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六十七章 重建帝国,立德垂训

  重建帝国,强化皇权

  刘秀是以匡复汉室为旗帜起兵的,因而在建立政权前后,他开始逐步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和政策,进行系统的“拨乱反正”工作。但他对西汉原有的制度和政策并非一味地予以继承,而是有因有革。凡是仍能适应当时形势需要而被王莽否定的则予以恢复;对西汉政权造成危害的某些传统制度和政策,则加以摒弃。对王莽时代建立的制度和政策,虽然采取全面否定的态度,但对其中个别具有一定合理性的亦予以保留,使其“为我所用”。

  光武帝刘秀结束西汉末年以来的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的统一之后,要全面恢复和重建被打乱了的封建统治秩序,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加强皇权,使政令畅通,防止大权旁落。因此,改革统治机构,使之更有利于皇帝专制,便成为当务之急。刘秀鉴于西汉末年以来皇权被驾空,大臣专权,尤其是王莽篡权的历史教训,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整顿吏治,合理安置功臣 历史上的开国皇帝,周围都会聚集着一批一同创帝业、打江山的开国功臣。征战年代,他们同吃同住、同甘共苦、相互扶持、亲如手足。建立帝国以后,过去的哥们义气一下子变成了君臣有别。因此,开国皇帝与开国元勋之间往往存在着十分复杂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使之或骄纵妄为、尾大不掉,甚至危及皇权;或心存疑惧、产生二心,甚至另立旗号。在这方面,西汉初年的历史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以致韩信发出了“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感慨,道尽了众多开国元勋的辛酸。

  光武帝刘秀也是靠着血与火的激烈征战创立帝业的。在这个过程中,一大批足智多谋、骁勇善战的将军立下了赫赫战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云台二十八将”,即邓禹、马成、吴汉、王梁、贾复、陈俊、耿弇、杜茂、寇恂、傅俊、岑彭、坚镡、冯异、王霸、朱佑、任光、祭遵、李忠、景丹、万修、盖延、邳彤、铫期、刘植、耿纯、臧宫、马武、刘隆等28人。

  光武帝认为他的功臣多是戎马出身,虽擅长打仗,但不熟悉典章制度,不懂得治国理政。不少人还往往自恃功高不听命令、不遵法纪、为所欲为,如果继续受到重用,让他们身居高位,对东汉政权是一大威胁。因此,刘秀决定采取稳妥方式予以解决。

  一方面,刘秀依然效仿以前的君主的做法,大封功臣,他让郎中冯勤专管此事。冯勤精明能干,他规定按照功臣功劳的大小决定其封地大小、远近和土质肥瘠,并且制定了一个周密的方案。刘秀根据这个方案,一次就封了360多人为列侯,给予他们崇高的地位。这些列侯的食封数量,最大的有四个县,小的只有数百户,比西汉时少得多。

  另一方面,刘秀又采取措施,抑制功臣的权利,以防止他们恃宠而骄。对于这些功臣中有较高政治才干的,刘秀仍加重用,让他们参与议论军国大事。如邓禹,才学满腹、善于谋略、器量恢宏,刘秀对其委以重任,任命他为大司徒,封丰臣侯,食邑万户。公元28年春,邓禹奉命率军南攻,收降刘嘉,击败延岑。公元37年,天下平定,邓禹又被封为高密侯。而对于那些虽屡建军功却缺少治国才干的功臣,光武帝只让他们享受荣华富贵、优游享乐以尽天年,并不授以实职实权。如马成,在刘秀征讨河北时,他弃官步行,追到满阳才赶上刘秀。他杀李宪,败隗嚣,破河池,平定武都,曾被封为平舒侯、扬武将军,最后被封为全椒侯。再如马武,他是一个文化水平不高的草莽英雄,但在每次战斗中都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勇猛无敌、屡立战功,刘秀称帝后,拜其为侍中、骑都尉,封山都侯。

  因此,功臣中除了大将李通、邓禹、贾复三人参与议论军国大事之外,其他大多数列侯成为闲员。经过削权封侯,汉光武帝有效地控制了这些将领的军事力量。

  封完功臣之后,刘秀又特地下了一道诏书,希望诸位功臣不要恃宠而骄,对自己要求要严谨,节制自己的行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危险,并能把爵位传给子孙。

