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灭亡,西汉取而代之,两个封建王朝首尾相接,又同时选中关中地区建都立业,秦俑和汉俑的风格却迥然相异。探其渊源,乃与西汉王朝初年,皇室崇尚楚文化有关。
秦末战乱,群雄并起。刘邦当时是江苏沛县的一个农民,自己当亭长,妻子吕雉带子女在家种地。陈胜、吴广起义,刘邦乘机聚众数十人,杀沛县令,征发沛县子弟三千响应农民起义,被众人推为沛公,那时刘邦已经48岁了。
周朝时沛县属宋国,公元前286年,宋为齐、楚、魏三国所灭后,宋国被分割为三份,楚得其沛。楚国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是当时春秋五霸之一,国力非常强盛,南半个中国都归其统辖。至秦统一中国,沛已并入楚国版图半个多世纪,因此刘邦本人是在楚文化的氛围中成长的。刘邦集团的核心人物,如丞相萧何、曹参,绛侯周勃,舞阳侯樊哙,汝阴侯夏侯婴等,都是楚人,自然亦习楚俗。刘邦自起兵称沛公至为汉王,再至成为西汉皇帝,始终崇尚楚俗,喜好楚歌、楚舞、楚服。“吴王好广袖,四方帛半匹。楚王好细腰,国人多饿死。”汉代皇帝和掌握了全国军政大权的朝廷大臣皆崇尚楚风,汉军中穿楚服、吟楚诗、唱楚歌、跳楚舞成风,也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楚汉战争时期,汉将军韩信用十面埋伏的计策,杀得项羽大军丢盔弃甲,又将项羽残兵围于垓下大营。天色已晚,忽有一片歌声响起,高低顿挫。原来是汉营中编出一曲楚歌,教军士们在楚营旁四面合唱,千人唱,万人和,激起项王营中楚兵怀念故乡,陆续散去。项王与虞姬在帐中共饮,那阵阵楚歌逼得虞姬拔剑自尽,将万种柔情付于一腔热血。这时四面楚歌声越来越近,项王出帐细听,那歌声正是从汉营传来。项王不禁惊疑道:“汉已尽得楚地么?是何楚人之多也!”这时兵士禀报说将士均已逃散。项王急忙带领亲兵冒死突围,终因寡不敌众,一代豪杰楚霸王在一片楚歌声中自刎乌江,留下了“四面楚歌”这一成语流传至今。
汉高祖刘邦以一介平民揭竿而起,弭乱称帝。刘邦当了皇帝后回故里探亲,回顾创业艰难,不禁感慨万分,曾亲自击筑为自己伴奏演唱《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并令百余名儿童且歌且舞,抒发豪情。汉高祖晚年所作的《鸿鹄歌》人人皆知为楚声。高祖喜欢楚歌、楚律,连祭祖的乐曲这时也改变为楚声。汉武帝的《秋风辞》、昭帝的《黄鹄歌》、少帝的《悲歌》等都是楚声。楚风在当时统治了整个西汉上层集团的生活。
西汉初年,楚文化艺术影响之深远,以至造形艺术中楚风盛行。这正是西汉早期帝陵随葬陶俑虽承秦制但袭楚风的原因。
审视春秋乃至先秦时期的陪葬俑,以木头制成俑体,另装臂膀,再穿上丝制衣物的作品,目前发现的仅有楚俑。湖南荆门包山墓出土的木俑,身体雕刻粗糙,装有双足,双臂能转动,裸体,衣物已朽毁,时间约在战国中期。
湖北马王山一号汉墓所出木俑,身体由整木雕成,斜肩,凸胸,细腰。双肩制有另装臂膀的圆面。木俑五官端正,眉目、鬓发以墨绘,朱点口唇,头发另装,身体上的丝绸衣物保存尚好。该墓时代约为战国中期偏上。
徐州北洞山楚王汉墓,在7个壁龛中随葬的彩绘男女侍从俑,抚琴俑422件,鼻梁挺直,樱桃小口点朱,正是娟秀含蓄的楚俑风格,非常有特色。
湖南江陵雨花台、湖南长沙等楚墓中,多有这类着衣式陪葬俑出现。
西汉以降,原楚国疆域内的汉墓葬沿用了随葬裸体着衣陶俑的习俗,最典型的例子是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所出土的162件木俑。按其形象和装束可分为戴冠男俑、彩绘乐俑、避邪俑、着衣歌舞俑、着衣女侍俑、彩绘立俑等6种。造形各有大小,服饰均有区别,可以清楚地看出等级身份,这些木俑均为死者生前奴婢的替身。表现内容有侍奉主人宴饮、娱乐、出行等生活场面,是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再现。
