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实现了德意志民族的政治统一,也为德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从帝国建立到 19 世纪末,德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成为近现代世界史上最引人注目的篇章之一。因为在不足 30 年的时间范围内,德国令人惊异地走完了英国用一百多年时间走过的道路,不仅由一个分散落后的农业国,一变而为高度发达的工业国,而且成为对英美经济霸权和政治霸权提出挑战的新兴力量。就其成就而言,也许只有现代日本的崛起可与之相媲美。
德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前奏出现于50,60年代,在这20年中,经济发展的成就超过了以往整整一个世纪的总和。到 1870 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已达 132.%,超过了法国,进人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行列。但是,在统一以前,德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除了普鲁士、萨克森、巴伐利亚、巴登等一些工业较发达的地区外,还存在着许多落后的农业地区。全国总人口中有2/3的居民长年居住在农村,在10多万劳动力中,有60万人仍在从事农业和林业生产。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农业地区常年有近百万的德国人离开祖国,到国外去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在普鲁士东部的大庄园,由于远离城镇、交通不便和沿用旧的经营方式,许多庄园主收益甚少,而且经常负债。
他们不断地对国家施加压力,要求给予财政援助。这些都说明,德国在当时仍未摆脱分散的农业国的消极影响,工业发展的成就具有一定的片而性,它的发展,由于国土分裂和农业滞后,尚未形成一股真正的洪流。
统一,是德国经济真正进人高速发展时期的新起点。首先,由于政治统一的完成和中央集权政府的建立,为资产阶级通过强有力的政权推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政策创造了条件。这些政策包括统一的经济法规、统一的度量衡制度、统一的金本位币制的制订,以及部分统一的邮政系统和国家中央银行的建立等等。从 70 年代上半期开始,帝国政府相继颁布了商业法、营业自由法、民权和迁徙自由法、统一的度量衡法、保护国外商业法,以及对邮政、交通和金融机构事务的管理法等。1873年7月政府公布货币法,1875年1月规定帝国马克成为惟一的支付手段,随之又将普鲁士银行改建为帝国银行,从而统一了全国的货币制度。1879年,国会通过保护关税法,大大提高了进口税率。关税法不仅增加了政府的关税收人,而且使本国产品垄断了国内市场,保护了发展中的国内工商业,也稳定了容克地主的农业经济。这些举措彻底消除了统一前地方经济的分离状态,加速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从而为商品经济的充分和广泛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其次,由于1870年对法战争的胜利,从法国勒索50亿法郎的赔款和割让阿尔萨斯一洛林这块煤铁产地,对德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50亿法郎的赔款对德国扩大生产起了一种“输血”作用,直接引发了德国经济的“暴发”。吞并阿尔萨斯一洛林则获得了实际而又持久的资源优势。这块煤铁资源丰富的地区与有着丰富的原煤储量的鲁尔矿区连成一片,成为德国发展重工业的一大重要基地。由于新的财力和新的资源的获得,使得这个新统一的国家取得了迅速完成工业化的决定性条件。
第三,军事工业的发展不仅具有政治意义,而且具有更为重要的经济意义。从三次王朝战争,到维持欧洲大陆霸权,继而争夺世界霸权,大力发展军工生产是普鲁士一德国的既定国策。1879年德国的军费支出为4.3亿马克,189年上升到9.3亿马克,到1913年则猛增至21亿马克。巨大的军事支出刺激了克虏伯、施图姆等军火企业的飞速发展。1870至1913年,克虏伯军火工厂的雇员从 70 人增至 8 万人。克虏伯大炮的声名不仅使它垄断了德国军队的供应,而且使它从全世界的军备竞赛中得到加工订货。在德国国内,军事工业不仅被视为国家利益所必需,而且被当作繁荣经济的主要手段受到颂扬。他们深信军备是使德国不断取得经济进步的条件。事实证明,军火工业的膨胀曾直接带动了相关的重工业部门的发展。此外,服从于军事需要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曾给一系列工业部门,特别是重工业部门,带来巨量的订货,推动了它们的发展。