  后来,刘秀的继承者汉明帝刘庄请画师绘制这二十八员大将的画像,挂在南宫的云台,以应二十八星宿之数,“云台二十八将”就是因此而得名的。从此,“云台二十八将”与光武帝刘秀一起彪炳华夏史册。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也曾命画家阎立本将长孙无忌、魏徵、尉迟敬德等24名功臣的像画在凌烟阁上,以供后世敬仰,正是效法此举。

  退功臣的同时,刘秀重用了大批文吏。光武帝认为文吏们熟悉封建典章制度,懂得治理国家且情操高尚。建武六年、七年,刘秀连续两次下诏,命令各地官吏推举贤良,到京城参加选官考试。

  在诏书中,刘秀严格规定了选官的条件:第一,品德高尚,身世清白;第二,要有知识,是通经的博士;第三,熟悉各种法令,能熟练地依法办事;第四,具有魄力才干,遇事不惑,能独当一面。各地官吏在选择人才时,必须严格按照这四条标准,如有违者,必将依法治罪。

  为了得到一批有高度文化修养的文吏,光武帝还多次亲自访求名贤,网罗了一大批品行端正、廉洁奉公的有用人才。

  设尚书台,防止大权旁落 刘秀鉴于西汉前期三公权重、权柄下移,虽设三公之位,而把一切行政大权归之于设在中朝、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尚书台。西汉时的常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称为“三公”。刘秀借鉴西汉后期官制,将其分别改为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称为“三司”。并规定三司各有职掌,各负其责,不可逾越。公元51年,刘秀再次下诏,大司马仍称太尉,大司徒、大司空并去“大”字,且名位略低于太尉。官名的改动、“大”字的删除,绝不只是表面形式,而意味着三司权力的削弱,这与从前三公无所不统是有很大差别的。三司权力削弱了,权力被转到少府属下的尚书台,故有“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之说。尚书台设尚书令一人,秩千石,尚书仆射一人,六曹尚书各一人,秩皆为六百石,分掌各项政务。以下设有丞、郎、令史等官,所有一切政令都由尚书台直接禀陈皇帝,由皇帝裁决。

  这项措施,是将汉武帝以来开始参与掌权的尚书合法化、制度化。尚书台的设立是相权与皇权斗争的结果,是刘秀加强专制集权的重大措施,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项大的变化,它的设立可暂时阻止朝廷大权旁落。

  刘秀虽然提高了尚书的权力,把原来地位较低的事务性官员变为政务官,让他们掌管全国政事,直接对皇帝负责,但其地位无异于皇帝的机要秘书。光武帝还在宫廷内设置中常侍、黄门侍郎、小黄门、中黄门等宦官职务,由他们掌管传达皇帝的号令和诏书,阅览尚书进呈的文书。这样,尚书权高位低,三司有职无权,宦官只供驱使,大权便集于皇帝一身。但是到了东汉后期,有权势的大臣多加“录尚书事”的职衔,从而权柄再度下移,尚书台又蜕变为权臣专政的工具。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宦官虽然只供驱使,但实际上权力要大得多,这也为东汉中后期的宦官乱政埋下了祸根。

  简化机构,裁减冗员 公元30年,刘秀诏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精简机构、裁减吏员。诏令颁布的当年,全国共并省四百多个县,吏职减省至十分之一。这不仅节省了国家财政开支,而且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另外,光武帝还改革了地方的州郡官制。即位之初,他沿袭西汉后期制度,各州设州牧。至公元42年,刘秀又下令取消州牧,恢复了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的“刺史”制度,除首都和京畿地区外,其他十二州,每州设一刺史,遵照皇帝的命令,代表中央巡行郡国,准他们处理地方政务,不通过三公,直接上奏给皇帝,从而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监督与控制,使地方郡县也直接置于皇帝的控制之下。

  州牧总领一州军政大权,品秩为二千石;而刺史是监察官,品秩仅为六百石,二者的权力,相差甚多,刘秀的原意是防止州牧在一个比较大的范围内形成割据形势,而对郡一级主要官员,采取的却是扩大太守权限的做法。每郡原本有太守、都尉各一人,太守负责民政,品秩二千石,都尉管军事,品秩比二千石。建武六年8月,刘秀合并守、尉之权,当是因为守、尉地位相近,容易发生矛盾。军政之权归于一人,可以统一事权,消除相互掣肘的弊端。州、郡长官职权一降一升,其目的与削三公之权、增尚书之责如出一辙,都是为了维持某种关系的平衡而已。

