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十八章 诛除霍氏集团

  “君臣一日百战”,君臣关系自古以来就是一对既合作又猜忌的矛盾体,汉宣帝铲除霍氏家族的事例就是一个典型。霍光是汉武帝临终前选定的首席顾命大臣,从汉武帝赠给霍光“周公背成王朝诸侯图”可以看出,汉武帝对霍光是充满信任的。霍光也能自始至终地保持谨慎与忠诚,他的忠诚可以和周公相媲美。然而,霍光的后人却难以像他一样尽职尽责,霍氏家族势力的强大也必然会招来皇权和其他人的忌恨,风光一时的霍家最终也没有逃出被诛灭的命运。故事也由此拉开帷幕。

  由于汉宣帝从出生起就经历了亲人被诛,以及牢狱生活,又在民间长大,能够理解、同情下层人民,又深知宫廷争夺皇位的残酷,所以登上帝位后,国家的所有政事仍旧让霍光全权处理,霍光入朝奏事的时候,宣帝见了都会立即站起来相迎,平日里也是小心谨慎、宽厚仁慈,着力团结各种宗派势力,以巩固其地位。

  宣帝采取了和他的前任昌邑王刘贺迥然不同的措施,那就是戒急用忍。公元前73年,霍光还政于宣帝,宣帝自知势孤,没有霍光的势力作靠山是不行的,遂谦让,使霍光继续担任原职而秉国政。汉宣帝论功行赏,褒赏以霍光为首的功臣,封邑封侯。这样,不仅稳定了朝臣、将军之心,而且使霍光集团忠心辅佐,皇位得以巩固。

  公元前68年,到了宣帝执政的第七个年头,霍光终于病入膏肓了。汉宣帝亲自驾临霍光家中,问医问药,动容之时还流下了眼泪,为了奖励霍光的功德,宣帝下令封霍光之子霍禹为右将军。霍光死后,宣帝和上官太皇太后亲自祭奠,葬礼空前隆重,完全不亚于皇帝的葬礼。

  此后,宣帝就开始亲理政务了。但是霍家的实力仍然很大,霍光的儿子霍禹做右将军,掌握着军权,朝廷里原先和霍光交恶的大臣,害怕霍禹会像他父亲一样擅权,就上书汉宣帝另选他人做大将军,以代替霍光死后的空位。汉宣帝也有这个意思,就和大臣们商量,最后议定让张安世担任。但是诏书还未下达,张安世听说这件事后,心中非常害怕,他提前去拜见宣帝,声称霍光长期担任这一职务,德高望重,自己不敢随便担任,言外之意是害怕霍家的人不同意。汉宣帝鼓励他,张安世再三推辞,宣帝仍然不许,最后张安世终于担任了大司马兼领尚书事,这是对霍家势力的一个不小的打击。

  但是宣帝并没有压制霍家的意思,他只是要平衡一下权力。不久,宣帝封霍光兄长的孙子霍山为乐平侯,以奉车都尉领尚书事,封霍光的孙子霍云为冠阳侯。这样,霍氏一门三侯,仍然是当朝第一大望族。

  宣帝的结发妻子许皇后是同他一同患难的妻子,她衣着朴素,生活简朴,按时觐见上官太皇太后。然而,霍光的妻子霍显奸险无比,为了让自己的女儿霍成君能成为皇后,就设计毒杀了许皇后。霍光在的时候,大臣们不敢说这件事,宣帝也不知道,就册立霍成君做了皇后。但霍光死后,就有人开始议论这件事,汉宣帝心中也觉可疑,暗想此言如果属实,必定要严加惩办,为许皇后报仇,但是苦于没有确凿的证据,宣帝就隐忍不发。

  霍家的派头反而越来越大。依仗太皇太后、皇后的特殊关系,变本加厉地专横跋扈、奢靡越制。霍光寡妻霍显及其儿子霍禹不经朝廷许可,私自越制改修霍光陵墓,规模如同帝王陵墓一样;霍光之孙霍云常称病不上朝,却私自外出,派自己的家奴代为上朝谒请;霍显与几位女儿又置宫禁制度于不顾,常常不分白天黑夜地进出太皇太后所居的殿中。御史们畏惧霍家的势力,不敢向皇帝言明这些事,原本与霍光有矛盾的丞相魏相就带头向宣帝奏明了此事。

