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十九章 皇后有外遇

  汉成帝的许皇后和班婕妤之所以失宠,除了汉成帝对她们失去新鲜感之外,也和她们没能为汉成帝留下子嗣有关。许皇后生过一儿一女,但都夭折了。班婕妤生过一个儿子,也没有活下来。现在,赵氏姐妹成了皇帝的新宠,对于她们来说,巩固地位的关键,就是要给皇帝生下一个儿子来。

  这似乎并不困难。汉成帝此时正在盛年,他对赵氏姐妹又极其宠爱,几乎天天和她们在一起,按说生出儿子不过是早晚的事。但赵氏姐妹专宠十余年,仍然久无子息,且始终没有生育的征兆。

  这个时候,汉成帝开始更多地宠爱起赵合德来,对赵飞燕那边就去得更少。赵飞燕看到皇帝宠爱日衰,自己却还没能生下个儿子,这个皇后的位置未免有保不住的危险。于是,惶急无措中,赵飞燕居然想出了一个荒唐的主意:派人打听子嗣多的侍郎宫奴,偷偷地把他们召进宫来,和自己偷欢,想用这种办法让自己生出儿子来。开始还做得小心谨慎,后来就肆无忌惮起来,干脆在宫中修了一间密室,借口祈神求子,连汉成帝也不让进去,在里面藏着英俊少年,不分昼夜恣意宣淫。后来甚至当成帝临幸时,赵飞燕也因疲劳过度,不过虚与周旋,勉强承应了。

  有道是没有不透风的墙,赵飞燕这种搞法,慢慢地也传到汉成帝的耳朵里。按说皇帝知道自己头上不知何时居然绿帽成堆,应该大为恼怒才对。但聪明的赵合德早就在他前面打了底,说自己的姐姐性格刚强,容易招来怨恨,难免会有人在陛下面前进谗言,诬陷姐姐,倘若陛下听信了这些谗言,赵氏将无遗种了。一边说,一边还哭哭啼啼,潸然泪下。汉成帝见美人哭得如带雨的梨花,好不心疼,慌忙替赵合德拭泪,并抱在怀里好言劝慰,并发誓不会误信谣言。所以后来有人得知飞燕奸情,出来告发,都被成帝处斩。

  一天,汉成帝前往王太后处请安,并陪侍母后午膳,饭后有些疲累,就近想到东宫歇息片刻。午后人寂,宫女们正在廊下打盹。皇帝驾临,赵飞燕仓皇出迎,但见云鬓偏坠,发丝散乱,衣衫不整,满脸春情。汉成帝又听寝屋内有一声沉闷的男子咳嗽声传出,刹那间便明白了一切,拂袖而去。

  汉成帝虽然无暇顾及赵飞燕,但也决不允许她红杏出墙,他从东宫出来,满脸愤怒地来到昭阳宫。赵合德十分敏感,立刻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急忙跪在地下自责道:“臣妾孤寒,无强近之爱,一旦得备后庭驱使之列,不意独承幸御,立于众人之上,恃宠邀爱,众谤来集,加以不识忌讳,冒触威怒,臣妾愿赐速死,以宽圣怀。”说罢泪流满面,叩头不已。

  面对心爱的合德,汉成帝心中的怒火已被她的汪汪泪水浇熄了一半。然而仍然忿忿不平地说:“不关你的事,只是你姐姐闹得太不像话,我一定要杀了她,方解我心头之恨。”

  一听到“杀”字出口,赵合德心中一惊,但是很快地冷静下来,为姐姐说情。首先说明她们姐妹的情感深厚,姐姐若死,妹妹义不独生;再说明自己能够来到后宫,侍奉皇上,完全是靠姐姐的引荐;最后说到为了皇家的威严与声誉,岂可大事张扬。姐姐固然是罪有应得,如果累及皇上的圣德就太不划算了。

  爱屋及乌,汉成帝认为赵合德言之成理,于是答应对赵飞燕的事不再追究,但却派人捉到了那男子并斩首。从此恨透了赵飞燕,更不再踏进东宫一步。

  虽然“自作孽,不可活”,赵飞燕胡作非为,已弄成不可收拾的局面,但是兔死狐悲,为了姐妹之情,赵合德明知覆水难收,还是打起精神,凭恃自己的美貌与智慧,加上正在得宠这一最大的优势,一次又一次地想尽了各种办法,以期弥补皇上与姐姐之间的裂痕。

  重用外戚,政治黑暗;天灾人祸,

  君权衰落;有心为政,力不从心

  汉成帝在位26年,但无论从汉成帝当政期间的作为,还是汉成帝死后的局势而言,汉成帝时的汉家天下的确是十分悲惨的。汉成帝不仅没有挽救西汉王朝的颓势,反而加速了西汉灭亡的进程。

  重用外戚,政治黑暗

  公元前33年,汉成帝刘骜即位,初掌大权。母以子贵,外戚自然鸡犬升天。刘骜很快在母后的威慑下,封舅舅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武帝以后形成一个惯例,凡任大司马、大将军的,权力在三公之上,并且可以专揽政权。从此,汉成帝几乎是大权旁落,在以后的二十几年里,似乎并没有那种一言九鼎的感觉。后来,这种情况则更加严重。

  公元前27年,汉成帝再次下诏将王凤兄弟五人封侯,王氏其余子弟也都任卿大夫、侍中等要职。公元前22年,王凤临终推荐其弟王音继任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王音去世后由王商以大司马、卫将军秉政,王商死后由王根任大司马、骠骑将军。终成帝一世,政权都掌握在王氏兄弟手中。