  刘秀还改革了颁俸标准。公元50年,刘秀下诏,减少上等官员的俸禄,增加中下层官员的俸禄。这一变动旨在缩小中下级官吏同上层官僚的俸禄差距。在任何时候,地方中下级官吏都占绝大多数,不从经济利益方面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任何政治经济政策都是难以推行的。因此,缩小二者的俸禄差距,是颁俸指导思想上的一个大变化,这一变化,与官制改革不无关系。

  这些措施不仅强化了皇帝的权力,达到了“总揽权纲”的目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封建官僚机构的行政效率。

  削弱地方兵权,强化监军制度 军权问题,也是历代君主最为关注的问题。军权掌握在何人手中,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光武帝一方面加强中央军,削弱地方军,实行“精兵简政”政策。取消了三种地方军队——材官(步兵)、骑士(骑兵)、楼船(水兵);撤销了郡县的专职武官——郡都尉一职;剥夺了太守的领兵权;取消地方定期举行的军事训练;让地方士兵一律退伍还乡,从事农业生产。这样,既减少了军费开支,又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劳动力。光武帝正式废除地方上的更戍役制度,大量以刑徒兵、夷兵充实边防力量。同时,不断修筑亭候烽燧,完善防御体系,加强边防建设。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为了息边养民,确保国家安定。

  削弱地方兵权的同时,刘秀还逐步扩大中央军队。东汉时,中央军队称南北军,由中央直接控制,重大的军事行动由京都兵担任。并在重要的沿边地区,设有边防军,为中央军队的一部分。上述措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这样,既有利于把军权集中在中央,又能防止地方上的叛乱。

  但是地方军队的取消,也使地方豪强地主田庄内部的“部曲”家兵制开始发展起来。这种部曲家兵,承担着维持地方治安的某种职能。不过后来,由于中央控制力量的逐步削弱,豪强地主的部曲家兵则迅速发展,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地方势力,终于导致了东汉末年的混战局面。

  另一方面,刘秀强化了监军制度。监军的起源较早,春秋即已出现,但监军之制的最终确立应在东汉初年。如设“北军中候”掌监五营;每有将帅出征,皇帝即令亲信、近臣随军监督,等等。目的是防止将帅离心,增强中央军的可靠性和保险系数。

  限制外戚权力 西汉二百多年间,外戚曾多次专权,对汉朝统治威胁最大的有两次:一次在开国之初的吕后专政;另一次是西汉末年,外戚王氏由公而王,继而居摄称帝。刘秀少通经史,对此非常熟悉,尤其后一次是他亲历目睹的。与对待功臣的态度相类,他对外戚也是十分谨慎的。

  在建国之初,他考虑到外戚是他进行统一战争和巩固政权的依靠力量,因而对外戚也多加任用和封赏。如皇后阴丽华异母兄阴识,在刘秀即位后被任命为骑都尉,改封为阴乡侯;皇后同母弟阴兴一直追随刘秀征战,后任卫尉,赐爵关内侯。

  但统治稳定之后,刘秀为了防止外戚专权的局面的重现,便开始抑制外戚势力,不许他们干预政事,也不给他们尊贵的地位。如阴乡侯阴识虽然在刘秀统一全国的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由于是外戚,他却不得增邑。刘秀这样做,使外戚无法干政,也无法假借皇权为所欲为,从而堵塞了外戚专政这个乱源。

  防止外戚结党营私,刘秀不得不采取相对严苛的手段。如卫尉阴兴和新阳侯阴就,地位显赫,又非常敬重有才能的人。冯衍能诗善文,尤擅辞赋,颇得阴氏兄弟赏识,彼此多有来往,诸王也格外敬重他。刘秀鉴于西汉外戚结交宾客、扰乱朝政的教训,下令将外戚结交的宾客,皆依法治罪,重者处死,轻者贬官。冯衍也因此获罪,罢官归家,潦倒而死。这样,宾客不敢轻易结交外戚,外戚也不敢轻易招揽宾客了。

