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必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日夜为工作操劳,个人身心俱疲,工作还难以抓好,其实大可不必。要学会从纷繁复杂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大放小。
有的企业家一天到晚呆在办公室里,夜以继日,案牍劳形,其实大可不必。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管得太多太细,就可能管不了管不好。甚至因为忙于事务性的工作,把重要事情给耽误了。
如果把身体累坏了,损失就会更大。
孙权和诸葛亮都有深刻的教训。他们在这方面就做得很不好。
(1)本末倒置。
企业家在工作上,必须要率先垂范。所谓率先垂范,也就是做出榜样,起一个示范带头作用。绝对没有必要事事冲到一线,丢了扫帚拿铁铲,汗流浃背,忙个没完。
就像打仗一样,冲锋陷阵是一线部队的事。指挥官的任务,就是站在后方的掩体里,拿着望远镜发号施令。指挥官如果抱着机枪冲进敌阵,这仗就没法打了。
孙权冲到一线,就吃了大亏。
一是身先士卒。
赤壁大战之后,孙权走出了失败的阴影,顿觉眼前一片灿烂。
他见周瑜在大战中身受箭伤,几番昏厥,就让周瑜回柴桑养病,自己带着人马来攻合肥,进一步扩大战果。
合肥和荆州,都是孙权北上伐魏必争的两个战略要地。
曹操从赤壁败退的时候,让张辽守合肥。孙权知道,张辽是一个颇具文韬武略的战将。但张辽再能干,总不会超过曹操吧。曹操的一百万人马,还不是照样被火烧得一干二尽!
孙权对合肥是志在必得。
他把部队驻扎在城外。刚驻下来还没有来得及吃饭,就接到张辽送来的战书。这不是小看人吗?如果来请降,倒是合情合理;反倒来请求决战,眼睛里也太没有我孙权了。
孙权带着部队面对张辽的时候,恨不得一口把张辽吞了。见张辽骑马出阵,喊着自己的名字叫战,孙权再也忍不住了,提起枪就准备出马。
孙权出到阵前,正准备与张辽交战的时候,没想到张辽的副将乐进,从另一边提刀飞马杀来。
孙权正在想怎么会这样的时候,乐进已快马奔到身边。幸好孙权的护卫宋谦挺枪出马,在阵前把乐进挡住了。
真险!孙权差点被乐进暗算了。
打仗是将士的事,孙权负性使气,硬要出马上阵,如果被乐进偷袭成功,损失就大了。
作为企业管理者,下到车间,身处生产劳动第一线,可能会对企业员工是一个激励。但不可能创造很大的价值,若把大事给耽搁了,损失就难以弥补。
二是造成损失。
乐进奔过来的时候,宋谦接手交战,让孙权化险为夷。
张辽的另一副将李典,见乐进马上就要成功,却被宋谦搅黄了,就暗暗出到阵前,拉满弓,一箭射去,把宋谦射死马下。
张辽见部队已经打出军威,就指挥人马掩杀过来。把孙权的阵势冲得七零八落,打得孙权败退五十余里。
孙权回到营寨,见宋谦为了救自己中箭身亡,不禁痛上心来,放声大哭。长史张纮对孙权说:“您负性使气,轻视大敌,三军将士,莫不寒心!斩将杀敌,冲锋陷阵,本是将领的事,不是您应该做的啊。希望您能少使勇力,多谋大计,更好地把东吴的事业发扬光大。今天,宋谦的死,实在是您轻敌造成的啊。”
听了张纮的一番话,孙权大为懊悔。他说:“这是我的过错啊。从今以后,我一定要改过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斩将杀敌是将士的事。孙权的本职工作,张纮已经说得很明白,就是管理好国家,让东吴更加强大。
孙权冲锋陷阵,其实是本末倒置,没有站在一个领导者的位置上考虑问题。
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规划企业发展大计,而不是到车间参加劳动生产。只有分清主次,找准自己的位置,才会找准工作的着力点。
(2)夙兴夜寐。
诸葛亮作为千古贤相,历来受到人们的爱戴。不仅仅因为他是智神,也因为他鞠躬尽瘁的人格魅力。
无论是刘备生前还是死后,诸葛亮为了完成帮助刘备匡扶汉室的宏伟事业,不辞辛劳,夙兴夜寐,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
三国时期,蜀国的力量不如魏国。魏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军事上、经济上都占有优势。伐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蛮以后,回到成都,枕席未安,就上《出师表》,请求北伐中原。
后主刘禅看了《出师表》后,对诸葛亮说:“相父刚刚南征,现在又要北伐,终日操劳不止,恐怕会伤身体啊。”诸葛亮说:“我受先帝重托,夙夜不敢懈怠。现在南方已经平定,不乘此时伐魏,还等什么时候呢!”太史谯周也劝诸葛亮:“当今北方强盛,伐魏并非易事啊。”这点诸葛亮何尝不知道。
重要的是,诸葛亮知道自己不是为自己活着,而是为“匡扶汉室”活着。这个目标实现不了,诸葛亮一天也不会安枕。
但他实在太累了,他要抓的事情太多了。
一是透支身体。
诸葛亮的辛苦,不仅是蜀国人尽皆知的事,连魏国狡诈的司马懿也感觉到了。
出将入相,既管理军队,又管理国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司马懿作为一军主帅,他只想如何管理军队,如何对付诸葛亮。即便如此,尚且难以承受,他想诸葛亮的工作必然更加繁重。
