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十七章 外戚专权,多病傀儡

  在平帝即位以前,王莽始终是一个躲在幕后的神秘人物,没有显著的政绩,也没有高明的政见,更没有满腹经纶,只在道德人品上有口皆碑,但当时没有人知道他是在作秀、在伪装。人们被王莽欺骗了,把他看做“救世主”,希望他能挽救西汉王朝的危亡。

  于是,大野心家王莽从幕后走向前台,光明正大地窃据最高权力。而平帝一因年幼,二因多病,三因势单力孤,所以只能成为被权臣玩弄于掌心的小傀儡。

  作为一个玩偶皇帝,刘衎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但即使不被王莽控制,面对如同垂死老人的西汉王朝,刘衎也不可能变出什么灵丹妙药,来拯救这个已陷于瘫痪中的西汉王朝。

  于是,在孤独落寞与多病中,刘衎默默地扮演着傀儡皇帝的角色,仿佛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

  于是,王莽用种种手段笼络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并假意做作或施行小恩小惠以收买人心。而平帝只能以自己的名义发布诏令,迫不得已地提高权臣王莽的威望,为他培植反汉的政治势力,这无异于自掘坟墓。

  听任王莽培植亲信

  平帝虽是皇帝,但选人用人全由王莽一人决定。王莽用人有自己的标准:其一,听话,事事处处以王莽的意愿为原则;其二,要有才能,做事精明干练;其三,要有好名声,要得到大臣及百姓的信任;其四,要被太皇太后喜欢。

  按这些标准,王莽网罗了一个利益一致的权力集团。至此,再也没有哪种势力可以动摇王莽牢固的根基了。

  大封宗室和功臣后裔

  王莽建议:“宜立侯王后及高祖以来功臣子孙,大者封侯,或赐爵关内侯食邑……上尊宗庙……下惠士民鳏寡。”紧接着,平帝的正式公告在全国各地公布。其主要内容是封汉宣帝子孙36人为列侯,封王恽等25个高级官僚为关内侯,前后被封赏的有200人。令王、公、列侯、关内侯无子者可在血亲之内指定一人为继承人。这样做的结果是平帝未被感恩,而王莽却被广泛感恩戴德,从而减少了王莽篡汉的阻力。

  取悦士人

  王莽最清楚,兴办教育这件事情从来都深得人心,所以他再次以平帝的名义投资建设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网络。在中央扩充太学,并增加《乐经》,使“五经”重新成为孔子时的“六经”。又增加博士人数至每经5人,学生增至一万余人;还为太学建筑宏伟的房舍,仅太学生的宿舍就有一万间。王莽还提议修明堂、辟雍、灵台。平帝对此一窍不通,只能按王莽的指令用玺批准。所谓明堂、辟雍、灵台,其实是个连古人也没有弄清的问题。据说明堂是古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辟雍是古帝王为天下学者在京师所设立的最高学府;灵台是天子遥望云气、上通于天的地方。总之,它们都是古代文王、周公那样的圣王圣人“制礼作乐”时的精粹。在地方各郡县设立学校,郡称学,县称校,招收生徒,每所置经师1人。

  通过这些活动,王莽捞到了一笔难以估量的政治资本。不仅大贵族、大官僚与王莽串通一气,即使一般中下层地主,尤其是其中的读书人,也都觉得王莽是一个有作为的人,可以稳定西汉摇摇欲坠的统治,对他抱有很大的幻想。加以在他的爪牙极力操纵、煽动之下,各地的官吏及地主都来阿谀奉承。至此,小傀儡汉平帝只能完全听命于王莽的支配了。

