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简介:
出生时间1961年;
籍贯江西南昌;
毕业院校中国人民大学;
学历经济学博士;
职位步步高电子集团总经理。
1989年到中山怡华一间小厂做厂长,该厂亏损200万元。他决定做电子游戏机;
1991年成立小霸王电子工业公司;
1993年开发“电脑学习机”;
1995年突然辞职离开小霸王;
1995年步步高电子有限公司在东莞成立,段永平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1997年24个小霸王代理商投向步步高。宏基电脑入股步步高,股本占19%;
1998年步步高投入1.59亿元成为中央电视台实际上的标王;
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亚洲20位商业与金融界“千禧年”行业领袖之一。
段永平其人:
本分段永平
在步步高总经理段永平身上,人们发现一些东西奇怪地融合在一起。
有人注意到段永平仍在使用老式的摩托罗拉手机,他简陋的办公室坐了8个人;穿着也似乎过于朴实,有一次他去中央电视台投标,夹在一群衣帛光鲜的人中,被门卫叫住,差点被当做闲杂人等拦在外面——门卫哪里知道这个人是中央台的广告大户。
段永平的低调常常让那些满怀期望的记者空手而归,他不会讲故事,尤其是那些情节曲折、激动人心的企业秘闻。他经常严肃地告诉采访者:“我很本分,这听起来像是废话,却是做企业最基本的东西。”
当他的同行准备上手机、做彩电时,段永平却无动于衷。甚至在他抛头露面上台与比尔·盖茨握手言欢,参加了“维纳斯计划”发布会之后,坐在主席台下面的厂商“先下手为强”,纷纷推出各自的信息家电产品时,段永平却仍保持着沉默。
国内企业将“国际化”像念经一样挂在嘴上,段永平却在一片喧哗与骚动中抛出几句冷冰冰的话:“我很少做海外合同,你有如此大的国内市场,为何浪费时间到海外呢?”
甚至连推崇他的《亚洲周刊》都认为他“保守”,但同时又认为“他的保守对他很有好处”。
段永平认为他的“本分”有三层意思:一是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而不是看有多大胆量。
君不见有多少叱咤一时的企业都败落下去,大家在总结教训时都知道了什么叫“盲目多元化”
……做企业其实有个“焦点法则”——一个企业应将80%的精力放在20%的事情上,那么这20%的事情会给你80%的效益。
第二层是有一个“足够的最小发展速度”,别人都追求高速发展,段永平只想有一个平稳的上升状态,他相信“欲速则不达”。
第三层是底子,也就是讲信誉。段永平说:“讲信誉是要付出代价的,我曾为一个承诺赔了1800万元。”
段永平的“本分”包含了大巧若拙的智慧,但这毫不影响他的进取与创新,这种能量的释放使他逼近于经济学大师熊彼特所说的“企业家”。
迄今为止,段永平在他尝试过的领域内几乎都取得了成功,但他关于“本分”的理念却从未改变。在扎实地打好基础、选好方向之后,段永平的脚步并不比任何人慢。
“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
在段永平的车里,有张CD盘,是广东的音乐人写给步步高的歌,段永平喜欢在开车的时候,放这首歌给自己听。
段永平其事:
不做“打工皇帝”
“现在很多人一离开原来的企业就提到我,我觉得挺尴尬的。都觉得我是开头人,我觉得我不是。在发达国家,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可变成本非常小,但是在中国,投资基础相对来说比较弱,可变成本非常高,做小企业容易,但越往大做越难做,可变成本的增加速度超过很多人的想像。所以当一个企业的发展速度过快的时候,出现经理人跳槽的现象,我认为是正常的”,段永平曾这样说。
对于“跳槽”一事,中国人民大学计量经济学硕士出身的段永平好像有点“耿耿于怀”。
段永平,江西人,发迹在广东,人称“阿段”。媒体看段永平,大概都有点“雾里看花”,摸不着头脑。因为大家都是冲着一个跌宕多姿、擅长造势的段永平去的。而回顾段永平十几年的企业人生,的确够得上跌宕。
