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髻就是挽束头发,将其盘结于头顶或颅后。由于挽束的方法不同,发髻的效果也各异。发髻的出现,最早可以上朔到西周,战国以后日益普及。中国封建社会近两千年,妇女的发型一直是以发髻为主。汉阳陵出土的男女陪葬俑均挽有发髻,是我们研究西汉社会生活的珍贵资料。
汉阳陵出土的中年劳作女俑一般束着椎髻。椎是一种用木料制成的槌子,其上有把,是古人用来捶击漂洗衣物的工具。将发髻称之为“椎髻”是因为这种发髻的造形与木棰十分相似的缘故。战国时期,居住在西南地区的妇女已有束椎髻的习惯。秦汉时期,椎髻盛行一时。汉代妇女的发髻在脑后挽结成椎状,多垂得很低,结髻时有时要用簪结发。《楚辞·招魂》中“长发漫鬋,艳陆离兮”形容美人长发工结,鬓鬋平滑,其状艳美。西汉前期有关椎髻的实物资料比比皆是,较典型的有出土于湖北云梦、江陵等地的汉代彩绘木俑,广州动物园工地出土的汉代鎏金女铜俑,西汉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彩绘木俑等。说明这种椎髻在整个汉代的妇女发型中一直占主导地位。《后汉书·逸民列传》记载了一个故事,东汉人梁鸿是品德高洁的当地名士,梁鸿娶同县女子孟光为妻,孟光出嫁那天穿着华丽,装扮入时,然而梁鸿不喜,一连7天不答理孟光。孟光思前想后“乃更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梁鸿见了称赞说:这样才像我梁鸿的妻子。可见当时普通妇女日常家居的发式以椎髻为主。汉代也有高髻,多为歌舞伎发式。双髻则为少女发型。
阳陵出土的年轻貌美的侍女俑,翩翩起舞的伎乐俑,均挽以名重一时的堕马髻。这种发髻的主要特点是头发前额中分,至颈后渐渐收束,挽髻于背。粗看起来,这种发髻与椎髻比较相近,不过它在髻中分出一缕头发,朝一侧自然垂下,给人一种看似不经意然而却独具匠心的妩媚之感,这正是堕马髻的基本特征所在。南朝徐陵作诗称“妆鸣蝉之薄鬓,照堕马之垂环”。据说这种发髻配以名曰“折腰步”的特殊的步态,能增加妇女的娇柔之态,在当时十分流行。
塑衣式彩绘侍女俑陪葬墓园出土
东汉时流行由堕马髻演变而来的新发式——倭堕髻。这种发髻的名称常见于古代的诗文。如乐府诗《陌上桑》中说:“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自东汉至隋唐五代,倭堕髻这种发式一直受到妇女的青睐。唐代的诗歌中对此髻的描述更是俯拾即是,如温庭筠辞《南歌子》中:“倭堕低梳髻,连娟细眉扫。”唐《风俗通》中称:堕马髻者,侧在一旁。倭堕髻的式样既为堕马髻之余形,就必然与堕马髻有相似之处,至少保留着堕马髻的那种低垂、倾斜,侧在一边的特征。
汉代妇女对自己的发型和发质是十分重视的。史书上流传这样一个故事:年轻有为的汉武帝初继位,出门游猎,路过其大姐平阳公主的家即进去休息。平阳公主令歌女在宴席上弹唱,其中有一个歌女娇喉婉转,晕脸生红,妩媚动人。尤其妙在万缕青丝拢成蛇髻,黑油油可鉴人影,光滑滑不受尘埃。武帝端详好久尚不能转睛……这就是以歌女身份结识武帝,后来贵为皇后的卫子夫。善解人意的平阳公主就将卫子夫送与武帝带回宫中。不想却为当时的皇后陈阿娇所不容。卫子夫不得与武帝见面,只好幽幽怨怨隐没后宫。时过一年,武帝准备发配婢妾出宫,亲往验视优劣。但见卫子夫冉冉走来,虽然清瘦了许多,鸦髻婵鬓却漆黑生光,到了跟前,逼住娇喉呜咽述说要求释放出宫。武帝又惊又愧,忙好言相劝命她留下。人皆言卫子夫以美发闻名,可见古代女子的美貌与发髻有重要关系。后来卫子夫被纳为帝妾,生卫太子,母以子贵,终被汉武帝立为皇后。
唐代时尚的高髻,其风格与汉代堕马髻迥然相异。唐代的高髻名目繁多,常见的有云髻、罗髻、半翻髻、双环望仙髻、乌蛮髻、蛾髻等。其发髻大多堆积于头顶,似重重叠云,只是其弯曲、盘旋的方法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直到这时,汉代流行的堕马髻才被高髻所替代。
汉代妇女的头饰一般是簪,也称为钗,用来束发和装饰。汉代妇女的簪多用金、银、玉等材料制作,嵌以珠玉,方寸之间,极见精巧。骆宾王《王昭君》中称为“金钗照汉月”。汉代的诗歌《有所思》中,一位妙龄少女吟道:“有所思,乃在大海东,何以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缭绕之。”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墓主人发髻上插有玳瑁质、角质、竹质的长簪3只。还有一支角镝,镝有刺,外形有些像窄而长的梳子。其功能一是为了搔发,一是为挽发簪发。这种兼有两种功能的饰物一般为中老年妇女所用。马王堆一号汉墓墓主人为一老年妇女,她一人头上就插了4把不同质料的簪,说明发簪在汉代妇女中运用已十分普遍。
汉代妇女有用“步摇”为发饰,所谓“戴金摇之熠辉,扬翠羽之双翘”。“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也。”西汉马王堆帛画中妇女的额间和发髻上,均有类似步摇及其他的首饰装点。皇后、公主则佩戴金、玉步摇,印证了古文献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