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4日英国对德宣战以后,随着其自治领地和殖民地相继加人战争,战火迅速蔓延至中东、非洲和远东,战争开始真正具有世界战争的规模,但欧洲的战略中心地位没有改变。在欧洲,由于意大利一直动摇于两大集团之间,战争一开始主要在德奥与三大协约国之间进行。从双方的力量对比来看,德、奥备战较早,装备先进,在战初占有一定的军事优势。其中德国不仅军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而且与军事工业密切相关的重化工业的生产能力已超过英、法、俄三国的总和。这些要素与日益膨胀的人口相结合,不免使德国军队成为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力量。但是这些优势却由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外交上的孤立被部分地 NJ 弱了。德、奥在欧洲地理上的中心地位,决定了它们从战争一开始就而临着同时在西、东、南三个方面多线作战的不利形势。此外,天然易受包围的地缘与外交上的孤立,切断了它们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资源的有限性使之难以支持长期战争的消耗。协约国方而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有助于维持长期战争的优势,对德奥集团来说是不存在的。因此,集中优势兵力,先发制人,发动一场速战速决的战争是中欧两强的战略选择。
如前所述,德国的作战方案,即“施里芬计划形成于 1905 年。其出发点是避免在东西两线同时对法、俄作战,力争在俄国军队集结力量之前,集中兵力于西线,通过奇袭合围的闪电战术,争取在3至4周之内击败法国,迫其投降,然后挥师东进,以全力打击俄国,增援南线的奥匈,在3至4个月内取得胜利,结束战争。
战争开始后,德国按预定计划,出动150万人,在西线大举向法国发动进攻。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德军先后突破比利时中立防线,击败英、法军队,占领法国北部,并在9月5日抵达距巴黎50公里地方,法国政府被迫南迁波尔多。但是德国预期的胜利,却因俄军出人意料地及早行动受到损害。出击东普鲁上的俄军已危及容克贵族的产业和利益,德国军方被迫从西线抽调两个第一次世界大战军团回援,结果削弱了德军右翼突击包抄部队的进攻能力重新调配兵力部署的法军在英、比两国军队的配合下对德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最终使德军包围敌人的计划陷于失败,并使其中的一翼反而陷入法军的包围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两军的对抗逐渐发展成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战役之一:马恩河战役。马恩河是流经巴黎的塞纳河的一条支流。9 月 5日,由于德国第一集团军孤军南下追击法军,驻守在马恩河北岸的德军成为法军分割合围的目标。战斗打响后,德国第一集团军被迫回援,来自巴黎的法军和行动迟缓的英军也都向马恩河集结。原为德军追击的法国第五集团军、福煦指挥的第九集团军也都回师马恩河,致使德国两个集团军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从9月5日到9月9日,在长达20公里的马恩河战线上,硝烟滚滚、炮声隆隆。双方投人兵力共达152万人,经过反复冲杀,德军撤退至艾诵河,占领巴黎的目的没有达到;英、法军也没有力量把德军逐出法国和比利时。尽管双方都因伤亡入数不多说自己获得了胜利,但真正遭受打击的是德国。因为它宣告了施里芬计划的破产,德军已陷人可怕的两线作战境地。
