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出生在一个乡村律师的家庭里。他的父亲收入菲薄,家境拮据,他家中原有七个孩子,只有三个童年过后幸存下来,其中一个就是排行第六的马克·吐温。小时候的马克·吐温要比他的哥哥姐姐都调皮得多,他不爱上学,上学时经常逃学,到他家附近的密西西比河边游玩。他常常在河边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细细地观察着这条大河的一切。他前后共有九次差点儿沉入河底,被波浪卷走。尽管如此,他对密西西比河仍然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在《密西西比河上》一书中动情地写道:
“……有时,那水面,仿佛是一本书,把它的思想毫无保留地教给我,把它最珍贵的秘密告诉我。那绝不是一部读一遍就能弃之一边的书,因为它每天都有新故事告诉我。”
12岁那年父亲去世了,他离开了讨嫌的学校,开始独立谋生。家里人把他送到一家印刷所里当排字工人,希望他能学门手艺,养活自己,可是他的兴趣却不在这里。一天下午,他在街上漫步,捡到了一张被风刮起的废纸。这张纸是从一本历史书上掉下来的,上面讲的是15世纪初期法国巾帼英雄圣女贞德的生平。贞德的故事深深地触动了马克·吐温幼小的心灵,他非常敬佩这位女英雄,到处寻找记载她生平事迹的书来读,并尝试着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长大了一些,马克·吐温就离开印刷所,来到他所热爱的密西西比河上,先当水手,后来又当上了领航员。他的本名叫塞缪尔·克列门斯,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而这个笔名恰恰与密西西比河紧密相关。一般认为塞缪尔当领航员时,经常与伙伴测量水深,他的伙伴叫道“Mark
Twain”,意思是“两个标记”,亦即水深两浔(1浔约1.8米),这是当时公认的汽船吃水安全深度。为了纪念这段经历,他就给自己取笔名为马克·吐温。
还有一种说法指出,他在美国西部流浪时,经常在酒店里赊两杯酒喝,并要求酒保在账单上记“两个标记”。另一种说法指出,塞缪尔当领航员时,他的船长塞勒斯不时为报纸写些介绍密西西比河掌故的小品,署名“马克·吐温”。有一次,塞勒斯船长发表了一篇预测新奥尔良市将被水淹没的文章,调皮的萨缪尔想拿他开个玩笑,就模仿他的文笔写了一篇非常尖刻的讽刺小品。谁知这篇游戏文章竟深深地刺痛了老船长的心,从此弃笔不写。四年后,当上记者的萨缪尔得悉塞勒斯船长谢世的噩耗,不禁为自己当年的恶作剧追悔不已,于是就继承了“马克·吐温”这个笔名,以此作为对老船长的纪念。
18岁时,马克·吐温跟随哥哥奥利安办报纸,开始学习写作。1861年,奥利安被任命为内华达州的州长秘书,马克·吐温又跟随哥哥来到内华达。第二年,他进入弗吉尼亚城的一家报馆工作,从此开始了他的记者生涯。
1864年,马克·吐温在旧金山结识了幽默作家阿·沃德和小说家布·哈特,在他们的鼓励和帮助下,他的写作技巧得到迅速提高。