1988年,段永平在“孔雀东南飞”的热潮中,怀揣研究生的学历,南下来到广东,被中山市怡华集团聘任为属下的日华电子厂厂长。
和所有南下的北方知识分子一样,段永平是来淘金的,而且说穿了是靠制度淘金,因为南方没有金矿,只有这样的优惠:一个国有企业家在北方干死干活只能拿一份干部工资,而在中国南方,干得好的企业家可以要求高出员工十多倍的收入,甚至有从利润中分成的权利。
1989年3月,段永平接手一个亏损200万的中山怡华集团下属的小厂。段永平靠他的市场直觉,开发出介于电脑与游戏机之间的学习机——小霸王,以低廉的价格让中国父母满足子女对电脑的追求。“小霸王”一炮打响,段永平则靠二八利润分成获得了自己上千万的个人资产,被誉为“打工皇帝”。“小霸王”也从昔日负债累累,做到产值逾10亿,品牌价值达5亿的大公司。但他认为自己只是一个高级打工仔,尽管被称为当时的“打工皇帝”。
随后,段永平发现在这个企业没有游戏规则可言。怡华集团隶属中山市旅游局,产权关系却是一笔糊涂账,说不清是国营的还是集体的。小霸王的产权更是糊涂,作为总经理的段永平经常会遇到种种怪事:例如集团公司常常把小霸王的现金赢利抽走,搞得急需资金扩大生产的段永平毫无办法。
段永平经过思考,提出“改制”。他认为,必须有更先进的激励机制,否则会失去发展的原动力,“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但怡华集团高层拒绝了这个要求。
1995年,有“打工皇帝”之称的段永平几乎抛弃了一切,他突然从由他一手创建扩大,由当时几乎倒闭的小厂到产值10亿、发展如日中天的小霸王电子工业公司辞去总经理职务,舆论一片哗然。关于经营者持股的问题,一时间引起了广泛争论。
他失去的是:按公司利润二八分成的权利,对其有知遇之恩的集团总经理的信任,一项已有5亿元品牌价值、前景红火的事业。他得到的只是一个自由身。
和小霸王有个“约定”
提起当时的选择,段永平说:当时只是想寻找一个游戏规则,钱倒是其次。
他说:“我离开小霸王的时候,肯定是有很重大的不满才离开的,但是我离开的时候,我跟老板谈得很好。”
老板说:“你将来肯定还得做实业。”段永平回答:“对,我还想做。”段永平离开小霸王的时候,大概只有34岁,他觉得退休还太早。
老板问:“你想不想带人走?”段永平说:“你允许的话当然最好。”老板说,你带6个人行不行?段永平说:“好,生产3个,开发3个。”
段永平离开后大概一两个月,原来的公司换了新领导。新领导看谁都是段永平的人,这些人原来的位子统统都没有了。大家打电话给段永平说他们现在干起来非常不愉快,能不能上他那儿去。段永平回忆说:“包括对方的人事部长也说,他们出来你能不能收?我说如果他们非要来,我不收不行,我觉得我有责任。”
1995年9月,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在东莞市宣告成立,企业实行股份制。段永平离开的时候,与小霸王有一个口头契约。他离开一年之内,不跟小霸王在同行业、国内市场竞争。
段永平谨守这个君子协定。步步高开始做学生电脑和电话机。
两年之后,步步高再次神奇崛起。
段永平当年是因为经营者持股的问题从小霸王出走的。如今在他的步步高里面,这个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我最早成立这个公司的时候,我是占最大股,因为很多员工手头没有现金。很多专家讲你应该用期权,期权其实是没有用的。如果不是上市企业,有期权没有用,就算是上市企业,如果不是一个成长性非常高的企业,期权也没有用。”
“我想的办法是把自己的股份稀释了。当时我占最大股,股份超过70%,现在我的股份连原来的1/4都不到了。股份我全都送给员工了,怎么送的呢?白送也不行。我借你一块钱的现金,你买我一块钱的股份。然后你欠我一块钱,你也不用还我,将来用股份的利润,或者股份增长的股息还我。每年的利润有多少是给员工的,有多少股份是要稀释给现有员工的,规定得都很清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企业碰到的问题比较小。”