到 1914 年底,西线已发展成持久性的阵地战,德国速胜的希望已化为泡影。
在东线,战初德国仅布防一个集团军(第八集团军),连同东普鲁士各要塞警备部队共 30 万人,以防御俄军的进攻。俄军的较早出击曾打乱了德军在西线的部署,但因军队素质太差、指挥无能,虽数量上两倍于德军,最终仍被新任集团军司令兴登堡和参谋长鲁登道夫指挥的德军所败。保罗·冯·兴登堡(1847-1934 年)士官生出身,青年时期曾先后参加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两次获得穿越柏林凯旋门的殊荣。1873年进人柏林军事学院学习,此后长期在陆军参谋总部供职,深得上司毛奇和施里芬赏识。1903年摧升为中将,出任陆军第四军军长,191 年退休。大战爆发后,他重返总参谋部要求担任军职。1914年8月23日他被任命为第八集团军司令,同新任的该军参谋长一道担负起抗击东线俄军的任务。埃里希·鲁登道夫(1865-1937年),早年就读于陆军士官学校。1890年进入陆军大学学习1893年毕业后任战术教官,1908年任总参谋部第二处处长。大战爆发后,在施特拉斯堡担任旅长的鲁登道夫调往西线参战,任第二集团军参谋处长。在德军攻打比利时列日要塞的关键战役中,鲁登道夫指挥炮兵猛攻炮台,并身先士卒、冲入敌阵,为拿下列日建立了头功。
自此,他才略显露、官运亨通,不断得到晋升的嘉奖。
8 月末,东线俄军大兵压境,来势凶猛,紧要关头,他即刻被任为第八集团军参谋长,同兴登堡一道抵马林堡驻地赴任。8月24日,到达前线的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在参谋人员霍夫曼等人的建议下,研究部署了一个聚歼俄军的计划。他们决定以小部兵力迷惑,阻击俄第一集团军,集中德军主力于战线右翼,力图全歼俄第二集团军,然后再全力围歼其第一集团军。为了改变德军主力与俄第二集团军相比在数量上的劣势,计划决定以德军之一部诱敌深入,而以大部兵力分为左右两路,分别进攻俄军两翼,在运动中围歼敌人。8月26日,战斗在坦能堡和马苏林湖之间打响。德军一支佯败,不知中计的俄军穷追不舍,逐渐陷人通过高效率的铁路重新集结的德军两翼的包围之中。经过3个昼夜的激战,疲劳、饥饿、迷乱的俄军,像受惊的羊群一样,四散奔逃,延伸 40 英里的德军,只需要把俘虏圈指给他们就行了,因为这些本来十分勇敢的士兵已经由于长途追击的体力消耗和突如其来的打击,丧失了任何抵抗能力。俄国第二集团军全部消失了!此役是德军的胜利,俄军的灾难。俄军伤亡、被俘人数约达12万人,有50门大炮被毁或被缴获,大批的6重、武器落人德军之手。眼见大势已去的俄第二集团军司令萨松诺夫,在 8 月 29 日晚独自闯进一座森林,举起手枪对准太阳穴,扣动了扳机,为战役划上了句号。为了纪念这次胜利,德国人选择了 500 多年前,即 1410年7月15日条顿骑士团为波兰、立陶宛,俄罗斯联军所败的地点“坦能堡,作为这次战役的名称。坦能堡之战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围歼战。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从此声威大震,被称为“珠联璧合的一对将才,在德国国内,还兴起一股“兴登堡热”,不仅“兴登堡”这个名字被认为富有音乐旋律,他那巨人般威风凛凛的外形,沉稳、坚定的司令官风度,一副如同雕刻出来的军人面部表情,都对这个尚武民族具有极大的感染力然而,兴登堡最能取悦于人的还在于他本人谈到这次战役时的态度。他把它看得很轻松,说他“好像进行了一次温泉疗法”。这句看似漫不经意的话,增添了他那随和性格的感染力,同时也道出了事实的真相。