  欲望与民心

  人的欲望永远无法满足,王莽当了大司马,位极人臣,但仍不满足,他想要个更高的名号,想要做辅助周成王的那个圣人周公。于是,王莽暗中派人到南方的益州去,唆使当地的蛮族,要他们献白雉到朝中,这是仿效周公以蛮族献白雉为祥瑞之事。南方蛮族依言而行,朝中群臣不明就里,齐口同声地说,这种祥瑞是因王莽治国有功,于是禀奏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一乐,就以皇帝之名义,赐给王莽“安汉公”的称号,又赐予相对应的俸邑。可是王莽却假意推辞,太皇太后见王莽如此谦虚,更是非要封给他不可,王莽推辞4次之后,才勉强地接受了这个封号。其实,这是王莽自导自演的一出可笑的闹剧,也许因为王莽演技太过高超,才使得朝中上下官员,没有看穿他的假面具。而汉平帝也许真诚地企望王莽能“安汉”,但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而已。

  名号是虚的,权力是实的。平帝哪曾料到,王莽不但要虚的名号,更要实的权力。王莽知道年迈的姑母厌烦政事,想过清静的晚年,而他自己正需要实管政事。于是,王莽暗示亲信,说太皇太后不应该管官吏的事,应由安汉公负责审查。自此以后,王政君下诏除封爵外,其他事都托王莽代管。特别是官吏的考核,都由安汉公负责。人事权历来是最大的权,这大权落到王莽手中,他就趁机拉帮结派、排除异己,有了相当于皇帝的实权。安汉公的虚名就由此而转为实权。

  王莽之女母仪天下

  毕竟平帝、太皇太后是当时汉室的象征,离开这个象征,也就谈不上王莽的固权、专权。可是太皇太后年纪太大了,王莽担心姑母死去后发生意外,就想到了一条长久之计,“欲以女配帝为皇后,以固其权”。自己当皇帝的岳父,宫中安排上姑母、女儿双保险,这就进一步控制了小皇帝,刘氏的天下不就姓王了吗!

  于是,在元始二年年末,王莽给王政君上书,欲给当时年仅11岁的平帝配婚,太皇太后照准。平帝虽贵为天子,但却无权选择自己中意的妻子。

  几天后,太皇太后王政君下一道命令,要求全国名门世家的适龄少女都到政府部门登记。最后,这些名册又全部上交朝廷,到了王莽手中。玉莽打开名单一看,不仅应征人数众多,而且他们王氏家族的女子就占了一半。王莽权衡一下,觉得自己女儿获选的希望不大,怎么办好呢?王莽决定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推说自己没有什么特别的才干,女儿也没有什么出众的容貌,主动要求王政君让自己的女儿退出“竞选”。

  太皇太后王政君名义上是在主持这次选妃活动,实际上一切由王莽在暗中操纵着。当王莽向她提出他的女儿退出“竞选”时,王政君没有觉察出王莽是在玩弄权术,也就顺水推舟地说:“你女儿退出竞选也行,这样,可以免去世人的许多不必要的议论。”王莽一面感谢太皇太后想得周到,一面顿时生出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心里真不是滋味。

  当朝廷传出王莽女儿不参加“竞选”的消息后,王莽系统中那些荣辱与共的亲信们早已得到王莽的暗示和好处,纷纷上奏朝廷,打着“安汉公的女儿,才适合母仪天下”的旗号与朝野人士共同请愿,弄得太皇太后王政君十分为难。

  王莽见“群众舆论”已倒向了自己的一边,又及时装出一副无所谓的面孔,到处去“劝说”那些狐朋狗党们,以表现出自己大公无私、不为荣华所动的君子面孔。王莽愈是这样做,收到的效果就愈佳,向太皇太后王政君上疏要求立王莽女儿为后的人就愈多。到最后,这场经过一番精心炒作的“选妃”的闹剧终以王莽女儿入选而落下帷幕。元始三年春天,王莽的12岁的女儿做了12岁小皇帝的皇后。而汉平帝刘衎,当朝天子,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做了权臣王莽的女婿。王莽名正言顺地当上了皇帝刘衎的岳父,刘汉政权已被王莽牢牢地握在了手中。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