1865年,他创作出了幽默小说《卡拉韦拉斯县驰名的跳蛙》,发表在纽约的一家杂志上。小说的主人公名叫吉姆,他和人打赌,称自己的跳蛙一定比别人的跳蛙跳得远。对方悄悄地把铅弹塞进吉姆的跳蛙的肚子里,跳蛙跳不起来了,结果吉姆输给对方40美元。这篇小说虽然不长,却以诙谐的笔调赢得了读者的欢迎,从而使他一举成名,成为闻名全国的幽默大师。此后,他经常为报刊撰写幽默文章,而报刊也为他提供了许多采访机会。1867年,他作为记者乘坐“桂格城”号轮船前往欧洲和巴勒斯坦旅行。
他此行写的报道,后来辑成《傻子国外旅行记》。
马克·吐温在弗吉尼亚当记者时,决斗曾一度成为当地的时髦,不管遇到大事小情,绅士们都用决斗来解决争端。年轻的马克·吐温也觉得跟人决斗很过瘾,说不定还能找到写作的素材。刚好他在报纸上写了一篇文章,骂了另一家报纸的老板,被骂者也写文章回敬。按照当时的礼节,被骂者有权提出决斗。可是马克·吐温等了一段时间,还是没有等来挑战书。在同事的鼓动下,他主动向对方挑战,连下了15份战书。
对方终于接受挑战了。一想到马上就要开始持枪对射,马克·吐温的心情非常激动,可是他连怎么扣扳机都不知道。这可怎么行呢?于是,他就抓紧时间练习枪法。他借来一扇门板当靶子,站在50步开外连开六枪,一枪都没有打在门板上。以这种水平上场,不让人家打成筛子才怪呢!幸好这场决斗被取消了,从此马克·吐温再也不提决斗的事了,转而坚决反对决斗,认为那是愚蠢的游戏。
1876年,马克·吐温出版了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作品虽然是少年读物,却充满了喜悦、冒险、进取、轻快、幽默的韵味,代表了美国的民族性,因此受到任何年龄段的读者的喜爱。这年夏天,马克·吐温又写出了《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续篇《顽童流浪记》,后者要比前者更严肃一些,后来成了美国大部分学校的必修书。美国着名作家海明威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美国的整个现代文学,都发源自一本书,它的名字就是《顽童流浪记》。”
马克·吐温的很多作品取材于真人真事,但他认为,这些真人真事不能直接用进作品中,需要作者进行丰富大胆的联想。有一位专门在细节的真实性上吹毛求疵的批评家,看了马克·吐温的作品,就跳出来指摘他说谎。马克·吐温这样回敬道:“假如您自己不会说谎,没有说谎的本事,对谎话是怎样说的一点儿经验都没有,您怎能判断我说谎呢?只有在这方面经验丰富的人,才有权这样明目张胆地武断说话。您没有这种经验,而且也不可能有。在这一方面,您是一窍不通而又要充内行的人。”
马克·吐温在作品中用幽默征服了读者,他也常常把幽默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给后世留下了许多笑谈。当他还没有出名时,有人把他介绍给在南北战争中指挥过南军的格兰特将军。格兰特一向不愿意多说话,两人握过手后,他就一句话不说了,马克·吐温一时也想不出该讲什么好,出现了冷场。为了打破这个尴尬的局面,他故意结结巴巴地说了一句:
“将军,我感到尴尬,你呢?”
马克·吐温曾和斯陀夫人做过邻居。他对年长他24岁的斯陀夫人很尊重,常常到她那里去做客,每次都和斯陀夫人谈话很长时间,然后才回家。
有一天,马克·吐温像往常一样,又到斯陀夫人那里谈话,过了好长时间才回来。不料妻子一看见他,就吃惊地问道:“你怎么没扎领带就去了?”