因为了解内情的下属都知道,无论在战前、战后,甚至在战投期间,隆隆的枪炮声从未影响这位新任元帅的生活节奏,他照常吃饭、睡觉、活动,而真正为战役弹精竭虑的却是参谋长鲁登道夫。后者既没有前者的贵族出身,也没有前者的个性魅力,但作为副手,在战时他始终发挥着独立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兴登堡曾坦率地讲过,他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使参谋长的聪明才智、过人精力和不懈的干劲得到充分发挥,必要时为之创造条件。因此,在一些德国人的心目中,“鲁登道夫是位将军,而兴登堡则是爱国者”。
坦能堡战役之后两周,随着西线援军的到来,德军在马祖里湖战役中再度奏凯。,月11日,随着德军攻下俄军第一集团军司令部所在地因斯特尔堡,人侵的俄军便全部被逐出东普鲁士。为了扩大战果,德军乘胜追击,到9月下旬,俄军已退回涅曼河。在东普鲁士战役中,俄军总计损失 25 万人,人侵计划以俄国的全面失败告终。德军在沉重打击俄军之后,也因兵力所限,暂时集结在波兰国境线一带,等待新的战机。
决定东线德军下一步行动的,主要是俄奥战场上的形势。为了牵制俄军,应德国的要求,奥匈在战争打响后即在加里西亚部署4个集团军,准备在卢布林和赫尔姆一带粉碎俄军先头部队后,实现与德军合围波兰地区俄军主力的计划。但是与德军一触即溃的俄军却是奥军的强硬对手。除了初战时在克腊希尼克以南和托马舒夫取得阻击俄军南下的局部小胜之外,在加里西亚南部的战役中,奥匈连续遭到俄军的沉重打击。由于兵力强大、行动迅速,8月下旬俄军在德涅斯特河上游重创奥军,先后占领军事重镇莱姆堡和加利奇。9 月初,俄军三路大军在哥罗多克一带包抄奥军主力,形势危急,奥军被迫全线向桑河以西撤退。撤退中,奥军毁坏了沿途交通,并开始向德军求援。在追击中,俄军包围了奥匈最大的要塞普热米什尔,巧万奥军变为俄军俘虏。9月下旬,俄军已抵达喀尔巴降山麓。此役奥匈损失兵员40余万,并被迫退守喀尔巴叶山一线。奥匈的失败暴露了这个多民族帝国集合休的固有弱点:经济落后,资源分散,民族构成复杂,仅大战来临时,“军事动员令要以巧种不同的民族语言下达”一项,就影响r其部队有效实力的正常发挥。因此,德国的援助是绝对必需的。9月28日,一支主要由西线增援部队组成的德国第九集团军已在冯·马肯森将军的率领下开赴前线,德奥两国东线的力量进一步增强了。
德军在东普鲁士的胜利进军和奥匈在加里西亚的溃败,从不同角度使中欧盟国休会到东线战场对整个战略一363 一的影响。由于西线受挫,东线俄军压力的加大,德奥已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为了集中兵力,在一线突破,德军把注意力逐渐转向战线辽阔、敌军力量分散、便于展开运动战的东线。在兴登堡和鲁登道夫等人的坚持下,德军决定在1915年实现战略重心东移,以全力打垮俄军,迫其单独然后调乒西线,打败英法联军。
1915年新年刚过,德奥的作战方案已经拟就,其基本方针是,西线实行积极防御;东线兵分两路,分别从南北两面对俄军发动进攻。北面由德军从东普鲁士向布列斯特方向出击,南面由德奥联军沿喀尔巴降山一线向莱姆堡方向进攻,最后两军逐渐合拢,以钳形攻势力争在波兰境内聚歼俄军。战役开始时,由于德军领导对战略重心东移仍存在分歧,东线战场的力量对比,俄军仍在数量上占据优势。当时俄军在前线部署的兵力多达175万,德奥两国军队为130余万。除了军事素质,德军取胜的条件在于强大的经济潜力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原则的运用东线战役在 1915 年初打响。德军选择了俄军防守薄弱的马祖尔湖东部地区,并在极度寒冷的严冬季节出其不意地发动了进攻。由于时值降雪,天气奇寒,戒备松懈的俄军不知在平静的雪原上会有大兵袭来。2月8日,突然出现的德军向俄国第十集团军两翼发起强攻,仓促应战的俄军顿时乱作一团。在德军的猛烈打击下,俄军夺路面走,四散奔逃,沿途丢弃的轴重粮株无数。
