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刺股攻读 在战国史上,苏秦是一位传奇性人物。 据《史记·苏秦列传》载,他与著名的纵横家张仪同时身挂六国相印,为纵约长,倡导合纵,对抗强秦,使“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最后因与

第四节 文王夜访

文王请来姜子牙以后,就像是久旱的禾苗遇到了春雨,干渴的鱼儿遇到了河水,又是高兴,又是心急。他立即封姜子牙为太师,把周的军权交给了他。并希望姜子牙能立即为他出谋献策,使周迅速强大起来,早日完成翦灭商朝,统一天下的宏图大业。因此,他经常亲临太师府,主动与子牙商议国家大事,虚心听取子牙的意见。文王是一位有宏图大略的人,他的目的是要得天下。姜子牙是一位满腹经纶、文韬武略兼备的贤才,他要报文王知遇之恩,忠心辅佐周室推翻殷纣王的统治。因此他们志同道合,心心相印,畅所欲言,常常谈得十分投机,很快就成为推心置腹的好朋友了。

有一天夜里,周文王吃罢晚饭,在后院散步。这时正值秋高气爽,一轮明月,挂在中天,吐着银亮的光辉。文王抬头仰望满天星斗,心头涌起无限感慨。他在想,周人虽然经过多年休养生息,人民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但周原与商朝相比,不仅地域很小,而且国力也很薄弱。如果不能迅速发展壮大,就谈不上推翻商朝,统一天下。但是,怎样才能加快速度,使国力强大起来呢?这是很久以来萦绕心头的一件大事。想到这里,他觉得心乱如麻,一时理不出个头绪,便仰天长叹了一声。

忽然,天上有一颗巨大的流星由西向东,划破夜空,呼啸而去,消失在茫茫夜空中。这使文王受到了极大的触动。是啊,人生如梦,转眼就是百年,我今年已是70多岁的人了,说不定哪一天就会像这颗流星一样,溘然长逝。流星在殒落之前,还要发出最后的光芒,我也不能默默而去,我要在这晚年里有所作为,即使不能亲眼看到扫灭商朝的那一天,也要为我的后人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于是他不想散步了,他要立即去见太师,和太师推心置腹地深谈一次。临出门时,忽然想起,要把太子姬发带上,一同去太师府造访。

文王和太子夜间来访,这使姜太公大吃一惊。待文王和太子姬发坐定之后,太公忙问:“文王深夜至此,不知有何吩咐?”

文王道:“我刚才在宫院散步,见一流星溘然长逝,触发了心事,故尔难以入睡,特来与太公闲聊解闷。”

太公一听,心下会意。说道:“老臣也有许多想法,正要向主公倾诉,这真是不谋而合。”遂命侍者献上茶茗水果,边饮边谈。

文王说:“商纣昏庸无道,理应天诛地灭。然而商有600多年基业,有几十万军队。而我岐周只是一个小小的邦国,与商朝相比,有天壤之别。请问太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况,使我岐周迅速强大起来呢?”

姜太公思忖一下,说道:“幅员广大,历传多代的商王朝,它所积累的那些东西,终究要烟消云散;不声不响,暗中准备的周国,它的光辉必定会普照四方。圣人的德行,就在于独创地、潜移默化地收揽人心。圣人要经常考虑的事情,就在于建立收揽人心的方法。”

文王忙问:“采用什么方法,才能使天下归心呢?”

太公侃侃而谈:“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非一人之天下。能与天下人同享天下利益的,就可以取得天下;独占天下利益的,就会失掉天下。能和人民共同享受的,就是仁爱;谁有仁爱,天下就归顺于谁。免除人们的危难,解决人们的困苦,消除人们的祸患,解救人们的险急,就是恩德;谁施恩德,天下就归顺于谁。人们都厌恶死亡而乐于生存,欢迎恩德而追求利益,能使天下人都获得利益,就是王道;谁实行王道,天下就归顺于谁。”

文王高兴地说:“太师讲得太好了,我一定记着你的话。但我还想知道治国的根本道理。想要使君主受到尊敬,人民得到安宁,我该怎么做呢?”

太公说:“唯有爱民。”

文王问:“怎样才算是爱民呢?”

太公说:“促进黎民生产而不破坏他们;保护黎民而不任意伤害他们;给黎民实惠而不掠夺他们;使黎民安居乐业而不使他们痛苦;使黎民喜悦而不使他们愤怒。”

文王点头,说道:“对!对!还有呢?”

太公接着说:“做君主的,要像龙头一样,高瞻远瞩,细察丝微,深刻地观察问题,认真地听取意见,审时度势。仪表庄严肃穆,衷情隐而不露,使人觉得他像天那样高不可及,像海那样深不可测。他还要安详稳健而气质宁静,柔和有结而胸有成竹。善于同臣民协商而不固执己见,对人谦虚而无私,处事公正而不偏。”

文王听罢,连连点头:“太对了!太对了!但是商纣王暴虐至极,滥杀无辜,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请你帮助我消灭他,以拯救天下,你以为如何?”