马克·吐温觉得这没有什么,可是他妻子却为丈夫的失礼而闷闷不乐。于是,马克·吐温就给斯陀夫人写了一封信,把信放在一个盒子里,里边还放了一条领带。他在信中这些样写道:“尊敬的斯陀夫人,给您送去一条领带,请您看一下。今天早晨我在您那里谈了大约30分钟的话,请您不厌其烦地看它一下。希望您看完后马上还给我,因为我只有一条领带。”
马克·吐温的妻子名叫奥莉薇亚,是他的朋友查理士·朗顿的妹妹。有一次,他到朗顿的房间作客,看到了奥莉薇亚的照片,立刻就对这个姑娘产生了好感。于是,他就反复多次地来到朗顿的房间,专门去端详奥莉薇亚的照片。几个月后,马克·吐温在纽约的一次晚宴上见到了奥莉薇亚,姑娘出于礼貌,邀请他到自己家里作客。马克。吐温求之不得,欣然前往。告别的时候,他跳上奥莉薇亚家送客的马车,挥手说了一声再见,马车夫便扬鞭驱马,马车开动了。就在这时候,发生了富有戏剧性的一幕:车座突然掉下来,马克·吐温连同车座一起摔到地上,看来摔得不轻,竟然昏了过去。奥莉薇亚的父母吓坏了,马上把马克·吐温抬进屋里,让他卧床休养。马克·吐温在奥莉薇亚家中躺了两个星期,护理他的就是奥莉薇亚。两个星期后,奥莉薇亚接受了马克·吐温的爱情,他的病也不治而愈。
其实,马克·吐温根本就没受什么伤,这不过是他串通奥莉薇亚家的马车夫,玩的一个小计谋。他事先把马车车座弄松,马车一动,他就假装摔下来。这个把戏他童年时代玩过多次,这次他用它为自己赢得了一位美人。
马克·吐温生性幽默,却不畏权贵,敢于仗义执言。他居然不给罗斯福总统面子,不肯接受去华盛顿总统府演讲的邀请。为了提升黑人的社会地位,他鼓励黑人当合法律师。他还反对当时美国对菲律宾的政策,被美国政府列入了“叛国者”的行列。从1901年起,马克·吐温就担任了反帝联盟的副主席。在以英、美、德、日等国为首的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马克·吐温在纽约勃克莱博物馆举行的公共教育协会会议上发表了演讲。他说:“中国的事应该让中国自己去决定。中国不需要外国人,在这一点上我任何时候都是和义和团站在一起的。义和团是爱国者,他们爱自己的国家胜过爱别的民族的国家。我祝愿他们成功!……我也是义和团!”
在帝国主义列强疯狂的侵略喧嚣声中,马克·吐温作为一个美国人,敢于旗帜鲜明地扞卫中国人民的利益,这在当时是多么难得的事情啊!
还有一个小故事,从中可以看出马克·吐温爱憎分明的立场。美国有一个百万富翁,他的左眼睛坏了,于是花了许多钱请人装了一只假眼。冷丁一看,没有人能够认出它是假的,这个百万富翁感觉十分得意。有一次,他碰到马克·吐温,就向他问道:“你猜得出来我哪一只眼睛是假的吗?”
马克·吐温端详了一阵,用手一指他的左眼说:“这只是假的。”
百万富翁万分惊异,不解地问:“你怎么知道的?根据什么?”
马克·吐温十分平静地回答道:“因为你这只眼睛里还有一点点慈悲。”
马克·吐温进入创作的鼎盛时期时,从出版中赚了很多钱,但他从来没有真正富裕过,最落魄的时候,他连个住处都没有。这怨不得别人,只能怨他自己过于热衷风险投资。他曾花重金收购了蒸汽滑车、煤气装置等名目繁多的发明专利,到头来都是血本无归。他办过一个出版社,一周之内就亏了两万美元。他还把很多钱花在试制印刷机方面,但制造出来的印刷机,只能印刷“马克·吐温”这几个字,光这一项就花了他三万美元。他最惨重的失败是投资20万美元发明出来的自动排版机,其中有半数资金是借来的。最后,这架机器变成了废铁,扔在他家的地下室里,而他则落个倾家荡产的结局。
马克·吐温也有过发财的机会,却因为他的判断错误而与他失之交臂。有一天,年轻的贝尔向他推销一个小型电话公司的股票,只要拿出500美元,就可以拥有一大笔股份。贝尔告诉他,有了电话机,人们就能从遥远的地方通过电线谈话了。马克·吐温听后不禁大笑,认为贝尔也许神经失常了。
贝尔从马克·吐温那里出来,就转到他的邻居家里。那位年老的纺织工人爽快地买下了500美元的股票。一年半后,马克·吐温从欧洲回到美国,他看到那位老纺织工人坐上了豪华的四轮马车,还有身穿制服的仆人在一旁伺候。原来,贝尔电话公司以迅猛之势发展成了一家大公司,所有给这个新产品投资的人,都成了百万富翁。马克·吐温受到这个刺激,心酸地写道:“愚蠢的没有经验的人往往得到不相配的成功;有知识、有经验的人往往失败,这个世界真是怪啊!”
