配与赵云。赵云却登时翻脸,大怒而去。刘备得知后对赵云说:“这也是一桩美事,你为什么要这样呢?”赵云回答说:“新定江汉,枕席未安,我怎么能因为一个妇人而影响你匡扶汉室的大事呢!”赵云成为刘备倡导的精神的忠实实践者。
三是以精神团结人。
刘备在荆州时,来自西川的法正劝刘备去占取西川,诸葛亮和庞统也认为机会难得。刘备说:“与我水火不相容的人是曹操。每每在处事上,曹操急功近利,我则注重基础;曹操残暴凶恶,我以仁义为本;曹操诡计多端,我则诚信良善。什么都与曹操相反,我才能取得成功。如果以小利而失信于民,我绝不会那样做。”刘备就是这样,把“匡扶汉室”的精神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上,让每一个人按照这个精神,自觉规范个人的言行,紧密地团结在自己身边。
(2)靠精神的力量创大业。
每一个企业都需要有一种精神,作为生产经营的底蕴,用以支配企业及其职工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时,向自然索取、同社会交往所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
刘备把“匡扶汉室”作为刘氏公司的文化精髓,持续地、不断地发挥着积极效应。
一是成为凝聚人心的旗帜。
刘备打着“匡扶汉室”的大旗,许多人才认旗归附,积聚到刘备麾下。被称作“三国英雄数马超”的那个马超,在战阵中能够杀得曹操亡魂丧胆,自己却落魄到东川张鲁手下为将。张鲁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马超倒也毫无怨言。刘备进攻张鲁的时候,遣李恢去游说马超。李恢说:“你父亲早年曾和刘备共受衣带诏,相约讨贼,你为什么不弃暗投明呢?”一席话,说得马超无地自容,跟随李恢到刘备处建功立业。
二是成为将士用心的动力。
刘备手下的大将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誓死如归。关羽被吕蒙擒住以后,孙权有意劝降,关羽大骂说:“我和刘皇叔桃园结义,誓扶汉室,岂能与你们这些汉贼同流合污。我中了你们的诡计,有死而已,何必说那么多废话。”他的死是为匡扶汉室而死,他认为死得值,死得其所,死得坦然。扫视三国,高级将领被擒乞降的,当为曹操的大将于禁一人,可见曹操主要是缺乏一个让将士用心的精神。
三是成为建功立业的平台。
很多将士在贯彻“匡扶汉室”这个精神的同时,也把它作为自己建功立业的平台。刘备在西川站稳脚跟以后,安民已定,人心大悦。此时,很多将士都想推刘备为帝。既为汉室,也为自己。因为曹操终将篡窃,刘备称帝后可让汉室在西川延续下来。同时,刘备称帝以后,将按照国家的标准选配干部,所有的有功之臣都将“普调”一级。对这些将士们来讲,就可借“匡扶汉室”这个平台,实现封妻荫子、名垂青史这个人生的最高理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