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辉煌的艺术成就

  像其他美洲文明一样,阿兹特克文明也曾经闪耀出灿烂的光芒。在墨西哥的国立文化学博物馆里面,就保存着一些伟大的作品,它们能够代表整个阿兹特克古代文明的光辉。

  一、太阳历

  在这些文物中,最重要的是一块直径3。6米,重达24吨的石头太阳历,它在18世纪被发现,在此之前,没有人能够了解到阿兹特克文明的伟大。阿兹特克人认为,现在照耀我们的太阳是第五个太阳,这个周期日历的最外四层代表着以前的四个“太阳”。这些太阳与地球上的不同纪元密切相关。因为和其他所有的中美洲民族一样,阿兹特克人也相信地球在此之前曾被创造和毁灭过好几次,按他们的日历来看实际上是四次。阿兹特克历石,加上其他一些石刻物品,还有保留至今的手稿,都表现出阿兹特克人相信他们目前生活在“第五个太阳”时代,也就是我们今天的这个时代。这四个世界,或者叫四个太阳,都持续了上万年,但每一个也都最终在大灾变中结束。关于这四个世界结束的确切顺序,人们一直对此看法不太一致,但阿兹特克人的历石也许是最可靠的指南。它给出下列顺序:

  1。第一时代,或称第一个太阳,是“巨人们”的时代,他们“吃掉我们的食物”。

  这些巨人有许多是指恐龙。今天的科学家们相信地球的确曾被一颗巨大的陨星撞击过,结果是把恐龙彻底灭绝了。尽管这场灾变被认为是发生于距今6500万年以前,但这颗陨星却创造了今天南墨西哥的齐克修莱伯陨石坑。陨石对地球的撞击力相当大,它掀起来的尘埃和碎石形成巨大的云状物,遮住了太阳的光芒,从而导致气候的急剧变化,使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惨遭厄运。有的人还认为这颗陨石甚至有可能穿透了地球的地壳,然后消失于地球的球心。从阿兹特克人的观点来看,第一时代结束于巨人们被“老虎”吃掉之时,估计他们指的是被哺乳类动物代替。有一些资料说这个世界毁于洪水,另外一些说“这个太阳在一次日蚀之后就陷于寒冷和黑暗之中”。尽管各种说法不一,但它们却一致认为,就跟以往几个世界的结束一样,太阳不再光芒四射,这次“是在13年发生的”。

  2。第二时代,或者叫第二个太阳,是“他们变成猴子”并生活在树林里的时代。“他们”指的是谁却不太清楚,但据推测可能是人类的祖先。几乎所有的资料都一致认为,第二个太阳是毁于一场凶猛的风,它卷走了一切东西,砂石遮住了太阳,甚至“太阳自己也被风卷走了”。然而,一部有名的书稿--万迪科诺·拉丁考迪科斯“Codex”的意思是一本象形文字和石壁画的书却补充说:“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站在岩石上,他们是这场灾难的幸存者。”

  3。第三时代,或者叫第三个太阳,开始于古代历法的OneFlint年,据说那时被火神统治着。许多人把这一时代当成是人类学会开始用火的时代,但是相当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几乎所有的资料都认为这一世界最终毁于一场“火雨”。根据里昂·波迪拉的观点,“火像雨一样降落到他们身上”,而“太阳也被火毁灭了”。很可能这里指的是由于烟与火的遮挡,在地球上看不到太阳的光芒了。这也许是火山--或许也是人类的活动所造成的后果。

  4。第四个太阳经常被称为臧特里莱克或者“黑发”时代。尽管万迪科诺·拉丁考迪科斯这本书上说在这个世界的末日时,人类经历了一场从天而降的血火之雨后死于饥饿,但是几乎所有其他的记载都与历石的观点一致,认为这个世界在一场大水灾中毁于水。经久不息的雨导致了洪水的爆发,“人类都变成了鱼”。

  里昂·波迪拉给我们详细描述了他所听说过的有关世界末日的情况:“他们就这样消失了,他们被水吞没,然后变成了鱼……洪水持续了52年,它结束了他们的生命……天空倒塌下来压在他们身上……他们消失了”,连“所有的山脉也消失了”,都被这在地球上肆虐的洪水吞没了。一对夫妻在洪水中幸免于难,因为“他们被一棵树保住了生命”,这与圣经里诺亚方舟的故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5。第五个太阳开始于ThirteenAcatl这一年,一直持续到今天。但是阿兹特克人还认为这次的太阳是最后一个。

  第五个太阳有四道运动轨迹,被称为运动的太阳,原因是它沿循着自己的轨道运行着。“但是在阿兹特克人的语言尤蒂一阿茨帝克语族里,OLLIN这个单词不仅意为“运动,而且还有“地震”的意思。正如年长者们所不停说的那样,在这个太阳时期将会出现地震与饥饿,人类的末日也会随之来临。

