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莫里哀:伟大喜剧家的悲剧

  莫里哀出生在巴黎一个富裕的家庭里,他父亲是一个挂毯商,还做过宫廷室内装饰师。莫里哀的父亲希望儿子将来能体面地做个律师,至少也是继承父业,于是在他的教育上不惜花大钱。1635年,父亲把他送进贵族子弟学校克莱蒙中学读书。

莫里哀中学毕业后,父亲又给他买到一张奥尔良大学法学硕士的文凭。他还花钱购买过“国王侍从”的身份,后来又把这个身份过到儿子名下。

然而,儿子对父亲所做的一切都不领情。他从小常常跟着外祖父到附近的集市去观看戏剧演出,渐渐地迷恋上了戏剧。在中学时代,他就积极参加学生们自己组织的戏剧活动。

1643年他21岁时,与十几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组织了一个“光耀剧团”,在巴黎演戏。

剧团成立后,莫里哀既是领班,又是导演,同时又得写剧本,有时还要上台当演员,忙得不亦乐乎。但是他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观众很少,剧团陷入了经济危机。莫里哀向他父亲借钱,父亲满心不乐意,虽然勉强同意了,但必须要由莫里哀的老师当保证人。莫里哀不能及时拿到钱还给父亲,而他的老师又拿不出抵押品,就只得将自己的住宅抵给老莫里哀。有一次,莫里哀的欠债眼看就要到期了,他手头一分钱也没有,剧团买不起舞台上需用的蜡烛,演出只能告停,演员们吃饭成了问题。法院来人把莫里哀拘留进了监狱。还是经他的老师求情,老莫里哀才再给了他一个面子,把莫里哀赎了出来,然而,债务却转到他的老师名下,使老师代他吃官司。这笔债直到20年后,莫里哀才还清。有人说,正是根据这段经历,莫里哀才创作出了他的着名喜剧《吝啬鬼》。

1645年,光耀剧团解散了,但莫里哀并未因此而灰心,他又参加了另一个剧团,离开巴黎,前往法国西南一带巡回演出。在长期的旅行演出期间,他熟悉了法国社会,了解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也从人们喜闻乐见的闹剧和以演技着称的意大利“即兴喜剧”中吸取了营养,逐渐成长为一位出色的戏剧活动家。1659年,莫里哀带着他的剧团重返巴黎,还带回了一批很好看的戏剧,这些戏剧受到了国王路易十四的赏识,剧团得以长期留在巴黎演出。

在旅行演出期间,剧团中有个叫玛特兰·裴齐亚的女演员,曾在莫里哀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过他。然而,莫里哀没有跟这位共患难的女演员结婚,却娶了她妹妹亚尔玛特。两个人结婚时莫里哀已经40岁,亚尔玛特还不满20岁,她长得不算很漂亮,但唱歌跳舞的本领都很超群。她还讲究衣着,喜欢打扮,看上去就像个时髦的巴黎女郎。

莫里哀与亚尔玛特结婚后,两个人常常发生争吵。莫里哀非常爱自己的妻子,但怀疑她品行不端,只有让苦恼来折磨自己。一度他俩分居过,但没过多久又住到一起,而争吵又开始延续,给莫里哀带来的苦恼更大。他毫无办法,只有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事业上,当他专心写剧本和演出时,才能暂时忘记个人的痛苦。

从1664年开始,莫里哀的喜剧创作进入了全盛时期。他创作的《伪君子》和《吝啬鬼》,成为世界戏剧史上的名着。《伪君子》中的达尔杜弗和《吝啬鬼》中的阿巴贡,在法语中早已成为伪君子和守财奴的代名词,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也被广泛沿用。

《伪君子》上演后,遭到一些伪君子们的拼命攻击。因为他们“做贼心虚”,所以没有勇气进攻这出戏伤害他们的地方,只好端出上帝来为自己打掩护,声称这出戏“冒犯虔诚”。莫里哀不屈不挠地与这些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如果喜剧的使用是纠正人的恶习,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有人有特权成为例外,这种人比起任何人来,影响都分外危险;同时我们已经看到,戏剧在纠正恶习上也极为有力。”

1668年,莫里哀创作了喜剧《乔治·丹登》。剧中的丹登是个乡村财主,娶了一个穷贵族的女儿安捷莉克,婚后他受到种种欺侮和愚弄,直到不堪忍受的地步。有一次,王室在凡尔赛宫举行盛大的庆典,偏偏选中这出喜剧参演,由莫里哀扮演丹登,亚尔玛特扮演安捷莉克。演出时,观众多达3000人,路易十四和数百名贵族,还有很多贵妇人都来看演出。当着这些人的面演出这出剧,对莫里哀来说真是莫大的自我嘲讽。

1673年2月17日的晚上,法国巴黎大剧院里正在上演一部喜剧《心病者》,担任剧中主角的正是作者本人——莫里哀。由于长期劳累,莫里哀患上了肺病,这时已经很严重了。开演前,妻子恳切地劝他说:“你病得这样重,就不要登场了吧!”

莫里哀回答说:“这有什么办法呢?

假如一天不演出的话,那剧团的50来个可怜的兄弟又如何生活呢?”就这样,莫里哀忍着病痛参加了演出。

剧场里座无虚席。剧中人“心病者”

是一个挂着医生招牌的江湖骗子,没病装病,而扮演者莫里哀却是真的有病,他时不时地痛苦地皱眉咳嗽,观众还以为是莫里哀表演得逼真,就热烈地为他鼓掌喝彩。

演出结束三四个小时之后,莫里哀离开了人间。

莫里哀生前得罪过不少权贵,特别是教会,所以教会拒绝给他坟地。还是路易十四出面说情,教会才勉强允许将他的遗体埋在教会墓地的菜园后面。葬礼非常冷清,上演了这位伟大的喜剧家在人间的最后一幕悲剧。

文学家逸闻

女仆的意见

莫里哀有一个习惯,每当写成一个剧本时,总是先念给家里的女仆人听,征求一下她的意见。每次女仆人都称赞他剧本写得好。莫里哀最初认为这是女仆文化水平低,不过是想讨主人欢心而已。

后来,莫里哀故意把一个写失败了的剧本念给女仆人听。那个女仆人立刻瞪大眼睛,吃惊地说:“这不是先生写的。”

莫里哀恍然大悟,原来女仆人已经熟知了他作品的风格。由此看来,文化水平低的人也不是不知道作品的好与坏。

从此以后,莫里哀不但坚持把新写成的剧本读给女仆人听,还注意向周围的一切人请教。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