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规定,我于1994年离开了30多年的教学岗位,退休了。退休,是奉命休息,如果饱食终日,游手好闲,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多年来养成的按时作息的习惯很难改变,长期培养的对史学工作的浓厚兴趣实在不忍心抛弃。所以。我还是一如既往,始终不渝地坚持原来的史学研究。特别值得庆幸的,是社会上的一些朋友、同行还没有视退休者为不下蛋的鸡,有米也不使其食之;而是从实际出发,给我安排了力所能及的任务。
在这几年中,除过发表了一些论文外,还应上海古籍出版社之约,与杨希义先生共同撰写了《唐书》,又应人民出版社之约,撰写了《唐高祖传》,再受三秦出版社之约,写了这本《安禄山史思明评传》。完成这些任务,兴奋异常,既感到自己在社会上还可以发挥一个人的作用,不必与不下蛋的鸡同日而语;也使自己受到鞭策和鼓励,可以继续前进。我的座右铭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年逾古稀,自然精力不足,但只要有这种精神,即使像老牛拉破车一样,行速极其缓慢,但总是在前进之中。
在这本小书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不少友人的帮助,马驰、魏全瑞、刘志清、王双怀、贾云、任士英等同志,有的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有的提供了资料、照片或图片,都在叫不同方面为这本书的完成发挥了作用。当今天我写完最后一个字,划上句号的时候,我不能不感到以上诸位同志和我一样,都是这本书的完成者。当然,其中的缺点或错误是应当由我负责的。
牛致功
1999年仲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