  “阿兹特克人关于五个太阳的神话解释了人类的命运以及最终不可抗拒的末日。”这表明阿兹特克人相信,我们的世界是可以灭亡的,并且时间是由一连串的时代组成,最后注定要走向毁灭。

  但是阿兹特克人似乎并不确切知道目前的这个太阳什么时候会终结。他们认为它已经很古老了,有可能不久就会走向毁灭。但是他们同时也认为自己的行为能够影响它所延续的时间,认为他们有责任去阻止它灭亡,并且可以通过人类做一些自我牺牲来保证太阳光芒四射和地球平安无事。他们的这种认识导致了以人心和血来喂养太阳。

  这就是为什么对于阿兹特克人来说,人祭仪式是如此必不可少的原因。他们认为,在这第五个太阳之初,惟一能让太阳重放光芒的办法就是向它献上最珍贵的礼物--把生命本身作为礼物。因此他们便不断地奉献自己的生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太阳长久不衰,以及避免那威胁着要吞噬整个地球的巨大灾变。

  阿兹特克人过分实践了牺牲个人为大家、置个人于不顾而考虑所有人及神的利益这一思想,而这正是促使他们进行人祭行为的动机因素。因此,他表明阿兹特克人祭祀行为的本质实际上是世界上许多宗教的中心宗旨,那就是把自己奉献给上帝。今天的基督教福音派宣扬“把你的心献给耶稣”或者“把你的心献给上帝”。阿兹特克人却是从字面意思来理解了这一宗旨,把他们仍在跳动的心献给了太阳之神。然而一想起他们是如此的领会自我牺牲的字面意思,人们仍然禁不住不寒而栗。

  现在,这个太阳历已经成为墨西哥的国家标志,甚至在墨西哥的钱币上,一面是它的国徽,另外一面就是这个太阳历。

  二、柯约莎克浮雕

  《柯约莎克浮雕》,石雕,长3。3米,约1469年。阿兹特克文明是西班牙殖民者入侵之前的最后一个古代墨西哥文明,同时也是墨西哥古代文明中最灿烂的一页。

  阿兹特克帝国始建于约公元1325年,到公元16世纪初达到顶峰,并迅速在西班牙入侵者的冲击下衰落、灭亡。虽然它是那样的短暂,但它又是那样的辉煌,创造了令整个世界为之惊叹的文明。阿兹特克人的雕塑艺术曾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它以巨大的规模,繁荣的象征图案、骚动的生命力和狂热的宗教感情产生一种深沉、震慑人心的感染力,唤起人们对那个充满了血与火的神秘而威严的年代的向往与回忆。

  柯约莎克是阿兹特克人的月亮女神,在他们的传说中,月亮女神曾经两次被砍去头颅,是一个叛逆者和失败者的形象,但在阿兹特克人的雕像中,月亮女神却以一种安详而超脱的神情来面对死亡。这件“柯约莎克浮雕”就是典型的表现月亮女神的作品之一。浮雕呈椭圆型,重约10吨。女神头上插有羽毛,戴着耳环,面部饰有金铃。她的头被砍下,四肢也被切断,显示出叛逆者的悲惨下场;同时这个雕像又是置身于繁荣而华丽的装饰之中:四肢戴有蛇型镯子,腰系骷髅配饰,背后的空间中充满了象征死亡的装饰物。作品面部和躯干的刻画写实而精细,使石头似乎变成了带有体温的皮肤,死去的女神似乎依然还具有生命力。阿兹特克人有着狂热的使用活人来祭祀神灵的风俗,这个浮雕便被朝天放在主神庙门前的地面上,成千上万牺牲者的尸体从斩杀石上推下来,再从这块石板上滚下去。月亮女神是牺牲者生前的最后一个同情者,也是他去往冥界的第一个使者。女神死去而有灵气,是战士也是女人,她有着光洁的身体,也有繁杂的装饰,表现了阿兹特克人艺术的一些特点。

  三、死神雕像

  在博物馆里,我们能看到许多雕像,还有其他一些制品多数为陶制品,是表现这两位死神的。米克兰特古利看起来一身有多形,有时是一个完美的人形,但大多数情况下他的身体除了骨架之外别无他物。看来关于这一形象惟一保持不变的一点是,他的面部总是被表现为一个无肉的人头骨架,通常瞪着一双眼睛。同样地,他妻子也总是有着一副骷髅脸,她的许多雕像都表现为脖子上戴着一个头骨,头顶上则戴着用更小的头骨做成的花环。