1893年,58岁的马克·吐温负债累累。为了偿还债务,他坚持没有变卖家产,而是发奋写作,到世界各地讲学。当时他的身体状况并不好,而且他非常讨厌讲学,但他还是出国讲了五年学。他每到一个地方讲学,听讲的人总是蜂拥而来,座无虚席,甚至挤得水泄不通。就这样,马克·吐温用了三年时间,就还清了所有的债务。他兴奋地写道:“我付出金钱的快乐,比我收入金钱的快乐更大呢!”
俗话说:“无债务一身轻。”然而,马克·吐温还没有来得及充分享受这份轻松,就遭遇了一连串的不幸。1896年,他最喜爱的女儿苏西去世了,年仅24岁。七年之后,他的妻子在病榻上挣扎了近两年,也弃他而去。这时,马克·吐温除了向他的助手口述自传之外,已经无力创作。1910年12月,他的小女儿吉恩在圣诞前夜猝然而殁,马克·吐温欲哭无泪,望着飘飞的雪花默然无语。就在吉恩死去四个月后,马克·吐温也离开了人世。
马克·吐温去世后,被安葬在纽约州爱尔米拉镇的公墓里。
这里距离纽约市360千米,是马克·吐温妻子的家乡,他每年暑期都来这里避暑。后来,他的妻子和子女也都安葬在这里。
文学家逸闻
如此规矩
有一次,马克·吐温在邻居家的图书室浏览书籍,发现有一本书很有意思,就问邻居是否可以借阅。邻居说:“欢迎你随时来读。你知道我有个规矩,我的书不能离开这个房子。”
几个星期以后,这位邻居来拜访马克·吐温,向他借用锄草机。马克·吐温说:“当然可以,但是按我的规矩,你得在这栋房子里使用它。”
文学家逸闻
补脑
一位初学写作者给马克·吐温写来一封信,向他询问道:“听说鱼骨里含有大量的磷,而磷是补脑的;那么要成为一位大作家,是不是必须要吃很多的鱼呢?”马克·吐温的回信只有一句话:“看来,你得吃一对鲸鱼才行。”
文学小常识
斯陀夫人与她的名作
斯陀夫人(1811~1896)出生于美国北部一个颇有名气的牧师家庭里,青年时代随全家迁往辛辛那提,在那里她目睹了无数黑奴在南部奴隶主的残酷压迫下,过着凄惨的生活,他们不堪忍受迫害,不断地进行反抗和斗争。
斯陀夫人虽然只是一个家庭主妇,却具有基督教博爱思想和民主主义思想,她利用各种发表文章的机会,反对黑奴制度,并写成了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在报纸上连载的这本小说出版后,在美国引起了轰动,也引起了人们对黑奴生活现状的思考。后来,斯陀夫人到华盛顿见到了林肯总统,他热情地赞扬道:“原来你就是写了引起这场伟大战争的那本小书的小妇人啊!”林肯所说的那场“伟大战争”,指的就是因为解放黑奴而爆发的美国南北战争。
文学家逸闻
如此修正
有一次,马克·吐温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气愤地说:“美国国会有些议员是婊子养的!”此言一出,立刻惹恼了国会议员们,他们纷纷要求马克·吐温对此进行澄清或道歉,否则便要诉诸法律。几天后,马克·吐温的道歉声明登了出来:“日前本人在酒席上说有些国会议员是婊子养的,事后有人向我大兴问罪之师。经我再三考虑,深悔此言不妥,故特登报声明,把我的话修正如下:‘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不是婊子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