  到刘秀统治后期,对外戚的限制就更加严厉了。在太子太傅的选择上,他明确表示不用外戚阴识,而用正谏之臣张佚。在临终前四个月,刘秀甚至派司空告礼高庙,降太后吕雉尊号,宣布她不宜配食高庙。这样,外戚的参政权力被限制、削弱,威胁便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皇权便得到了有效的加强。

  沿袭分封制,控制诸侯王 刘秀沿袭了西汉的分封制。所分封的诸侯王国数量各个时期不尽相同,诸侯王一般都封一郡的土地,与西汉初期相比,封地显然大大缩小了,尽管如此,刘秀还是严格限制宗室诸侯王势力的增长。公元52年,刘秀下令诸郡县搜捕诸王宾客,因为此次事件,连坐被处死者有几千人。整个东汉一代,诸侯王国实际上是名存实亡。

  汉光武帝刘秀,在两汉之间激烈的动乱年代,顺应历史的潮流,采用军事手段,平息群雄,使分崩离析的中华民族再度走向统一。统一之后,采取柔术治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推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到了东汉建立40年时,全国已出现了“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的盛景。这也是东汉王朝最富庶和最安定的时期,史称“东汉盛世”。

  立德垂训,明君风范

  刘秀是在两汉之际风云变幻中登上历史舞台的。在群雄蜂起的各路豪杰中,“无尺寸之柄”的刘秀何以能够翦灭群雄、重建汉室?在满目疮痍、百业待兴的东汉初年,刘秀何以能够拨乱反正、废旧立新?在身处道德沦丧十分严重的特殊时代,刘秀又何以能够与民更始、立法垂制?在63年的人生、35年的事业、33年的皇帝生涯中,他给历史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也给历史留下了许多可资总结的经验。

  克勤克俭,不事浮华 刘秀作为一代明君,从不恣意放纵、豪华奢侈。刘秀“身衣大练,色无重彩,耳不听郑卫之音,手不持珠玉之玩”,他曾令太官不要接受郡中奉献的珍馐美味,还把远方异国进贡的名马宝剑赐给骑士。汉朝自武帝以后,后宫嫔妃达到3000之多,除皇后以外,有爵秩品级的就分婕妤、容华、充依等14个等级。刘秀即位后,只有皇后、贵人有爵秩,贵人的待遇只有谷数十斛。此外有美人、宫人、采女3等,均无爵秩和规定的待遇。

  刘秀屡次拒绝群臣“封禅泰山”的进谏,直到去世前一年,才带领百官登封泰山。针对秦始皇时开始形成并愈演愈烈的“厚葬”之风,刘秀还屡次下诏提倡薄葬。他自己也是这么躬行实践的。在为自己修造原陵的时候,刘秀对窦融说:“今所制地不过二三顷,无为山陵、陵池,才令流水而已。”就是说地面不要太大,不要起高坟,低洼处只要做到不积水就可以。刘秀还效仿汉文帝,不随葬金宝珠玉。光武帝在临终前,又下了一道遗诏说:“朕无益百姓,皆如孝文皇帝制度,务从约者。”因而《后汉书·循吏传》称颂这个时期是“勤约之风,行于上下”。

  宽宏大度,平易谦和 公元24年,刘秀攻破邯郸,诛灭王郎,缴获一大批秘密文件,意外地发现有大量各州郡将与王郎勾结、毁谤刘秀的书信材料,竟然多达几千份,甚至还有数十封自己部下偷偷写给王郎的效忠信函。但刘秀无意拆看,立即召集众将,让他们把全部材料抱到宫外广场上,在众目睽睽下一把大火烧个精光,化成灰烬。吴汉在旁边急得直跺脚,惋惜地说道:“留下这些信,就能找出隐藏的内奸。”

  刘秀不屑一顾地答道:“烧毁效忠信,令反侧子自安,今后不会再当内奸了。”这一举措安定了人心,也让那些曾经与王郎联合的人对刘秀心悦诚服。后来的许多政治家遇到这类事件也都纷纷效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比如,曹操在官渡的做法就是仿效于此。