步步高现有100多个股东,参股者不仅有步步高的管理干部还有代理商。其中台湾宏基电脑有19%的股份。
集董事长和总裁于一身的段永平以私人参股,而且是最大的股东。段永平称,“现在有了真正的游戏规则”,也初尝了企业家的滋味。
然而,段永平仍认为自己是职业经理人而不是老板。段认为中国的职业经理人阶层还未出现,有的只是雏形,例如自己创办步步高,辞职就是难事,不可能轻易走人,因为大家都是看着你这个人才投钱,既然不能自由流动,职业经理人又从何谈起?段永平在步步高幸福地失去了自由身,却非常清醒地明白了自己的使命与处境。
谨慎的“标王”
另立山头后的段永平,在他看好的VCD领域遭遇了当时最可怕的敌手——爱多的胡志标。1997年,步步高与爱多竞争标王。1998年,步步高投入1.59亿元成为中央电视台实际上的标王,其中用了3700万元买了5秒钟黄金时间。
在1997年,段永平曾以一段密室密谋经历轰动一时。当时,段永平对乐百氏老总何伯权称:
“如果投入1.8亿元左右能拿标王,是再好不过了,若超过2亿,我认为不划算。我想一口价喊出1.8亿,使大多数竞标者变成哑巴……”谈笑间,透露出段永平与爱多斗法的冲天豪气。
可真正就步步高夺标和秦池夺标进行比较时,段永平会很坦率地回答:“我不知道秦池他们是怎么回事,我们只是用心目中的价位买了一个广告时段而已,只是大家计算的方法不同。
一句话说吧,这是我们合理的预算。我相信对中央电视台的理解,在中国没有多少人比我强。
去年和爱多争标王,没争着,一年下来,我们活得挺好。我很烦记者讨论这事,说什么‘我们拭目以待’什么的,给我们带来很大伤害。其实,5年前我们投的就不止这个数。海尔广告费比我们多,在中国广告投入最大的是宝洁公司,我敢说其中浪费比我们大。”
“为什么诸如可口可乐这些大公司没有争标?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国际性公司将广告投放委托给广告公司,而我们是老板自己做。这些国际性公司,当广告公司找不出合理数据时,他们就没办法作出决策,因为他们找不出数据说服老板投标,他们不能说‘靠我的经验应该投’——而我可以。这方面,国际公司的文化比我们落后,为什么这些国际大公司在广告投入上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因为我们知道在中国有很多数据是给不出来的,他们找不到合理数据。
我并不是说数字不重要,我当年读的硕士专业是计量经济学,只是这时候经验更重要。”
在标王的鼓动下,段永平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1998年与1997年相比,步步高以300%的速度增长,其中电话是增长较大的一块。段永平称:“步步高已占了中国无绳电话市场20%—22%的份额,两年之内可以赶上TCL。”
然而段永平却坦率地认为VCD的利润远大于电话机,“我们当时选择电话机,看样子是错误的”。没想到电话机在一年之内,发展空间并不大。“的确,数量很大,但是利润很薄,价格非常低,每只在8—10美元之间”,段永平抱怨,全国已有400家生产和销售电话机的公司,而国内邮局都在自己兜售电话机,而且不是看产品的质量而是其他的东西。邮局会在很长时间之后才把货款给你。
电话利润不大,VCD市场有人预测又趋于饱和,那么段永平又何以持续增长?DVD吗?段永平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现在已有很多企业生产DVD。前面已死了一批,可以说是前仆后继,我这个人特别有耐心,我不着急,你们要做,你们先做。如果要上,也是很快的事。只要在现成生产线上略作改动,市场上有现成的芯片提供。”
“我们的DVD生产方案早就摆在那儿了,现在不动是觉得价位还是高。现在许多媒体说VCD无钱可赚,他们的依据无非是把需求量和生产量进行比较,可是中国没有可靠的数据公司,数据靠不住。又说什么某某专家说的,谁是专家?我才是专家!为什么1998年报纸叫了一年VCD无钱可赚,VCD没有前景,1998年中央台招标,广告投入最多的还是几家VCD厂?这是企业家,不是小孩过家家!一年无钱可赚?没一个企业能扛一年的。”
不做技术,做市场