  汉成帝时期,竟然到了汉成帝想封刘向为官都要告知王凤的程度。百官都害怕王凤,而不怕皇上,他们宁可得罪皇上也不敢触犯王氏家族的成员。由此可见,成帝时期皇朝只不过在名义上还暂时姓刘而已,这样的皇帝极为可怜。

  成帝若是坚决果断,是完全可以消除王氏兄弟的专权的。王商穿城引水,仿照白虎殿建筑楼阁;王根骄奢僭上,采行天子之制,赤墀青琐,曾激起成帝大怒,诏令执政王音将王商、王根二人召到王音府中,并下定决心,准备效法汉文帝责令有罪的舅父薄昭自杀,严惩三人。可是当其背着斧头向汉成帝请罪时,汉成帝想到母亲会因此伤心,损害了甥舅的感情,心又软了,不忍诛杀,而且后来还让王商以大司马、卫将军的头衔执掌朝政。

  成帝之所以如此,是受了他父亲汉元帝的影响。汉元帝柔仁好儒,反对采用刑名的手段惩治朝中不法官员,认为那是持刑太深,而应用儒术。所以汉成帝在对舅父专权不法的问题上总是怕伤害母亲的感情,影响甥舅的关系,几次都不忍下手果断处理,只知孔子的“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亲亲为仁”,而不知仁有其更深一层的意思:“为国者,利国之谓仁。”也就是负责治理国家的人,应该使国家安定、百姓受福,这才是广泛意义上的仁。汉元帝父子不理解这一点,所以西汉政权自汉元帝开始转衰,汉成帝时进一步加深,实际的权力已经转移。汉成帝受制于王氏兄弟也是咎由自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

  刘骜在位26年,外戚王氏始终把持着朝中大权。出于对汉家王朝的忠心和对王氏专权的不满以及个人的出路,不少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都曾大声疾呼,应罢免王氏。西汉的宗室、楚王刘向也多次向成帝进谏要求罢免王氏,刘骜虽然认为刘向讲得很对,但最终也没有褫夺王氏大权。刘骜所以把大权始终交给王氏,自有他的考虑。刘骜深知,朝中士人并不可靠,因为士人执政大多会结党营私;宦官也靠不住,他们执政更是结党专权,为所欲为。在刘骜看来,最可靠的还是外戚。况且他能登上皇帝的宝座,外戚还为他出过很大的力。所以,终汉成帝刘骜一朝,尽管反对王氏专权的呼声此起彼伏,但王氏集团由于刘骜的支持,始终掌握着朝中大权。以至到了王莽,终于另立王朝,取刘氏而代之。

  汉成帝刘骜在生前做错的最后一件事情就是看错了人,把江山交给了同性恋皇帝刘欣。他一直无子,在位晚期身体多病,意识到不会再有儿子,便于公元前9年下令朝中推荐藩王为太子。当时的人选一个是他的小弟中山王刘兴,一个是侄子定陶王刘欣。朝中大臣为这两个人选争论不休。最后刘骜在召见了刘兴和刘欣后,决定将大权传给比较有礼节的刘欣。

  天灾人祸,君权衰落

  外戚专权,导致朝廷政治黑暗,又加上黄河泛滥,百姓流离死亡者以百万计,各地人民暴动此起彼伏。在中国古代,天灾往往连着人祸。成帝一朝的自然灾害比前代来得更凶更频繁。如建始二年夏,大旱;建始三年秋,关内大水;建始四年秋,大水引起黄河溃堤,使兖、豫两州四郡三十二县顿时成为沼泽之地,毁田十五万顷、民舍四万余所,等等。从表面上看,农民破产流亡似乎都由于水旱失时等自然灾害造成的。但自然灾害只是一个触发因素,如果没有豪强权贵对农民的刻意盘剥和大肆兼并,农民决不会财竭力尽,对于自然灾害毫无抵御能力,也不会如此迅速地高比例破产,以至于最终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汉成帝对于地方豪强,放弃了传统的强干弱枝的方针,不再大加管制,不再迁徙关东豪民。对郡国豪杰的让步就意味着绝对君权的衰落,其后果又意味着中央集权大一统的瓦解。

  中国人有句古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汉成帝由于种种原因使自己后继无人,最后不得不让自己的侄子继承皇位。这已经够悲惨的了,但即使是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成帝仍然不能自己决定,而受到其他人的干涉。成帝没有子嗣,身体又多病,他将兄弟刘康留在京城,也是想实现汉元帝的意愿,准备让他做皇位的继承人,因此待他特优厚。刘康也时常入宫陪伴汉成帝,兄弟感情非常亲密。刘康留在京城,虽然无权过问朝政,但是出入宫廷,常在汉成帝身边,又受到汉成帝的友爱与看重,等于成了汉成帝一个有力的助手,对王凤的专制擅权是极为不利的。王凤便借日食上书成帝,说定陶王刘康留侍京城是违背常规的,因此天以为戒,出现日食,应该尽快让定陶王回到自己的封地去。汉成帝不同意,但是经不住王凤一再强迫,不得已才让刘康回归封地。当刘康离京时,汉成帝送别,二人依依不舍,相对哭泣。二人的哭泣,除了难分难舍的手足离别之情外,恐怕更主要的是伤感于作为帝王却身不由己吧。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