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九十九章 刘志的三后之谜

  汉桓帝15岁即皇帝位,36岁驾崩,在短短二十余年的皇帝生涯中,他共立了三个皇后。分别是梁皇后梁女莹,邓皇后邓猛和窦皇后窦妙。

  关于这三位皇后,那可是个个都有故事,而且她们还对汉桓帝身后的一个最重大问题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这就是嗣位储君的问题。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汉桓帝的继位人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汉灵帝刘宏。可刘宏并不是桓帝之子,而是他的堂侄。为什么汉桓帝没有立他的儿子为储君呢?答案很简单,他没有儿子。那为什么号称拥有成千上万后宫佳丽的汉桓帝会没有子嗣呢?莫非是有什么“隐疾”?还是……这些又和他的三个皇后有什么关系呢?带着这一个个疑问,让我们一起去揭开桓帝三后的神秘面纱。

  说起来,要不是有这第一个皇后梁女莹,汉桓帝恐怕还当不上皇帝。当年,15岁的刘志受梁太后保媒,喜滋滋地从封地赶往京城相亲,他的未婚妻可了不得,是梁太后和大将军梁冀的妹妹——大汉朝最有身价、最炙手可热的千金小姐。这份荣耀忽然降临到他这个小小的蠡吾侯头上,着实让这个才15岁的少年受宠若惊,接到相亲懿旨后,他便立即带上丰厚的彩礼,跳上马车,直奔京城洛阳。但是,刘志没想到还有一个更大的“馅饼”从天而降。等待他的不仅是千娇百媚的小新娘,还有大汉皇帝的宝座。因此,毫无悬念,汉桓帝的第一个皇后,就必须是这个梁家最小的女儿梁女莹。

  桓帝登基后的次年六月,比照汉惠帝纳张后故事,以黄金两万斤为聘礼,迎娶梁女莹入掖庭,八月份正式举行大典立为皇后。桓帝自然要对梁太后施以母子之礼,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姐妹变成婆媳的奇怪情况。

  在这段时间里,梁太后秉政、梁大将军专朝,不管他们的妹妹梁女莹是天仙还是魔鬼,桓帝都必须对她恭恭敬敬,独加宠幸,且目不斜视、心无旁骛,视其他花花草草如无物。因此,皇后以下“莫得进见”。

  梁皇后也仗着哥哥姐姐的权势,穷奢极欲,为所欲为,耗费的国库资源,远远超过前代的皇后。而且,梁皇后还极力限制桓帝的私生活。算起来,凭她的姿色,充其量也就是个清秀佳人,而后宫粉黛则是环肥燕瘦,不乏倾国倾城之容、国色天香之貌、风华绝代之色。所以,生来娇贵、善妒的梁皇后自然厌恶所有的后宫佳丽,尤其是貌美的宫人,更不允许她们接近桓帝。这让正值精力旺盛之年的桓帝欲火中烧,对其自然极为反感。然而,因其身旁全是梁氏外戚掌权,只好暂时忍耐。

  3年后,梁太后死去,临终之前归政桓帝。桓帝亲政,梁氏的势力逐渐削弱。桓帝对梁皇后就不那么勤快地表现夫妻恩爱了,开始在后宫“广种薄收”。虽然梁冀仍然掌握着朝廷大权,但毕竟作为外臣,他并不能像梁太后那样对皇帝寝宫里的事牢牢盯住,随时干涉。但娇惯擅宠的梁皇后可不干,虽说她当皇后已经有不少年头,前些年一直都是独占宠眷,却一直没有生育,如今丈夫“移情别恋”,却看到处处果实累累,简直就忍无可忍。虽然她不能对桓帝怎么样,却想方设法对那些获得皇帝“临幸”的后宫女子们痛下杀手,只要有怀孕的,“母子”皆不得好死。如此,可排除桓帝有“隐疾”的推测了。

  看着爱妾一个个惨死,看着自己的孩子皆胎死腹中,桓帝内心自然痛苦万分,对梁女莹的最后一点夫妻之情也泯灭了。但刘志虽视梁皇后为仇敌,但也毫无办法,毕竟国家的印把子还掌握在梁皇后的哥哥梁冀手里。刘志选择的反抗手段只能是不再涉足皇后寝宫,只要有可能,就尽量不和皇后见面。这样下来,梁皇后恼怒也好、忧伤也好、发飙也好,统统都像重拳打在棉花包上。而她的哥哥梁冀和嫂子孙寿却暗中另有如意算盘,根本就不再把这个妹妹放在眼里。毕竟,梁皇后不能生育,就没有延续梁家权势的本钱,而且她对嫂子孙寿妖媚张扬、抢夺天下第一时尚夫人地位的作为很不满,两姑嫂关系越来越恶劣。

