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节 孙子兵法

  吴国大将孙武所著《孙子兵法》被后世称为“兵学圣典”,为历代军事家奉为圭臬。经翻译介绍到国外后,国际上也认为它是“世界古代第一兵书”。现在,《孙子兵法》不仅用于军事领域,而且在企业经营管理、体育竞技等方面,都受到了关注和应用。获如此美誉,应用范围这般广泛,这到底是怎样的一部书?

生于军事世家的孙武

在了解本书之前,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本书的作者——孙武。

孙武,字长卿,有时又被尊称为孙武子或孙子。

孙武的出生时间,在我们现在掌握的史料上没有记载,但是可以大致根据其他方面的记载推算出来。《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记载了孙子进见吴王时间是公元前512年,此时孙武已经完成了《孙子兵法》,他的年龄自然不会太小了。据此,有专家推算孙子出生时间约在公元前535年左右,比孔子晚一些。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说:“孙子武者,齐人也。”孙武是齐国人,出生在齐国,这是毫无疑问的了,但他出生在齐国的什么地方?学术界有过较多争论,后来经过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一些专家的考证,认定是现在的山东省惠民县。

据有关资料的记载和有关专家的分析,孙子的祖先最早是陈国人,名叫陈完,声名显赫。后来,陈国发生动乱,陈完逃到齐国,并得到齐王齐桓公的重用。陈完后来被叫做田完,有人说他到了齐国改姓,也有人说在古时候,“陈”与“田”音同义通。田完的五世孙田书,也就是孙武的祖父,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军事家,在攻打莒国时立下了战功。因此,齐景公把乐安封给了田书,并赐孙姓。他的儿子孙凭,做了齐国的卿,成为齐国君主以下的最高一级官员。孙凭就是孙武的父亲,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

可见,孙武出生于一个军事世家,他从小就学到了大量的军事知识,得到祖上的兵法真传。这种家学的熏陶使孙武从小就喜爱兵法,渴望探求战争制胜之道,以备将来登坛拜将,沙场点兵,在战争舞台上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可惜,当时齐国内乱不止,几大家族争权夺利纷争不休。孙武无意卷入到无谓的家族斗争之中,便举家迁到了南方的吴国,?躬耕隐居,潜心著兵书,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因此,《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就把孙武称为“吴人”。

练女兵

当时吴王阖闾刚刚夺得王位,一心想扩充军备,建立霸业,急需统兵征战的大将之才。孙武遂受好友、时任吴国大臣的伍子胥推荐入宫,并把自己撰写的兵法13篇呈献给吴王。

吴王将这13篇兵法一一看完,连连称好,却不知孙武是否能将这些理论运用于实战,便问他:“用兵的方法可以演练一下吗?”?孙武回答说:“可以”。吴王又问道:“可以用妇女来试吗?”孙武答:“可以。”

吴王派出宫中美女几百人,交由孙武操演。于是就发生了大家所熟悉的孙武演兵斩美姬的故事。孙武把几百名宫女分成两队,让吴王宠爱的两个妃子担任两队队长,并命令所有人都拿着戟。问她们道:“你们都知道自己的前心、左右手和后背吗?”宫女们回答:“知道。”孙武又解释说:“向前,就是看前心所对的方向;向左,看左手方向;向右,看右手方向;向后,转朝背的方向。”宫女们回答:“是。”孙武命人将执法用的斧钺竖立起来,反复重申军法,然后击鼓发令向左,然而宫女们听见鼓声,觉得好玩极了,个个捧腹大笑。孙武说:“是我规定不明确,你们军令军法不熟悉,错在将帅。”于是再次三令五申,击鼓发令。宫女们仍大笑不止。孙武说:“规定不明确,军令军法不熟悉,是将帅之错;既然已反复地说明了,仍不执行命令,那就是队长的错了。”接着下令将两位队长斩首。吴王见孙武要杀掉自己的爱妃,慌忙派人来传命说:“我已经知道将军善于用兵了。没有这两个爱妃,我连饭也吃不下,请将军不要杀她们。”孙武断然回绝道“臣既然已受命为将,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下令开刀问斩。接着任命两队排头的宫女为队长,重新击鼓发令,应当向左或向右,向前或向后,或转身,宫女们的动作都合乎规定和要求。孙武派人向吴王报告说“队伍已训练整齐,请吴王来检阅!这样的队伍,无论君王怎样使用它,即便是赴汤蹈火,也没有什么困难了。”吴王痛失爱妃,闷闷不乐,不想下去检阅。孙武说:“看来吴王只是喜爱我兵法上的理论,并不想真正把它付诸实施啊。”

孙武操练女兵,显示出了其统兵作战的军事才能。更重要的是,他大胆地提出了军事名言:“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并身体力行给予实施。