2月15日,溃逃的俄军在奥古斯托夫森林被德军团团围定,经过6天的激战,全部为德军所歼在喀尔巴吁山一线,从1月至4月初,俄奥之间一直进行着激烈的争夺战,但双方都没有取得重大进展。
5 月,德、奥协议决定集中兵力于俄军防卫较弱的西部加里西亚,发动一次突袭,以分散进攻喀尔巴吁山的俄军,援助奥匈,并牵制俄军的西进计划。为了实现这次突袭,德国从西线调来大量精税部队,连同奥军,组成强大的集团军,由德军将领麦根逊统一指挥。由于德军的调配极为迅速、严密,并通过对波罗的海地区的佯攻转移了敌人的视线,俄国对德奥新的军事意图毫无所知。5月2日,在夜幕的掩护下,德军以强大的炮火开路,集中优势兵力,向平静的俄军阵地发起猛烈的冲锋。面对强大的突袭,俄军一片混乱,军事指挥失控,军需供应匾乏。在3人1杆枪,每门炮每天分摊两枚炮弹的装备下,俄军的抵抗都变成无谓的牺牲。德军乘胜猛攻,在 20 多天里先后拿下雅罗斯瓦夫,莱姆堡,占领了加里西亚大部分地区 06 月末,德奥开始实施南北夹攻合围波兰地区俄军的计划。7 月初,马肯森指挥的德奥联军已拿下克腊西尼克,直驱卢布林、赫尔姆地区。8 月,兴登堡和鲁登道夫率领的德军挺进波兰和立陶宛,前锋抵达维尔诺为了保存实力,俄军被迫撤离华沙,并让出了维斯瓦河两岸地区。从1915年5月至9月,5个月中,俄国先后丧失波兰、立陶宛、波罗的海沿岸部分地区,俄军战线大幅度东移,军队伤亡85万人,被俘90万人,这是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惨重的失败。气急败坏的沙皇尼古拉二世为推卸战争责任,撤销了尼古拉耶维奇大公的最高统帅职务,自任最高统帅。德奥在9月末占领维尔诺城以后,东部战线从里加湾到德涅斯特河基本形成一条直线。由于战线漫长,难以深人俄国腹地,德军迫使俄国投降和单独和,的战略目标没有达到。此后,东线也进人阵地战德军在东线的节节胜利,对巴尔干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同塞尔维亚矛盾较深的保加利亚,在德奥的拉拢下,于1915年10月加人同盟国方面作战。保加利亚拥有一支大约 30 万人的陆军,加上它占有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它的参战不免使塞尔维亚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在德、奥、保三国的联合进攻下,兵力薄弱的塞军被击败后全部撤离塞尔维亚全境。塞尔维亚被占领以后,加上土耳其早在 1914 年月已加人德奥方面作战,同盟国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并逐步连成一片。但由于意大利在 1915 年 5 月加人协约国一方作战,以及英法在中东、俄国在高加索一带对土耳其的围攻,同盟国在战略_L没有摆脱被包围,封锁的形势。因此,到了1916年,德国被迫对作战方针再次作出新的调整。鉴于俄国幅员广大,气候寒冷,难以继续深人,而英法不仅在西线构成重大威胁,面且不断地以财政和军火的支持使俄军恢复元气,因此只有速胜英法才能赢得整个战争的主动权。1引6年年初,德军总参谋长法尔根汉已开始在西线集结重兵,并秘密选择突击目标,准备倾其全力,一举获胜。法尔根汉是在马恩河战役失利后接替毛奇出任总长的,他历来把西线视为战略重点,并同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存在着一定分歧。在东线无望速胜的形势下,法尔根汉的西线打击计划开始受到重视。在西线,德国一直把英国视为主要敌人,但因大海阻隔和对方海军力量的强大,德国没有直接打击英国的手段,惟一的选择是重创它的盟友法国,然后使其孤立起来。在德方看来,法国由于战时的兵力消耗已十分衰弱,如果在它的要害部位给予猛烈的一击,它必然会走向崩溃,从而使英国手中最好的武器被打落在地。法尔根汉不打算对法国实施大规模的围攻计划,而是要选择一个战略要地和情感上被视为神圣的地区,重点突破,使法国为保卫这一地区被迫投人其全部力量,达到使之在军事上、心理上走向全面崩溃的目的。这个打击部位最终被确定在法国的东北门户凡尔登要塞。
