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的本性温柔善良,古人以羊为祥。
四川成都有青羊宫,传为老子遗迹,宫中有铜青羊像,民间传说青羊是能显灵的神物。汉代青羊铜镜铭:“青羊做镜大毋伤,千秋万岁辞不祥。”羊又和阳(太阳)谐音,太阳是生命之源,亦有祥意。汉代人喜欢以羊的形象为装饰图案或把器物制作成羊的形象,出土有白玉羊纹肖形印、双羊吉祥纹铜盆、“三羊开泰”图案瓷瓶。以羊从葬是古人祈福心理的反映,画像石墓门楣上雕羊头,以象征死者得祥。
彩绘陶绵羊帝陵东侧从葬坑出土。
阳陵从葬坑出土的陶羊有山羊和绵羊两种。陶山羊身长39厘米,高约40厘米,泥质灰陶。陶山羊四肢直立,头部上仰。双目温顺善良,两耳竖起,羊的下巴有一撮胡须下垂,躯体浑圆,小尾上翘,神态自若。
陶绵羊身长36.5厘米,高44厘米,腿细长,两耳斜垂,口微张,臀肥,尾下垂。神态安祥,温顺可爱。
羊谚云:“羊息则不食,食不饱则瘦”,故北方牧羊之俗是赶羊要慢慢地赶,使羊群缓缓前进,不要停留不动,也不能赶得太快,急则易跑青,羊就吃不饱。羊肉质嫩鲜美,自古是肉中佳品。羔皮毛细长弯曲无底线,皮裘花纹美丽,是御寒的好衣料。
阳陵动物俑的塑造运用了取大势,去繁缛,高度概括的手法,将动物生动的神情与静止的躯体形成鲜明的对照,把动势含而不露地蕴于静止之中,汉代动物俑在精巧的外表下依然散发着简练质朴、豪放不羁的雄浑气势,充满生活气息。它们虽非陪葬的主角却也个个栩栩如生,扮演得十分入戏。
在中国古代,马、牛、羊、猪、犬、鸡被列入“六畜”之中。阳陵动物俑正是以这六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形象,为我们展示了文景时期五业兴隆、六畜兴旺的繁荣景象,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蓬蓬勃勃的生命活力,艺术上的质朴浑厚以及汉代造形艺术特有的雄浑豪放的风格赢得世人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