在实力相当的战场上,一方的主帅如果感到吃力的话,另一方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司马懿管理的军队不比诸葛亮少,可他只管理军务。诸葛亮不仅要带兵出征,还要在军中处理国家大事。诸葛亮确实很难。
料事如神的司马懿当然知道诸葛亮的不易。
司马懿在祁山深沟高垒,拒不出战,他就是想跟诸葛亮拚消耗。诸葛亮越是求战心切,司马懿越是死守营寨。
司马懿见诸葛亮派人送来一套妇人的衣服,不受其激将之计。他不仅收下了衣服,还同使者拉起了家常。
司马懿问来使:“诸葛亮吃饭还可以吗?睡觉怎么样?”使者说:“诸葛丞相夙兴夜寐。凡处罚二十军棍或罚款二十元以上的事,都要亲自审批。每天吃的饭,不过几小碗而已。”
听了使者的话,司马懿回头对身边的大将们说:“诸葛亮吃不进饭,还要处理这么多事情,怎么能长久呢。”
使者回来时,诸葛亮正与主簿杨顒商量军务。使者把司马懿的话对诸葛亮讲了,诸葛亮不禁叹道:“他真是太了解我了。”
诸葛亮管得太细了。他虽然能干,但这么干,完全是在透支自己的身体,是在玩命。
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没必要事无巨细,都由自己裁决。要善于放权,重要的是调动领导班子的积极性,放手让他们去管,只有这样,才能腾出时间,腾出精力,把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处理好。千万别学诸葛亮。
二是不分主次。
在一旁的杨顒听了使者向诸葛亮的汇报,不觉深深地叹息。
诸葛亮的身体不是他一个人的,而是蜀国的。他可是蜀国的顶梁柱啊。这根柱子倒了,蜀国这座大厦还不知道能支撑多久。
杨顒作为诸葛亮的行军主簿,对诸葛亮不分昼夜的操劳,比谁都看得清楚。他实在不愿看到诸葛亮这样耗下去。他几次想劝诸葛亮,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太了解诸葛亮了,为了蜀国的崛起,诸葛亮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借这个机会,杨顒无论如何也要把心里话说出来。他对诸葛亮说:“我每次见丞相亲自校对簿书,我就觉得大可不必。国事、军事都有制度,各负其责,不可越位。就像在一个家庭当家,只要仆人耕田,佣人做饭,各项活计不耽误,各项收入不减少,主人家就应该从容自在,吃好睡好就可以了。如果也去耕田做饭,最后身心俱疲,还不一定有好的效果。并不是主人的才智不如仆人和佣人,而是当家者不该去做那些小事。所以古代人总结说:坐而论道,称为三公;忙于工作的,称为士大夫。过去,丙吉只担心牛喘,对死在路边的人不闻不问;陈平不知道金钱、粮食有多少,并说:有人知道就行了。他们就只抓一些大的事情。而今,您亲自过问一些小事,成天汗透衣襟,实在是操劳过度啊。”
杨顒的话说得颇为恳切,这些话他在心里憋了很久。他希望能用丙吉、陈平的例子来打动诸葛亮。
丙吉在汉宣帝手下当丞相的时候,一次出城考察工作。见有人在路边打架,其中有一人被另一人打死。丙吉从旁边经过,却视若未见。刚走出不远,见一拉车的耕牛气喘吁吁,就忙问赶车的人,已经牵着牛走了多远?随行考察的官员觉得丙吉考察工作有失分寸,该问的没有问,不该问的却问了。丙吉解释说:“现在还没有到热的时候,牛就热得伸出了舌头,我怕气候反常,给农业生产造成灾害。至于路边斗殴死人,那是京城太守管理范围内的事,不是我当宰相应该过问的。”
陈平作为西汉的开国丞相,他从来不过问一些小事情。他对皇帝说:“你要问治安情况,就问廷尉;你要问国库的钱粮,就问治粟内史。”皇帝说:“这些事儿都由他们管,那你干什么呢?”陈平说:“我的任务,对内,就是协助您治理国家;对外,就是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间就是让各位大臣齐心戮力,人尽其才,我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他们都善于抓重点,从不过问一些针头线脑的事,在汉朝一直被誉为治国安邦的开明之举。诸葛亮心里当然知道。
听了杨顒的规劝,诸葛亮非常感动。他流着泪说:“我不是不知道啊。但我受先帝托孤之重,唯恐别人不像我这样尽心啊。”
从这天开始,诸葛亮身体日渐沉重。他拖着病躯坚持处理军国大计,也没有把部队撤回去。最后死在了伐魏的前线五丈原,终年只有54岁。
诸葛亮确实是累死的。他实现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愿,但蜀国却从此走向了没落,最终被魏国兼并。
诸葛亮的优点,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也是他的缺点。
有的管理学者,从诸葛亮一生的经历中,提出企业家只需抓好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第二件事,是选贤任能配备人才。第三件事,是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这么讲是不是过于简单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