凡尔登,是法国历史名城,也是通向巴黎的一个强固据点。由于地处马斯河畔的高地之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罗马帝国时起就成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公元843年,查理大帝的子孙通过“凡尔登条约”三分了查理曼帝国,构成现代法德意三国政治疆界的雏形。三十年战争以后,依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凡尔登和梅斯、土尔三城正式并人法兰西版图。大战爆发后,凡尔登成为协约国西线伸向德国防线最突出的部分,并令人不安地接近德军铁路运输线不足 13 英里。因此无论从历史沿革或战略地位而论,凡尔登都是法国人视为神圣的地区。法尔根汉深信,占领凡尔登将会成为从军事上、心理上“碾碎法军的磨盘”1916年2月21日清晨,在140多门大炮的轰击声中,德国以17个师27万人的兵力向凡尔登发起攻击。震耳欲聋的炮声延续了12个小时,20万发炮弹倾泻在凡尔登周围不足14英里的三角地带,密集的炮火夷平了壕沟,摧毁了碉堡,并把森林撕成碎片。被击中的人群、马匹和装备像稻壳一样飞散在天空,爆炸的热浪溶化了周围的积雪,把许多双目失明的伤兵淹没在浸水的弹穴之中。但是,法军不惜一切代价死守阵地。
两军火力交叉对射,步兵冲锋,最后发展到白刃战。在法军的殊死抵抗下,德军进展缓慢,直到23日才突破第一道防线。25日德军占领都蒙炮台,并用炮火把法军阵地切为数段。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法国政府迅速调集19万生力军和250吨军火,用全力阻挡德军占领凡尔登。双方反复冲杀,形成拉锯战,彼此伤亡惨重,但德军未能实现自己的战略计划。这次战役一直延续到9月,德军曾发动多次进攻高峰,中间也有一些间歇,但始终未能攻下要塞。此役双方伤亡兵员约达 70 余万,法军伤亡略多于德军,但德军未能拿下要塞,宣告了自己在战略上的失败。法尔根汉也因此次失利失去德皇的信任,他在当年 8 月 28 日被迫辞职,由兴登堡继任总参谋长,鲁登道夫任军需总监,为总长的副手。
在凡尔登战役进行期间,英法在索姆河一线策划了一次对德军的进攻。战役于7月1日在索姆河畔打响由英军担任主攻,法军配合。这次战役是一场巨大的消耗战,截止月战役结束,双方伤亡人数达120万人,协约国仅攻占了德方微不足道的一点土地,但也减轻了凡尔登战役的压力。
凡尔登和索姆河两战役以后,德军的进攻能力已大大削弱,企图在一线突破盗得战争的希望已成泡影。由于协约国实行的海上封锁,德军物资供应日益匾乏,为了冲破封锁,德国已筹划与英国争夺制海权。1916 年 5 月 31日至6月1日,英、德之间发生了一次开战以来规模最大的海战,由于海战的地点在北欧日德兰半岛的斯卡格拉克海峡附近,常称作“日德兰海战”。海战中,德国出动军舰101艘,英国出动151艘,经过激烈的交锋,德国有1艘大舰10艘小舰被击沉,约2500名海军官兵葬身海底;英国有艘小舰和3艘大舰被击沉,约600 余人被大海吞没。虽然英国损失大于德国,但由于英国海军实力雄厚,德国难以打破海上的被动局面。随着残余舰只乘夜幕溜回本国港口,德国舰队直至大战结束,一直不敢贸然出海作战。但是,为对付英国海上封锁,德国实行了对英海上潜艇战。早在 1915 年 2 月,德国已宣布不列颠各岛周围海面为战区,声称要对原属协约国的一切船只加以击沉。潜艇战涉及到许多中立国的船只,其中美国曾以参战相威胁对德国发出警告。迫使德国不得不对潜艇战作出限制。截止1917年2月1日开始实施无限制潜艇战,德国的潜艇潜力已使英国的海上物资供应受到一定威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商船被德国潜艇击沉的,估计在130万吨至190万吨之间。在实行无限制潜艇战以后的高峰期,德国潜艇平均每天击沉英国和其他协约国大约50万吨的商船。
