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伯寮,姓公伯,名寮,字子周。春秋末年鲁国人。生卒年月不详。见于《论语》只一次,内容涉及谗害同门子路的问题,《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相同。《论语·宪问》篇说,公伯寮您(谗诉)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当时孔子在鲁国任大司寇,子路担任季孙氏的家宰。很受信任。孔子希望通过子路抑私家而强公室,推出了“堕三都”的计划。但迫于私门的强大势力,此计划无法贯彻。此时公伯寮不顾同门之情,出于个人不可告人的目的向季孙进谗,说子路的坏话,且矛头直指孔子,更加深季孙氏对孔子师徒的疑忌。孔子听到子服景伯的话,非常吃惊。但当子服景伯表示凭他自己的力量尚能让公伯寮横尸街头时,孔子认为他的一切计划成功与否不是一个小小的公伯寮所能左右的,而是受制于某种无形的力量,即命运,把公伯寮“肆诸市朝”已无必要。表现出了孔子宽广的胸襟。有人根据公伯寮的这种表现,怀疑他不是孔子弟子,但只是一种想当然的推侧,没有多大说服力。实际上他应该和孔子有师徒关系,《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把他作为孔子的重要弟子加以介绍,而且名列第二十四。他的恶劣表现,说明他是一个利欲熏心之徒,孔子的背叛者。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被封为“任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改封“寿张侯”。明人程敏政认为公伯寮是圣门雷脸,奏请朝廷罢其祀。嘉靖九年开始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