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序2

  大唐帝国天宝十四载(755)初冬。京城长安十月四日,盔驾出京,东幸骊山(陕西临渡南)华清宫。

  贵胃王公,朝廷显要,随驾前往。内外命妇,锦衣彩绣,替花饰锢,光鲜照人。宫吏仆从,车骑仪卫,浩浩荡荡,填塞道路。年届古稀的当朝皇帝李隆基(玄宗)龙颜喜悦。与他同荤而行的女子,雍容华贵,仪态超群。她就是宠冠六宫的贵妃杨玉环。

  每值冬春天寒时节,唐玄宗与杨贵妃照例驾幸骊山华清宫,洗浴温泉。骊山脚下,宫殿棋布,外筑罗城。进人罗城,只见松柏苍翠,楼阁掩映,回廊曲折,汤池分列。殿阁亭台依山势错落分布,气魄宏伟;画梁粉壁,朱漆门户,绰约雅致,使人如临神仙境界。

  这一处皇家离宫,正是40年太平皇帝、人世间风流天子李隆基纵情享乐的美妙胜境。老皇帝企慕长生,住道学仙;艳贵妃承欢侍宴,独占恩泽。李隆基多才多艺,精通音律;杨玉环天生娇媚,能歌善舞。正是“骊宫高处人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曼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十一月十日清晨。河北道蓟县(北京西南)城南。

  身兼平卢(辽宁朝阳)、范阳(北京)、河东(山西太原)三镇节度使,久蓄异志的胡人安禄山,公开揭旗反叛李唐朝廷。安禄山检阅了调集的15万大军,向将士宣称:“奉皇帝密诏,入朝讨伐奸相杨国忠!”并张榜于军中:“胆敢有异议扰乱军心者,灭其三族!”誓师之后,安禄山乘坐铁甲兵车,率领精锐的骑兵部队,向南进发叛军号称20万,战鼓号令,震天动地,车马奔驰,烟尘冲天范阳兵变!揭胡造反!“这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打破了萧索仲冬的安宁。由于国家久处升平之世,地方官府中的甲兵仗,早已腐朽生锈。葬闻范阳兵变,州县官员魂飞魄散,纷纷弃城逃匿。河北道本属安禄山统辖,叛军长驱直人,一路披靡,所过州县,无不望风瓦解”范阳兵变1揭胡造反!这消息好似野火燎荒,传遍河北河南。已是几代人未经战乱,不修武备的中原百姓,人人惊骇胆战,惶恐万分。

  渔阳攀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十一月十五日,安禄山公开反叛挥兵南下的警报,传至骊山华清宫。面对急报,唐玄宗将信将疑。文武大臣闻替失色,相顾无言。惟有宰相杨国忠洋洋自得,大言夸口道:真正反叛的只有安禄山一人,他部下的将士们并不想反叛,不过十天,就会割下安禄山的人头送到这里来厂心怀侥幸的唐玄宗听后,竟信以为然,只派特进毕思前往东京洛阳,金吾将军程千里前往河东(山西永济),分别招募几万人,就地训练,准备抵抗叛军。

  十六日,安西(新疆库车)节度使封常清人朝奏事,闻知范阳兵变,慷慨请缨。玄宗大喜,任命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封常清临危受命,立即奔赴洛阳,募兵设访二十一日,玄宗起驾返回京城,进一步调兵遣将,部署防线:调朔方(宁夏灵武)节度使安思顺人朝为户部尚书;摆升朔方右厢兵马使、丰州(内蒙五原西南)都督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立即率领本镇兵马东进讨贼;任命右羽林大将军王承业为太原府尹;设置河南节度使,统一指挥陈留(河南开封)等13郡兵马,以卫尉卿张介然为节度使;改任程千里为潞州(山西长治)都督府长史;在各郡的战略要地设置防御使,负责本地的军政事宜,阻挡叛军进攻。

  是年,郭子仪59岁,从戎宿卫,戍守边塞已近四十春秋自古君上蒙尘,忠臣效命勤王;国家危难,大将横刀立马。盛世动乱,烽烟骤起,孽胡肆虐,生灵涂炭。长期默默无闻的边将郭子仪,率师东进,讨伐叛逆,开始了他“一身系天下安危”的辉煌功业。

  §§第一篇 戍边宿将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