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十章 云南抗战中的李根源

  赵勇

李根源(1879—1965年)是我省着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又是经历清、民国、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的与时俱进的历史人物。清末,他留学日本,追随孙中山先生,加入同盟会,主持云南支部工作;归国后创办云南讲武堂,深入片马勘察国土,倡导辛亥重九起义、护国运动。民国时期,他一度隐居苏州,后奋起抗日;尤其是在云南抗战中,他宣传、鼓动和组织民众,并于危难之际,深入滇西,镇守保山,谱写了其人生最为辉煌的篇章。时值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又是李根源逝世40周年,特撰此文,以资纪念。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我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枪炮声震撼了李根源的心灵,从而激活了其政治热情,他从隐居的“冬眠”状态中“苏醒”,愤而投入抗日激流。

在苏州各界群众抗日集会上的演讲,是他隐居吴县后的首次公开亮相。李根源提出:要求国民政府改变不抵抗政策,一致抗日;提议以抗日大会名义,致电政府,与日本绝交,迅速出兵,北上抗日。这次演讲,是李根源复出从事政治活动的公开宣言。其言一鸣惊人,切中时局症结所在,表明他的退隐不过是“苟全于乱世……聊为梁父吟”。其资深政治家的睿智、谋略,令人刮目相看。客观地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他等的是时机,在沉寂了多年之后,复活的不仅是他的身心,更为可贵的是在中华民族的大灾大难面前,他的民族气节与大智大勇!

李根源在苏州曾多次为抗日烈士执绋送国殇。史载:1933年,李根源与苏州耆绅、民众,为在淞沪会战中壮烈牺牲的78位烈士,举行装棺殡殓盛典。烈士遗体葬于善人桥镇北马冈山麓。他在纪念丰碑上亲笔手书“英雄冢”。事隔4年,“八一三”事变后,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我军英勇还击,战斗异常激烈,阵亡将士增多。李根源与苏州爱国人士组织民众,抢救伤员,殡殓忠骸葬于英雄冢1200余棺。并得到明代陈文肃公仁锡后裔捐其灵岩山下石码头砚山祖茔墓地40余亩,作为续葬之地。经规划施工,于11月初,李根源、张一麟率万名父老,为烈士出殡安埋。当时,他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即为佐证:“霜冷灵岩路,披麻送国殇。万人争负土,烈骨满山香。”此景此情,撼人心魄。1943年,绘画大师徐悲鸿到重庆化龙桥李根源住所,读到此诗,深解其味,感慨已极,灵感顿至,欣然挥毫,画成《国殇图》。

历经国殇,痛定思痛,李根源得出了中国抗战,要作长期战争准备的结论。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他致信冯玉祥将军,建议国民政府立即发布全国总动员令,向全球昭示我国非抗日不足以图存的决心;迅速开发军事物质资源,作长期战争的准备……这的确是远见卓识,得到冯将军的重视,并转交国民政府。

1931年至1937年,抗日战争的爆发成了李根源政治生涯的分水岭。相比此前,他判若两人,在关乎中华民族命运、前途的关键时刻,老将出马,奋起抗日;民族气节,贯穿始终。



1938年至1942年,是我国抗战的相持阶段,也是李根源抗日民族气节的高涨期。在广州、武汉相续失守之时,李根源已经回到云南两个月了。他的到来,是云南之幸、桑梓之福。命运仿佛注定,他要为保卫家乡,实践“明耻教战”的诤言(1938年12月间,李根源辗转抵达武汉,董必武邀其为《新华日报》所题之词)而战。他自知年老多病,且离开军队二十余年,再也不能上前线指挥作战,但可以在家乡宣传、鼓动,出谋划策。所以,这时的李根源,其抗日情结,已超出个人乡土情结,具有民间与官方相融的性质。他先是被聘为云南省顾问,继而出任云贵监察使。

