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秋天,
露染枫红增异彩,
花果满枝更流金。
秋天,
南疆山水含苍翠,
硕果丰登涌风澜。
雁岭的秋天是灵动的,
她生机舞彩霞,
繁花簇阵雁。
雁岭的秋天是壮美的,
她学海凝大智,
群英动芬芳。
播撒满腔真情,
迎来百花争艳;
收获无数希望,
陶醉成功甘甜。
这就是秋的华美,
这就是秋的神韵!
(二)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景不同。
光阴似箭,
岁月在不经意间流淌而过;
星移斗转,
历史又掀开了新的篇章。
二〇〇六,
这是一个普通的年份,
然而它又是那样的不平凡:
这一年,
是“十一、五”宏伟目标的开局之年,
中国大地再次涌起改革发展的大潮,
去创造一个个强国富民的时代奇迹,
去实现几千年民族复兴的辉煌梦想。
这一年,
是楚雄师范学院这所年轻大学的五岁华诞。
回眸五年,
我们迎着二十一世纪的曙光,
风雨兼程闯新路,
披荆斩棘破难关;
回眸五年,
我们朝着新的目标,
力排万难不转向,
众志成城舒彩卷。
五年艰辛探索,
五年奋勇攀登,
在克服困难中前进,
在深化改革中发展,
在开拓创新中提升,
奏响了一曲曲雄浑有力的创业交响曲,
在千里彝山映照出一片高等教育的艳阳天!
(三)
五度春秋栉风沐雨,
五年耕耘春华秋实,
第一代师院人励精图治,
用智慧和汗水治校兴学,
以自信和勇气破旧立新。
创业历五载,
沧海变桑田。
今日的楚雄师院,
旧貌已换新颜。
这里,
到处涌动着改革开放的春潮;
这里,
到处呈现出青春飞扬的景象。
放眼望,
昔日的坡地荒丘,
早已是排排高楼拔地起,
千丛万树竞葱茏。
侧耳听,
过去的沉寂山凹,
早已是歌飞舞动展芳华,
东风不绝读书声。
(四)
五年创业,
五年创造,
五年创新。
在雁塔山上,
在这块燃烧着激情的土地上,
师生同心,
架起了一道道跨越难关的彩虹;
天地协力,
孕育着一个个擎天崛起的梦想。
一分辛苦,
一分甘甜;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克难奋进,
打拼出一片广阔的蓝天;
不懈追求,
铸就了一串流金的辉煌。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的殊荣,
竖起了办学史上新的丰碑;
“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文明学校”……
一块块闪光的奖牌,
筑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一个个珍贵的荣誉,
饱含着一腔腔激荡的热血。
办好优质教育,
这是时代的呼唤;
造福子孙后代,
这是人民的心声。
我辈应奋起,
大学当振兴!
(五)
悠悠岁月随波去,
万千帆影破浪来。
惊回首,
五年艰辛洒豪情,
热汗成河映春晖。
万里长征,
靠着惊天的毅力,
一步步丈量出旷世亘古的奇迹;
百事待举,
凭移山的信念,
一丝丝浇铸成英贤辈出的神韵。
忘却白手起家创新业的艰辛,
众志凝成愚公力;
挥洒从零开始筑根基的豪迈,
同心同德启鸿篇。
(六)
我们不会忘记,
二〇〇一年十月三十日,
这个普通而特殊的日子,
在礼炮和欢呼声中,
一所新型本科大学应运而生。
从此,
楚雄师院昂首阔步,
开始了二次创业的新长征。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一路艰辛一路歌,
敢叫蓝图变新业。
我们怎能忘记,
本科专业从零到二十五个,
这是突破;
校园占地增加三百五十七亩,
校舍新增十万平方米,
这是创举;
在校生从二千七百人增至七千人,
这是飞跃;
招生范围从云南扩大到十七个省区,
这是开拓;
教职工增加一百七十人,
副高职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增加近一百人,
这是兴旺!
这一串串枯燥而又沉甸甸的数字,
既令人万千感慨,
又使人难以置信;
这一程程艰苦而又充实的征程,
总让人倍感振奋,
又令人深思回味。
是啊,
一个弱小生命的成长健壮,
磨难和挫折是它最好的启蒙老师;
一只雄鹰要展翅飞翔,
狂风暴雨是它搏击长空的洗礼。
回首五年经寒暑,
似真似幻洗尘埃。
化故从新挥手起,
弦歌跌宕振南天。
(七)
五年是短暂的,
它像流霞的绚烂;
五年是漫长的,
它似日月的光辉;
五年是永恒的,
它将一千八百二十五个日日夜夜,
深深印在人们的心底,
牢牢镌入时代的史册。
看,
今日的楚雄师院,
雏鹰振翅起,
名播七彩云。
桃李竞芬芳,
天道正酬勤。
雁塔悠扬的铃声,
预示着一所现代大学,
正迎着曙光悄然崛起!
