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惊人的印加文化

  印加的宗教

  像所有印第安人一样,印加人信仰多神教。但在太阳神、月亮神、地神、雷神、雨神等诸神中,印加人特别崇拜太阳神因蒂。他们认为太阳是他们民族的祖先,在库斯科和整个国家里都建造了巨大的太阳神庙,并在庙里供奉着金色的太阳神像。为了使太阳神庙的圣火不灭,印加王配置了大量的僧侣和神女,一直保持了祈祷、献祭等名目繁多的宗教仪式。

  印加的文字

  印加人究竟有没有文字?考古学家们对此持有不同的观点。但至今还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证明印加人有过文字。印加人当时用十进位的结绳记事法来记账、统计人口、记载军事和历史传说。

  结绳记事法十分巧妙。在一根粗绳上系上很多条细绳,在这些细绳上系着离粗绳远近不同的各种结子,用这些结子的位置和形状以及结绳的不同颜色,标志一定的数字或事物。由于没有文字,印加国家众多的部落方言很难沟通。印加人以奇楚亚语为官方语言,并创办学校,教授奇楚亚语和结绳记事方法,以推广奇楚亚语的应用范围。

  印加的历法

  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印加人已有一定的天文知识和历法。历法有太阳历和太阴历两种。库斯科城中建有观象台,用于观测天象,以根据太阳位置确定农业生产节气和祭祀时间。他们以365日为1年,每年12个月,每月30天,10天为1长周,剩余的5天为短周。以冬至日为岁首。

  印加的医药知识

  在医药知识方面,印加人初步掌握了外科学、解剖学和麻醉学等知识。他们会做开颅手术,用从一种植物中提取的药物作麻醉剂。为了保存尸体,他们学会制作木乃伊。此外他们还认识了许多珍贵药物,如金鸡纳、吐根、藿香膏和番木鳖等。

  印加的度量衡

  印加人已有一定的度量衡制度,考古工作中曾发现骨、木或银制的天平。印加的交通

  印加的建筑和交通,成就卓著。首都库斯科建在海拔3000米群山环抱的高原盆地上,有十分完善的供水系统,水渠纵横交错,重要建筑物用石制导水管或石制暗渠供水。城中心有一大广场,是举行宗教仪式或节庆聚会的地方。太阳神庙宏伟壮丽,它是用黄金和宝石装饰成的巨大建筑,石块和石块之间,不施灰浆,严密合缝,甚至连刀片都插不进。有的石块,重达2000多吨。大礼堂从墙脚到屋顶覆以金板,两旁靠墙各有一排金制宝座,陈放着已故各代印加·卡帕克的木乃伊。“黄金园林”里的花鸟树木,都是用金银制成。金树银花,满园生辉。在用银制作的玉蜀黍上,结着金光耀眼的黄金玉米棒。整个库斯科城,富丽堂皇,不愧是“一座黄金的宝藏”。印加帝国的交通建设,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全国有两条南北走向的干道,一条沿太平洋岸自厄瓜多尔向南延伸,直到智利中部,全长3600公里;另一条在内地,傍安第斯山修筑,北起哥伦比亚,经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阿根廷和智利,然后与沿海干道相接,长度与前一条相当。此外还有许多联结干道的支线道路,通向全国。沿途建有无数隧道和用藤蔓筑起的吊桥,有的吊桥长达60米。沿路每隔相当距离,设置驿站和信使,在关隘和险要之处,建有要塞和烽火台。烽火信号,4小时可传达3200公里。由于当时的印加还没有轮车和马匹,道路是为徒步的信使和驮畜设计的,所以仅有部分路面经过铺砌,坡道往往是顺势凿就的石级。道路严格限于政府和军队使用。情报信息的传递有一套严密的接力制度,每天可传递240公里。

  印加的黄金工艺

  在公元前1200年前南美古印第安人的查文文明时期,秘鲁的金匠们就掌握了用锻造和浮雕技术制造黄金饰品的工艺。在公元前500年以后,他们又学会了黄金的铸造方法。

  查文时期的工匠们通过淘洗的办法获得黄金原材料。因为当时美洲大陆的天然沙金纯度较高,易于加工。这就使得前哥伦布时期的古代金匠很快就找到了有效的冶金技术。查文人把黄金锤成可以用石刀切割的、很薄的金箔,然后再用浮雕技术进行装饰。在公元前500年到公元500年之间,那兹卡社会在秘鲁的南部逐步发展形成,他们继承了以前的锻造工艺,并且发明了铸造技术。他们把熔化后的黄金倒入用陶瓷做好的铸模中,然后再进行打磨抛光和上光。

  奇穆帝国起源于秘鲁北部和厄瓜多尔境内,据说是受到了墨西哥文化的影响。奇穆帝国的金匠们已经学会了合金和焊接技术。这要求精确控制温度,从而创造出由多个部件组成的复杂工艺品。他们还学会了失蜡铸造法,以及拉拔金丝的工艺。他们还能用含铜70%、含金30%的合金进行镀金。他们先把合金浇在物品表面,然后用从植物汁液中获得的酸加以处理。从而生成氧化铜,清理掉后,在物体表面留下一薄层纯金膜。在当时采用金箔法或溶解法的贴金技术也已经很普遍。

  在公元15世纪中叶,印加人征服奇穆帝国时,金匠们受到了尊重。因为印加人认为太阳是神,而黄金则是“太阳的汗水”。印加帝国的首都库斯科的太阳圣殿是当时的奇观之一。圣殿的每一寸墙壁都铺满了黄金。印加帝国的皇家公园更是金碧辉煌令人炫目,除了各种珍奇植物外,公园内到处是用黄金和白银做成的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雕塑艺术品。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