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百〇六章 衣带诏密谋败露

  汉献帝刘协总感觉自己这个皇帝做得实在窝心,先是被董卓当作手中的一张王牌;后来,又成了李催、郭汜争来夺去的一份本钱;结果,是曹操掌握得牢牢的任凭摆布的一个傀儡。所以,刘协不能忍受这种高级囚徒的生活,被曹操挟制得喘不过大气来,他就策划了一次反曹的行动。但刘协实在没有力量,也不知道哪些人可以依靠,哪些人是不可靠的。于是,刘协写了一道密诏缝在衣带里,赐给车骑将军国舅董承。董承回到家,从衣带的衬里之中发现了一份用鲜血写成的诏书,悲愤的汉献帝在血诏中拜托他邀集一批忠义之士,设计殄灭曹操。于是,董承就秘密约了他的几个亲信,商量怎样除掉曹操。他们觉得自己力量不够,认为刘备是皇室的后代,一定会帮助他们,就秘密找刘备前来商量。

  刘备是河北涿县人,他的远祖是汉景帝14个儿子之一的中山靖王刘胜。刘胜的小儿子陆城亭侯刘贞,因为贡献给皇帝的黄金成色不足,被汉武帝降为平民。虽然刘备也算是汉献帝远房的叔叔,但他的出身却相当卑微,加之他的父亲去世得早,家境中衰,以至于他从小就只能跟随母亲织席贩履,在孤苦贫困中度过了少年时代。15岁时,刘备曾与公孙瓒一同求学于九江太守卢植门下。不过刘备年轻时与当年的刘邦颇有些相似,不喜欢读书,却爱好骑马、玩狗和音乐,他为人温和仁厚,好结交豪杰义士。刘备的性格和皇族的身份,使当时的年轻人都争相与他交游。其中,山西临猗县人关羽和河北涿县人张飞更是与刘备志趣相投,情同手足。他们三人还在桃园结拜为异姓兄弟,发誓要同生共死,一起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这就是家喻户晓的“桃园三结义”的故事。

  汉灵帝末年,黄巾大起义,天下大乱。刘备在涿县招募少年豪杰,组织起一支民兵队伍,参加了镇压黄巾军的行动。刘备的行动得到了汉政府的奖赏,不久就因功被东汉政府任命为安喜县县尉,后来又升迁为徐州刺史,刘备从此走上一条武力发迹之路。

  刘备与徐州刺史陶谦是故交。曹操又一口咬定陶谦是杀父的仇人,还亲领大军攻打徐州,把徐州地面上的彭城、傅阳、取虑、雎陵、夏丘等五个城邑杀得鸡犬不留。徐州保卫战结束之后不久,陶谦就一病不起,临死之前把徐州托付给了刘备。后来,吕布阴谋夺取徐州,与袁术夹攻刘备,迫使他投奔曹操。曹操也不计前嫌,以汉献帝的名义任命他为豫州牧。汉献帝也很喜欢他,又拜他为左将军、宜城亭侯。

  从表面上看,刘备好像是曹操着意栽培的同党;但暗地里曹操却在防备着他,他派人暗中监视刘备。刘备深知曹操的性格喜怒无常,为了避免灾祸,他只是在自己园子里种菜浇水。这些行为迷惑了曹操,曹操见刘备没有什么可疑之处,也就渐渐放下心来。

  与曹操不同,刘备是一个很看重道德的忠义之士,如果曹操是一个情操高尚的领袖,刘备一定以自己的真诚与他肝胆相照,成为他的盟友,就像刘备当年成为孔融和陶谦的好朋友一样。然而,曹操并不是一个真诚和高尚的人。他满脑子想的,不是如何去做一个合格的丞相,而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权势去谋取个人的利益。所以,历史上评价曹操的时候,总是说他“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因此,当董承等人把血诏出示给刘备观看的时候,刘备立即表示愿意加入反曹的同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衣带诏”事件。也是汉献帝刘协试图收回皇权所做的一次努力,是他对命运所做的一次抗争。但不幸的是,他失败了。

  没多久,曹操邀请刘备去喝酒。两个人一面喝酒,一面有说有笑,谈得很融洽。他们谈着谈着,很自然地谈到天下大事上来了。曹操拿起酒杯,说:“您看现在那么多人在争夺天下。有几个算得上英雄呢?”刘备谦虚地说:“我说不上来。”曹操面露笑容,从容地对刘备说:“依我看,当代的天下英雄,只有将军和我曹操两个人。像袁绍这号人,算不上什么。”刘备为了跟董承同谋的事,心里正在七上八下,听到曹操这句话,大吃一惊,身子打了一个寒战,连手里的筷子都掉了下来。