  刘秀宽宏大度的气概也表现在他对待“逸民”、“隐士”等不驯的人物的态度上。太原郡(今山西太原西南)当时还留有大量的晋国公族的后裔,他们对新的统治者常常保持一种对立情绪,或者寻机报仇,或者隐居不仕,在王侯面前不肯称臣。至汉初,太原郡被称为“难化”之地。光武帝时,太原郡广武县有个叫周党的,在地方上很有名望,朝廷几次征他去做官,他都不愿意。后来不得已,周党就穿着短布单衣,用树皮包着头去见朝廷大员。刘秀却亲自召见了他。按礼节,士人被尊贵者召见,必须自报姓名,否则便是不尊重对方。周党见了刘秀,不通报姓名,只说自己的志趣就是不愿做官,刘秀也没有强迫他。博士范升上书,说周党在皇帝面前骄悍无礼,却获得了清高的名声,应治“大不敬”罪。刘秀把范升的上书拿给公卿们传阅,并下诏书说:“自古明王圣主都有不愿为他做臣的人,伯夷、叔齐就不食周粟。太原那个周党,不接受我的俸禄,这也是各自的志愿,赐给他40匹绸子。”

  光武帝的平易谦和还表现在他与开国元勋的关系上。有一次,光武帝和功臣饮宴欢聚,他问道:“如果你们没碰上时局大变动,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邓禹首先说:“我年轻时读书求学,或许可以做个郡文学博士。”刘秀认为邓禹太谦虚,就说:“你是世家子弟,品德志向都很高尚,何愁不做个掾功曹?”其他的人也都一一做了回答。马武则不假思索地说:“我有勇力有胆量,可以当个守尉,专管捉拿强盗。”光武帝听了,笑着对马武说:“你呀,只要不做贼,不被人逮住,能当上一个乡村里的亭长,那就很不错了。”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马武也憨厚地摸着后脑勺,笑道:“陛下说得是啊!”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刘秀与这些功臣之间的密切关系。尽管如此,刘秀仍只是奖功封侯,而不授予实际权力,对这些功臣既督以洁身自爱,又与之其乐融融,难怪王夫之发出“三代以下,君臣交尽其美,唯东汉为盛焉”的赞叹了!

  以诚待人,延揽英才 王莽末年,群雄并起、逐鹿天下。各路英豪用挑剔的眼光审视着人才,各层智士也用疑虑的内心选择着主人。正如马援与刘秀初次见面时所说:“当今之世,非独君择臣也,臣亦择君矣。”因而,如何对待人才,不仅表明了君主的贤与庸,而且关系着事业的成与败。

  在初到河北的时候,刘秀就采纳邓禹“延揽英雄”的建议,开始制定人才策略,聚集人才。称帝之后,刘秀继续贯彻人才政策,为政治中兴与经济恢复提供保障。刘秀政权中的人才十分广泛。从区域结构上,遍及各地,“云台二十八将”有11人来自南阳,17人来自颍川、上谷、扶风、东莱、巨鹿、渔阳、信都等地。从人才来源上,云集各类,有的是与他同举义旗的,如邓晨、李通等;有的是投奔而来的,如邓禹、王常等;有的则是从敌对营垒中争取来的,如冯异、窦融等。从社会层次上,包罗万象,如吴汉曾是“贩马自业”的小商贩,王常是出身卑微的布衣,卓茂则是精通经学的儒生。但刘秀对大家都诚信相待,用而不疑。

  公元28年,割据陇右的隗嚣正游离于公孙述和刘秀之间,到底归服哪方,犹豫未决。隗器就派他的将军马援先后去成都和洛阳观察时政。马援自幼就聪明过人,被誉为“神童”,在西州一带很有名气,也很受隗嚣敬重。刘秀接见马援这样一个关系重大的使者,却没有升堂坐殿,只是便衣便服,连帽子都没带,独自一人坐在洛阳宫宣德殿的廊庑下面,让一个宦官引导着马援去见他。刘秀一见到马援就微笑着说:“贵客敢往来于两个皇帝之间,见多识广,胆识过人,今天有幸见到贵客,真是深感荣幸。”这一平易谦和的姿态,使马援立刻感到了一种明君的魅力。于是,马援叩头说:“当今的局势,君主在选择良臣,臣下在也择良主而事。臣与公孙述有同乡之谊,少年时就相识。前些日子我去看公孙述,他召见我时大摆排场。前前后后皆有卫士,威风凛然,派头十足。而今日我从远方来来见陛下,陛下却如此随和地接待我,一个随从都没有,陛下难道不怕我是间谍刺客,要来谋害陛下?”光武帝听了笑着说:“我知道你不是刺客,我想你只不过是个说客罢了!”