段永平对于多元化发展向来谨慎。提及当时群拥而上的“国产手机热”,段永平颇有点不以为然,他认为从芯片技术来看并不难,但这个市场已有过多的国外竞争者,而且做起来产品原料没有什么差别。“做手机并不适合我们,我们也没有更多的钱”,段永平这样说。
对诸如手机之类的高科技产品段永平明确表示没有兴趣,因为他认为步步高很清楚自己是个小公司,在中国,这样的公司不适合做高科技,会在资金上输给松下等大公司。类似步步高这样的公司,比较适宜做后端科技开发,靠做好售后服务来争夺市场。“我们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市场定位”。
段永平的口中经常会蹦出一些专业、新颖的营销词汇,比如定位,比如媒体投放,段永平虽是学技术出身,却一直是在营销的圈子里打转,他对营销有自己的领悟,并且在广告战中已经显示了不寻常的天分。
在公司里,段永平负责市场推广这一块,包括市场布网、广告制作、媒体推广等。早在小霸王广告战中,段永平就聪明地利用儿歌形式创作了广为流传的“你拍一,我拍二,小霸王出了学习机”的广告语。据说这样成本低而效果奇好。随后段永平又请来成龙,“望子成龙是现成东西,为何不用”。在步步高的广告中,段永平不仅请来了李连杰上演真功夫,而且参与填词“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颇为打动人心。
段永平的广告天分和其经历有关,这位电子专业出身的技术人员其实并未干过一天技术活,在北京电子管厂时他担任的是培训中心教师,在中山怡华集团也主要从市场做起。做市场是段永平的核心能力。段永平自称“敢为人后”,他并不是以开发新产品然后再努力创造市场、进行推广为企业策略,而是在市场上发现需求再上马并不是技术领先的产品。
例如学习机就是段永平的创造。段永平认为“我们有自己的定位,那就是实用,老百姓用得起。
高档没有任何意义”。这类中国企业往往是有极强的市场推广能力,而不是以科技开发见长,这类企业多在广告上以大量资本投入,往往因初始产品符合需求,市场推广有力而迅速崛起,却往往因第二种产品跟不上,或科研后劲不足而导致了迅速灭亡的命运。
但说起研发和技术,段永平认为步步高并不是什么市场主导型企业,并对此说法表示强烈反感:“什么叫市场主导型、技术主导型企业?你市场做不好还谈什么技术?谁能说索尼是市场主导型还是科技主导型?一般是市场做不好才谈自己是科技主导型!”
不过,下一步生产何种产品的确是像步步高、先科、爱多这类注重市场的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因为他们的选择面是非常狭窄的,而且易相互碰撞。
段氏本分
回顾一个人的创业历程有时是一种享受,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了财富精英最后终将成功,因此“创富”道路中经历的各种艰难困苦不过是为传奇故事增光添彩而已。不过,要好好分析一个财富精英的个性特色却是有点难度的,有时好像进入了迷宫,等最后谜底揭晓时,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段永平就是这样一个人。
段永平出任一个行将倒闭的小厂的厂长,而当他一手将厂子做成产值10亿、发展如日中天的小霸王电子工业公司,自己也有了“打工皇帝”的美誉后,却因为无法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抽身而去,选择了更为艰难的白手起家——在广东东莞成立专营电话和学习机的步步高公司。
对他的选择当时很多人并不看好,但命运之神似乎对他特别眷顾,他一“出走”,“小霸王”没有了霸气,“步步高”却步步登高,如今更成为中国无绳电话、VCD等行业中数一数二的名牌。构成媒体印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无论在小霸王还是步步高,段永平都以重视和擅长广告策划闻名。1996年,段永平在中央电视台投巨资拿了一块黄金时段的广告,以后,他又连当了央视两年的标王,所以有人说是广告效应锻造了两个名牌。
言归正传,真正的段永平又是什么样的?
