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九节 阳陵乐舞俑

  史学家说汉承秦制,主要是指政治体系、组织形式、法律条文等。从文化上看,西汉因袭的主要是楚文化,这一点在乐舞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西汉初年楚声统治了整个上层统治集团的音乐生活,自汉高祖刘邦起,终汉朝一代,皇室成员写诗都用骚体,唱歌都是楚声,跳舞均是楚舞。汉代时歌舞已有了较高的水平,汉高祖刘邦虽文化不高,但善作楚歌。刘邦即兴自编的《大风歌》表现了统一天下、驾驭四海的豪情。

汉文帝出巡霸陵,与慎夫人登高东望,手指新丰道对慎夫人说:“此去就是邯郸要道呢。”慎夫人本邯郸人,闻听此言,有些凄然。文帝看她玉容黯淡,自悔失言,命左右取过一瑟,使慎夫人弹瑟遣怀。邯郸就是赵都,赵女以善弹瑟著名。慎夫人即按弦依谱,顺指弹来。文帝听着,但觉嘈嘈切切暗喻悲情,也不禁忧从中来,于是慨然作歌与瑟相合。一弹一唱,饶有余韵。

《汉书·十三王传》注引记载,景帝后元二年(公元前142年),景帝过生日,诸王进京朝贺。景帝高兴,要诸王跳舞为他祝寿。13位诸侯王拂袖而起,罗衣从风,长袖交横,顿足跳起楚舞长袖舞。定王刘发因母亲地位低微,不能得宠于景帝,封地既小且贫。刘发起身跳舞时站在原地,只做张开长袖子,微微抬起双手的舞蹈动作。众人都笑他笨拙。景帝也觉得好笑,问他这是什么动作。刘发回答说,我的地方太窄小,实在是无法腾挪回旋呢。景帝会意,当即以武陵、零陵、桂阳三地加封于他。

汉·盘鼓舞

早在西汉时期,歌就被用来抒情言志,而舞蹈却是一种以身体的动作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情绪的艺术。在歌与舞紧密结合的汉代,楚舞必然伴随着楚歌一起流行。楚舞甚至比楚乐影响更大、更深远。汉代皇帝的后妃有些就是歌舞的能手,高祖宠妃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歌出塞入塞望妇之曲”。武帝宠爱的李夫人“妙丽善舞”。在整个两汉400余年间,楚风均盛行不歇。

西汉初期,有了掌握特定舞蹈技能的表演者所进行的舞台表演。民间流行的踏鼓舞,是汉代最具时代特色的舞蹈。舞者足下踏着鼓点起舞,轻盈快捷,跳跃翻飞,音乐无拘无束,自由开朗。汉代画像石中最著名的武梁祠石刻中,记载着踏鼓舞演出的场面。在画像的右侧,最右边的两个人作拍掌唱歌状,其余四人在弹瑟吹排箫。画像左侧,五个盘鼓平放在地上,一人在鼓上作腾踏起舞状。从舞蹈的动作中我们仿佛可以听到舞蹈者手、足、肘、膝在盘鼓上跃动、踏触发出的激越的节奏。流行于西汉时期的盘鼓舞是舞蹈与杂技的结合,它融轻柔美与力度感于一体,刚柔相济,节奏明快,以至于我们今天还有一句成语叫作“欢欣鼓舞”,以表示一种昂扬兴奋的心情。

健鼓舞是庆祝丰收的一种喜庆舞蹈。“健鼓”,大鼓也。南阳画像石有一健鼓舞图,二人分别在鼓的两端一左一右作扑步。左舞者屈右臂于右上侧,右舞者屈左臂于左上侧,舞姿极美。可以想见,瞬间他们会突然转身击鼓,作出令观众出其不意的优美粗犷舞姿,这样不停地边舞边敲,随着锣鼓的节奏你左我右、你右他左地原地摆动,交叉窥视,甚为有趣。