  四、“穿蛇裙的女人”雕像

  这是一个高度超过15英尺4米,重量超过10吨的雕像。它最初被发现于19世纪初,但是墨西哥当局显然是认为它看起来太令人恐怖了,于是又立刻把它重新掩埋起来。也有人解释说把它再度埋入地下的真正原因是为了避免尴尬,因为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无法解释“原始的”野蛮的阿兹特克人,是如何制成这么一件东西的,或者说这是一场政治举动,目的是避免激起阿兹特克人后代对其文化毁于西班牙人之手的回忆。

  雕像是一位名叫考特利秋的原始阿兹特克人的女神,又称“穿蛇裙的女人”。考特利秋是所有阿兹特克神的母亲,是地球女神,因此也是掌管生命与死亡的女神。这尊雕像是着实令人不安的。它的头没有被表现出来--似乎是女神的面部太令人恐惧,凡人不敢注目--取代的是两条相似的蛇,表示血从那里喷涌而出。女神的裙子是用蛇做成的,通过蛇的蜕皮来表现不断进行的死亡与复活过程。她还长有爪子,体现出她天性中毁灭性的一面。在她的脖子上挂着用割下来的手和心脏做成的花环,而在她腰间则也有一个骷髅头盯住我们。和米克兰特古利一样,这个骷髅也是瞪着双眼,很显然这表明女神既掌管生命又掌管死亡,但是我再一次地想,这一形象或许真正是一个水晶头骨。

  关于这一尊巨大雕像的令人着迷的一点是:尽管考特利秋是地球女神,因此也是生命女神,但是用来表现她的却都是跟死亡相关的事物。杰色解释说,在整个中美洲文化里,在生命与死亡的力量之间,总是存在着一个奇怪的双重性。地球女神能够创造新生命,但也可以把它带走。因为是地球母亲赋予了我们生命,而当我们死去时,她又把生命带走。

  这就是古代人们对生命与死亡的看法:它们是同一枚硬币不可分割的两面,你不可能只有其一而没有其二。中美洲的当地民族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去惧怕死亡,或者把它当成忌讳,避而不谈。死亡仅仅是通向另一个世界的过渡,通常都是很令人向往的。

  这对待生与死的不同态度,甚至可以从阿兹特克人对地狱的描绘中体现出来。尽管大多数人要去阴间,但它并非是基督教中永恒的地狱。就像人在生命之初在子宫里的历程一样,在阴间的旅程是黑暗的,受约束的,但是最终当你到达自己最后的安息地时,甚至阴间也实际上并非是很糟的一块地方。

  五、阿兹特克石雕显示的雨神--特拉洛克

  六、心窝上有一个切口,准备用于祭祀的俘虏雕像

  七、多提哈罕的太阳金字塔及死亡大道

  金字塔都在宗教和天文学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尽管如此,人们对金字塔本身的用途还是不得其知。在那条宽敞的死亡大街东面,我们能看见那座高耸着的巨大的太阳金字塔,它的底基有700多英尺215米宽,高度超过了200英尺60米,顶部原来曾建有一座圣殿。沿着死亡大街再往下看去就会发现昆兹奥考特金字塔。尽管它今天不足100英尺30米高,但人们认为它保存下来的部分是一个尚未竣工的金字塔,因为这个金字塔虽然相对较小,但它周围环绕的地基甚至要比附近的太阳金字塔面积还要大。

  这些金字塔令考古学家们迷惑不解的原因之一,就是它们的面积、布局,尤其是它们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置几乎同埃及吉萨的三座金字塔完全相称。太阳金字塔与这些金字塔的底基只相差几英寸。此外,昆兹奥考特金字塔与太阳金字塔非常精确地处于一条直线上,因此,如果你把它们的顶端和直线连接起来,你会发觉这条线正好与死亡大道平行,而较小一点的月亮金字塔则处于这条大街尽头稍微偏左一点的地方。这种布局几乎完全遵照着吉萨金字塔的模式。

  八、特奥蒂瓦坎三足陶器线刻图像

  阿兹特克人文化很大程度上受到特奥蒂瓦坎城影响,但有自己的充满活力和好战尚武的文化特征。阿兹特克首都图拉建筑最大的特色是男人像柱、浮雕武士方柱和蛇形柱。人像柱刻成托尔特克武士形象,但有些刻板。浮雕方柱的武士形象却生动而精致。蛇形柱是刻成羽蛇形象的柱子:羽蛇头在地下,尾部朝上托着框缘。建筑物墙上装饰着浅浮雕的武士行列和成排的美洲虎、鹰及其他的图案交织的装饰带。石柱支撑着建筑或金字塔前面的门廊。图拉城最杰出的圆雕是雨神恰克摩尔的石雕:头朝一边,屈膝、双手放在肚子上,捧着一容器,全身都涂以有光泽的颜色。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