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八十五章 废黜阴皇后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的成员是一群非常女性。她们有的出身高贵,也有的出身低微卑贱;她们有的一生荣耀,也有的凄婉悲苦;她们有的流芳千古,也有的遗臭万年;她们有的绝代风华,也有的红颜薄命。她们有不同的才情、不同的人生际遇、不同的命运结局,却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皇后,而她们的丈夫则被称为皇帝。

  表面上,皇后拥有至高的荣耀、炫目的光环,母仪天下,表率后宫。但其中也不乏些许无奈,甚至凄苦。她们有的能够得到丈夫的真爱,夫妻俩琴瑟合鸣,开创一代盛世;有的则作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只顶着个头衔,茕茕孑立,孤独终老;也有的在名利、地位的勾心斗角之中,最终没能把这个位置坐到底,那等待她们的是被废黜、打入冷宫、灭族、郁郁而终,甚至赐死。

  汉和帝的皇后小阴氏就是这样一位废后,她被废黜的原因似乎和西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陈阿娇有几分相似,与前朝大宋贵人“生菟巫蛊”案的遭遇几乎如出一辙。

  大多数人都知道,汉和帝的皇后名叫邓绥,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贤后、美后、名后。实际上,邓绥只是汉和帝的第二任皇后,而小阴氏才是汉和帝的第一任皇后。

  小阴氏出生在东汉历史上地位显赫的阴氏家族,她的曾祖父是东汉光武帝那位大名鼎鼎的皇后阴丽华之兄阴识。之所以称其为小阴氏,也正是为了区别于她的曾姑祖母。

  这样说来,汉和帝、小阴氏、邓绥,这三个人之间还有复杂的亲戚关系。汉和帝的曾祖父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曾祖母就是阴丽华,他和小阴氏是表兄妹的关系。再来说邓绥,她的家世显赫程度一点也不比小阴后差,她的祖父是首劝刘秀称帝的东汉开国功勋、太傅邓禹,父亲是护羌校尉邓训,母亲也姓阴,是阴丽华皇后从弟之女。也就是说,按母家的辈份,身为阴丽华皇后的侄外孙女的邓绥是小阴氏的表姨妈。而汉和帝刘肇做为阴丽华皇后的曾孙,小阴氏的表哥,自然也是邓绥的晚辈。当然,辈份并不是问题。从西汉惠帝刘盈迎娶他的亲外甥女张嫣为皇后起,两汉四百余年历史中,皇族里这样“乱伦”的婚姻关系并不罕见。更重要的是,对于小阴氏和邓绥来说,亲戚关系战胜不了家族利益和爱情归属,这场3个人的婚姻,仍然是一场你死我活的竞争。

  虽说邓绥长了汉和帝、小阴氏一辈,但小阴氏却是先于她入宫嫁给和帝,并被立为皇后的。

  刘肇在他14岁这年终于翦除了权倾朝野、倒行逆施的外戚窦氏一族。在他第一次选娶妃嫔的前夕,真真正正地成了东汉王朝的当家人。扬眉吐气的刘肇处理完国家大事,决定考虑个人问题。于是,刘肇派出专人在世族贵戚中选择适龄的未婚少女以充六宫之选。在众多候选人中,有两位入选者的家世最为高贵,一位是刘肇的表妹小阴氏,还有一位就是刘肇的表姨妈邓绥。然而,就在邓绥中选即将入宫的前夕,邓训却离开了人世。邓绥坚持要守孝尽哀,推迟了进宫的时间。于是,13岁的小阴氏得以先入皇宫,小阴氏生得聪慧娇美、小巧玲珑,而且颇有学识,还写得一手好字,很得和帝的喜爱,他几乎专宠小阴氏一人,很快就让她荣升贵人。