  就在这节骨眼上,天边闪过一道电光,接着就响起一声响雷,刘备一面低下身子拾筷子,一面说:“圣人说:‘迅雷和暴风,能使人改变脸色’。真是这样。”就这样,刘备总算把惊慌的神情掩饰过去,没让曹操看出破绽。

  喝完酒出来,刘备再三琢磨曹操的话,觉得曹操把他看作唯一的敌手,将来不会轻易放过他。此后,刘备一面和董承他们联络共同设法除掉曹操;一面找机会离开许都。

  凑巧,袁绍派他儿子到青州去接应袁术,要通过徐州。曹操认为刘备熟悉那一带的情况,就派遣刘备与朱录去截击袁术,曹操的谋士郭嘉等听到曹操放走刘备,赶快去找曹操,说:“刘备有野心,不能放他走呀!”经郭嘉一提醒,曹操也有些懊悔了,马上派人去追随,但为时已晚,刘备已经带着关羽、张飞等人走远了。

  刘备打败了袁术,夺取了徐州,杀死徐州刺史车胄,他留关羽镇守下邳,代理下邳郡太守,自己回到小沛,决定不回许都去了。徐州本来是刘备做过刺史的地方,附近的郡县都响应他,刘备因此拥有了数万士兵,他还积极派使者与袁绍联系会师。曹操派遣司空长史刘岱和中郎将王忠率军进攻刘备,刘岱等失利,刘备对刘岱等人说:“像你们这样的,来上一百个,也不能把我怎么样;如果曹公亲自来,胜负就难以预料了。”

  就在刘备在徐州宣布反曹的第二年春节,有人向曹操告发了汉献帝密令董承诛杀曹操的事,曹操杀死了董承和参与此事的侍郎王子服、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昭信将军吴子兰,并将他们的三族全部诛灭。如此一来,反曹同盟之中,只有刘备和西凉太守马腾幸免于难。

  接着,怒气冲冲的曹操手持宝剑,率领武士入宫,当着汉献帝的面,用白练勒死了汉献帝钟爱的董贵人。董贵人是董承的妹妹,当时怀有五个月身孕,尽管献帝极力保护,最后也未能幸免。曹操又借此杀了一大批忠于献帝的臣子,朝廷上下安排的都是他的亲信。

  董贵人被曹操害死后,伏皇后内心不安,她写信给她的哥哥伏完,历数曹操罪恶,请伏完寻找机会除掉曹操。公元214年,伏皇后给他哥哥伏完的信被伏家的一个仆人偷偷地献给曹操。曹操勃然大怒,进宫胁迫献帝废去伏皇后。献帝犹豫不忍。曹操不等献帝许可,便让尚书令华歆起草废后的诏书,逼献帝盖印。伏皇后得到诏书,正想搬出后宫,忽然听到外面人声嘈杂,原来是华歆带人来搜捕皇后。伏皇后吓得躲进宫中的夹墙里,被华歆发现。华歆揪住伏皇后的头发,将她拖到外殿。献帝正在外殿和御史大夫郗虑坐着,见伏皇后披头散发,赤着双脚,情形十分悲惨,不禁泪流满面。伏皇后对献帝哭泣说:“真的就不能活命了吗?”献帝叹了一口气,说:“我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到哪一天!”华歆不由分说,将伏皇后拉走,关在监狱里,幽闭而死。伏皇后生的两个儿子被毒死,伏氏家族受株连被处死的有一百多人。公元215年农历正月,曹操立他的第二个女儿曹节为皇后。

  “衣带诏”事件的败露使汉献帝刘协付出了许多血的代价:他的岳父董承被灭了三族,董承之女董贵妃和腹中胎儿被一并诛杀;贵为皇后的伏氏及两个皇子连同伏氏的家族也成了曹操刀下之鬼。

  刘协在处理与曹操的关系面临着一个两难困境。一方面,刘协的小朝廷全赖曹操的支持,全靠曹操大军拓展疆土;但另一方面,曹操打下的江山却不再姓刘了。

  汉献帝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一个令人同情的、悲情的亡国之君的角色,但刘协并不是一个昏庸无能之辈;相反,他能力出众,聪慧睿智,一心希望中兴汉室。而东汉一朝之所以在刘协手里终结,是因为他只不过是一空头皇帝而已,“威权去已”。于是,隐隐约约间,一个曹姓王朝的身影开始出现。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