汉代的画像石中多有鼓舞的记载,如“盘鼓舞”、“健鼓舞”、“素鼓舞”等。汉代人为什么在盘、鼓上跳舞?盘、鼓代表什么?史学家费秉勋先生在《历代舞蹈》中探讨了其中原因。原来盘鼓舞中沉淀着复杂的古代宗教意识。鼓是雷神的法器,在敦煌莫高窟249窟,可以看到西魏时期的雷神形象。雷神的腋下生有飞羽,身子周围放着一圈绿色的鼓,共有12面,雷神伸手蹬脚作连续击鼓状,12面鼓之上画有蝌蚪形组成的音波,表示鼓声大作。盘鼓舞中的鼓一般为两座,分别代表日、月,这固然因为太阳和满月都呈圆形,更因为日与月都与雷神有关。盘在舞中一般为7枚,象征北斗七星。由鼓和盘作象征,组成了宗教幻想中的天体,舞人穿着轻薄华丽的舞衣跳跃盘旋于盘鼓上,表示遨游于神仙的世界。

汉·拂袖舞女俑陕西西安白家口出土汉代是长袖舞春风得意的时期,由于长袖舞不用任何道具,是独出心裁的“翘袖折腰之舞”。数名女子高髻束腰,舒长袖,踏着音符起舞,舞姿翩跹,造形优美。此舞概以翘扬长袖和折转腰肢为特点,轻歌曼舞表达各种复杂的感情。这种服饰华丽的舞蹈有一种宁静悠扬的美感,柔曼的风格,正是楚舞的特色。长袖舞在汉初风靡全国,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汉初的舞蹈名目繁多,有讴歌农业生产的“灵星舞”,刚柔相济的“沐猴舞”,纤柔飘逸的“踏摇娘”、“折腰舞”等。这些优美的舞蹈原先流传于民间,经过宫廷乐府的收集整理,焕发出耀目的光芒。西汉人的舞姿时而轻盈流动,娴雅飘逸;时而刚劲挺拔,腾跃、顿踏、动作异常刚劲,用以表达人物怡然自得的心情或振奋跃动的力量。早在西汉时期,人们就主张在余暇娱乐的时候,应该舒展精神上的束缚,从约束中解放出来。这不能不说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阳陵众多的伎乐俑的出土,是汉代宫廷乐舞的再现。你看这一位,面容丰润,细腰斜胯,仰面扬袂而舞。色彩艳丽的曲裾,重重叠叠的锦缘,随着腰肢的扭动一圈圈绕下来,像是一种意外的装点,可谓动静有致,妙趣横生。另一个柳眉细长,星眸红唇,屈身俯仰,左手上扬,右手自然下垂搭至裙摆,舞鞋由于脚掌的着地而折曲,裙裾随着身体的扭动而流动。舞动着的人物个个都是鲜活的,跳跃的……但站在你面前的分明是直立不动的偶人。你不得不惊叹,汉代雕塑家在熟练运用艺术语言方面,竟有如此高深的造诣。

当然汉舞并不是原封不动的楚舞,而是对楚舞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发展。在汉景帝时期,宫廷音乐增加了散乐,除了优雅的舞蹈又增加了百戏和杂技,其中走索、戴杆、掷剑、跳丸等表演使舞蹈在一定程度上杂技化,给原来飘逸轻柔的楚舞风格增加了惊险感和力度感。另一方面,舞者也从原来楚舞的女性变为男女兼之或以男性为主了。

汉武帝时期西汉帝国在政治、文化各方面都有了对外开放的气度,形成了我国音乐、舞蹈、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汉武帝曾经几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与缅甸、印度、日本以及东亚的罗马发生了贸易往来。异域的文艺之风吹进了中原大地,使汉舞蹈的视野为之大开。这时的乐舞吸纳了外域的题材和形式,表现出对异域文化的追求和探索。将中国北方辽阔粗犷、狂放不羁的生命激情与南方纤巧精致、绮丽委婉的动人情态融合交流,扬长避短,推陈出新,激荡而出,渗透着说不尽的激情想象。正如史书记载的,那时宫中有戏车的设计和表演,演员和演出道具修饰得文采斑斓,珠光宝气,“撞万石之钟,击雷霆之鼓,作俳优,舞郑女”。还有由人化装为各种奇珍异兽作舞,演出的动物一般与外国进贡的大象、大雀、狮子有关。舞台上形成天地人神交相辉映,包罗万象的繁荣场面。《汉书·武帝纪》有:“元封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来观。”

国家的空前统一,外交的活跃开放,使汉代的乐舞技艺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汉代的演出规模大,花样多,有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舞蹈、音乐演奏、歌唱,还有简单的故事“东海黄公”等。汉代文化领域自在飞扬,美学上群星灿烂,洋洋乎一派大国风度。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