第四,帝国时期的教育、科技发展成就,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条件,是德国后来居上并呈跳跃式发展的基本原因。在德国,由于实行强迫义务教育制,70年代已基本完成近代教育革命的任务,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已大为提高。全国的文盲率,1865年为5.5%,181年为2.38%,1895年降至0.3%。学龄前儿童的入学率在60年代已达到百分之百,在此基础上,还通过调整中等教育体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形成规模性的三级教育网。其中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建立,使德国工人在阅读、写作和计算能力以及工艺水平等方面都领先于欧洲其他国家,成为具有高智能、高技术水平的新型劳动力大军。
在高等教育方面,自 1810 年创立柏林大学以来,教学与科研、基础训练与专业训练相结合以及倡导学术自由的原则,已成为高等教育办学的普遍模式。其中布勒斯劳大学(1811年)、波恩大学(1818年)、慕尼黑大学(1862年)都依照柏林大学的模式来创建。此外,由于实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一些大学还成为某一专业研究的人才基地。著名化学家所在的基森大学由于一个开放性的化学实验室的影响,被誉为化学家的摇篮,而哥廷根大学则成为数学家荟萃之地,以至于在有志于数理研究的学者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号:“打起你的背包,上哥廷根去!”由于德国高等教育十分重视教学与科研的密切结合,结果造就了一大批受过系统训练的高级专门入才,特别是出现了一批集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仅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创造性作用,而且由于他们的创新成就使德国成为世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中心。这个时期的德国不仅在科学领域出现了在几何学上创立欧几里得定理的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里曼(1826-186年)、卡尔·魏尔斯特拉斯(1815-1897 年),卓越的化学家奥古斯特·凯库勒(1829-1896年)、维克托·迈尔(1848-1897 年)、埃米尔·菲舍尔(1852-1919 年)、威廉·奥斯特瓦尔德(1853-1932年),最先提出能量守恒定律的罗伯特·迈尔(1814-1878年)和赫尔曼·赫尔姆霍茨(18211894年),发现无线电波的亨利希·赫兹(1857-1894年),发现X射线的威廉·伦琴(1845-1923年),提出量子理论的马克斯·普朗克(1858-1947年),创立了细胞理论的马蒂阿斯·施莱登(1804-181 年)和特奥多尔·施旺(1810-182 年),创造了现代化学治疗方法的保罗·埃尔利希(1854-1915年),发现了结核杆菌和霍乱菌的罗伯特·科赫(1843-1910年),以及发展了细胞病理学的鲁道夫·维尔肖(1821-1902年)等一批群星灿烂的科学巨子,而且在技术领域产生了一系列应用性的新成果。18“年工程师西门子制成第一台发电机,成为标志电气化时代来临的第一个重要发明。
1876年奥托和朗根制造出第一台以煤气为燃料的四冲程内燎机,启动了动力机械应用上的又一革命。以后,经工程师戴姆和狄塞尔分别用汽油和柴油所进行的革新,直接为汽车的发明创造了条件。1886年,由工程师本茨设计制造的世界第一辆汽车已行驶在慕尼黑的街道上。此外,在化学、光学、机械制造和军事工业领域,德国因一系列的创新成就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在化学工业方面,德国在20世纪初已拥有50多名受过高等教育的化学家、工程师,几乎垄断了有机化学领域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全世界42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有14名是德国学者。这些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工业迅速发展,并超越英、法等国的最基本的原因。正如经济史专家卡洛·奇波拉所断言:“正是德国人在19世纪下半叶对科学的偏爱使德国工业比英国和美国工业进展更快”这一时期,德国工业发展的显著特点是增长速度快。从1874至1890年,英、美、法、德四国的年工业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7%,5.2%,2.1%,3.5%;1891 至 190 年则变为1.6%,3.5%,2.6%,4.8%0虽然从两个时期一国的平均增长率来看,美国保持着最快的速度,但是德国的工业增长则显示了愈来愈快的态势,居于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领先地位。