这段时间里他做了大量有益于抗战大业的事情,但最具有价值的不外乎是两件事。一是宣传鼓动民众抗日;二是为省主席龙云做参谋。作为云贵监察使,或许是云贵两省最高级别的监察官员,可实际上是一大闲差,恰好成就了李先生宣传抗日的使命。他不愧为一名出色的政治演讲家。首先,他开辟了论坛,插上了一面旗帜,上边写着“云南人的真精神”,使工农商学兵各界,明确了共同的目标,“整个中国,正在死里逃生”,“我们要继承历史上先贤们慷慨赴义、头可断而膝不可屈的风范”。其次,他以辛亥革命元老的身份见证了历史与现实中云南人的真精神——不屈不挠、英勇善战。他说,远一点,是在中法战争中,在越南抗法的岑毓英、杨玉科、蒋宗汉、徐联魁、蔡标、丁槐、何秀林、吴永安、岑毓宝、马柱、尉迟东晓、马维骐、白金桂、覃修纲等,都是云南军队的将帅,都表现了“云南人的精神”。近的,在三年的抗战之中,我们云南人,我们云南陆军讲武堂出身的军人,如王万龄师长、卢汉军团长、曾万钟总司令、唐淮源军长、寸性奇师长、赵锡光师长、钟毅师长,以及张自忠将军等等,他们在抗战中的表现都是可歌可泣的……省主席龙云也表示了抗战决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有了这种民族精神,就不会与日寇妥协。在抗日战争中,我们云南人说到做到。我们不仅把所有的人力财力贡献给国家,我们还派出了卢汉、高荫槐、安恩溥、张冲、孙渡、刘正富、鲁道源等将军领导的滇军,支援全国抗战,歼灭敌寇成千累万,这证明云南人的精神古今是一致的。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就可以说,敌人进攻云南做不到,简直做不到!最后,李根源提出今天抗战则生,不抗战则死!为了挽救祖国,“就是牺牲了我这条老命,也是在所不惜的”。

李根源的演说,表明云南抗战是中国抗战的一部分,云南人民英勇抗战的精神就是中国人的精神。这么说来,联系乡土,振奋民心,激发了人民抗战的斗志,坚定了大众抗战必胜的信心。同时,作为龙云的高参,李根源也提出了抗日御敌、国防建设等建议,表现了高风亮节的民族气魄和睿智的谋略。

龙云与李根源的交情,应该说还是比较密切的。1938年12月期间,汪精卫由重庆到昆明,停留一日即飞赴越南河内后发表降日之“艳电”。在举世震惊之际,李根源静观变化。据谢本书《龙云传》所载,事变发生后,龙云曾邀李至五华山省政府官邸,征询意见,并要求在“通电”上签名。李根源断然拒绝,陈明利害关系,接着道:“吾滇有薛尔望,明亡,举家投黑龙潭而死。主席不听我劝,如定要发电报,我也没有办法!但要我共同署名,我不敢从命,我将师法薛尔望,在五华山喝主席的鸦片烟如饮白兰地,以殉职守。”

李根源的陈述外柔内刚,恢弘大气。龙云笑道:“印老爱我,印老爱我,我决不为汪精卫所利用,做汪精卫的殉葬品。”

1940年10月至11月间,李根源以纸笔为传媒,多次写信给龙云,提出危亡形势下的对策。一为两军对垒(德意日结成轴心国,英美苏组成同盟国)下的国际格局,中国抗战的出路是“促成美日战争”。二为泰日密约,日必将进攻新加坡、缅甸,“滇边兵祸必速”。滇南边防空虚,民心不固,望省府加以关注,及早准备。三为云南之危,“至足可虑”,日本如果南进,“必合泰国进攻缅甸,一为德意轴心国尽相当之力,二切断我中缅运输,三坐缅甸。彼有此三利,先发入缅,恐将实现”,“眼见昆明,即是沈阳第二,言念及此,不寒而栗矣”。