  粱皇后愤恨交加,不久就一病不起,结果于公元159年,病死宫中。在梁冀的主持下被谥为懿献皇后,按谥法,“懿”的意思是温和圣善,“献”的意思是聪明睿智,相对梁女莹的人品言行,只能是一种讽刺。梁女莹当了13年的皇后,葬于懿陵。梁皇后死后不久,桓帝就利用宦官铲除了跋扈朝堂20多年的外戚梁氏。接着,桓帝褫夺了梁女莹的皇后位号,贬为贵人,把懿陵改为贵人冢。

  关于这位梁女莹皇后,还有一段小插曲不得不说,梁女莹可是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接受过婚前检查的皇后。

  《汉杂事秘辛》记载:东汉桓帝要立大将军梁商的女儿梁女莹为皇后。未成婚前,桓帝派吴婀女官来到梁府。一进门先观察梁女莹的走路姿势。接着,便跟梁商大将军一家说,要请梁女莹进闺房,脱衣仔细检查女公子身体的各部位。

  出身豪门贵族的千金梁女莹抵死不依,吴婀无奈,只得出示“尚方宝剑”,吓唬她说:这是皇上的圣旨,也是皇家选后的规矩。企望当皇后的梁女莹,才勉强走入闺房接受检查。

  吴婀先检查梁女莹的乳腺,看有没有肿瘤包块;同时又用鼻子嗅嗅有没有狐臭,有没有鼻炎气味。接下去看看肚脐的形状深浅,肩膀的宽厚,腰围,臂的弹性,大小腿肤色、长度,以及手掌十指、脚板平凹与十脚趾的颜色,最后是妇科检查及病史询问。

  全部未见异常,又重新检查五官与头发浓密及颜色,查耳朵、齿、鼻梁、眼、眉。最后让梁女莹三呼“万岁”,以检查声带发音如何。

  梁女莹病死,接下来出场的,是皇帝的第二位皇后——邓猛。

  作为梁家媳妇的孙寿,一直怂恿利用丈夫梁冀的权势为自己娘家人谋私利,对小梁皇后这个不明事理的小姑子一点都没有好感,孙家和梁家一直都处在明争暗斗中。孙寿在亲戚中发现了一个年轻靓丽的美女,于是就把她收养为自己的女儿,并把她送到了桓帝身边。在她的如意打算中,这个小美女将是取代小姑梁女莹实现自己富贵万年美梦的一个重要工具。

  这个外表柔弱娇美的小美女有一个奇怪的名字——邓猛。而邓猛的父亲倒有个十足女性化的名字叫邓香。不知道是不是史官搞错了父女俩的名字,想想也不太可能,就算史官搞错,邓家也总该有家谱吧?那就只好按照史书上记载的来称呼他们父女了。

  邓香是汉和帝皇后邓绥的堂兄的儿子,邓猛也就是邓绥的堂侄孙女。邓香早死,其寡妻宣氏带着拖油瓶女儿邓猛改嫁给了孙寿的舅舅梁纪,因而邓猛跟着继父的姓氏,改名梁猛。本来按辈分,梁(邓)猛小姐应该算是孙寿的表妹,而孙寿却见到这个继表妹美貌出色,恰好自家老公也姓梁,就把她弄过来当做自己的女儿,送进了皇宫,当上了采女。果然不出所料,梁(邓)猛小姐美貌温柔,又经过孙寿的媚术调教,魅力远胜梁皇后,加上同样有梁家的背景支持,她很快就被立为贵人,成为桓帝刘志的第一宠妃。对此,梁冀和孙寿夫妇都很得意,以为不论梁女莹或者梁猛得宠,他们都能左右逢源立于不败之地。但是他们做梦都想不到,这一招其实是一步臭棋,反而为自己的覆灭压上了最后一根稻草。

  皇后梁女莹死,宫廷内外都看好梁(邓)猛贵人将会是下一任皇后。梁冀夫妇为了巩固自己的影响力,就必须让众人相信梁(邓)猛就是他俩的女儿,因此就想杀人灭口,除掉所有知情者。当时梁(邓)猛的姐夫邴尊被提升为议郎,有机会见到皇帝,梁冀怕他泄露邓猛的真实身份,就再次使出惯用手段,派人暗杀了邴尊。为了彻底灭口,他又派刺客前去暗杀梁(邓)猛的生母宣氏,不想没有得逞,反而败露,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如厕议事”以及铲灭梁氏。

