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年
秋日午后的阳光洒进房间,总让我想起小时候,我们姐弟三人在暖暖的秋阳里守在外婆身旁,看着外婆一针一线地补着我们破旧的衣服。在阳光中我们破旧的衣服被外婆打上了补丁,一针一线地来来回回,补丁在外婆的手里变成了一朵朵美丽的小花儿。缕缕阳光洒在外婆身上,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外婆就像是魔术师,当我穿着鲜花补丁衣服缠着外婆告诉我怎样把补丁变成鲜花时,外婆说:“只要用心,补丁也会变得像鲜花一样美丽。”回想起外婆的话,让我再一次陷入了沉思。是的,只要用心,补丁也会变得像鲜花一样美丽!
那是“三八妇女节”前的一天。我和孩子们正学习一首儿歌《妈妈的爱》,课文后有一道思考题:你觉得妈妈的爱还是什么?自己试着写一段。怎么办呢?怎样才能让只有七八岁的小学生去感悟妈妈的爱,去自己编写一段儿歌呢?我想:不如先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妈妈,说说平时自己是怎么和妈妈相处,在生活中妈妈又是怎么关心自己的。再让孩子们去动手写一写妈妈的爱,把自己写的小儿歌作为“三八妇女节”的礼物送给妈妈。我的话音刚落,底下小手如林:“老师,我的妈妈对我可好了,我小时候好想要一辆滑板车,我的妈妈发了工资就给我买了,妈妈的爱就是崭新的滑板车。”“我的妈妈最爱我了,她常常给我买新衣服,把我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我说呀,妈妈的爱是漂亮的新衣服。”“我跟妈妈去超市,妈妈总会给我买好多好多好吃的,妈妈的爱是香脆的薯条、是好吃的零食。”孩子们手舞足蹈,兴致颇高。我发现许多平时不爱发言的孩子谈到自己的妈妈也都有好多说不完的话。我把最后发言的机会留给了平时少言寡语,每次考试总是拖全班后腿的小黄,她站起来怯怯地说:“妈妈的爱是剩下的水果……”没等小黄说完,孩子们已七嘴八舌地议论起自己的妈妈来,她的声音实在太小,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我也没再理会小黄的谈话。
第二天,当我翻开孩子们的习作本时,孩子们都写满了妈妈的爱,有崭新的滑板车、有漂亮的新衣服、有香脆的薯条、有甜甜的冰淇淋……正当我为孩子们模仿课文编写的小儿歌格式工整、语句通顺而感到欣慰时,这样一首儿歌让我愣住了:我的妈妈是卖水果的,每天天黑了才回家,妈妈把剩下的水果留给我吃,妈妈的爱是剩下的水果。仿写这首儿歌的就是那位平时少言寡语的小黄,这首儿歌字迹歪歪斜斜、格式不够工整、语句也欠通顺,可这短短的几句话却流露出孩子的一份朴实的情感。在和这个不起眼的小女孩交谈的过程中我才知道,她的父亲在她五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和母亲相依为命。家里唯一的生活来源就是靠妈妈每天起早贪黑推着小推车到街上叫卖水果。她说,每当看见妈妈收摊后,拖着疲惫的身子给她做饭、洗衣,她就想自己能快点长大;她说,她吃过的最好的零食就是妈妈卖剩下的水果,虽然好多水果已经坏掉了一大半;她说,妈妈的爱就像这些卖剩下的水果,吃起来酸酸甜甜,却能让她填饱肚子。我把这件事说给了孩子们听,当我让小黄这个少言寡语的孩子上台朗诵了自己仿写的儿歌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看见小黄的脸上泛起了红晕,眼眶有些湿润,我发现这个平时说话怯生生的小姑娘眼光更坚定、更自信了。在那天的日记中小黄写到:“老师,谢谢您,我不知道我也会写儿歌,我把它拿给妈妈看了,妈妈说这是她收到的最好的礼物。”后来每次上课我都能看到小黄的小手和其他孩子一样举得高高的,都能听见她清楚地回答问题;我看见她开始和其他孩子一起说说笑笑了。我似乎看到一个曾经怯弱的幼小生命开始快乐的拔节。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教育,就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让我们用心引领孩子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