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十九章 嫡妻许平君被毒杀

  宣帝刘询即位后,把朝政都委托给了权臣霍光,唯有一件事坚持自己做主,那就是册立皇后。

  原来,初登帝位的刘询虽然年未及弱冠,却早已经在民间娶妻生子,他的结发妻子名叫许平君,儿子名叫刘奭,出生未及百日。说到他们俩的结合,这里面倒是有一段颇为有趣的故事:

  刘询落难民间时,得到一个名叫张贺的旧太子府家吏的照料,张贺在旧太子全家遇难后,已给受牵连被判处“腐刑”。但张贺颇重情谊,对刘询这个旧主人的最后的血脉也是百般呵护、悉心照料。

  转眼间,刘询已长大,张贺便准备为他筹办婚事。他本想把他的弟弟张安世的女儿许配刘询,却遭到张安世的断然拒绝,他认为刘询虽为汉武帝的曾孙,但此时只是庶民一个,根本不配娶他女儿。于是,张贺转向许广汉提亲。

  许广汉原是武帝的侍卫,因拿了别人的马鞍放到自己的马背上,犯了“从驾而盗”的大罪被判死刑,后改判为宫刑。昭帝在位时,上官安连同燕王刘旦、鄂邑盖长公主等人谋反,许广汉被派遣至上官安府中搜查,因找不到用以对付异见者的千条绳索,却为其他人全数查获,因此被判三年徒刑。事后被遣至暴室服役,做了宫廷典狱官。那时,刘询来到了掖庭接受文化教育,和许广汉同居一间屋舍。一个是身份卑微、处处遭人打击的老实人,一个是看来永无出头之日的没落王孙,这一老一少却成了忘年之交。

  许广汉的女儿名叫许平君,14岁时曾许配给欧侯氏为儿媳,未过门丈夫便病死了。许广汉听见张贺为皇曾孙提亲,想到自己的落魄,恐怕也不能让女儿指配什么好人家,因此一口答应。可是许广汉的妻子却不同意:“我曾为女儿卜卦,说女儿将会大富大贵。皇曾孙是叛逆之后,若把女儿嫁给他,我们还能有什么指望吗?”但许广汉仍执意让刘询与许平君成婚。

  于是,一个潦倒多病的落难皇孙,一个未出嫁就死了未婚夫的苦命少女,这对本属于两个生活轨迹的少男少女,却在冥冥的安排中,被月老的红线连结了起来。在叩拜天地之后,两人结为连理。

  由于刘询无依无靠、穷困潦倒,连婚礼都是张贺筹备的。婚后,也就搬进了岳父许广汉的家里,名曰娶妻,实质上是个依靠岳父生活的上门女婿。

  然而,贫寒并没有妨碍刘询和许平君之间的夫妻情谊。许平君对丈夫体贴入微,刘询活了17年,直到这个时候才知道有人嘘寒问暖是个什么滋味,他对不嫌弃自己的妻子和岳父感激涕零。

  第二年,这对小夫妻生下了一个儿子。儿子出生还不满百日,命运之神忽然眷顾上了刘询这位命途多舛的落难王子,这也让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刘询被选中,成为大汉王朝的下任皇帝。刘询生平第一次走进父辈们生长的皇宫,成为未央宫新的主人。同时,许平君也被迎进了后宫,受封为皇帝的第一级姬妾“婕妤”。

  落难王孙已成了君临天下的大汉天子,那母仪天下的皇后人选应该做何抉择呢?朝臣们自然极力主张皇帝立霍光尚待字闺中的小女儿霍成君,宣帝却难忘相濡以沫的患难妻子许平君,有道是“糟糠之妻不下堂”啊!

