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室后继乏人的危机关头,邓皇后亲临执政,她吸取窦皇后的教训,以身作则,限制外戚权利,为国家稳定做出了贡献。
汉殇帝刘隆于延平元年(106年)八月不幸夭折,时年两岁。汉殇帝死后,邓太后与大臣们商量,征得他们的同意后,连夜命人迎接清河王刘庆的儿刘祜入宫。刘祜入宫后,先是被太后封为长安侯,然后准备即位;在宫殿辉煌的灯光下,13岁的刘祜茫然不知所措,只好听任大臣们的摆布。邓太后以刘祜“忠于国家,孝敬父母,仁慈厚道”,又是章帝的皇孙为由,宣布让他继承和帝的位置。宣诏完毕后,刘祜接过了朝臣捧上的象征皇帝权力的玉玺和绶带,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即汉安帝。第二年,改年号为永初元年。汉安帝即位后,邓太后还像汉殇帝时那样,继续临朝执政。
邓太后亲理朝政近16年,她不失为一个明白的女主。她对国家上下,官员百姓实行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她勤俭节约,裁减贡赋;以身作则,限制外戚;广纳贤士,任用贤良;开办学校,注重教育;对刘氏家族的江山稳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邓太后对邓氏家族子弟的管理非常严格。邓太后初登后位时,按照惯例,和帝要封赏她的宗室子弟,但她担心自己的家族会重演历史上外戚集团那样的悲剧,惨遭不测,因此对皇帝的赏赐总是“谦让”。一直到和帝死时,邓氏家族的人受封的都很少。等到邓太后执政以后,她更加注意自己族人的言行。邓太后深知如果不对家族之人严加管束,邓氏家族最后就会身败名裂,因此她常常压抑族人的欲望,限制其势力,并时常告诫兄弟子侄们不要飞扬跋扈。邓太后临朝后,自然灾害不断,盗贼内起,四夷外侵。但她兢兢业业,勤政爱民,只要听说百姓受饥,她便彻夜不寐,亲自裁减宫中的用度,救济灾民。因此,她能够使民心稳定,天下也比较太平。
汉安帝继位之初,邓太后吸取前朝窦氏家族的失败教训,不偏重外戚,而是采取外戚与宦官并用的策略,并且还授权河南尹,南阳太守等朝廷官僚严格管束邓氏家族的亲戚宾客。同时,邓太后还表扬儒学,尊事奉公,把官僚集团吸引到外戚势力中来。纵观东汉历史上几个得势的外戚集团,邓氏家族的表现应该是较好的一个。邓氏兄弟不受皇封皇赐,平时,他们也小心谨慎,奉公守法,勤于处事,这和邓太后对她家族的严格要求有很大的关系。
蔡伦像正所谓人无完人,邓太后在执政期间当然也有失误之处。她以女主的身份摄政,不能走出房闱之外,就不得不委用宦官这种刑余之人,以国命寄之,宦官因而日含天宪,权势进一步增长。一些朝臣如大长秋郑众、中常侍蔡伦、秉权干政司空周章等人多次直言劝谏,邓太后都没有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除此之外,邓太后还过分看重手中掌握的权力,她对权力的看重以至于安帝长大成人后她仍不肯还政于刘家。那些劝她归政的人都遭到了严厉的惩罚。作为太后,她没有能培养安帝怎样做一个天子,安帝刘祜小时聪明懂礼,但长大后,安帝亲近宦官,平平庸庸,令邓太后感到不满意。但她既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提起废立之事,也没有对安帝加以正确的教导。在邓太后死后,安帝仅用五年的时间就尽失国政,这与邓太后不能说没有关系。
汉安帝朝邓太后虽然垄断了政权,但她还是比较清明忠顺的,对这时期社会的稳定做出了一定贡献,比起和帝时窦氏执政的骄奢淫逸,这可以说是大汉王朝之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