在这个流行另类的年代,思想层面上的“本分”、“保守”是同另类文化格格不入的,这也是有着丰富人生经历的段永平最令人吃惊的。关于这一点,举两三个例子,就不难发现。
自古人们都把英雄的桂冠戴在敢为天下先、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头上,知识经济时代也概莫能外,比尔·盖茨就是典范,但段永平却不惜扼杀中国的比尔·盖茨们的积极性,推行“敢为天下后”的经营理念,说“实力本来就不强,还去搞什么新产品开发,肯定不行,凭咱们那点实力,也敢跟世界级的大公司相比吗?我先看人家国外大企业做什么产品,而且要看它什么产品好卖,然后我再做什么,这样成功的几率要大得多,日本的消费类电子产品能够超过欧美,采用的就是这种办法”。
段永平还大谈“先”与“后”的辩证关系,给人的感觉无非有两个:一是他还没有能力开先河;二是开先河容易成为悲壮的英雄,他只愿做个有颗平常心的平常人。
所谓多元化发展,现在几乎成了一种时尚,但段永平却不为所动,依然固守着他的“一亩三分地”,他说:“我不赞成企业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家国内企业真正具备这样的外部和内部条件。”他忙乎的是给他的“一亩三分地施肥”,美其名曰“焦点法则”——一个企业应将80%的精力放在20%的事情上,那么这20%的事情会给你80%的收益。听起来也不无道理。
一个保守、理性的人为什么选择了跌宕多姿的人生,到底哪一个最真实?思来想去,段永平应该是个有“双重人格”的人,他身上混有两种甚至多种人格特征:本分的企业家与天才的广告策划家。双重人格互动,以本分为底,以大胆的、离奇的策划为辅,造就了段永平今天的成功。
什么是段永平恪守的本分,上面提及的对那些尚不成熟的经营策略的抵触是一种。而反映在企业的日常运作上,比如说,为了保证品质,不合格的产品就绝不可以出厂,无论有多大损失也在所不惜。所以才有了在当时不少学习机的返修率高达20%—30%的情况下,小霸王学习机的返修率一直控制在2%以内,以后的“步步高”系列也是如此。再比如,企业无论资金如何紧张,无论面临多大困难,决不会拖欠或无理克扣员工一分钱工资……实践证明,本分是一种大巧若拙的智慧,它最终能赢得别人的信任而将事业做大。想当初,段永平离开小霸王搞步步高,小霸王的中层几乎全部转至步步高门下。几个月内,几百名工人也离开小霸王投奔步步高。所以段永平说“得人心者得市场,如何得人心,惟有本分”。
当然做好一个企业,光有本分是不够的。有一点毋庸置疑,最终使段永平从群雄并起的时局中后来者居上的,是他高人一等的品牌意识。段永平的广告天分,其实从他前后为两个企业注册的名称就能看出来。再举几个成功范例,1993年5月,小霸王研制成功第一代电脑学习机,与此同步,由段永平亲自捉刀的新广告《拍手歌》在中央电视台高频度播出,使小霸王学习机迅速成为市场新宠。1994年,为配合学习机新产品的推出,重金聘请了国际武打巨星成龙拍了一个广告,明星效应使小霸王响彻天下。自创建步步高后,段永平在做出了无绳电话、VCD、学习机的同时,又推出几则经典广告。2000年,步步高更是大手笔请来了国际巨星施瓦辛格。
段永平有句话颇耐人寻味,“成功的企业没有什么特色,失败的企业才有特色”。在竞争激烈的企业界,段永平年龄不大,却老谋深算,看来当初他下广东时,那张研究生学历没有白揣。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真的能够创造奇迹。
对中国营销的影响和贡献:
广告“鬼才”的手法