  次年,刘志即立梁(邓)猛为皇后,入主后宫。桓帝因长期受挟梁氏,所以对“梁”这个姓氏深恶痛绝。便赐梁(邓)猛“薄”姓。母以女贵,“薄”皇后的母亲被封为“长安君”。四年后,桓帝遂复其“邓”姓。并追封邓香为车骑将军,安阳侯。增加皇后母亲宣氏封邑,改长安君为“昆阳君”。皇后的哥哥邓演已去世,就封其子邓康为沘阳侯,赏赐钱财巨万。几年之后宣氏去世,又让邓康的弟弟邓统继承了昆阳侯的爵位,担任侍中,另一个弟弟邓秉为淯阳侯;他们的堂兄邓会为安阳侯、虎贲中郎将。邓氏宗族中很多人当上了列校、郎将,俨然外戚复兴的模样。

  灭梁氏有功的“五侯”为了讨好皇帝,巩固自己的既得利益,就投其所好,到处收罗美女,充实后宫,使后宫里嫔妃的预备役美女——采女都达到了东汉开国以来的最高峰——五六千人,而服侍这些美女的宫女差役更达到上万人。这样桓帝整日整夜醇酒佳人、春宵无限,对邓皇后再也不放在眼里了。

  邓猛得宠多年并无一男半女,又年过而立,美貌渐衰,她却没有自知之明,“恃尊骄忌”,眼看落花流水春去也,她怨恨不满,把脾气发泄到桓帝的新宠郭贵人身上。这郭贵人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她与皇后势不两立,不断利用自己得宠、常在皇帝左右的优势,时时进谗言、处处下陷阱,终于让桓帝下决心,于延熹八年正月下诏废黜邓皇后,并关进宫廷监狱——暴室。不久邓皇后就在那个不见天日的地方不明不白地死去,对外声称“以忧死”。

  邓皇后的家属也跟着倒霉了,她的叔叔河南尹邓万世和侄子邓会都下狱死,另一个侄子邓统被免去官爵,遣送回原籍,家财没收充公,还算侥幸逃得一命。

  和邓皇后对抗取得胜利的郭贵人却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她很快就发现桓帝的爱宠已经移到更加年轻美貌的采女们身上去了,其中一个名叫田圣的美女尤其得宠,她和另外八个采女组成一个小集团,把桓帝牢牢地围在中间,朝夕行乐、日夜笙歌。

  在确立继后时,新入宫的窦贵人虽然深孚众望,在更多人眼中是合适的皇后人选,但汉桓帝并不愿按照大臣的意思选立皇后。身为皇帝的汉桓帝在梁氏专政期间,忍气吞声,这段经历使刘志对专权的梁氏恨入骨髓,以至于憎恶所有权势显赫的大族。于是,刘志决定要立田圣为皇后。他的这一决定立即在朝廷上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大臣们纷纷上书进谏,阻止立田圣为皇后。在大臣的极力阻止下,汉桓帝终于改变了决定,立窦妙为皇后。于是窦贵人就成为他的第三任皇后。归根到底,田圣等美女对桓帝而言,也不过就是一个可心的消费品而已,他并不是特别在意谁来当这个皇后。

  窦贵人的闺名叫做窦妙,是汉章帝的窦皇后堂祖父的孙女,也就是开国功臣窦融的玄孙窦武的女儿,出身高贵显赫,尽管姿色普通、魅力欠丰,一进宫还是被封为贵人,但并不被桓帝所待见。虽然勉强进位中宫,仍然是有名无实,很少见到皇帝。但是依照惯例,窦皇后的父亲窦武晋升为城门校尉、槐里侯。而田圣仍然是桓帝心中的第一美人。面对田圣等人的娇宠势焰,窦妙恪守妇德,不声不响,默默忍耐。

  公元167年,桓帝突然病重,他不忘把田圣等几位得宠的采女晋封为贵人。阴历年底,桓帝病逝。桓帝一死,窦妙的真实面目就暴露无遗了。桓帝灵柩尚未下葬,她就为了一泄心头之恨,以田圣等人要为皇帝早死负责为由处死了田圣,其余几位新封贵人因中常侍为之求情而得以免死,被发送到桓帝陵园守墓。

  桓帝死时,年仅36岁,他一生三立皇后,后宫美女数千,却至死没有留下一个子嗣,真是可悲!

  窦皇后遂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接下来,最重要的是确定新皇帝的人选。因为汉桓帝出自河间外藩,再从河间选择皇位继承人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不会遇到什么阻力。于是,经侍御史刘儵推荐,选中了汉和帝的弟弟河间王刘开的曾孙,汉桓帝的堂侄,12岁的解渎亭侯刘宏为嗣,继承皇位,是为汉灵帝。

  又是一个小皇帝,又是一个临朝称制的皇太后,又是一系列大封外戚,窦氏一家权倾内外,皇权再次回到外戚手中。

  在窦武的推动下,窦太后再次起用陈蕃为太尉,并找回李膺、杜密等著名“党人”,参与朝政,令天下之士重新燃起了振兴国家的希望。然而窦太后人处深宫,被势力强大的宦官所包围,视他们为心腹,经常受他们的影响而改变主张。对此,窦武和陈蕃等人都很担心,于是要求窦太后除掉这些宦官,但她却犹豫不决。而宦官们得知情况后,就决定先下手为强。