战局的发展,印证了上述预警是有先见之明的。一年之后,滇缅战事,一触即发。对此,朱德也有同样见解,他曾在1940年7月间写信给李根源:“吾师远处南滇,日寇威胁昆明,当有制敌良策。德为防滇计,尚请吾师设法发动、帮助越南、缅甸、印度之广大民众起来抗战。”

李根源不负众望,为抗战大业,深谋远虑,一直在寻求对敌方略,以备当局采纳。正如其诗所云:“前方抗战后方同,西缅南交已伏戎。我老据鞍犹矍铄,好偕袍泽赋秦风。”三

1942年初,滇缅印战场顿开。日寇南进,占泰攻缅。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日,却兵败野人山。4月底、5月初,战况速变,日军突击,我国西南腾龙边域陷落。日欲截断我国对外交通的滇缅公路,并沿路推进,大有兵临昆明、威逼重庆之势,其包藏祸心,一旦得逞,中外历史发展必将逆转。

这是中国抗战最为艰苦的时期。面对北上日军,我国军民在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浴血奋战。难以想象,大后方瞬时洞开,滇缅印战场,我兵败如山倒,敌机狂轰滥炸,我国军民的抗战意志正经历着严峻的考验。

李根源认为,国家之灾在劫难逃;个人报国之时已经到来。原在苏州便要拼的老命,历尽困苦艰难到现在,就到滇缅拼去!他不顾年老体病,三次请缨,最终得到蒋介石批准。动身之际,以诗自勉:“老夫冒险生来惯,总向人间难处行。”过永平县张化枢故居,他又以张抗清不降的典故表己心志:“无为州牧张忠烈,骂贼桐城死不降。此日荷戈经故里,一杯清酒酹银江。”6月3日,经过长途跋涉,李根源赶到离滇西重镇保山10公里的郎义村龙王塘。这时某部参谋团团长林蔚令马崇六差副官冒雨送信到村,言“昨夜寇渡潞江(即怒江),情势严重”,谓李公“年老(已63岁高龄),不能经危险”,请“即刻离保山,转大理”。李根源“复书陈谢,誓与永昌共存亡,不可去,不能去”。有人劝,李根源说,我心已定,如果保山失守,我就蹈龙王塘,以身殉职,决不投降。沉思片刻随即挥毫写诗:“人生既读圣贤书,自有灵台比广居。志决神清受其正,天翻地覆欲何如。”俗话说:“惟大英雄能本色”。李根源对生与死,表达直白,民族气节,由此可鉴。

“蹈龙王塘”之言既出,先生滇西之救援活动立马展开:安顿民众,组织人清理废墟,掩埋尸体,防治疫病,宣传抗日,并与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参谋长肖毅肃、马崇六等一道,慰问难民、侨民。

6月5日至6日,宋、李联袂在保山县金鸡村召开会议。在金鸡村小学,八乡四哨绅老、乡镇长、中小学教员,共计300多人到会。会上,李根源发布了动员令:坚守保山,担起重任,协助国军,踊跃支前。金鸡村会议是滇西抗战极其重要的一次会议。它对凝聚民心,坚定抗战信念起了重大的作用。会后,李根源发表了《告滇西父老书》,这是滇西抗战的宣言:“云南已成战区,滇区即是前线。保卫云南须先保卫滇西,而保卫滇西,须先扼住潞江,保住保山。”《告滇西父老书》强调“保乡即是保省保国”,民众的责任就是“服从军政长官指示,推进军民合作工作”。书中蕴含着李根源强烈的爱国情怀:“根源生长腾冲,滇西是我桑梓”,面对敌寇入侵,百年浩劫,“乃奉蒋委员长电令,及监察院电催,和龙主席嘱托,扶病西上,冒暑远征。我带来一个衰病老年之身,带来一颗纯洁的赤诚之心”,大家齐心一致,“抱定决心,驱逐敌人退出腾冲、龙陵国境以外,退出缅甸,甚至退出暹罗、安南及南洋群岛”。