虽然吴王最后不太高兴,却因此了解到孙武是一位既能著书立说,又能统兵作战的军事奇才,终于封孙武为将军,令他日夜练兵,准备伐楚。

公元前506年,经过充分准备之后,吴国拜孙武为主将,率3万精兵伐楚。军队溯淮水浩荡西进,进抵淮汭(今河南潢州西北)时,孙武突然舍舟登陆,以3500精锐士卒为前锋,迅速地通过楚国北部大隧、直辕、冥阨三关险隘(今河南信阳南),直插楚国纵深。楚军措手不及,被迫在柏举(今湖北麻城)仓猝应战。楚军大败,吴军乘胜追击,先后用“半渡而击”等战法,11天行军700里,五战五捷,一举攻陷楚都郢都。楚昭王弃城仓惶南逃。柏举之战成了中国战争史上以3万人胜20万人的快速取胜的经典战例。

公元前484年,孙武再次显露出其杰出的军事才能,辅佐吴王夫差在艾陵之战中战胜齐国,从而使吴国国威大振,在两年后的黄池会盟中取代晋国成为霸主。

战国时期军事家尉缭子赞赏孙武说:“有提十万之众,而天下莫当着谁?”曰桓公也;“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当着谁?曰吴起也;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着谁?曰武子也。对孙武用兵如神推崇备至。”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里也指出:“(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兵学圣典”

孙武的军事理论充分得到实践的证明。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他的这部军事理论著作《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共分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十三篇,5900余字。它是按照战争进程顺序展开的一个完整的兵学体系,逻辑关系十分清楚,每一章的主题十分明确。

第一《计篇》,论述怎样在开战之前和战争中进行谋划的问题,并论述谋划在战争中的重要意义。孙武认为,在开战之前,必须对敌我双方的基本条件作周密的研究和比较,认真地进行谋划,以便制订正确的作战计划。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条件有五项,就是“道”(道义)、“天”(天时)、“地”(地利)、“将”(将帅)、“法”(法制)。对这些条件比较清楚了,就可以判断战争的胜负。

在战争进行过程中,也必须根据利害关系和不断变化的形势来时行研究和谋划,采取机动灵活的措施,做到“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孙武认为,谋划周密就可能在战争中获胜,谋划不周难于获胜,根本不进行谋划是肯定要失败的。

第二《作战篇》,论述速战速胜的重要性。因为出兵打仗要耗损国家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拖久了就会使军队疲惫、锐气挫伤、财货枯竭,别的诸侯国会乘机进行进攻。从速胜的思想出发,孙武反对以当时简陋的作战武器去攻克坚固的城寨,也反对在国内一再征集兵员和调运军用物资,而主张在敌国就地解决粮草,主张用财货厚赏士兵,主张优待俘虏,主张用缴获来补充壮大自己。他认为这样做,才能迅速战胜敌人。

第三《谋攻篇》,论述用计谋征服敌人的问题。孙武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善中之善者”,“全国”、“全军”、“全旅”、“全卒”、“全伍”地强迫敌人屈服投降是最理想的作战方案,“破国”、“破军”、“破旅”、“破卒”、“破伍”地用武力击破敌人则次一等,“非善之善者”。

怎样才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呢?孙武认为上策是“伐谋”,其次是“伐交”,再次是“伐兵”,即主张通过政治攻势、外交手段和武装力量来征服敌人。在和敌人斗争时,如果敌强我弱,应该集中优势兵力战胜敌人,做到“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即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有一倍于敌的兵力就设法分散敌人,和敌人的兵力相等就要善于战胜敌人,比敌人的兵力少就要善于退却,战斗力不如敌人就要避免与敌人作战,不能强拚硬打。

孙武在此篇中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光辉思想,认为谋略必须建立在了解敌我双方情况的基础上。

第四《形篇》,论述用兵作战要先为自己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以等待敌人可以被我战胜的时机,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孙武认为:战争的胜负决定于敌我双方力量的大小,要想战胜敌人,就必须在力量的对比上使自己处于绝对优势,造成一种迅猛不可抵挡之势。除此之外,还要等待敌人可以被我战胜的有利时机,善于抓住敌人的弱点,这样,就能轻而易举地战胜敌人。孙武认为,要在作战中取胜,必须善于对待攻和守的问题。兵力不足就防守,兵力有余就进攻。防守时要十分严密地隐蔽自己,进攻时要打得敌人措手不及。这样,就能达到“自保而全胜”的目的。

第五《势篇》,论述用兵作战要造成一种可以压倒敌人的迅猛之势,并要善于利用这种迅猛之势。势是什么呢?孙武说,这种势就像可以漂起石头的激流,就像一触即发的拉满的弓弩,就像圆石从千仞高山上滚下,有一种不可抵挡的力量。用这种力量打击敌人,就能够以一当十,所向无敌。

