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七、伟大的战略转折

  从1939年战争爆发到1941年底,第二次世界大战已进行了两年,战争规模和范围空前扩大,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都卷人了大战,包括英、法、美、苏在内的世界大部分国家,都遭受到法西斯侵略的危害,人类文明面临被法西斯势力毁灭的危险。造成这种局势的原因,一是法西斯国家穷凶极恶的侵略扩张政策和行为所致;二是面对法西斯国家的威胁,反法西斯国家,尤其是西方民主国家及苏联采取了不当甚至错误的对外政策,互不信任,苟且偷安,甚至认敌为友。反法西斯力量的分散和乏力,给法西斯国家以可乘之机。为了扭转战局,有效抗击法西斯侵略,世界人民必须携起手来,共同对敌。在这种背景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起来。

  苏德战争爆发的当天,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著名的广播演说,他声明,英国的对外政策,“只有一个宗旨,一个惟一的、不可改变的目标……就是毁灭希特勒,以及纳粹制度的一切痕迹”。他指出,任何对纳粹帝国作战的国家都将得到英国的援助,并呼吁美国等一切反法西斯国家采取与英国同样的方针。他进一步分析说,希特勒进攻俄国是进攻英国的前奏,俄国的危难就是英国的危难,也是美国的危难。第二天,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记者招待会上正式宣布,美国将在可能的范围内向苏联提供援助。7 月初,斯大林发表重要广播演说,明确阐明了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立场。他表示,苏联将同欧洲和美洲各国人民争取民主、自由,反对希特勒法西斯奴役的斗争汇合在一起。1941年6月底至7月上旬,苏、英两国政府在莫斯科举行在对德战争中联合行动的谈到。1941年7月12日签订了《苏英两国在对德战争中一致行动的协定》。规定,两国在对德战争中,彼此给予各种援助和支持;两国在未进行协商前,不单独与德国签订停战协定和和约。这个协定标志着苏、英两国同盟关系确立,这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开始和重要步骤。

  7 月底,罗斯福派其助手霍普金斯秘密访间苏联,了解这里的抗德决心和能力。霍普金斯在给总统的报告中,对苏联人民在抗德战争中的英勇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美苏关系由此发生转折。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大西洋的一艘军舰上,举行秘密会晤,结果发表了联合声明,即《大西洋宪章》。它表示,两国将联合起来,“彻底摧毁纳粹暴政”;英、美协调了两国的对苏政策,双方一致同意,向苏联提供尽可能多的军火援助;罗斯福、丘吉尔联合致电斯大林,建议在莫斯科举行三国首脑会谈。《大西洋宪章》的发表,对打击法西斯势力的嚣张气焰,促进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1941年9月底10月初,苏、美、英三国首脑在莫斯科举行会谈,会议迅速达成协议,签订了《美英对俄国供应的第一号议定书》,规定了美英向苏联提供援助的内容和数量,苏联则向美英提供军事生产所需的原料作为补偿。莫斯科会议确立了三国之间的合作关系,苏、美、英三国同盟的形成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关键步骤。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20多个国家加人反法西斯战争的行列。

  1941年12月16日,英苏两国就缔结军事同盟条约和战后合作问题达成一致意见,苏英关系进一步加强。12月日,美英两国在华盛顿举行了代号为“阿卡迪亚”的会议,制定了两国共同的作战计划。

  在罗斯福的倡议下,1942年1月I日,中、英、美、苏、加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以后,又有20多个国家宣布加人。“宣言”号召,签字国要保证运用其全部军事,经济资源,对法西斯轴心国及其仆从国作战;每个国家都不与敌国单独缔结停战协定和和约。《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的因素。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根本变化。反法西斯同盟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和战略进攻,法西斯轴心国则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这一转折的重要标志是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大林格勒是苏联东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苏联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苏军在1941年冬到1942年春的反攻,虽然取得了很大胜利,但未能完成歼灭德军被困集团的任务。1942年7月,苏德战场出现了不利苏军的变化。苏军被迫后撤,德军进人顿河下游,直接威胁斯大林格勒和北高加索,具有重大意义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了。纳粹德国投人总兵力 90 万人,坦克120辆,大炮1.7万门,飞机1640架苏军可投入兵力约16万人,坦克40辆,大炮200门,飞机454架。鉴于敌强我弱的形势,苏军制定了顽强防御、待机歼敌的作战方针。斯大林格勒战役从1942年7月17日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开始,到1943年2月2日苏军在这里全歼德军结束,分为苏军防御时期和反攻时期两个阶段。在防御阶段,苏联军民经过浴血奋战和顽强抵抗,用生命和鲜血守住了斯大林格勒,并使德军遭受巨大损失。在反攻阶段,双方重新分别投人上百万兵力。苏军组成三个方面军向德军发起围攻,把敌军分割成南北两个集团,并分别围歼之。斯大林格勒战役使德军损失了150万兵力,以及大量的军事物资,德军元气大伤。

  在北非战场上,1943年2月,英军通过阿拉曼战役歼灭由隆美尔率领的德意非洲军团5.5万人,击毁坦克350辆,为美英盟军全歼隆美尔军团奠定了基础。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又一次具有战略转折意义的战役。

  在太平洋战场,1942年6月4日到5日,美日两国发生了中途岛之战。日本海军损失惨重,日军被迫停止了战略上的全面攻势,太平洋战场从此开始了有利于盟军方面的转移。1942年8月开始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美军又一次取得战胜日军的胜利,中途岛海战—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完成了大平洋战场的伟大转折。

  上述三次具有战略转折意义的战役,标志着以纳粹德国为首的法西斯轴心国已开始全面走向失败,第三帝国必将覆灭的命运已经到来。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