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景王皇后陵距帝陵约450米,呈覆斗形,陵冢基部四边长度约为167米,顶部约为64米,陵冢高27米,后陵与帝陵形制相同,规模略小于景帝陵。
皇后陵也有独立的陵园内城。陵园边长347.5~350米。陵园四面中央各辟一门,四门距离皇后陵封土均为90米左右。门外筑双阙,在门两边对称分布。四对门阙的大小形状基本相同。每个阙址底部东西长40米,南北长16米,高4米。每座门对峙的一对阙址,间距约12米,应为陵园进出的门道。刘庆柱、李毓芳:《西汉十一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门阙遗址附近也发现汉代建筑遗迹,20世纪50年代王皇后陵阙门遗址尚存,70年代平整土地时遭到破坏,阙门原貌已经漫漶不清。
汉代自惠帝开始,皇帝居住在未央宫,太后居住在长乐宫,两宫均在长安城南部,长乐在东,未央在西。阳陵帝陵和后陵陵园的布局正是帝西后东。按照汉代人“事死如生”的观念,阳陵皇帝和皇后陵园则是其宫城的象征。皇帝和皇后的陵墓实际上就是两座搬入地下的宫殿。若把景帝陵比作未央宫的话,王皇后陵当比作长乐宫。帝陵陵园在阳陵陵区的西南部,未央宫则位于长安城的西南隅。说明帝陵陵园在阳陵的位置与未央宫在长安城的位置极其相似。
在孝景王皇后陵封土堆外,亦有多座从葬坑分布。
距离皇后陵园以北300米处,勘探发现一处西汉建筑遗址,保存基本完好,目前尚未发掘。据此遗址所处的位置看,估计为王皇后陵寝殿遗址。
汉景帝王皇后名王娡,是汉武帝刘彻的母亲。王皇后的母亲臧儿出身贵族,秦末战乱后迁徙京畿,最初与槐里人(今陕西兴平)王仲结婚,生儿子王信和两个女儿。大女儿王娡已经出嫁并生有一女,母亲臧儿劝其离婚。又将她送入太子刘启宫中,王娡为景帝生育三个女儿和儿子刘彻,贵倾后宫。景帝继位后在公元前150年立年仅7岁的刘彻为太子,立刘彻的母亲王美人为皇后。公元前141年景帝崩,16岁的皇太子刘彻继位,是为汉武帝。尊其母王皇后为皇太后。
王仲死后,臧儿改嫁长陵田氏,又生田蚡和田胜。汉武帝时封其舅父王信为盖侯,田蚡为武侯,田胜为周阳侯,田蚡后来官至丞相。王氏一族在朝廷地位显赫,无人能比。
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王皇后死,合葬阳陵。
毕沅在此墓前立碑,碑文铭为“汉惠帝安陵”。真正的安陵在长陵之西,此碑为毕沅疏于考证之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