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循序渐进,精益求精

  在捕捉机会时,需要的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妄想“一步登天”,闯出某项伟大的发明创造,一夜之间就已经功成名就,这种想法固然可贵,但我们应该知道“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道理,空中楼阁即便能建立起来,也经不起任何考验,顷刻间就会土崩瓦解。

  平凡出自伟大,成功来自艰辛,我们在谈抓住机会的技巧与方法时,不是给大家传授什么“不劳而获”的技巧,而是讲怎样抓机会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我们一定要清楚:要想“一朝成名天下知”,首先就必须“十年寒窗无人问”。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只有将无数点点滴滴的“创造”艰苦地积累起来,才能逐步向大目标迈进,虽然这种机会不是一目了然的。

  “罗马不是在一天之内建成的!”从这句话中,我们应该清楚地知道了凡是杰出的成就都是历尽多年努力才能获得的道理。那么,我们就没必要再抱怨:“我为什么不能一鸣惊人、一朝成名呢?”

  任何能够抓住机会的人,都是有付出的人,越是巨大的成就,越需要像攀登阶梯一样,一步一步向前走,这样的成功才是最有价值的成功,而这样的机会,也是人生中最难把握的机会。

  一些人自小养成了轻视、忽略工作的习惯,对于工作,整日马马虎虎、敷衍苟且的态度,因此终生碌碌无为。没有一种认真对待工作,认真对待人生的态度,成功是不可能的。

  在一家公司里,每一间办公室都有这样一条格言:“在这里,一切都追求完美。”追求完美,这句话真的让人感触颇多,它不就包括了认真、负责、努力等品格吗?就像我们欣赏当年李宁的体操表演,伏明霞的跳水,关颖珊的冰上芭蕾,无一不是在追求完美。而他们,带给人的就是近乎完美的享受;做到这一点,不全凭借着心中的那份认真的追求吗?

  人类历史,充满了因工作不可靠,不忠实,不认真而导致的悲剧。

  工作不认真,处处都会造成种种悲剧的隐患,假使人们工作时,都能尽心尽力,力求完美,牢记认真二字,这世界会进步多少!在个人世界中,我们认真一些,再认真一些,会完成多少成功的计划!

  曾经有位老同志在看报时将每一个错字标出来,通知报社要求改正。有一次,他竟然在一份全国性大报上的一版中发现了四个错字。这位老人的态度是多么的认真;而报社相比之下如何能让人用“认真”二字来形容他们呢?假使在印刷前,编辑能认真地看一看稿子,校对能认真地校一校稿子,怎么会出现一版就出现四个错字的荒唐事呢?如果报社仍旧错字不减,那么,越来越多的人因此不再看这份报纸,这份报纸也就离停刊行将不远了。

  无论报纸办的成功与否,还是人的成功与否,认真负责,都是安身立命的基本原则。事无大小,每做一事,都应当认真负责,求其完美;这是成功者做事的标记。凡是有所作为的青年,都是那些不满足于“尚可”,“还行”,而力求“要做就要认真去做”的青年。

  有人说:“无知与敷衍了事所造成的祸害不相上下。”有许多青年人的失败,就在这“了事”的一点上。他们所做的工作,从来不会是绝对可靠绝对正确;他们的工作,总需要他人的审查、校正。这样的人,永远不会升到优异的位置上。

  在日常工作,只有对那些寻常细微工作忠实地执行;才有可能使你渐渐的走上重要的岗位和创造致富的条件。你日常奉献出来的认真和勤奋,可以送你进人“上升”之门。然而多数的青年都视而不见。

  青年人念念不忘想找高的位置、大的机会,以使自己有“用武”的地方。他们会对自己说:“我现在的枯燥、机械的职务,平凡渺小的工作,有什么值得去认认真真呢?那真是不足为呀!”但是有所作为的青年,却能在简单的职务中,看出与大机会来;在寻常的情景下,微不足道的位置上,看出并造成不寻常的机遇来。