  这次会面,让马援目睹了刘秀的宽宏气量,惊叹他与当年的高祖刘邦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不愧是真正的帝王之材。后来,马援劝隗嚣归服刘秀,隗嚣不听,马援就脱身自己归服了,成为刘秀麾下的一员得力大将。

  冯异本为王莽任官,刘秀却信而不疑。由于冯异为人正直,办事沉稳,不邀战功,诸将论功时“独屏树下”,人称“大树将军”。冯异后被拜为征西大将军,长期率兵镇守关中,权威特重。有一次,隗嚣派周游作为使者前往洛阳去见刘秀,但周游却在刘秀手下大将冯异的军营前被仇人杀死,凶手随即逃之夭夭。这场意外更加深了刘秀与隗嚣之间的裂痕,也让曾经跟随刘秀多年并立下赫赫战功的冯异感到不安。他统兵在关中驻守了三年,深受当地民众爱戴,却也招来了流言蜚语,有人在刘秀面前告发冯异要在当地自立门户。闻讯之后,冯异上书请求调回洛阳,刘秀却没有同意,并表示绝不会怀疑冯异的忠心。但冯异仍然无法安心,再度请求进京,这次他得到了批准。见面之后,刘秀热情地回忆起当年他与冯异共同起兵的经历,并着重提到当年在河北,从蓟州到饶阳的路上共同渡过难关的日子。所有的猜疑与担忧都在他们的倾心长谈中烟消云散,在冯异的协助下,刘秀继续进行着平定隗嚣和公孙述势力的事业。

  刘秀之所以在反莽斗争中异军突起,逐步发展,建立东汉政权,最后统一中国并创造了“光武中兴”的局面,与他对人才的重视、信任是密不可分的。

  虚怀谨厚,从谏如流 刘秀是个“谨厚”之人,谨厚的性格使他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形成自己的决策;刘秀还是个英明之主,英明的原因在于他能够采纳众臣的谏议,从而改正自己的过失。刘秀对于臣下的歌功颂德、阿谀奉承,常能持一种清醒甚至是厌恶的态度,他更愿意多表扬一些刚正不阿的官吏。在刘秀的诏书中,经常说自己“德薄”,要上书者不要称他圣明。各郡县经常报告一些所谓“嘉瑞”事物,群臣要求史官将这些“嘉瑞”记载撰写成书,以传后世,刘秀一律不许。

  一次,大司空宋弘奉召参加刘秀的宴会,见宫室内新添屏风上画的都是漂亮的仕女,宴会中刘秀不时注目仕女图,宋弘见状说:“未见好德如好色者。”刘秀听后立即派人撤去屏风,笑着对宋弘说:“闻义则服,可乎?”择善而从、虚心纳谏,使得刘秀延揽的大批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也使得刘秀及其所建立的政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决策失误。

  刘秀本来不好田猎,有一次偶然乘兴去打猎,深夜方归,要从洛阳城的东北门进城,掌管这个门的官吏郅恽拒不开门。刘秀让人点起火把并告之皇帝回来了,郅恽说:“火光闪烁,又隔得太远,根本看不清楚,这叫我怎么能相信真是皇帝进城呢?”始终也没有开门。刘秀没法,只好转到东中门进了城。

  第二天,郅恽上书光武帝说:“陛下远猎山林,夜以继日,带领出一种不良风气,这会危害国家的。”刘秀看了,不但没有治罪于他,反而赏赐了他100匹布,后来还让他做皇太子刘强的殿中侍讲,教授《韩诗》(韩婴所传《诗经》)。而把放刘秀进去的掌管东中门的官吏贬为登封县尉。

  宽厚仁慈,勤勉敬业 刘秀9岁的时候,父亲刘钦病故,他便随家人来到叔父任职的萧县生活,在那里完成启蒙教育,后到长安太学游学,专攻儒家经典。寄养的生活和所受的教育,使他形成了谨厚诚信、勤俭自励的性格。

  长安归来后,刘秀回到南阳家乡,操持家业,从事农耕,生活倒也殷实充裕。史称他“乐施爱人,勤于稼穑”。由于“长于民间,颇达情伪”,他深知百姓稼穑的艰难和民情的好恶。所以,刘秀后来为政宽简,并大力减轻百姓负担。