怎样造成这种势呢?首先,要给自己创造条件,使本身具有战胜敌人的强大力量。其次,要“择人而任势”。选择熟知军事、知人善任的将帅,指挥士兵作战灵活自如,并且善于用假象迷惑敌人,用小利调动敌人,引诱敌人陷入圈套,然后用伏兵狠狠地打击敌人。

第六《虚实篇》,论述用兵作战须采用“避实而击虚”的方针。怎样才能做到避实击虚呢?第一,要使我方处于主动地位,使敌方处于被动地位,把战争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善于用兵作战的人,能够设法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第二,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击敌人兵力空虚之处。第三,要集中自己的兵力,并设法分散敌人的兵力,造成战术上的我众敌寡。孙武指出,运用避实击虚的作战方针,要从分析敌情出发,要随着形势的变化,因为战争过程中的众寡、强弱、攻守、进退等等关系处在急剧变化之中,“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第七《军争篇》,论述如何争夺制胜的有利条件,使自己掌握作战主动权的问题。孙武认为:首先,必须了解各诸侯国的政治动向,必须熟悉地形,必须使用向导,做到情况明了。其次,必须行动统一,步调一致,做到“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第三,要求指挥正确,机动灵活,“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做到以上几点,才能在战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

第八《九变篇》,论述将帅指挥作战应根据各种具体情况灵活机动地处置问题,不要机械死板而招致失败,并对将帅提出了要求。孙武强调,将帅处置问题时必须做到:首先,考虑问题要兼顾有利和有害两方面。在有利的情况下要想到不利的因素,在不利的情况下要想到有利的因素。其次,要根据不同的斗争目标,采取不同的斗争手段。第三,要立足在充分准备、使敌人不可攻破的基础上,不能存侥幸心理。第四,要克服偏激的性情,全面、慎重、冷静地考虑问题。只有做到了以上这些,方能“得地之利”、“得人之用”。孙武认为,将帅要从实际出发处置问题才能战胜敌人,所以对于国君的违背实际的命令可以不执行,因此,他大胆地提出了“君命有所不受”的军事名言。

第九《行军篇》,论述行军作战中怎样安置军队和判断敌情问题,还论述了军队在山地、江河、盐碱沼泽地、平原等四种地形上的不同处置办法,还论述了军队遇到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等特殊地形的处置办法。孙武还提出了31种观察、判断敌情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把看到、听到和侦察到的各种现象加以分析,掌握真实的敌情,才能制订出正确的作战方案,才能获得胜利。孙武在本篇中还提出了“令之以文,齐之以武”的文武兼用的治军原则,即要用道义来教育士兵,用法纪来统一步调,这样的军队打起仗来一定能取得胜利。

第十《地形篇》,论述用兵作战怎样利用地形的问题,着重论述深入敌国作战的好处。孙武分析了九种战地的特点和士兵处在这些地区的心理状态,相应地提出了在这些地区用兵的不同措施,认为深入敌国,等于把士兵投置在危地、陷入死地,他们会迫不得巳拚死作战,发挥更大的战斗力,而且,深入敌国,还可就地补充军粮,还可因离家太远而不会逃散,服从指挥,一心一意作战,夺得战争胜利。

第十二《火攻篇》,论述在战争中使用火攻的办法、条件和原则等问题。孙武认为,火攻有火人、火积、火辎、火库、火队五种,即焚烧敌军的营寨、积聚、辎重、府库和运输设施这五种。着眼点在于摧毁敌人的人力、物力和运输线。这五种火攻方法必须变化运用,我军可以掌握,敌军也可以掌握,应该注意防备。之攻必须具备条件。除了发火的器材必须平时有准备之外,纵火时还要选择天时,要在天气干燥和刮风的日子放火。实施火攻也必须和士兵的进攻互相配合,这样才能发挥火攻的作用,达到夺取胜利的目的。

第十三《间篇》,论述使用间谍侦察敌情在作战中的重要意义,并论述了间谍的种类和使用间谍的方法。孙武十分重视间谍的作用,认为它是作战取胜的一个关键,军队依靠间谍提供的情报而采取行动。

孙武把间谍分为五种: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所谓因间,就是利用敌国乡里的普通人为间谍;所谓内间,就是利用敌国的官吏为间谍;所谓反间,就是利用敌方的间谍来为我所用;所谓死间,就是故意对外散布虚假的情况,让我方间谍知道,然后传给敌方;所谓生间,就是派往敌方侦察敌情以后能亲自回来报告的间谍。这五种间谍,前三种是利用敌方人员,后两种是我方潜入敌人内部的。这五种间谍都使用起来,情报的来源就十分广泛,打起仗来使敌人茫茫然不知怎样应付,确实是神妙莫测。从反间得来的情报最重要,因此,要特别重视反间,对待反间的待遇应该特别优厚。

