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十二章 以过继太子身份继承帝位

  公元前12年,为汉成帝元延元年。进入这一年,朝堂内外人心惶惶,充满了世纪末的悲观情绪和危机气氛。同时,日食、流星、无云而雷、山崩壅江等等灾异频频发生。天人交感,地面上也是叛乱迭起、饥荒连年。当时,天上有变异,地上有灾荒,还有汉成帝继嗣不立,这是让人心浮动的三大问题。假如说前两个问题一时不能依靠人力来解决的话,汉成帝已经年过40,继位也二十多年了,应该思考解决继承问题了。

  公元前9年,汉成帝自己知道生子已经没有希望了,便只能在至亲的胞弟中山王刘兴和胞弟刘康的儿子定陶王刘欣之间选择了,所以就精心安排了中山王刘兴和定陶王刘欣以朝贺的名义来到京城长安。

  汉元帝刘奭一共有三个儿子,除了皇后王政君所生的成帝刘骜之外,还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傅昭仪所生的定陶王刘康,他早在公元前23年八月就已经死掉,此时的定陶王是刘康之子刘欣。还有一个就是冯昭仪所生的中山王刘兴。

  当时陪同定陶王刘欣来到长安的有其王国的三位高级官员:傅、相和中尉;而中山王身边只有傅一人。汉成帝有些奇怪,就分别问他们,定陶王刘欣回答说:“律令规定,诸侯王入朝,可以由其国二千石秩的官员随从,傅、相和中尉都是王国内的二千石官职,所以他们全部跟我来了。”汉成帝让他背诵《诗经》,这位皇侄不但很熟练,而且还能解释其意。

  第二天,汉成帝又问中山王刘兴:“你单独让傅一人陪你来长安,有什么法律依据吗?”刘兴回答不出来。汉成帝又让他背诵《尚书》,结果他中间部分又忘记了。汉成帝赏赐中山王与自己一起吃饭,自己吃完了,刘兴还在那里慢慢地吃。好容易吃饱了,站起来退下去的时候,袜带松开了,但中山王自己还不知道。种种反差强烈的表现,使汉成帝认为中山王刘兴这位老弟实在没有什么才能,而侄子刘欣却具有担当大任的能力。

  跟随刘欣一同前来的还有他的祖母定陶太后傅氏,就是当年汉元帝最为宠爱的傅昭仪,为人“有才略,善事人”,精明强干,她在汉元帝死后跟随儿子刘康到了定陶国(治所在今山东定陶),称为定陶太后。刘康死后,她又将才3岁的孙子刘欣扶上王位,亲自培养。这时刘欣已经17岁了,傅太后眼见汉成帝没有后嗣来继承王位,而血缘上与之最近的,就是皇侄刘欣和皇弟刘兴两人,她心里就有了筹划和打算。于是她以老太婆的身份,出入后宫,在后宫中大洒金钱。尤其是对汉成帝最有影响力的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和掌握朝政大权的大司马王根,更是收了她的大量贿赂。赵氏姐妹既然知道皇帝不可能再有儿子,当然也正打算预先结识一下未来的接班人,好为将来作长远打算。于是双方就不谋而合,倾心结纳。后来,赵飞燕姐妹和王根都在汉成帝面前不住地称赞刘欣,劝汉成帝立他为继嗣。

  刘骜对才貌俱佳的刘欣极有好感,亲自为17岁的刘欣主持了象征成人的“冠礼”,又暂时把他送回了定陶。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8年初,汉成帝召集丞相翟方进、御史大夫孔光、右将军廉褒、后将军朱博等人会集皇宫,讨论定陶和中山二王谁作为皇帝继嗣最好。会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

  其中翟方进、王根、廉褒、朱博都认为,定陶王刘欣是皇帝兄弟的儿子,《礼》说“昆弟之子,犹子也”,也就是说,皇上兄弟的儿子就像自己的儿子一样,所以定陶王刘欣作为皇帝继嗣最为合适。只有孔光认为,按照《礼》的精神,立嗣以亲,应该看重血缘关系的亲疏。中山王刘兴是先帝的儿子,是皇帝的亲弟弟,要比兄弟之子的血缘更近,再者,古有“兄终弟及”之说,所以应立中山王为皇帝继嗣。

  结果汉成帝考虑到中山王缺少才干,又考虑到宗庙制度,父为昭,子为穆,兄弟不得同时占据一个位置。最后,综合皇后、昭仪姐妹的意见,决定立定陶王刘欣为皇太子,也就是自己的法定接班人。二月,汉成帝颁发诏书说:“朕继承了太祖的大业已经有25年了,没能好好地治理天下,遭到了百姓的埋怨。同时没能得到上天的保佑,至今还没有儿子继承大业,使得天下民心不安。定陶王刘欣是朕的侄子,宽厚仁慈,可以继承汉室大统,立为皇太子。”同时为了安抚中山王,决定增加中山国食邑三万户,封中山王的舅舅冯参为宜乡侯。

  接着,汉成帝派执金吾任宏作为代理大鸿胪,持节迎接定陶王入长安。刘欣自然假意谦逊一番说:“臣有幸继承父业作为诸侯王治理藩国,但才能不足,不敢假充太子占据位置。臣愿意长期住在长安的定陶国府邸,每天进宫问安,等到陛下有了皇子之后,我再回到定陶国。”就这样,刘欣被确立为皇太子,也就是被过继给了成帝。但是皇太子祖母、生母和王太后等人的关系如何处理是新的矛盾,这也为汉哀帝时期皇朝之争埋下了伏笔。

  公元前7年,在汉成帝去世后的一片混乱中,刚刚19岁的刘欣继承皇位,尊王政君为太皇太后,尊皇后赵飞燕为皇太后,立王妃傅氏为皇后,历史上称为汉哀帝。但不幸的是汉成帝对刘欣的了解只浮于表面,其实,刘欣并不像刘骜认为的那样有经世之才,也是一个荒淫无度的君王。刘欣仅仅当政6年,便因贪色纵情而死去,让后人感到西汉末期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