据此可以推测,西汉帝陵出土的裸体着衣式陶俑,也是楚风影响下的产物。楚文化以柔为美的审美观念的形成,导致了一种以纤巧秀丽为美的艺术风尚。从楚人那里承袭而来的浪漫纤秀的艺术风格,与北方文化厚重质朴的风尚截然区分开来。楚俑,修长人形,敷白粉为底,再绘眉目,朱点双唇,通体施红,水袖长袍,其形体之纤巧苗条,面目之清秀姣好,风格之清新,无不使人联想起楚人好细腰的典故。以随葬物品论,全然没有“司母戊鼎”、“秦兵马俑”那样的重器,皆是清巧秀雅之物。
汉俑楚风,又承秦制,并且融合创新。指的是汉代随葬品中含有秦的文化特征。秦始皇兵马俑威武豪放,铁泥雄风,正是秦代造形艺术的时代风貌。宏大磅礴的秦俑群像,无疑是一座流传万世的丰碑,将秦始皇好大喜功的个人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西汉帝陵和陪葬墓中,发现大批小巧玲珑的汉代兵马俑俑群,成千上万武士俑列队而出,以数量取胜,形象逼真,光彩照人,无疑是受到秦代陪葬制度的影响。汉俑从秦俑的高大威猛、费工费时转向精细生动、杂然纷呈的楚俑陪葬形式,既满足了帝王“事死如生”的愿望,同时兼顾了汉初统治阶级遵循的相对节俭的政治方针。如果说高大威猛的秦俑军阵旨在表现一种帝王威仪,营造震撼人心的气势,那么承袭楚风的汉俑则成了象征性地反映生活场景的一种工具。
汉代人认为,生与死是灵魂在不同世界中的依附,人虽死但灵魂不灭,权贵们希冀在死后把生前的奴仆和用具也一同带到冥间。楚人最先是扎束茅草做成人形来表现亡灵,后来做成木俑以代替殉葬的活人。楚国时的木俑脸上多作悲戚状,带有幽灵的气息。汉初的陶俑面容变得平和安祥,歌舞俑、伎乐俑也大量出现,被注入饱满的生命力,楚风的神秘诡异的氛围已经淡化。
以俑代军,泥塑出模拟秦军的宏大磅礴的群像,这是前无古人的做法,又一次反映了秦始皇藐视礼制,善于创新,大胆变革,卓而不群的王者风范,从而开一代以军队为偶像从葬的先河。秦俑以俑代军陪葬帝陵的创举,直接为西汉帝陵所承袭。秦俑高度写实的艺术风格无疑对汉初陶俑产生了影响。在汉长安城遗址西北部,发现汉代大规模烧制送葬陶俑的窑址、陶范、作坊。工艺复杂的木制俑体也被陶制泥塑所代替,以便节省人力,批量生产。西汉时期,厚葬成风,陪葬陶俑的生意十分兴盛,有“匹夫无完领,桐人衣纨绨”的民谣。著衣式陶俑、塑衣式陶俑、形神兼备的各类动物俑,数不尽的送葬明器的制造在当时形成一种产业,体现了汉代制陶工匠的高超技艺。
阳陵汉俑组合的场面除了显示军威,更有了祭祀、出行、宴饮、歌舞、农耕、家居等各种形式。但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和事,汉俑都有表现,健康务实而质朴。使我们因此明白了汉代人的所思所想,明白了他们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对美、对永生的渴望。阳陵陪葬俑中以神祇和宗教为题材的作品较少,摈弃了楚文化中企图将人们导向神秘渺冥的彼岸的意向。汉代艺术家以人间化、世俗化为主题,为我们展示的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现实人生,使阳陵汉俑成为对人的创造力、勇气、智慧、力量的永久赞叹。
汉俑形体虽小,在注重宏观的艺术效果方面,它又与秦俑一脉相承,表现出宏大的气魄。而在个体的塑造方面,汉俑的艺术性却比秦俑有了较大的提高。其造形优美,姿态生动传神,极富动感。与汉代画像石、壁画一样,颇得艺术真谛,是历代从葬俑中艺术价值最高的作品。
因为没有刻意求工,汉俑的风格更加自由挥洒,选材更加生动活泼,因此也更富有生活情趣和浓郁的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