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釜、甑相当于我们今天用的锅和蒸笼,釜甑合用是当时的蒸煮器具。釜下燃火,釜内盛水,水沸后蒸汽通过甑底的镂孔进入釜内,蒸熟食物。
铜甗陪葬墓园出土汉代的铜釜应是从陶釜演化而来,这种侈口折沿的陶釜在新时器时代就可见到,秦汉时更为普遍。
釜甑一般是由3件器物组合而成。最上一件为甑,侈口折唇,圆腹内收为小圆足,器底有穿孔或箅,以容蒸汽穿透。中间一器为釜,小口圆腹,腹部有宽沿凸出。最下一层为盆,亦是侈口宽沿为平底,使用时将盆倒扣于釜上以免蒸汽外泄。
阳陵出土的一件实用釜甑通高38.6厘米。上部为甑,下部为釜。甑高16厘米,口径28.8厘米,平沿外侈,沿下有对称的两只铺首衔环,其底部有箅孔,底部的圈足接套在釜的口沿之外。釜高25.4厘米,由上、下两部分插接而成,最大腹径29.4厘米,口径12厘米,底径14厘米。由釜、甑、盆3器套合而成,每一部分均各有一对兽首衔环耳以便提取移动。
阳陵还出土多件缩小了的为武士俑军队配备的明器釜甑。
早期的釜口沿较大,甑底置于釜上,蒸汽容易外泄,汉代将釜口改小,套于甑的圈足内,甑上又有盆覆盖,确保蒸煮食物节省火力和时间。平底的盆用为底座,器口沿正好与釜的凸旋相叠,严丝合缝,尺寸的精准令人叹服。
单独的釜可以用三足釜架置于器底燃火,许多汉墓都有各种类型的釜架出土,有些还是铁制的。1954年四川成都扬子山的一座汉墓,有一件铜釜及一件三足铁架同时出土,类似的组合在长江流域和中原地区都有出土,说明平底或圆底的釜有时是放在高足的釜架上使用的。汉代出土釜架藏品中还有另一种变通形式,在圆钵状的铁锅下有镂空的三足铁火盆,火盆上有三腿支架,支撑铁锅,在使用上与铁三足釜架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釜架移动方便,符合机动性要求,旅行、行军、野炊都很适用。
在汉代,釜的耳根往往自口沿向下延伸到器腹,再连以简单的旋纹,构成器身上的唯一装饰,呈现出朴拙无华的风格。实际上简单的旋纹则是保障双耳与器物的牢固结合,具有强筋之作用。
河北中山靖王刘胜墓和茂陵陪葬墓中均有与阳陵釜甑相类似的器物出土,在器物外表并刻有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