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品尝成功的喜悦,通过成功,孩子会更热爱劳动,而劳动使孩子更聪明。
古时候,有一个著名演员要上台演出了,这时候朋友五岁的孩子告诉这位大师,他的鞋带松了。大师赶紧低头一看,说:“哦,谢谢你的提醒。”然后,他当着孩子的面蹲下身子,仔细地把鞋带系好。孩子高兴地笑了,然后和父亲一起去前台准备看演出。
等孩子走远了,大师又蹲下来,把鞋带松开。一旁的徒弟不解。大师解释道:“因为我在戏里扮演的是一位长途跋涉的旅行者,鞋带松开为了表现他的劳累和憔悴。”徒弟更加不解了,问师傅:“既然如此,为什么还听孩子的话系上鞋带。”大师回答道:“他能够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能够热心地告诉我,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为什么要将鞋带松开,他看完戏后就会明白,但是,保护孩子的积极性可不是一直有机会的。”
大师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维护了孩子的单纯。对于孩子而言,他不会明白大师没有系上鞋带的原因。他只知道没有系鞋带会摔跤。而大师的动作维护了孩子纯真的心,让孩子感受到了受人尊重的满足感。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尤其在别人面前,孩子的自尊心更加强烈,不重视孩子的思想,或是当着别人的面批评和训斥孩子,将会大大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影响他们的积极性。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家长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可是最后却不考虑孩子的看法,这种行为,对孩子的自尊心绝对是一种很大的伤害。
孩子的成长其实是对生活的认知过程,大人的一言一行将影响孩子的一切。当你忽视孩子的意见时,也让孩子形成一种概念:我是天下最笨的孩子,没有人愿意听我的意见。
爸爸带着儿子去游乐场玩。看男孩对秋千产生了好奇,就把他抱到了上面。秋千刚摇晃起来。男孩就吓得大叫,拼命要下来。爸爸把男孩抱了下来,自己坐上去。只见他抓住绳子,来回晃动几下,秋千就开始摇荡起来,孩子在一旁露出了羡慕的眼光。爸爸见儿子心动了,于是说:“要不,你再来试试?”男孩高兴地同意了。这一次,男孩尽管有点害怕,但依照爸爸的指导紧紧抓住绳子,坐在坐板上不住地扭着身体,希望把秋千荡起来。可秋千一动不动,男孩似乎有点泄气。这时,爸爸连忙说道:“第一次荡秋千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的。你做得很好,一会儿就会荡起来的。”“是吗?”男孩一下子就来劲了,“那我再用力荡几下!”
男孩的秋千开始荡起来了,爸爸微笑地看着他说:“爸爸第一次荡秋千的时候,也是害怕得要命,一动也不敢动。你比爸爸强多了,我相信你一定能荡得很好的。”“真的吗?我现在荡得好不好?”男孩明显很高兴,秋千已经随着他的动作摇荡了起来。小男孩的欢笑声回荡在天空中。
每个孩子在尝试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都会有恐惧的心理。这时,如果父母出于保护孩子的目的,总会说:“算了,多危险,不要做了。”“小心点,你会伤到自己的!”“你不能做这个,太危险了!”等,那么孩子想要尝试一下的微弱的愿望,就会一下子被父母赶跑。
但是,如果父母对孩子说:“没事,来试试吧,但是要注意……”,鼓励孩子尝试,同时教给孩子必要的防护方法和知识,就可以防止孩子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伤害。当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时,他的积极性就上来了。
在尝试的过程中,如果孩子表现出缺乏自信的态度,父母可以拿自己与孩子作比较,尽管父母会比孩子强,但是,还是应该善意地对孩子说:“孩子,你比我强多了!”对孩子来说,这会给他极大的信心。他会认可自己的力量,自己并不比别人差,甚至能做得更好。
当孩子表现出想尝试某件事情的时候,父母应该对孩子这样说:“真棒!许多孩子都不会做这件事呢!”让孩子尽可能的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他自然会对自己充满自信,也能自信的面对各种困难。尽管孩子做得并不好,作为父母,你也应该对孩子说:“真行,第一次就可以做得这么好!下次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让孩子品尝成功的喜悦,通过成功,孩子会热爱劳动——劳动使孩子更聪明。孩子在进行简单的劳动时,看到劳动成果特别高兴,就更乐于去做。
孩子到底需要多长的睡眠时间。
有规律的充足睡眠是人类的生理需要。儿童时期,大脑发育还不成熟,容易疲劳,就需要较长时间的睡眠进行休整。孩子睡得好,长得快,长得高。
孩子需要多长的睡眠时间呢?不同年龄的儿童一昼夜睡眠时间大体如下:1至2岁的孩子需睡眠13~14小时;2至3岁的孩子需睡眠12小时;5至6岁的孩子需睡眠11小时;6岁以上的孩子需睡眠9~10小时。孩子两岁以后应安排一次午睡,一般睡两小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