  刘询早在接到自己将要继任为帝的消息时,就已经想到,许平君乃是受刑宦官的女儿,身份既低贱,相貌也并不出众,立她为后肯定会遇到阻碍。所以,早在大臣们还没有来得及将立后事宜提上日程时,刘询便抢先颁下了他做皇帝后的首道圣旨——寻找一把自己在贫寒时使用过的旧剑。这道寻故剑的旨意情真意切,每字每句都在讲述皇帝眷恋旧情的心意。善于揣测圣意的大臣们一看这道圣旨,自然就知道新皇帝真正想说的是什么。

  世上没有谁会愿意明着跟皇帝过意不去。于是,大臣们立即改变主意,联名上了一道请立许婕妤为皇后的奏章。于是,许平君成为大汉皇后。

  当这对同患难、共富贵的少男少女站在高台上接受百官朝贺,互送深情微笑的时候,他们不会知道,世上最阴险残忍的阴谋隐藏在他们身后,准备随时向他们袭来。

  首先对女儿未能成为皇后表示不满的,正是霍光大将军本人。霍光对大汉王朝,就像他的异母哥哥霍去病那样,始终是忠心耿耿的。然而他毕竟同时是父亲,对于女儿未能正位中宫,这位父亲不可能没有一点想法。更何况他霍光若是不点头,拒绝迎娶自己女儿的刘询注定要做一辈子落难王孙,何来今天的君临天下呢?

  因此,在按制度要封皇后许平君之父许广汉爵位时,霍光毫不犹豫投了一张反对票,他说,许广汉是个“刑余之人”,哪里能去做侯爵、封国之王呢?

  不过,霍光毕竟执掌朝政多年,知道凡事都要适可而止。过了一年左右,气头儿过去了,他还是表示应该对皇后的父亲有所封赏。于是,许广汉被封为次于侯爵的“昌成君”,虽然没有封国,但仍旧是地位超然的爵位,拿着高额的国家俸禄。

  可是,霍光的妻子霍显却始终难消怒火。不但消不了,而且还大有星火燎原之势。这个霍显绝对是个淫悍狠毒的角色,“最毒不过妇人心”用在她身上再恰当不过。她本来出身卑微,是个陪嫁丫鬟,她的小姐东闾氏才是霍光的元配妻子。东闾氏只生有一个女儿,嫁给了上官安为妻,他们的女儿嫁给了先帝刘弗陵,尽管才15岁却以皇太后的身份寡居后宫。霍显仗着自己有几分姿色和媚惑人的手段,被霍光所宠爱,纳为小妾。东闾氏死得很早,霍显就被霍光扶了正。然而,她的权势欲望强烈得过了头,已经到了为达目的无所不为的地步。更重要的是,她始终不脱暴发户本色,时时处处不忘炫耀,且飞扬跋扈、嚣张放肆,一旦炫耀不成或不合己愿,便将别人视作死敌。她倒也为霍光生了几个子女,小女儿叫霍成君,还没有出嫁。霍显一心打算将女儿霍成君嫁给宣帝做皇后。谁知宣帝糟糠之妻难舍,让故妻许平君正位中宫做了皇后。霍显极度失望,她日思夜想,就是要找个机会除掉许皇后。

  许平君是普通人家出身,从小勤俭持家、与人为善,不知道奢侈浪费、目中无人为何物。即使成了皇后,也仍然保持着这样的生活习惯。她的身边宫女人数很少,服饰食品都比较简单。而且遵循着普通人家的礼节,对长辈毕恭毕敬。尤其是昭帝刘弗陵的遗孀上官太皇太后,她更是每五天就要去朝见一次,并且亲自为太皇太后抹案送菜,服侍得十分周到。

  公元前72年,做了两年皇后的许平君再次怀孕。到快分娩时,已是寒冬天气,孕妇体弱,许平君不慎感染了风寒,有些不舒服。由于她宫中侍女人数少,懂得照顾孕产妇的更几乎没有,宣帝遍召御医诊治,而且从宫外招募女医和有生育经验的官员之妻入宫以朝夕看护皇后。恰好掖庭户卫淳于赏的妻子淳于衍粗通医理,便应召入侍。淳于衍与霍显认识有很多年了,淳于赏对妻子说:“平常无缘无故不好去拉关系,眼下这可是一个天赐良机,你赶紧以入宫辞行为理由,顺理成章地去大将军府向霍夫人辞行。霍夫人听说你日后有可能成为皇后的亲信,定然对你刮目相看,你就可以趁机提出让我调动职务的要求,霍夫人一定不好推辞。眼下最好的肥缺就是管理盐池的安池监,要是调成了,可有好日子过啦!”

