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百〇三章 刘宏的“屠女”皇后之谜

  我们知道,东汉时的皇后,主要选自南阳(今河南南阳)的阴氏、邓氏,扶风平陵(今陕西成阳)的窦氏,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的梁氏以及其他豪门的后代。但是汉灵帝的第二任皇后何氏却是出身于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的一个屠户家庭,其父何真一直靠屠羊谋生,母亲的出身也很低贱。如此低贱的出身,并不合乎汉家选美必由“良家子”的要求,那么,这位何氏究竟是怎样被选入掖庭,又是怎样入主中宫,当上皇后的呢?这还得从汉灵帝的第一任皇后宋氏说起。

  宋皇后是扶风平陵人,她的出身虽不如阴、马、窦、邓几大望族,但也算得上皇亲国戚。汉章帝时,宋氏家族的两姐妹同时被选入掖庭,而且被封为贵人,大宋贵人还生了皇子刘庆,曾被立为太子,后被废为清河王。宋皇后正是两姊妹的曾孙女辈。

  宋氏聪慧美丽,又具有“淑媛之懿”,因而公元170年,被选入宫,并封为贵人,第二年又被册封为皇后。尽管宋皇后深知宫闱之中勾心斗角的可怕与相互倾轧的险恶,她也谨慎周密地待人接物,如履薄冰地维护地位,但不幸还是降临在她的身上。

  宋皇后有个姑姑是渤海王刘悝的妃子,宦官中常侍王甫与刘悝曾有过节。但由于皇后初立,灵帝宠爱有加,不便下手。待何氏进宫后,灵帝便渐渐忽略了宋皇后。王甫觉得时机成熟了,于是诬陷刘悝图谋叛乱,刘悝被迫自杀,宋妃冤死狱中。怕遭到报复,王甫接着又陷害宋皇后。公元178年,王甫指使太中大夫程阿上书诬告皇后利用“巫蛊之术”惑乱后宫,诅咒皇帝。

  灵帝非常愤怒,联想起刚刚处理过的刘悝谋反,他更加怒不可遏,立即诏令废黜宋皇后,并诛杀其父及兄弟,流放其他亲属。宋皇后无辜受贬,并累及亲人,不久便在暴室中忧愤而死。

  怒气过后,汉灵帝有时也感到有所不解:堂叔刘悝从未犯过错误,他是先帝桓帝的同母弟弟,怎么会谋反呢?宋皇后与自己共承天下,母临万国,怎么会诅咒自己呢?“游魂不安”的恐惧,使他做了一个梦。他梦见已故的桓帝色俱厉地斥责他说:“宋皇后有什么罪过?你听信任用奸邪的大臣和嬖姬使宋皇后绝命。以前渤海王刘悝,既然已经自贬了,但还是被你杀死。现在宋皇后和刘悝都到天帝那儿去告你。天帝极为气愤,你的罪过太大,很难赦免!”灵帝被惊醒了,梦中情景却依然历历在目,他将这件事说给羽林左监许永,问他这是什么征兆。许永便借此向他讲了刘悝与宋皇后冤死的全部事实,并指明改葬、反家、复封的补救措施。但汉灵帝最终也没有走出宦官们为他制造的阴影,至死也没有对刘悝及宋皇后的“冤魂”进行丝毫安抚。不过梦是心境的外显,可见在他内心的深处多少也有一些愧疚。

  宋皇后被废之后,又过了两年,灵帝耽于淫乐,还没有打算再册立皇后。朝臣上表请求灵帝赶紧确立中宫,因为这是国家的一个象征,灵帝便册立了贵人何氏为皇后。

  何氏出身于一个南阳的一个屠户家庭,却生得花容月貌,她身高七尺一寸,肌肤如雪、亭亭玉立,是当地有名的美女。其父何真便有了依靠女儿出人头地的打算。例行的宫中选美开始后,何真用宰羊积攒下的金帛钱财贿赂那些前来择选的宦官,希冀能把女儿送到宫中。由于主事的宦官受了贿,何氏又果然容貌不凡,便将她选中,送入了宫中。像何氏以屠夫的女儿得以入主中宫,若不是走宦官的门路,恐怕是很难达到目的的。这一点说明东汉帝国的体制已经不再按照原来的规则运作了,何氏以屠夫之女能够成为皇后,自然也足以说明宦官在当时社会政治中的分量。

  灵帝一见到何氏就喜欢上了她。于是,何氏夜夜独占灵帝,后宫又多了许多枯灯中打发寂寞光阴的女子。几度春风之后,何氏怀孕后生下了皇子刘辩。灵帝对她就更为宠爱,几乎夜夜与她共度春宵。因为灵帝宫人所生之子多数夭折,何氏不敢再把刘辩养在皇宫,而是寄养在史道人家,也不称“皇子”,只称“史侯”。

  何皇后成为后宫之主后,按照惯例,将她的父亲追封为车骑将军、舞阳宣德侯,母亲也被封为舞阳君。

  何皇后一方面对宦官恭恭敬敬,另一方面却对后宫的嫔妃张牙舞爪,极尽强悍妒狠,六宫粉黛无不震慑。后宫里有位王美人(地位次于贵人的嫔妃)是前五官中郎将王苞的孙女,出身名门、知书达理,姿色比何皇后还略胜了一筹,而且能诗擅画、谈吐优雅、举止端庄。灵帝对王美人极为宠爱,颠鸾倒凤后不久王氏怀了孕,被晋封为美人。