太公说:“君主先要自修其德,礼贤下士,施惠于民,收揽人心。然后,要观察天道与人道的变化。当天道还没有征兆的时候,不可以倡导征讨;当人道还没有出现祸乱的时候,不可先策划兴师。必须看到既出现天灾,又发生了人祸时,方可策划征伐。目前商纣虽然暴虐昏庸,但还没有达到那种一触即发的程度。而我们这一面,力量也还没有达到一举就能推翻商朝的力量,因此,万万不可操之过急,冒然行事。”

文王点头称是。又说:“请太师讲讲应当怎样推行政令?”

姜太公捋捋胡须,说道:“政令的推行,要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就像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自然推移一样。君主必须反复探索无为而治的思想。比若天与地,它并不宣告自己的规律,而万物却都会按其规律生长;圣人也无须宣告自己无为而治的思想,而自然会显示其辉煌的成就。最好的政治是顺应人心来治理人民,宣扬政教以感化人民,人民就会被潜移默化而服从政令,天下就能安宁,这就是圣人的德政。”

“好!好!”文王连声叫道,“那么郡主又为什么会失去对国家的控制呢?”

“用人不当!”太公一针见血地说:“人君应当选拔具备有六条标准的人,抓住三件重大的事情,才不至于失国。”

“六条标准是什么内容?”文王急忙问道。

“一曰仁、二曰义、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智。”太公答道。

“怎样才能选拔出符合这六条标准的人呢?”

“使他富裕,看他能否不逾礼法,不逾,是为仁;给他地位,看他能否不骄不傲,不骄,是为义;付于他重大的任务,看他能否坚定不移地去完成,能,是为忠;使他处理问题,看他是否欺上瞒下,不欺,是为信;让他身临险境,看他能否临危不惧,不惧,是为勇;使他处理突然事变,看他能否应付自如,能,是为智。”

文王又问:“除了用人以外,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太公郑重地说:“不要把处理三件大事的权力交给他人。”

“哪三件大事?”文王又问。

“农、工、商。把农民组织起来,聚居一乡,互助合作,粮食自然会充足;把工人组织起来,聚居一处,互助协作,用具自然会充足;把商人组织起来,聚居一乡,互通有无,财贸自然会充足。不要打乱这种区域经济,不要拆散他们的家族组织。这叫作‘三宝’。

“具备六条标准的人得以重用,三种事业得以完善,国君的事业就会昌盛,国家就会长治久安。”

“君主应当尊崇什么人,抑制什么人,任用什么人,除去什么人,严禁什么事,制止什么事?”文王此时恨不得把他长期思考的问题一古脑儿都问完。

“作为君主,应当推崇德才兼备的人,抑制无德无才的人,任用忠诚信实的人,除去奸诈虚伪的人,严禁暴乱行为,制止奢侈风气。”

“为什么君主往往致力于选人,而实际却又收不到实效呢?”

“那是因为,君主认为,一般人所称赞的人就是贤人,一般人诋毁的人不是贤人。因此,党羽多的就会被任用,党羽少的就会被排挤;奸邪势力就会结党营私,贤人就会被埋没;忠臣无罪而被置于死地,奸臣用虚名骗取爵位。这样社会就会混乱,国家就要灭亡。”

“怎样才能保持清醒头脑,使国家长治久安呢?”

“商纣王只知其国家还存在,不知其已面临灭亡;只知纵情享乐,不知已面临祸殃。国家能否长存,在于能否居安思危;君主能否长乐,在于能否乐不忘忧。你已经思虑到关系国家存亡的许多根本问题,还能有什么事呢?”

听到这里,文王百思得解,茅塞顿开。他已经对姜太公佩服得五体投地了。此时,他顾不得君臣之礼,对着自己的太师倒身下拜,口中不住地说:“太师所言,太精辟了,太深刻了,太正确了!我一定朝夕不忘,用它作为治理天下的原则。”他又转过头对太子姬发说:“你要牢记太师的这些话,这都是千古不易的真理啊!”

姜太公见文王父子都跪倒在他面前,慌得连忙跪下,说:“主公和太子快快请起,折杀老臣了!”

文王起身说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有一个想法,让太子姬发拜你为师尚父,不知太师允许否?”

姜太公连说不敢。但经文王再三请求,也只得应允了。太子姬发对太公行父子之礼,太公接受了太子的跪拜,说道:“臣本是一个流浪荒野的村夫,主公和太子对老夫如此厚爱,子牙当为周室效犬马之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说着,竟流出了热泪。

文王激动地说:“我得太师,如虎之生翼,鱼之得水也!”

此时,东方已经泛白,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晨曦从窗棂里照射进来,恰好映在文王、太子和太公那激动而兴奋的脸上。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