《孙子兵法》堪称当之无愧的“兵学圣典”,也是举世公认的“百世兵家之师”、“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其思想精华滋哺了古往今来无数杰出的军事家,受到各国军事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孙子在东方被尊称为“兵圣”,在西方军事家那里也备受推崇。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1963年为美国将军萨姆·格里菲思的《孙子》英译本作序中,写道:“《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名著,其内容之博大,论述之精深,后世无出其右者。可以说,《孙子兵法》是战争指导智慧的结晶。历代古往今来的军事思想家,只有克劳塞维茨可与孙子媲美。然而克劳塞维茨的著作比孙子晚两千年,其局限性也大,而且有一部分已经过时。相比之下,孙子的文章讲得更透,更深刻,永远给人以新鲜感。”?

1991年?2月?5日,日本记者黑田彻则在日本《每日新闻》上以“从《孙子兵法》看海湾战争”为题评论说:“自古以来,战争就有各种各样的战略战术。《孙子兵法》是最古老的兵法,但它同时也具有非常出色的现代性。用《孙子兵法》来分析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和伊拉克军队的作战方法,我们便能发现有许多令人吃惊之处。”

企业经营教科书

现如今,《孙子兵法》还被广泛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

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就对范蠡、白奎等运用《孙子》思想从事商业获得成功的事例有过记载:“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

而在当代,把《孙子兵法》的谋略应用于现代企业和商战的,当始于日本的企业家。日本企业家大桥武夫1951年接管一家濒临破产的小工厂,后来它发展成为一家世界著名的东洋精密工业株式会社。他在《兵法孙子》、《用兵法经营》等书中指出,他的成功之道就在于运用了《孙子兵法》中的“神算”、“料敌”、“任将”“上下同欲者胜”“不战而屈人之兵”等谋略。日本索尼电器公司也承认,他们之所以在四十多年内获得巨大发展,就在于他们运用了孙武的“以正合、以奇胜”的“奇正之术”,不断推出质优价廉的新产品。

日本学者村山孚说,日本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两个支柱:一是美国的现代管理制度,一个就是《孙子兵法》的战略和策略。日本麦肯齐公司的董事长大前研一写了《孙子对日本经营管理产生的影响》一文,指出日本企业所以能战胜欧美企业,原因就在于日本企业“采取中国兵法指导企业经营管理,比美国的经营管理更合理有效”。他在《战略家的头脑》一书中,大量引证《孙子兵法》内容,宣称《孙子兵法》是日本企业的“最高经营教科书”。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会主席罗杰。史密斯在1984年销售汽车830万辆,居世界首位。他说他成功的秘诀就是从“2000年前中国一位战略家写的《孙子兵法》一书中学到了许多东西,从而使他获得了一个‘战略家的头脑’”。据说,美国的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商业管理学院都开设了《孙子兵法》的课程,要求学生熟背《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乃我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国内的一些企业家也开始有意识地把《孙子兵法》中的一些谋略思想运用到具体的经营管理当中去,这当是自然而然的事。

对于孙子兵法为什么能被广泛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当中,有专家分析认为,主要是因为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抽象思维、朴素的整体性思维和辨证思维都在这部军事著作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由于孙武对瞬息万变的战争规律进行了高度抽想的概括,因此提出的谋略思想,不仅可以适用于军事活动的领域,而且可以适用于外交、政治、商业等人类社会生活的其他各种领域。一些凝聚了深刻的谋略思想的名言粹语,如“上兵伐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不战而驱人之兵”、“上下同欲者胜”、“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等,已经家喻户晓。

像“知彼知己者,百战不贻”的思想,在公司战略中,充分的市场调研是战略规划的基础,如果没有充分的市场调研制定出来的规划可能就会导致战略失败。尽管战略往往强调消灭敌人为目的,但《孙子兵法》却强调“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就是说,如果说战争能够不出一兵一卒就可取得胜利,这才是兵法的最高境界。公司战略也是一样,与竞争对手短兵相接时,如果可以通过谈判取得共赢,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皆大欢喜的事情,而且这种“共赢”的思想越来越为更多的企业所接受。

除了对企业的影响,近些年,《孙子兵法》也给体育竞技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谋略思想。日本著名的《孙子》译注家北村佳逸说,孙子在军事领域之外看透的东西范围广、深度大,只要把握了孙子的精髓,不但能在战场上有必胜希望,而且在棒球进退、行市输赢、选举运动以至夫妇争执之中也能稳操胜券。

此言当不为过。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