  何皇后对王美人恨之入骨,私下里时刻图谋加以陷害。王美人生性聪敏,她早知道妒忌心强烈的何皇后不会容她,所以在进谒何皇后的时候用帛束住腰部,不让何后看出她怀了孕。只是腹中的胎儿一天比一天大,王美人朝夕辗转不安,便弄来堕胎药喝下去。因为一旦生下儿子,可能母子都保不住性命。谁知,王美人吃了药,仅肚子痛了几天,胎儿却安然无恙。据说,王美人夜里曾做过一个梦,梦到自己背负天日而行。她心中疑惑,感到这是胎儿的吉贵之兆,是天意如此,便不再喝堕胎药,听天由命了。十月怀胎后,王美人生下一个男婴,灵帝十分高兴,给婴儿取名为刘协,这就是后来的汉献帝。

  何皇后得知情况,果然怒不可遏,就一直找机会想要除掉王美人。于是就趁王美人产后服药调理的机会,密遣心腹的内侍用鸩毒代替药物毒死了王美人。灵帝听到王美人忽然去世的消息,急忙前去探视,他一看王美人四肢青黑,就知道是中毒而死,不禁悲痛万分。立即下令严查,不久追查到是何皇后下的毒,灵帝出于愤怒,打算将何后废去。胆大包天的何皇后这才感到害怕了,她急忙花钱贿赂曹节、张让等阉宦为她说情。灵帝一生最相信宦官,于是何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何后这次有惊无险,逃过一劫,自然对宦官更是格外敬重。

  后来,何皇后的异母哥哥何进借镇压黄巾军之际,升任大将军之职。由于权力之争,何皇后与皇太后董氏发生了冲突。二人的冲突与寻常的婆媳口角不同,她们一开始就动了真格的,最终竟升级为刀枪相见你死我活。

  其实,何皇后和董太后两人之间早有积怨。原来,在何后毒死王美人之后,灵帝担心儿子刘协遭到不测,就将他送到永乐宫,请母亲董太后收养,号称董侯。灵帝常常思念冤死的王美人,曾作《追德赋》、《令仪颂》两篇辞赋纪念她,辞赋里的字句缠绵悱恻、如泣如诉。也许是爱屋及乌吧,汉灵帝对于失去母亲的皇子刘协也就怜爱有加,又因为这个孩子像自己,便萌生了立他为太子的念头。

  但是,何皇后已经有了皇子刘辩,是汉灵帝的嫡长子,天经地义的皇位继承人。当群臣奏请立太子时,何皇后所生的儿子史侯刘辩虽然年长,但灵帝认为刘辩为人轻佻,缺乏君主应有的尊严仪表,难以做人主。董氏就乘机劝灵帝立刘协为太子。为此,何皇后对婆婆董太后恨得咬牙切齿。不过,由于何皇后是刘辩的生母,何进又掌握军权,再加上当时不论是外廷的官僚,还是内廷的宦官,包括灵帝自己的外戚,都支持刘辩。汉灵帝没有办法,只好先拖下去。

  公元189年,灵帝病死。死前,刘宏把刘协的事遗托给宦官蹇硕。蹇硕在上一年担任了上军校尉,并以元帅之职督统司隶校尉以下,典掌京师禁军,大将军何进也成为他的属下,可谓权力极大。这样一来,外戚与宦官的矛盾尖锐化了。宦官蹇硕在对待刘协的态度上与董太后完全一致。于是,蹇硕便设下陷阱,试图先处掉大将军何进,再拥立刘协。

  蹇硕定下计谋以后,就着手实施了。这天何进快走到宫门时,蹇硕手下与他关系密切的宦官潘隐,迎上来给他使了个眼色。何进见状,大吃一惊,他意识到事情不妙,慌忙掉头从小道奔回大将军府,命令部队戒备防范,对外称病不出。蹇硕知道计划败露,不得不放弃初衷,任由何皇后把她14岁的儿子刘辩扶上帝位,是为少帝。这是灵帝死后宦官谋划的一次未遂政变。

  少帝刘辩即位后,尊母亲何皇后为皇太后。何太后临朝称制。何后的兄长大将军何进想诛杀宦官反而被宦官所害,并州牧董卓带兵入洛阳诛杀了宫廷里全部的宦官,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而立王美人生的刘协为皇帝。不久,何后与她的母亲舞阳君也被董卓逼迫而死。这时的汉朝实质上已经灭亡,汉献帝刘协成了一个不能左右自己命运的傀儡。一个群雄并起的三国时代拉开了帷幕。

  公元2世纪,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所著《法学阶梯》出版,为迄今所知西方最早的法学著作。

  公元2世纪,印度文艺理论家婆罗多的《乐舞论》问世。

  汉献帝

  ——刘 协

  汉献帝,名刘协,字伯和,生于公元181年,卒于公元234年。

  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9岁的刘协为陈留王。董卓后来立刘协为汉献帝。在董卓等人挟持汉献帝作乱时,他采取以虎驱狼的办法,利用曹操保驾却被曹操控制。汉献帝不甘为曹操控制,公元200年曾经发衣带诏密令旧臣除去曹操,结果事情败露,使多人丧命。公元214年,刘协欲联合刘备、孙权杀死曹操,又因事情败露而致使宗族二百余人丧命。公元215年,曹操威逼汉献帝立其女为皇后。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汉献帝禅位曹丕,自己被封为山阳公。

  汉献帝的一生,是典型的倒霉一生。空有大志却郁勃难舒,空有帝号却被人视如儿戏。没有穷奢极侈,也没有暴戾专横,却一样被人灭国。

  从谥法上看,刘协谥号为“孝献皇帝”,孝是汉朝皇帝谥号的惯例,而后一字的含义是“聪明叡哲曰献,知质有圣曰献”,由此可见,“献”是一个美谥。而纵观其一生,虽身为傀儡,却难掩其睿智。因此,“献”这个谥号,刘协也算当之无愧。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