  汉宣帝年幼时在民间生活,对于霍氏家人的倚势横行早有耳闻,因为看在霍光的面上不便究问。现在听到魏相之言,十分符合自己的心意,就开始削弱霍家的权力,宣布百官所上之书,以后无须由霍山过目,可以直接交给皇帝。霍山虽领尚书事,实际上已经没有多少权力了。宣帝亲信魏相,就任命他做给事中,有什么事都和他商量。霍显等人虽然日夜淫乐,但也留心朝政的变化,她见形势不好,就召集霍禹及霍山、霍云商议,要大家小心行事。

  这时候,霍氏子弟亲属遍布朝廷,手握兵权,势力很大,宣帝想要惩治霍家,很难下手。宣帝就想先削弱霍家的权力,他召魏相等大臣秘密商议处置之法。霍光的女婿、孙女婿、外甥、侄孙等人都在中央或地方上担任重要的官职,魏相就拟出了他们的名单,宣帝过目之后大吃一惊,说原来汉家是霍氏的天下啊!经过周密的商量,宣帝不动声色地把京畿地区的霍氏势力全部调走,又架空了霍禹,让他担任大司马,空有其名,将霍家掌管的军权全部收回。

  宣帝一直要追究许皇后被毒的事件,他因为怀念许皇后,就下诏立许皇后所生的儿子刘奭为皇太子。这件事深深地触怒了霍显,她对家人说:“皇帝在民间所生的儿子,怎么能立为太子呢?将来皇后有子,只能做王了!”她因此气得不进茶饭,遂进宫来见女儿霍皇后,教唆她毒死太子刘奭。霍皇后于是召来太子,赐给他饮食,想趁机用毒药将他毒死。谁知道汉宣帝早已留心,秘密嘱咐乳母加以防护,霍皇后赐食的时候,必先由乳母品尝,霍皇后实在找不到下毒的机会,但在态度上却常常对太子横眉冷对了。霍成君的一言一行,宣帝都看在眼里,表面上仍然不动声色,只是暗地里加快了从霍氏家族手中夺回皇权的步伐。

  原先毒死许皇后的事是由霍显一手操办的,霍家的其他人并不知道,现在宣帝日益显示出对霍家的不满和怀疑,霍氏就聚在一起商量。谈到这件事的时候,霍显感觉已经隐瞒不住,就把事情全部说了出来。霍禹、霍山、霍云听了大惊失色,急忙商议自救之策,但是这一案件过于重大,根本无法可以挽救,想来想去,大家决定铤而走险,废掉汉宣帝,但是如何下手却还没有商量清楚。霍山、霍云当日回到家中后,将商议的秘密告知家人,全家人无不惊恐,一时慌张无措。霍氏兄弟再次商议,决定先由霍禹出面要求清除宣帝身边的权臣,然后再行更换皇帝的事,大家商议完毕,正在预备实行的时候,这件事被一个叫张章的人揭发出来。

  张章本是普通百姓,流浪来到长安,他与霍氏的马夫是旧相识,就去投奔到马夫家里。晚上,张章正在床上睡觉,忽然听到外面有声响,仔细一听,原来是一群马夫在商谈霍氏起事的事。原来霍氏诸人谋事不密,连马夫都知道了。张章心想: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到了第二天,张章照着马夫言语,写成一书直接递向北阙宫门,这里是直接向皇帝的上书之处,宣帝看到后立即下令追查,并命军队包围霍氏的府宅,搜查证明,霍氏藏有大量的兵器用具,的确是要起兵谋反。于是,宣帝下诏将霍氏全部下狱。

  经过审查,廷尉查出了真情,宣帝命令立即行刑,霍禹被腰斩,霍显及霍氏诸女婿都被处斩。此外,与霍氏相连的数千家也遭到了灭门之灾,宣帝还下诏废去霍皇后,让她住到昭台冷宫。权倾朝野的霍氏转瞬间就被灭族了。

  宣帝尽管将霍光全家诛灭,但没有因此抹杀霍光的功勋。宣帝晚年在麒麟阁设置画像,霍光仍然被列为第一功臣。一代明君汉宣帝诛灭了霍氏集团,却继承并发展了霍光的治国路线。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