从1870至19 75上升至64.以年,德国工业生产总指数由1.7(1913年为100),增加了约2.7倍。1870至1910年,德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由13%增至16%,美国由23%增至35%,而英国则由32%降至14%,法国由10%降至7%。其次,在德国的工业增长中,重、化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1870至190年德国的重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其中原煤开采量从34.9亿吨;生铁万吨增至14产量从139万吨增至852万吨;钢产量从17万吨增至65 万吨。虽然煤和铁仍然是工业发展的基础,但钢则代表着新材料,是机器制造业的基础。190年世界钢的年产量为280万吨,德国占到23.75%,这是从90年代起,德国机器制造业发展特别迅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机器制造业中,电机制造和造船业的发展尤为突出。此外,它对铁路建设和军工生产也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化学工业在这一时期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化学工业包含了广泛而又多样的工业活动内容,并同科学的发展有着最为密切的联系。1860年德国的化学工业几乎还是空白,到70年代以后,以威廉·霍夫曼为代表的一批化学家把英国人造合成染料的技术传人德国后,化学工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 1870 至 190 年,德国酸和碱等基本化学原料的产量增长了7倍,染料的产量增加了3倍,均已跃居世界第一位。190年德国6家最大的染料公司共有资本250万镑,雇佣工人180名,职员1360人,工程师和技术人员350人,化学专家500人,而同期英国染料工业雇佣的化学专家仅30至40人,在所接受的教育水平上,德国化学家已超过他们的英国同行。这是德国在这一新兴工业领域后来居上的根本原因。190年德国已占据世界染料市场90%
产品的地位,并在人造橡胶、石油和硝酸盐、摄影器材以及新药品等与化学工业有关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第三,在这一时期德国工业发展中,作为新动力能源开发的电力工业、电气工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影响。电力工业发韧于19世纪30,4 0年代,到50,60年代,随着发电机、电动机的问世和90年代后远距离输电线路的形成,成为发展最快的产业,并导致了电气化的迅速实现。自186年维尔纳·西门子(1816-1892年)发明发电机和埃米尔·拉特瑙(1838-1915年)从美国旅行归来带回爱迪生的电灯专利权以来,有轨电车的出现和电灯照明的惊人表演,顿时把人们带人灿烂耀眼的电气时代。从 80 年代起,德国先后出现两大电气公司:西门于公司和由拉特瑙创建的通用电器公司。从 1890 年到1910年,两大公司展开激烈的竞争。通用电器公司通过扩大民众对电流和电气产品的需求来壮大自己的实力;西门于公司则得到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并通过合并舒克特公司(1903)与通用电器公司在强电流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两大公司在竞争中的迅速发展,加速了德国电气化的迅速实现。随着电车轨道的普遍敷设、城乡输电系统的不断扩大,电气工业已成为德国的主导产业。1895年,电气工业雇佣工人约260人,到1906年,这一数字已猛增至1070人。电气工业的发展是造成德国1890至1902年经济繁荣的基本要素,并且在广泛利用电力能源方面已位居世界之首。1913年,德国电气产品已占世界总产量的34%,面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美国仅占据29%0所以,电气工业是把德国塑造成经济巨人的基本条件。