从大战爆发以来,德国已相继实施了各种各样的战略计划,包括 1914年的施里芬计划,1915年击败俄国的计划,1916年在西线决定战局的计划,1915至1917年的潜艇战和海战计划。但所有这些计划都未能帮助德国实现速胜战略。随着军事力量的耗竭和各种物资及战略资源的K乏,德国国内的经济形势在不断恶化,民众的反战情绪日益增长,高层内部的矛盾冲突和斗争危机步步加深。这些都对战争进程和结局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由于战争旷日持久,到 1917 年,德国的经济发展已严重衰退。其中农业生产因劳动力不足,人员、马匹和燃料被征用以满足军队和军火工业的需求,其产量、产值已大幅度下降。谷物、饲料、肉类产量1917年只有1914年的一半,加上海上封锁,食品奇缺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1916年冬,由于马铃薯欠收和面包、肉类的9乏,人们用蔓青充饥,因而被称作“蔓青的冬天”。工业生产,由于转人战时轨道,资本和劳动力大幅度地投向军事工业部门,军火生产的急剧上升与民用消费品的显著下降形成鲜明对比。依据1916年12月发布的“兴登堡计划”,凡17岁至60岁的男于,一律被征调人伍;留在工厂中生产的劳动者,不得随意离岗;一切工厂、企业都必须服从军工生产的需要。兴登堡计划破坏了工业发展的内在平衡和节奏,加速了国民经济军事化,在农业长期受到忽视的情况下,把国家带到了饥饿的边缘。到 1917 年冬天,德国居民的食物供应较之战前已缩减 2 乃;至大战结束,因饥饿、贫困、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已达 60 多万人。在这样的条件下,德国人民的反战情绪日益高涨。
大战爆发不久,德国社会民主党左派就以不同的形式展开反战宣传,号召抵制军事拨款,揭露战争的掠夺性质,呼吁加强各民族的国际团结。1916年5月,在柏林、德累斯顿、耶拿等城市先后发生大规模的反战示威游行,游行群众公开高呼“反对饥饿!”、“反对战争!”“和平万岁!”等口号,要求结束战争、缔结和约,改善生活状况。1917年,反战运动逐步波及到军队中,出现了离开舰队、不愿服役的水兵运动高潮。在柏林、莱比锡、不伦瑞克、汉诺威、马格德堡、哈勒出现了强大的罢工浪潮,提出了废除书报检查制度,实行言论、出版、结社自由,废除自愿兵役法,实现不兼并别国领土的和平,争取充分民主等一系列政治经济要求。
国内经济形势的恶化和反战运动的兴起,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和派别分化。围绕战争问题,统治阶层内部,特别是宰相和军队领导人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大战爆发时,被称作德国政坛上“迟纯而缓慢的农夫”贝特曼一霍尔维格正位居相位。他在战前的任期内(1909-1914 年)已给人留下一个“怯于行动、犹豫不决、毫无影响能力”的宰相的印象。但有人却认为他是一个“掌管权力,却不沉酒于权力”的政治家。他性格优郁严肃、遇事喜好仔细权衡、厌恶追逐效果和大肆张扬,但一且经过长期等待和深思熟虑选定了目标,他会坚韧不拔地坚持和维护由他个人负责并具有深远影响的决定。并且,为了在变化无常的内政外交格局中谋求可能实现的任务时,却也能手段灵活,不抱成见。