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十一章 秘密准备弃暗投明

  中原临中的师生,久居国民党统治区,受国民党虚伪宣传的蒙蔽,对共产党的真情不甚了解,骤然迎来天翻地覆的解放,如果没有思想准备,恐怕是不易接受的。为了使师生做好迎接解放的思想准备,周祖训认为需要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要进行宣传教育,当时有两大困难,一是对共产党的政策和解放区的情况不甚了解;二是即使有些了解,在国民党统治势力尚未退出的情况下,亦不能公开地进行宣传,而只能隐约其辞,秘密地开展工作。如周祖训曾创作《打柴歌》,向学生教唱,宣传共产党的观点。《打柴歌》词为:

兄弟姊妹一齐来,

大家上山去打柴,

打得柴来好烧饭,

好饭吃得真香甜。

不劳动者不得食,

一切都要靠自己,

从此世界号大同。

要想吃饭先做工,

各取所需各尽能,

世界人类皆平等。

此歌在师生中进行广泛地传唱。周祖训还经常利用集会训话的机会,宣传“手脑并用,自力更生”,“今后再不容把个人的幸福建在别人的痛苦上”等等,以此向师生暗示,我们将进入一个新的社会——大同世界,而这个社会不是可怕的而是可爱的,是大家所憧憬所向往的。

中原临中第二学期开始,正值蒋介石已宣告引退,李宗仁代理总统酝酿与共产党和谈之时。国民党当局放松了对文化的管制,汉口书局从香港购进一些进步书籍发售,周祖训曾买到不少这一类新书,交学校图书室供师生借阅。这些书中有艾思奇著的《大众哲学》和赵树理著的《李有才板话》、《李家庄变迁》等。在临近解放时,教师孙克恭主持油印的毛泽东主席著的《新民主主义论》,进步歌曲《团结就是力量》,在师生中秘密传阅、传唱。学校设在汉口联谊里11号的办事处,为师生到汉口时聚会之所,备有收音机,可收听到解放区电台的广播。学生不断把通过各种渠道得到的解放区消息,在其所编的壁报上披露;越接近解放,这种报道越多,在师生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在做思想准备的同时,周祖训还有计划地作了一些物资准备,主要是筹措经费和购储米粮。当时周祖训估计,越接近解放,学校困难越多,特别是3000名师生吃不到饭是大事,需要早日储备。购米需要钱,打电报向南京教育部催拨经费,不料教育部正在向广州和成都两地迁移,所以不见回音。汉口华中军政长官部下有政务委员会,分管华中几省的政务。政务委员会设有经济、教育等处,国民党教育部在汉口附近设立的一些临时学校,有事常找教育处解决。教育处还曾派人到这些学校视察,以表示对这些学校的关心。教育处处长仉渭卿是南京国立东南大学教育系毕业,和周祖训是前后同学。周祖训利用这个关系,在学校与南京教育部联系断绝时,请仉渭卿以教育处名义通知国民党中央银行汉口分行暂借给学校一部分经费,俟教育部欠校款拨到,再行抵还。就这样周祖训不仅借到了三月份前的欠款,还预借了四、五月份一部分经费,学校经济困难得到缓解。

周祖训从各地的情况得知:在“真空时期”(当时称国民党军队已撤退,解放军还没有来到的时候为“真空时期”),国民党的散兵游勇和地方莠民、土匪常乘机抢劫。恐师生受损害,周祖训做了自卫准备,以保障3000名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当时,有些地方武装南逃,变卖枪支弹药作逃亡旅费。因此,学校买到短枪30余支,还有手提花眼机枪及冲锋枪各一支,为以后学校成立自卫队作了准备。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