第四,随着钢铁工业、化学工业和电气工业的巨大发展,德国的交通运输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由于德国地处中欧平原,既缺乏像英国那样利用近海航运解决内陆运输的条件,也因境内河流的南北流向,难以形成贯通东西的河网运输,故而交通运输领域的技术变革存在着颇大的需求,也制约着工业革命的深人发展。早在50,6 0年代,德国已形成7180英里的铁路网。帝国建立以后,由于逐步实行铁路国有化并在 1873 年成立了帝国铁路局,铁路修建出现了新的高潮。180年,德国铁路总长度为2020英里;190年,这数字上升至329 0英里。长度虽低于俄国,但其密度超过所有欧洲国家。由于铁路国有化和不断的降低运价和票价,高效和廉价的铁路运输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并刺激了新兴工业、重化工业的迅速发展。此外,海运和内河航运业也随着造船工业的技术变革不断获得新的发展。自 80 年代以来,汉堡、不来梅两个滨海港口经过不断地扩建和开拓海外新航线,已成为联结海外贸易的枢纽,它们的涉外航线分别为 12 条和 4 条,保证了德国轮船能够行驶在所有海域,成为一支足以与英国海运一争高下的船队。内河航运随着运河的扩大修建以及轮船动力机具的革新,也获得较快发展。1879年,杜伊斯堡-9尔奥特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内河港口,它向西部输出粮食和原料,向东部输出煤和钢铁制品,是国内水路网的中心。此外,这里还是国内最大的轮船制造业中心。自 1834 年德国第一艘全部用铁制造的汽轮“巴黎伯爵”号在这里诞生以来,德国已先后在不来梅和汉堡形成了新的造船中心。经过较短时间的创办,德国造船业迅速发展。到 80 年代,德国已能制造任何等级的商船和军舰,从而结束了从国外买船的历史。1890年建造的具有国际声望的“北大西洋客轮”不仅采用了高精度的机器部件,而且由于恰当地运用陆地建筑的风格,在船体建造上完成了一次“美学”革命。190年,德国的船舶吨位已达19420吨,1910年递升至30万吨,德国已成为威胁不列颠海上霸主地位的海上实力国家。
工业和海运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德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从180年至190年,德国进出口贸易额由57.37亿马克增至103.98亿马克,不仅增长数额增加近一倍,而且贸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进口额中粮食、原料的比重不断增大,出口额中工业品、生产资料所占比重持续上升。“德国制造”这个英文标号,已由最初的劣等品标识,一变而为制造精巧和质量优良的标志。德国人从英国人手中接过这一标号,并赋予它全新的内涵和意义。德国的商品遍及全世界,它的资本输出也扩及近东、远东和南北美洲。1913年,德国的国外投资为30亿马克,而同期外国在德国的投资仅50亿马克。这样,德国在不足 30 年的时间里已彻底地完成了工业革命,开创了由后进步人一流强国的经济奇迹工业革命的完成首先改变了德国的经济结构。其中工农业比重的变化最为显著。1871年帝国成立时,总人口为410多万,城市人口所占比例为36.1%,农村人口为63.9%。到20世纪初,总人口已达650万,城市人口为60%,农村为40%,经过40余年的发展,城市人口已大大超过农村人口,工业化已最终完成。其次,在工业发展的内部,轻重工业的比重已发生重要变化。由于德国在 40 年代就不同于英法两国,采取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生产的原则,重工业生产在帝国成立后获得更快的发展。截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了8倍,而消费资料增长为3倍。轻、重工业的比重已发生重大变化。从180至190年,在工业品全部输出额中,生产资料产品的比重已由27%,迅速攀升至39%o德国已成为典型的重工业国。第三,工业生产力中,科学技术的含量不断增大,并已成为决定性因素。由于教育和科技先行,德国较早地实现了知识与经济发展的结合,凭借物化的知识力量和最大限度地利用科学,德国工业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科技化的生产格局。科技化生产不仅迅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开拓出新的生产领域,而且培养出了高技能、高素质的生产劳动者大军。由于生产力要素中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最终使德国能够超越英、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科技化工业强国。
工业革命完成最重要的后果是引起德国社会的急剧变化。城市化成为德国这一时期社会变化的显著特征。