《告滇西父老书》一经发表,政府权威逐渐显现。七十一军固守怒江,民众奋力支前,阻止日军东进,保山由危转安,滇西战况出现敌我对峙局势。至此,腾龙八邑失陷;进攻孟定之敌,被我方曹发安、王理文率队抵御,敌退,滇南各县得以保全;我军隔怒江扼住倭寇,我军随即赶往镇康、果敢、孟定、耿马、卡佤山设防。

至6月30日,圆光寺会议时,宋、李主持军事会议。李根源勉励军队再接再厉,夺取胜利。接着,李筹划谋略,做土司工作,因为,他认为滇区土司近20家,百万人众,直接关系到滇西抗战之成败。故函电各土司,嘱其服从政府命令,誓死抗敌。随即函至重庆,商调尹明德为专员,赴腾龙各家土司宣慰。李亲书“为国干城”匾额,附诗云:“土官世代笃忠贞,与我交深昆弟情。今为宗邦扞边圉,人人应起作干城。”书经裱褙,交尹明德赠予各土司。尹明德深入边地,抚慰土司20余家。尹明德抚慰的近20家土司,北起泸水,南达澜沧,土地有数千公里,人口逾百万。这些土司(如干崖宣抚司刀保图)有许多家处于日寇蹂躏之下。敌或以物质利诱,或以武力威胁,或恩威并施,逼迫其降。土司不愿做亡国奴,又无力抗击日军入侵。由于李、宋、尹开展了慰问、宣传、委任等工作,以国家为重,以抗日为先,各地土司先后复函或派代表赴保山汇报、联络。各土司在统一部署下发动和组织各族人民抗日。如潞江土司线光天“将家小送往怒江东岸后,职仍在大塘子与组织司署临时办事处,从国军作战”。南甸土司龚绶电告李根源:“我司世受国恩,同仇敌忾,当仰体德意,誓死抗战,与疆土共存亡。”干崖土司刀保图在腾龙沦陷后,夜奔回署,召集全体民众,组织中缅义勇军,破坏腾冲至八莫公路、电线,扼守关隘。

滇西数千里土司地,由于组织得当、及时,筑成千里长城,为滇西抗日卫国战争奠定了坚实基础,故李根源受到蒋介石褒奖。

1942年7月,李根源离开保山到大理,创办“滇西战时干部训练团”。1943年2月,他奉召回重庆,却心系滇西,关注滇缅战场,与腾冲县抗日县长张问德互有书信往来。张问德曾任腾冲县长,后年老退休。日军占领腾冲县城后,他不顾63岁高龄,于1942年7月3日在界头正式宣誓就任腾冲县抗日县长,领导各族人民开展抗日斗争。敌人对他发布诱降书,请他“长日聚谈”,不涉及军事问题,保证他来去安全。张问德说:“我的祖宗并没有遗给我软骨头,高黎贡山孕育的儿子绝没有软骨病”,并发表了彪炳青史的《答田岛书》,其铮铮铁骨,为举国赞颂。李根源称他“气节凛凛,声光灿然”。其时,敌后有张问德,敌前有李根源,这绝非偶然。

1944年5月11日至1945年1月27日,滇西反攻,并取得胜利,腾龙光复。李根源返回腾冲,处理善后,建议免除腾龙田赋,发起修建国殇墓园,且脱离军政界,告老还乡,回腾冲老家。

抗战中的李根源,总有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当国民政府军委会欲弃保山,退守澜沧江或漾濞江一带时,他痛陈利害,力争镇守保山,以怒江天堑为防线,从而保住了保山,亦保全了滇西,稳固了后方的昆明、重庆。他心中有抗日救国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使他有忘我的牺牲精神。当他飞渡关山,奔赴保山前线抗日时,他就踏上了一条英雄之路。他拥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有胆有识,智勇兼备。古人说“乱世出英雄”,说明英雄须出入风雨,经历磨难。今天,硝烟散尽,和平弥足珍贵。然而,只要胜败还涉及国人的生存、尊严,那么对李根源这类抗日的民族老英雄的研究,就永远不会过时。

(作者单位:昆明学院)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