外界认识段永平不一定是从小霸王游戏机的广告语“同是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小霸王”响彻大江南北时开始的,但当1995年段永平愤然辞职,并在当年9月在东莞市创立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时,人们开始对他感到好奇。
很快,在公司成立次年,步步高就出手8200万元夺得中央电视台一个黄金时段,以“股市又升了”的广告拉动其无绳电话夺得全国市场份额第一名;1997年虽在与爱多的竞标中落败,但在1998年和1999年的竞标中,分别以1.59亿元和1.26亿元成为实际上的“标王”。当“标王”现象频遭“魔咒”时,“无冕标王”步步高的业绩一直良好,其产品市场占有率都在前三名之列,无绳电话和语言复读机是第一名。
段永平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打造了两个全国性品牌,营销能力得到广泛推崇,他营销手法的特点,用他自己的话来概括就是:“敢为人后”和“本分”。“敢为人后”,就是在市场定位上,甘心做跟随者,只进入成熟的市场,重视并利用先行者的经验,遵循他们已经采用的模式,自己不轻易进行新的尝试,以降低风险。
步步高是在VCD竞争最激烈的时候进入该领域的,很多人说这是夕阳产业,段永平则认为夕阳无限好,人多的地方往往最安全,虽然失去了市场先机,但看清了前车之鉴。既然在进入时机上已经落于人后,那怎样才能做得比先行者更好呢?段永平的“本分”发挥了作用。
“本分”就是将该做的事情做好,在开拓市场时,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所有的工作都要齐头并进。广告只是营销的一个环节,“本分”要求服务、品质等环节也要与之匹配。
“本分”还要求认准自己的位置和能力,不做好高骛远的事情,从而不至于无端消耗资源。
步步高在多元化的问题上非常谨慎,因为段永平将自己定位为中小企业,而没有“做中国的松下”这样的目标。
无论是效忠小霸王,还是另立步步高,段永平征战市场的利器,一直都是广告。他喜欢用名人,如成龙、李连杰,甚至施瓦辛格,都是他的杰作,因为他一直认为,用名人“更划算”,能够用最小的传播达到最大的传播效果;他喜欢短平快的广告投放方式,高打高投一直是他的最佳策略,“对中央电视台的研究,没有几个人比我更了解”,他的自信让他一直对中央电视台的标王之争有着痴迷的关注,他因此也成为了央视事实上的几届标王。
段永平看似简单的几轮“板斧”,引起了无数人的争相效尤,其中模仿最为出色的是他的同行敌手“胡志标”。可如今的胡志标,风光了几把标王后,现在却坐在了监狱的铁窗里,打发着寂寞而孤独的岁月。段永平看似简单的背后,有着他含而不露的技巧。他对哈药的集中广告投放一笑置之,称其是“阶段时间内广告投放比较凶猛而已,做品牌不能过于急躁,要循序渐进”。
这位广告大师,有时心血来潮,也会时不时给自己的同行和对手们提出些忠告。一次在北大总裁班最后一天的课堂上,针对晋江企业投7个亿的巨额广告费问题,段永平说,原来步步高在央视每年的广告投入额占了占公司总的广告投放额的5%,现在不到1%,这与均匀投放策略有关。随着近年来的信息爆炸,广告成为了“双刃剑”,这就警告企业在投放广告时千万不能乱投。
“广告只是企业营销的某一个方面,企业的根本还是产品和服务,产品和服务没做好,广告做得越响亮,死得就越快”,段永平的这番话足以发人深省。
§§第三章 营销“豪赌”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