城市化是工业革命的伴生物,但只有在帝国统一以后,德国的城市化才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1871 年,德国城市人口为 1479 万,占总人口的36.1%,其中居住在1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人口约196万;1910年,城市总人口升至3897.1万,占总人口的60%,而10万人以上城市的人口为1382万。城市人口的增加是十分显著的。除此以外,德国城市类型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不同于英、法,德国随着重工业的发展迅速崛起了一批工矿业城市群,像鲁尔区的亚 9、多特蒙德、埃森、杜伊斯堡、杜塞尔多夫,以及阿尔萨斯一洛林地区的斯特拉斯堡、牟罗兹等,都是利用资源优势和河运之便,发展为新的工矿业中心城市群的。此外,还兴起了许多港口城市,像汉堡、不来梅港、基尔,以及莱茵河上的科隆、其支流上的法兰克福、斯图加特,多瑙河上游的累根斯堡等,都成为重要的港口城市。它们不仅在工业生产和内外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是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重要变化的标志。从1870年至 1910 年,德国八大城市(柏林、布勒斯劳、科隆、埃森、美因河畔法兰克福、汉堡、莱比锡、慕尼黑)的人口中,最少的埃森已超过 41 万,最多的柏林已超过20万,柏林从1820年不足20万人,到1910年扩大了10倍,成为欧洲第三大城市和世界第五大城市。1910年被视为德国城市化完成的标志。
随着城市化的完成,德国的社会阶级结构也发生重要变化。首先,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和农业改革的完成,容克贵族通过大规模地投资工商业和进行资本主义的农业经营,已全面资产阶级化了。虽然到 20 世纪初,他们所占据的庄园数目和耕地面积有所降低,他们垄断官职和军队军官的局面己被打破,但仍然在帝国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不过由于在经济上已资本主义化,他们同资产阶级的联合己成为一种趋势。
资产阶级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在 80 年代也己发展成影响德国内外政策的重要力量,但他们却在政治上愈来愈贵族化,除了投资于土地经营地产,贵族的封号以及与贵族于女联姻,跻身于贵族行列,对他们也有很大的吸引力。他们在工业高涨中已获得惊人的财富,赢得了引人瞩目的经济权力,但他们这时已开始脱离其他资产阶级阶层,并努力寻求一种贵族化的生活方式,以证明他们是社会的精英。他们在贵族们以长时间的传统固定下来的生活方式中,找到了使自己上升到社会金字塔顶端的最佳形式。从贴邻工厂的小屋发展到别墅,从别墅到庄园,最后通过追求勋章或荣誉称号,力图成为显贵。大资产阶级的贵族化倾向不仅仅在于他们的社会野心,而是由于他们和容克已经有了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有些甚至通过联姻已经融为一体。这种政治上、经济上甚至血缘上的荣辱与共,是他们走向联合的基础。
这样,随着工业化的完成,容克贵族已经和大资产阶级结合成为一个新的领导阶层。领导阶层的这种扩大,一方面因大资产阶级的贵族化而促使民族自由党人和保守党人接近;另一方面由于大资产阶级同世界市场的联系和经济利益,推动德国领导层逐步走上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道路。
帝国时期,工人阶级已经随着大工业的发展成为社会上人数最多的集团,这是这一时期阶级结构的最大变化。60年代初。德国产业工人近20万人,到90年代已增加到60多万人。随着工业化的深人,在工人队伍内部已出现技术工人和非技术工人之分,彼此之间的工资差别甚大,到 90 年代,前者的平均工资相当于后者的3倍。所以1870-1913年间,工人工资虽有所增长,但分配是不平衡的。对于大多数德国工人而言,他们比同期英、法两国工人的生活处境要差得多。正由于这乙原因,在巴黎公社革命失败以后,德国工人阶级就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先锋队。
社会结构的另一变化,是介于无产阶级和容克-资产阶级之间的一个人数众多的“中等阶级”的形成。他们包括职员、官吏、中小商业主、自由职业者和各类知识分子群体。一些家庭农场主和从事服务业的人员,也属于这个阶层。这批人不是工业化和两极分化所要消灭的小资产阶级,面是随着工业化和产业结构变化的需要而产生的新的“中间阶层”。他们拥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虽然在经济上大多数是同工人一样的没有独立地位的被雇佣者,但就其政治态度和社会觉悟而言,他们又不接近工人,而是接近自由资产阶级集团。从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初,德国这个新的“中间阶层”的人数已达全部就业人数的 1/3 左右。虽然人数不少,涉及而甚广,但没有统一的利益要求。不过,在风云变幻的年代,这个阶层的态度和动向,往往会对政治形势产生重要影响。这是一个因高度工业化而产生的有文化的、处于攀升中的、具有许多不确定特征的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