  在做事时,只要你能比一般普通人做得更为良好、更为敏捷、更为精确、更为可靠、更为整齐些;更能不断创新、运用自如些;你自然能引起在上属的重视,而使你不断发展和进步了。

  对一切事业来说,假如从事它的人不断创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这一事业必定昌盛,这一人必定成功。他们的优点就是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在力求进步与发展,他们的信条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没有人在事业达到某一点时就表示满足,他时常督促自己,奋斗不息。假若他自满自足,不求进取,事业就会从此开始衰退。

  精益求精,常求进步的这种习惯是传染的。假如有这种精神,便会循续传染这种精神,而努力要求工作进步。

  一个要求事业进步的人,必须常同外界接触,他必须常去参观,拜访同行,参加各种展览会,以及其他种种可以使他有机会得到的新方法、新观念,在他事业的血管中注入新血液的地方。

  一位著名的商人说,花一星期的时间去拜访国内的各同行商店,可以完全更换他对于自己的经营的看法。他每年总要出外旅行一次,去考察各家著名商店的管理法与经营法。

  他觉得,要使自己能够站在广阔的、不偏的观点上观察自己的营业,要保持自己的事业不衰败,这种旅行是绝对必需的。

  在获得种种办事和营业的新方法、新观念、新暗示以外;他说,每次旅行回来,总使他觉得自己的商店与旅行以前的时候不一样了。营业的小缺点,店员的小疏忽,以前不会注意到,或者虽会注意到而总以为是无关紧要的细微的弱点,现在都被了发觉,都引起他注意。在他新型的开阔的眼界中,以前“细小”的事,现在成为重要的事。于是他要举行店务革新;改进管理营业的方法,精简人员,使他的店永远有一幅簇新的气象。

  行动就要付出。付出时间、精力、财物、汁水甚至鲜血……我们犹豫退缩了吗?

  要成功,就必须明白“舍得”的道理,舍才能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绝没有无付出的回报,也决没有无回报的付出。付出的多少,决定了成就的大小。小至三好学生、五好员工、劳模先进,大至社会名流、领袖伟大,无人不是因作出了超人的付出甚至牺牲而出类拔萃的。

  有一个小寓言,讲得异常深刻——甲乙两人死后来到阴曹地府,阎王查看过功簿后说:

  “你二人前世未作大恶,准许投胎为人。但是现在只有两种人可供选择:付出的人与索取的人,也就是说,一个必须过付出、给予的人生,另一个则必须过索取、接受的人生。”

  然后要他俩慎重选择。

  甲暗想,索取、接受就是坐享其成,太舒服了,于是他抢先道:

  “我要过索取、接受的人生!”

  乙见此情景,也没有别的选择,就表示甘愿过付出、给予的生活。

  阎王听其所愿,当下判定二人来世前途:

  “甲过索取、接受的人生,下辈子当乞丐,整天向人索取,接受别人施舍。”

  “乙过付出、给予的人生,来世做富翁,布施行善,帮助别人。”

  希尔认为效率并不表示急速,效率是说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时间管理的关键之一,就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千万不要粗制滥造之后,再回来更改,这样不是更慢吗?我们每一天都要想:要如何提高生产力?如何增加效率?如何改善流程?如何让我们的产品或服务更好?

  如何能够满足更多顾客的需求,是每一个成功商业人士每天思考的问题。

  然而,很少有人能够有系统地思考,如何提升做事的效率。效率的改变,来自观察问题的真正根源所在,效率的改善,来自于分析事情的优先顺序。

  效率的改变,来自于自觉。一位心理学家说:“自觉是治疗的开始。”

  这句话实在讲得太棒了,因为,当你不自觉的时候,要如何改善?当你不知道自己效率差的时候,又如何改进?当你不知道别人为什么效率好的时候,你不知道如何学习别人的优点。

  永远要向那些高效率的人学习,因为他们懂得如何利用时间、善用资源,我们必须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这样才能确保成功。

  记住!要每天思考自己做事的效率和做事的品质,这些是成功不可或缺的。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