他谋求内外政策的目标,既靠深谋远虑,也靠诡计多端、难以识破的策略。因而,至今他仍被认为是德国近代史上评价最为矛盾、令人“捉摸不透的宰相”。贝特曼一霍尔维格继承了由他的前任标洛遗留下的外交格局:德国“受包围”的局面。因而他把冲破这种包围视为他毕生的使命,其办法是力图使英国从三国协约中解脱,但直到 1914 年他都未能做到。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德国军人的胜利信念促使他相信,有必要通过一场局部战争未实现德国的外交目标。因此,他对德国投人战争负有重要责任。当马恩河战役的失利证明预料中的“短期战争”是一种幻想时,他开始与军界发生分歧。与军人们不同,他提出“保障加安全”的公式,淡化领土兼并,以期能为仅仅赞成卫国战争的社会民主党人所接受,并在外国面前起掩饰的作用。战争初期,他提出“把俄罗斯的暴政统治击退到莫斯科”的口号,以后又在蒂尔皮茨的影响下,主张立即同俄国单独靖和。在围绕波兰问题同俄国的谈判中,关于这个地带的规模大小,他同军人和普鲁士大臣们发生了长达数年的争吵最后终因军人们强硬的扩张要求占据上风导致了德俄谈判的破裂在v艇战问题上,贝特曼一霍尔维格既怀疑潜艇的巨大威力,又害怕因此招致美国参战。宰相的否定态度曾引起蒂尔皮茨的猛烈抨击,但却得到总参谋长法尔根汉的支持。然而,当凡尔登战役爆发法尔根汉决定用潜艇战支持德军在西线的进攻时,宰相又被迫向军方作了妥协。此后围绕潜艇战问题,贝特曼与军人集团多有抵悟。为了避免给美国参战提供口实,他先说服威廉二世将鼓动打无限制潜艇战的蒂尔皮茨解职,以后又向皇帝进言撤换了法尔根汉。贝特曼一霍尔维格寄希望于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他相信,只有“坦能堡胜利者”的神话才能使德国人度过这场危机。但是宰相的期望很快被证明只是一种幻想。因为这两位神话人物毕竟也是军人主战派的典型代表,他们上升到最高统帅的领导地位必然会加强军界对抗宰相的力量。1916年秋,随着外交大臣雅戈夫的职务为最高统帅部的代理人齐默尔曼所取代,贝特曼一霍尔维格的活动空间已大为缩小。11月,在兴登堡和鲁登道夫的示意下,右翼各政党在帝国议会正式提出潜艇战问题,并表示宰相应当根据最高司令部的决定行事。贝特曼面对两种选择:或接受这种最后通El'式的要求,或因拒绝批准而引退。宰相选择了留任。
理由是他的离职将会引起内政困难,因为他至今仍把自己视为民族团结的保证。这样一来,就不再是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作他的温和政策的档箭牌,而是他成为他们极度冒险政策的档箭牌。
尽管如此,宰相并没有和缓他与军部领导人之间的矛盾冲突。1917年4月5日,当他在普鲁士国务部建议,由皇帝下诏宣布在普鲁士实行普遍、平等、无记名的直接选举改革时,不仅普鲁士有半数大臣不接受宰相富有远见的建议,而且遭到军方的非难。他们谴责宰相的改革意图,认为是在涣散战争。贝特曼一霍尔维格坚持自己的看法,并积极争取威廉二世支持他的改革计划。1917年7月11日,当皇帝终于被说服答应草拟一部曾允诺过的选举改草草案时,贝特曼遭到保守党人和莱茵一威斯特伐利亚工业界的一致反对。选举法草案是贝特曼的最后一次胜利,但同时也是他政治上的死刑宣判书。两天后,在兴登堡和鲁登道夫的坚持下,贝特曼被迫辞去宰相职务。一位不知名的普鲁十官吏格奥尔格·米夏埃利斯(1857-1936 年)接替了这一职位。但在兴登堡、鲁登道夫军事专政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不仅宰相一职已无足轻重,皇帝也变得徒有其名。总参谋部是帝国最起作用的机构,它填补了权力真空。由于这个原因,它决定了德国对待战争的态度,也决定了帝国的最后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