  淳于衍觉得丈夫说得很有道理,便依言而行,果然见到了霍显。

  霍显正愁着呢:别看许平君相貌平平、出身寒酸,皇帝对她却始终一往情深,孩子生了一个又一个,再这么下去,我的心肝宝贝小女儿,什么时候才能取她而代之呢?

  就在这个时候,淳于衍来了。霍显一听,顿时觉得这真是天赐的良机,喜出望外之余,不但热情接待,更将左右侍从都屏退,破格对淳于衍单独接待,喊着表字对淳于衍尊称起来:“少夫啊,你托我办的事我一定给你办得妥妥帖帖,你放一万个心。不过我也有件事,不知道你肯不肯帮忙?”

  淳于衍忙说:“但凭夫人吩咐。”霍显笑着说:“你知道,大将军最爱的孩子就是小女儿成君,想要给她安排下富贵的前途。所以还要请少夫你辛苦一趟,帮她这个忙。”

  淳于衍不禁愕然,问道:“夫人什么意思?”

  霍显将淳于衍拉近,附在她耳边说:“女人生孩子,是一个大关,从来都是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现在皇后正要生孩子,少夫你若趁机投毒弄死了她,别人也不会有太大的疑心。而我的女儿成君可就能趁机当上皇后了。如果你肯帮这个忙,我们霍家一定不会忘了你的大恩大德,定与你共享富贵。”

  淳于衍听得满身冷汗,嗫嚅着道:“皇后用药,都是众多医生再三验证后才能开方的,而且服药前还要让旁人试过。这毒怎么下得了呢?”

  霍显岂能容许淳于衍拒绝?她冷笑着道:“怎么下毒,就看少夫你的本事了。霍大将军掌管全天下,有谁敢胡说八道的?万一有什么意外,我霍家也能保你平安。就怕你不是真心想帮这个忙。”

  淳于衍徘徊半天,最后一咬牙答应了霍显。她私下将附子捣成粉末,藏在衣服里,带进了宫中。

  许平君临盆生下一个公主,生产消耗了太多的体力,原本就有疾病的她更虚弱了,需要调理,经御医拟定了一副药方,让侍女们为许皇后制作滋补的药丸。就在制作药丸的时候,淳于衍终于找到了机会,将附子粉末掺入了丸中。附子性热,本无剧毒,但不宜产后服用。许平君喝下药,顿时头昏眼花,额上冷汗淋漓,她挣扎着问淳于衍:“我感到头更晕了,喘不上来气。”淳于衍说:“皇后不必担心,丸药是众医公拟的方子,再过一刻,自然大愈。”许平君听了半信半疑,不久瞳孔散大、心率加速、血管硬化,迁延片刻而死。

  宣帝十分悲痛,有人奏言:皇后的暴崩想必与用药有关,应拿诸医拷问。宣帝当即命有司拿问诸医。淳于衍刚进家门,有捕吏来将她逮入狱中,淳于衍抵死不肯供认。其他的医官,因为并不知情,都同声喊冤。霍显听说淳于衍被拘讯于大狱,惊惶失措,这时杀人灭口已来不及,即使杀了淳于衍,反而更让人怀疑,她万般无奈,只好将实情告知霍光,霍光十分吃惊,责备霍显为何不与他商量就鲁莽行事。霍显已在一旁泣不成声。霍光见爱妻哭得像一朵带雨的梨花,一腔怒气早已平息。于是,霍光入朝见宣帝,说皇后的崩逝是命数注定,若加罪于诸医,未免有伤仁德。况且,诸医也没有这胆子敢谋害皇后。

  刘询和别的皇帝不一样,他长在民间,而且作为普通的丈夫,曾经亲眼目睹过许平君的第一次生育、坐月子的过程,所以他心里面对妻子的死还是满怀疑心的。可是霍光这么说了,他毕竟才21岁,况且有前废帝刘贺的前车之鉴,不敢再坚持,只能将怀疑吞回肚子里去。

  于是,宣帝传诏赦免了诸医,淳于衍也就此逃过一劫。只是许平君糊里糊涂地化作一缕芳魂飘入了黄泉。

  许平君死后被追谥为恭哀皇后,下葬在西安市郊。若干年后,她的丈夫也落葬于此,此地便被称为杜陵。然而许平君没有与刘询合葬,因此她的陵墓单称少陵,也称杜南。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