  还有一件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刘秀仁厚的性格。当初,刘秀的哥哥刘决定起义时,人们对刘等人的反莽举动怀有恐惧,对刘的性格也怀有疑虑,因而或驻足观望,或“亡逃自匿”,人心摇摆不定。正在伤脑筋的时候,刘秀第一个响应哥哥的倡议,穿上了红袍高冠的戎装,仪表堂堂、威武地出现在人们面前。刘秀的举动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原来纷纷出逃保命的乡亲们都改变了主意,说:“刘秀可是出名的稳重厚道人,他都从军了,那肯定此事是有道理的。跟着他准没错儿。”

  刘秀的人格魅力,使人们竟然忘却了杀伐的惨烈,已经外逃的人又都跑了回来,主动应征入伍。很快,刘秀就帮助哥哥召集到了八千子弟兵。

  在统一全国之后,光武帝仍能兢兢业业,勤于政事,“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议论经理,夜分乃寐”。太子见他太辛苦了,便劝他注意休息,刘秀却说:“吾自乐此,不为疲也。”光武晚年,虽因迷信图谶,宣布图谶于天下;贬逐了桓谭、冯衍等直言敢谏之士,有拒谏之失,但大体说来尚能始终保持谨慎,在封建帝王中还是难能可贵的。

  废立皇后,当机立断 光武帝刘秀堪称中国帝王中的顶峰人物,文才武略、相貌人品,都达到了再无人企及的程度。他前后有过两位皇后:郭圣通与阴丽华。这两个女人,虽然一废一立,但她们都是中国后妃群中最幸运的人。即使是被废离异的郭圣通,也不例外:在同样离异的后妃中,她是唯一没有被囚入冷宫,没有母子俱丧,过得最自由的一个。

  在是非、优劣之间,在选择定夺面前,刘秀能当机立断,果敢决策。这在他处理废立皇后这件事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刘秀最初娶的是阴丽华。阴氏为新野大族,阴丽华从小知书达理,而且美貌远扬。刘秀到新野听说了阴丽华的美貌,在长安看到皇帝仪仗队中手执金吾的侍从官的威仪,不禁感叹道:“仕宦当为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公元23年,29岁的刘秀与阴丽华终于喜结良缘。

  婚后,刘秀仍继续致力于反莽斗争。征讨王郎时,真定王刘扬聚兵十多万,听命邯郸王郎,不肯归附刘秀。刘植亲自前往劝说刘扬,刘扬勉强同意,却提出与刘秀结亲的条件。刘扬有一个外甥女叫郭圣通,欲为其择一良婿。于是在公元23年,刘秀令刘植为媒,执雁赍金,送作聘礼,择日亲往真定郡迎娶郭圣通。

  刘秀称帝的第二年,议立皇后。于是出现了一个问题,一边是郭圣通——与刘秀患难相随的红粉知己,并已产下长子刘强;一边是阴丽华——这个刘秀梦寐以求,终于如愿以偿的结发妻子。他认为阴氏先娶,又雅性宽仁,欲立之为后,但阴丽华认为郭氏有子嗣,又生长王家,坚决辞让。结果刘秀就立郭圣通为后,立其子刘强为皇太子,封阴丽华为贵人。

  刘秀在称帝后,勤政务实、恩威并济,终于使天下归心,成就了大一统的局面。其间,刘秀对阴氏始终念念不忘,一直非常宠爱,阴丽华也陆续生养了五个子女,这便使得郭皇后对刘秀“数怀怨怼”。这种怨怼之情明显违背了刘秀倡导的“宫教”,刘秀于公元41年一纸诏书废除了郭皇后,立阴丽华为皇后。

  就在郭圣通被废后惶恐不安的时候,刘秀的又一道诏书来到了她的面前。她原以为这一定是贬居冷宫,甚至是逼令自杀的旨意了。谁知道一切都完全出乎她的意料。

  刘强继续他的太子之位,郭氏所生的次子刘辅升为中山王,封地额外增加一郡——这一郡的收入,则是为郭圣通准备的生活费用,她由皇后改称“中山王太后”,和儿子一起生活。

  大概是对当年阴丽华由发妻变为姬妾向皇后叩拜的场面记忆犹新,刘秀不想看见又一个妻子重演当年由妻变妾的场面,自己重新领教那种难受的滋味,他才做出这样的决定,避免让郭圣通在离异的打击之外再遭伤害。

