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音乐是人的天性,婴儿自呱呱坠地起,就会手足舞蹈。陪伴宝宝长大的妈妈,抱着宝宝吃奶,摇着宝宝入睡,逗着宝宝嬉笑,哼哼唱唱。妈妈是宝宝最好的音乐启蒙老师,而生活周围,俯拾即是音乐素材,只要有心,亲子同乐,趣味无穷。
一、规律的节奏
每位妈妈都有这样的经验:宝宝困了,却咿咿呀呀、吵吵闹闹。这时,妈妈或抱起宝宝,或宝宝躺在小床上,规律地拍拍他或摇摇他,一会儿宝宝就安静、甜蜜地进入梦乡了。
妈妈这规律的击拍,就是一种“节奏”。“规律”让人有舒服、安定的感觉。而我们的生活就在一个“大节奏”中进行,例如,心脏的跳动、时钟的滴答滴答、日出日落,甚至整个宇宙的运行,都有一定的规律。
当我们哼着歌儿,拍着宝宝时,别忘了配合曲调的快、慢、强、弱,别小看这个小动作,宝宝在妈妈的引导中,慢慢学会生活中的秩序,它还可以影响宝宝将来学习音乐的兴趣呢。
·适用的音乐:①摇婴仔歌 ②摇篮曲
二、奇妙的声音
幼儿对“声音”十分敏感且感兴趣。3个月大的婴儿即可分辨妈妈的声音;1岁多的幼儿,看到东西,不管是玩具或是小汤匙、筷子,想尽办法拿到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敲出声音”来。矮柜中的锅子、铲子、锅盖,都成了宝宝最爱的节奏乐器。
而游戏中的尝试和学习,点点滴滴都会进入孩子的音乐生命里。或许这个小时候爱拿锅盖、饼干盒子敲打的宝宝,将来会是一个好鼓手呢。
聪明的妈妈,不要轻易阻止孩子的敲敲打打。把家里可以敲的东西全搬出来,在适当的引导下,家庭乐团就可以开始啦!
·可运用的音乐:节奏明显、轻快的二拍子进行曲;念唱儿歌。
三、语言节奏
语言含有自然的声韵节奏,尤其中文,一个字一个音,非常清楚。我们可以在教孩子说话的同时,配上有声音的节奏,例如,拍手、踏步、敲打桌面或空罐子等,加深宝宝对语言的节奏感。
“说话清楚、表达能力好的孩子,一般学习能力也较强。”透过语言的节奏,将有助于孩子的表达能力,您不妨善加利用。
四、小小指挥家
中班及大班的孩子,活动力最强,一刻也不安静。音乐游戏,能使他们“听”到长辈的提训或同伴的说话,认真地“参与”活动;在需要安静的时候,能够“停”止活动、安静下来。
爸妈如果能够成为孩子的玩伴,亲子一起游戏,那是最快乐的事。
当小朋友唱歌或跳舞时,请爸妈用节奏乐器,或拍手和着节奏替孩子伴奏。孩子可以随兴停下音乐,爸妈的节奏也跟着停。音乐再响起,活动又继续。
一位幼教老师,常常发现有些孩子动作很慢,拖泥带水,一点“节奏感”也没有。因此在适当的机会里,老师会放下音乐课不上,来个全身“节奏反应”游戏。当小朋友在全体拍完手肃静之后,而自己冒出巴掌声,就使孩子知道什么是“慢一拍”了。
有人开玩笑,说学音乐的孩子反应较快,被车子撞到的机会较少。不管怎样,别把人类生下来就有的“节奏感”给埋没了,运用您的智慧,帮助孩子发挥他音乐节奏的潜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