  3年后,小阴氏被封为皇后。开始的时候,小阴氏还表现得不错,母仪天下、善解人意,也很善于协调和其他宫人、嫔妃的关系。可能是年纪太小的缘故,小阴氏也一直没有生育,但她并没有限制和帝对其他宫人的亲近。因此,和帝与其他寻常宫人生下过几个儿女。小阴后的贤德也让汉和帝深感欣慰,对她也就更加宠爱了。可是日子一久,再加上后宫日益充盈,小阴氏刁蛮、骄纵、好嫉妒的本性也渐渐显露出来,甚至在和帝面前也会使小姐脾气。开始的时候,和帝虽对她渐渐产生不满,但念在她年纪小,没有过于计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是过去了。可小阴后不但没有收敛、悔改,反而变本加厉。而促使小阴后转变的原因一是性情使然,另一个就是邓绥的入宫。

  邓绥守孝期满后,再次被征选入宫,16岁的她貌美若仙、体态修长、光彩照人,她一入宫,便使得后宫三千粉黛无颜色。因而,邓绥当之无愧地成了后宫的第一美人。自从见到了邓绥后,18岁的和帝心花怒放,很快将邓绥封为仅次于皇后的贵人,让她入住嘉德宫,整日与她如胶似漆。渐渐地,和帝发现,邓绥不仅是美艳无双,更有渊博的才学,柔顺守礼的性情,不禁对这位长辈姬妾刮目相看,越发割舍不下。刘肇将自己原本都给了表妹小阴后的热情与爱意,逐渐地分转到了邓贵人的身上。

  小阴后当然感觉到了丈夫的变化,她不能忍受与自己青梅竹马的表哥竟然如此迅速地移情别恋。也许阴氏家族的长辈曾经不止一次地教导过小阴后应该如何冷静地处理后宫争宠,怎样紧紧地抓住丈夫,只是对于不过十六七岁年纪、一向娇贵又一帆风顺的小阴后来说,这无疑是难以完成的任务。小阴后无论如何也难以接受丈夫的心里真正地装了其他人,更何况丈夫的新欢出身高贵不亚于自己,辈份上比自己还更高一级,容貌才学更是不知高出自己多少倍。如此,小阴后将邓绥视为劲敌也就不出奇了。

  和帝也似乎觉得自己有些愧对表妹,在邓绥入宫得宠后不久,就将小阴后的父亲阴纲特别晋封为吴防侯。然而不幸的是,这只是刘肇无法重燃旧情后的折价补偿,对于男女之情,他能够给予小阴后的却是越来越少了。到后来,皇后的长秋宫中甚至再也看不见和帝的影子。丈夫来得越少,小阴后就越嫉恨邓绥,一心只想找到邓绥的过失,动用皇后的权威处治她。

  可偏偏邓绥严守礼法、处处拘谨、行事低调、柔静温娴,从不轻言妄动,使得后宫里人人都对她赞不绝口,十分敬重。小阴后无论怎么努力,都抓不到邓绥任何纰漏和把柄。

  眼见小阴后的嫉恨一天比一天强烈,邓绥开始时常装起病来,但是她的装病也与众不同,她自称有病,是为了将皇帝对自己的专宠分淡一些,为此还亲自在宫中选择美女送给和帝,要他广种簿收。邓绥主动分惠的表现,不仅赢得了后宫妃嫔们的众口称扬,更让和帝觉得她有母仪天下的潜质,而对她赞赏有加、恩宠日隆。

  而邓绥的所作所为却让小阴后更加恨之入骨。小阴后当然知道邓绥向和帝多次推荐宫女的事情,而问题也正在这里:举荐宫女,这样露脸示好的事情,原本应该是皇后的分内工作,却都被邓绥代劳了,而为什么被她推荐的都是才人这种既没爵位又没家世的下层宫人,从来也没有将皇帝劝回皇后的宫中呢?小阴后对于邓绥取悦皇帝的心思看得明明白白,她越来越觉得,邓绥是在以退为进,将自己一步步逼上绝路。每当邓绥按宫规前来进谒皇后之时,小阴氏简直恨不得将这位所谓的表姨妈撕成碎片。偏偏邓绥的脸上永远平静如水,心思却又深不可测,对此,小阴后一点办法都没有。渐渐地,她不但恨邓绥,而且更恨透了刘肇。现在对于她来说,刘肇已经不是当年珍爱她、疼惜她的表哥、丈夫,而是一个被邓绥迷惑,随时都有可能废掉自己,将自己丢进万丈深渊的危险人物。