  刘秀还亲自草拟诏书,说明废郭圣通、立阴丽华的道理:“皇后郭圣通,总是满怀怨恨,屡次违背朕心意,不肯善视非她所生的孩子。宫廷之中,谁看见她都像看见鹰鹫一样。如今她没有慈爱的品德,却有吕雉、霍成君的风范,日后我怎么能把幼小的孩子们托付给她?现在我派大司徒戴涉、宗正刘吉代表我去收缴她的皇后玺绶。贵人阴丽华,是乡间良家女子,我在微贱的时候就嫁给了我,由于兵荒马乱,被迫别离。幸亏老天有眼,我和她都从战乱中劫后余生,已经有三年没有见过面,这次终于再次团聚。对她的美德我非常了解,因此想要立她为皇后,她却坚持推辞,甘愿为姬妾。我敬慕她的谦让高尚,曾经想要封她的弟弟们为侯爵。可是没想到,他们没有得到我的封爵,却陡遭祸患,母子俱丧。我十分愧疚伤怀。虽然他们不能活着享受高官厚禄,身后也应该得到尊荣。她的品性,足以母仪天下。大臣们照从前皇帝废后立新的规矩,把仪式办好。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对于我来说,是人生的不幸,更不是国家的福气。你们都不必上书祝贺。”

  后来,太子刘强多次向光武帝提出让太子之位的请求,刘秀表示郭皇后之事不会累及太子,没有答应,还耐心劝慰。但刘强表示,自己是真心让贤,依旧请让太子之位。刘秀最终接受了他的请求,改立阴丽华的儿子东海王刘阳为太子,改名刘庄,这就是后来的汉明帝。让原太子刘强去做东海王。

  建武二十六年,郭圣通被废9年后,她的母亲“郭主”去世了。刘秀和阴丽华的母亲都已早逝。对于刘秀来说,“郭主”是这世上最后一个跟他有过“母子”情份的人。于是,刘秀用最高的礼仪为这位被他喊过20年“娘”的老妇人举行葬礼,并且亲自以子婿的身份带着所有的文武百官一起出席。并派专人前往真定,将前任老丈人郭昌的灵柩迎到洛阳,与郭主合葬,追封郭昌为昌阳安思侯。

  刘强28岁时,辞别父亲和继母,前往自己的封国东海。刘秀始终对儿子无过而被废太子位非常歉疚,阴丽华也对自己生的刘庄取代长子地位心中不安。于是,刘秀将刘强的封地再次扩大,使他实际上成为拥有两个封国的亲王,领地合计29县。而其中特地加入鲁国的原因,则是因为那里有最为壮观华丽的宫室灵光殿。

  为了更好地照顾远行的儿子,刘秀特意安排刘强的堂舅新郪侯郭竟去担任外甥的东海国相。临行时,刘秀还下诏,将刘强的车马仪仗以及宫室陈设都升至跟自己这个皇帝一样的档次,以此弥补刘强未能登基为帝的遗憾。

  在得知儿子被如此优遇的消息之后,当年夏六月丁卯日,郭圣通终于了无牵挂地离开了人世。刘秀与阴丽华对郭圣通的去世百感交集,以封国太后的礼仪将她葬于北芒。

  公元56年,刘秀已经做了三十多年的皇帝,他自以为功成业就,可以告慰天地祖宗了。二月,他亲自到泰山举行了盛大的“封禅”大典,祭拜天地。四月,回到洛阳后立即诏令改元,把这一年改称“建武中元元年”,以志纪念,并表示一年复始、万象更新之意。想不到第二年刘秀就去世了,时年63岁。

  刘秀死后,阴丽华之子,太子刘庄即位,即为汉明帝,尊阴丽华为皇太后。后来,阴丽华的孙子章帝北巡路过真定时,特地按照阴丽华的叮嘱和郭氏家族聚会,赏赐万斛粟米和五十万钱。公元64年正月,60岁的阴丽华去世,她被合葬在光武帝刘秀的原陵,世称“光烈皇后”。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