  公元168年九月,宦官侯览、曹节、王甫等人把灵帝骗出来开路,掌握了宫禁。他们闯进长乐宫,以武力逼迫窦太后交出了传国玉玺,并起草诏书调取了军队的符令节杖,以谋反罪名派军队逮捕围攻窦武、陈蕃,窦武等自杀,陈蕃及门生数十人被杀,窦太后被迫迁入南宫幽禁,窦武家属流放日南比景。自公卿以下,凡是陈蕃、窦武举荐的,以及他们的门生、旧属,一律免官,永不录用。

  至此,宦官们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群小得志,士大夫皆丧气”。东汉皇朝的最后一道余晖消逝了。

  幽居南宫的窦太后,虽然已经失去父兄和权势,但因为她名义上仍然是灵帝的嫡母,对皇帝有扶立之恩,因此还算享有一定的待遇。这个无才无能、惑于群小,断送了自己和家人性命前途的女人,在无限的懊悔和痛苦中又活了3年。公元172年六月,窦太后的母亲在流放地越南病故,消息传来,她悲伤痛悔,忧思成疾,不久去世。

  窦太后死后,掌权的宦官们仍然不肯放过她,他们不允许将她的遗体送到宫里举行葬礼,而是送到城南的一个宅院里。曹节、王甫建议灵帝以贵人的礼节为窦太后发丧,不能和桓帝合葬。灵帝犹豫不决,召集朝会讨论此事。在宦官的威慑下,百官都不敢出声,最后廷尉陈球顶住压力,挺身而出,指出“皇太后以盛德良家,母临天下,宜配先帝,是无所疑”,太尉李咸等人也和宦官赵忠、曹节、王甫等人展开了辩论,终于使灵帝同意让窦皇后以先帝嫡配的身份“合葬宣陵”,谥为桓思皇后。这样,一生立过三位皇后的汉桓帝,才算有了一位皇后能够最终陪他长眠地下。

  窦皇后对灵帝有扶立之恩,并没有任何对不起他的地方,而灵帝此时也有17岁了,已经是该明白事理的年纪,却要为这样的事犹豫不决。可见当时宦官势力已经强大到何种地步,而灵帝刘宏本人显而易见也是一个庸懦无能的白眼狼似的家伙。在他的统治期间,发生了第二次党锢之祸,“宦官专权”这一现象达到了中国史上的最高峰。

  公元166年,叙利亚商人来中国,自称大秦(中国史籍对罗马帝国的称呼)皇帝安敦使者。

  汉灵帝

  ——刘 宏

  汉灵帝刘宏是东汉的第十一位皇帝,他生于公元156年,其父刘苌封解渎亭侯,母亲为董夫人,刘宏是汉章帝的玄孙,汉桓帝的堂侄。刘苌早逝后,年幼的刘宏承袭父解渎亭侯爵位,在公元168年由桓帝的皇后窦妙立为皇帝,是为汉灵帝。

  汉灵帝统治时期是东汉最黑暗的时期。灵帝即位后,汉王朝政治已经十分腐败,天下旱灾、水灾、蝗灾等灾祸泛滥,四处怨声载道,百姓民不聊生,国势进一步衰落。再加上宦官与外戚夺权,最后宦官推翻外戚窦氏并软禁窦太后,夺得了大权,又杀害李膺、范滂等一百余人,流放、关押八百多人,被关押的人多惨死于狱中,造成第二次党锢之祸。

  汉灵帝本人荒淫无度、生活糜烂,纵情声色犬马,他修建宫中市、裸泳馆,整日与后宫妃嫔宫女欢饮淫乐,不理朝政。昏庸荒淫的灵帝除了沉湎酒色以外,还一味宠幸宦官,尊张让等人为“十常侍”,并常说“张常侍乃我父,赵常侍乃我母”。宦官仗着皇帝的宠幸,胡作非为,对百姓勒索钱财,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可谓腐败到极点。

  为了满足私欲,汉灵帝还设置专门机构公开卖官鬻爵,且明码标价,二千石官二千万,四百石官四百万,县令长按县土丰瘠各有定价。刘宏大肆修造宫殿苑囿,搜刮民财。在皇帝的昏庸和官吏的腐败下,人民终于无法忍受,聚众起义。巨鹿人张角兄弟三人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名举行起义,旧史称“黄巾之乱”,这次起义所向披靡,给病入膏肓的东汉王朝以沉重打击。虽然起义被镇压下去了,但是影响极大。从此东汉政府名存实亡。

  公元189年,昏庸的汉灵帝在人民的一片怨声下结束了他荒淫腐朽的一生,终年34岁。谥号为孝灵皇帝。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