  大约是在公元101年的时候,和帝刘肇忽然得了重病,卧病不起,有一天甚至到了危殆的地步。消息自然立刻就传到后妃们的耳中。

  小阴后听到这个消息,不但没有为丈夫伤心焦虑,反而欢喜不已,认为老天终于长眼,要在自己还没被赶下皇后宝座之前,收走刘肇的性命了。小阴后多年郁积的愤怒终于等到了发泄的机会,就忍不住对自己身边的亲信密言:“皇子年幼,我是皇后,将来大事自然都将掌握在我手中。我一旦大权在握,一定要灭邓氏家族,不让邓家再有一个人活在世上,看她还能神气到几时!”

  然而被妒火烧红了眼的小阴后没有想到,自己信任的贴身宫女,平时常受邓绥的恩惠,也敬重她的为人,对皇后的所作所为早已看不过去了,这一席话立即就被飞报到了邓绥的耳里。

  邓绥其实早已知道皇帝假如不起,小阴后就不会放过自己,她可能早已不止一次想过这可怕的结局,但是当小阴后的毒誓传入耳中时,她仍觉得好似晴天霹雳。

  邓绥非常痛苦地泣诉道:“我竭尽全力侍奉皇后,如此的顺从于她。可她还是容不下我,看来我的祸事也不远了。我死不足惜,但却不能牵连无辜的家人。如今皇上病危,不知能不能撑过此劫,虽说女人没有为丈夫从死的义务,但是当年周公祈求替死周王,越姬也愿为丈夫替身。我决定效法古圣先贤,一来可以报答皇上的恩情,二来可以纾解宗族之祸,三者也不至于使皇后像当年吕雉那样制造‘人彘’,损害阴家的名声。如今只有让我先去了才是权宜之法。我只祈求皇上能平安康复,家人能和乐平安。”

  邓绥下了赴死的决心,身旁的宫人反复劝阻她,她都不听,吩咐准备好香案供品,准备当晚再做一次祷告后,就饮鸩自杀,并且亲自写了一篇祈祷文。当晚,邓绥正准备在嘉德宫内自尽,忽然听宫人报告说,皇上的病已经有了起色。邓绥跪在地上说:“谢天谢地,皇帝平安,我就心安了。”

  第二天,汉和帝的病真的痊愈了,这等于是救了邓贵人一命。后来这件事被汉和帝知道了,他对小阴后除了更加疏远外,又加了一层愤恨,于是便有了废后的想法。

  就在和帝病愈后仅仅几个月,公元102年四月,有人告发小阴后与其外祖母邓硃暗行巫蛊,私下诅咒宫廷,对皇帝不利。和帝派出中常侍张慎、尚书陈褒,要求严查到底。

  追查的过程果然严格,就连告发者没有提到的阴家其他成员也统统被捉拿,而且严刑拷问。这些养尊处优惯了的公子小姐虽然受不了苦刑,但也都知道事关重大,一旦画押就是家族的灭顶之灾,更何况这事可能根本就没有,想招也无从招起。然而,钦差大臣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因为不肯“认罪”,邓硃的儿子邓奉、邓毅,小阴后的弟弟阴辅都被活活拷打至死。其他的家人无奈,承认了巫蛊诅咒之事。和帝早已与小阴后不和,见此再不愿顾及旧情,立刻便废去皇后小阴氏,令她徙居桐宫。阴后无奈只得缴出玺绶,幽居于寂寞的冷宫。不久其父阴纲畏罪服药自尽,外祖母邓硃也因受刑过重而毙命。阴氏亲属被流放日南郡比景县,还有一些内外宗亲一律免官、罢爵,赶回老家新野去当老百姓。偌大的阴氏家族只剩小阴后凄惶孤冷,做了7年皇后的小阴后再也承受不住如此大的落差和家族覆没的惨痛打击,终日郁郁寡欢,少进饮食,以泪洗面,不久就愁病交加而死。和帝以一口棺木将小阴后草草收殓,当天就被抬出宫外,葬于荒野之中。22岁的邓绥在和帝废后的当年十月,被册立为皇后。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