和着时代的步伐,
我们仿佛又听到,
万家坝铜鼓的擂鸣,
催人奋进,
激荡人心!
(八)
花开花落,
春去秋来,
万千学子在这里放飞理想,
众多人才在这里成就未来。
每一个金秋来临,
这里都会展现出新的画卷,
因为我们正用心血书写着一个新的名字:
楚雄师范学院!
因为我们正用执着培育着一所新的大学:
楚雄师范学院!
无边秋色来天地,
兴学育人献丹心,
热血浇壮栋梁才,
雁岭辉煌显神韵。
因为雁山学府的崛起,
让雁岭的每一个秋天,
更加赏心悦目;
因为教师摇篮的兴盛,
让雁岭的每一个秋天,
更加令人神往。
因为年轻,
我们神采飞扬;
因为年轻,
我们充满希望;
因为年轻,
我们敢上九天揽月,
敢向浪尖弄潮!
当一个新的秋天来临,
我们又将站在新的起点上,
朝着新的目标豪迈地扬帆起航!
(九)
时光在流淌,
激情在燃烧!
人类文明的薪火,
生生不息;
兴学育人的脚步,
永不消停。
大风起处新潮涌,
正是扬帆破浪时。
审视现实,
楚雄师院的振兴任重道远;
展望未来,
楚雄师院的前景光辉灿烂。
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
靠智慧、爱心和不屈不挠的拼搏奋斗,
我们积极稳健走过了五年创业历程,
绘制了流光溢彩的历史画卷;
靠智慧、爱心和不屈不挠的拼搏奋斗,
我们还将坚定快速走过更加辉煌的五年、十年、五十年……
去谱写更加壮美华丽的时代篇章!
校史简影 曾德昌
作者简介:曾德昌,男,1940年2月出生,1964年7月毕业于云南大学数学系。1964年9月至1984年4月在广州军区炮兵部队服役。1984年4月至2001年12月在楚雄师专工作,历任学校政治处主任、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等职。于2002年1月退休。
1983年10月,省政府发文正式批准建立楚雄师范专科学校,属省地共管以地为主的高等学校。同时,楚雄州委、州政府任命了学校的党政领导班子,并确定学校选址于雁塔山麓。
雁塔山腰横跨着一条水渠。以渠为界,渠下为孕育出“楚雄师专班”的楚雄民族师范学校。渠上为房无一间、杂草满山、荆棘丛生、雁塔孤零、旧残城墙环抱、等待开发的楚雄师专校址。1984年12月,学校终于迎来了校园一期建设工程:教学大楼、学生宿舍、教工宿舍的破土动工。此时的楚雄师专只有在校生300余人,教职工70余人。设有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五个专业,挤在楚雄民族师范学校的校园中上课。到1986年3月,一期工程竣工交付使用,楚雄师专这才开始有了校舍,在自己的校园中办学。
在校党委和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办学逐渐有了一定的发展。招生人数逐年有所增加,各个专业由科的建制改为系的建制,党支部也建到了系上,中学教师培训和电视师专的开班,使办学规模有了扩大。师生们勤耕苦学,毕业生供不应求。但是由于学校的教学设备、实验室建设、图书资料、体育设施等无法跟进,学校仍然在艰苦困难的环境中挣扎。在1988年全省师专办学条件评估检查中,楚雄师专被列为必须充实、整顿的对象。此事引起了主管部门的重视,开始充实健全学校的领导班子,把学校的建设纳入州的重点建设项目,增加投入,大力改善办学条件。这样,学校的二期建设工程:实验大楼、图书馆,食堂兼礼堂、足球场、篮球场、校园道路等才得以较快建设并投入使用。与此同时,校领导班子提出了“坚定方向、深化改革、打基础、要质量、上水平”的办学指导思想,动员全校师生奋发努力,积极进取。经过几年奋战,学校面貌得以改变,教风、学风和党、政、工、团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学校出现了生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1991和1992年连续两年获得全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一等奖。1989年楚雄电大分校纳入了楚雄师专建制,1992年开办了计算机科学与应用专业,1994年成立了计算机科学系,1997年建立了经济管理系,1998年建立了初等教育系。至此,学校已有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地理、计算机科学、经济信息管理、初等教育等9个系、10余个专业。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科研氛围日益浓厚。学校占地面积达到162亩,校园建筑面积达到51300平方米,各专业的实验设备齐全,图书馆藏书达到23万余册。到1998年秋学校总共培养了师专毕业生3946名,电视师专毕业生795名,电大毕业生1569名,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向高端发展,日趋增强,学校进入稳定发展的时期。
1999年,学校领导班子开始筹划申办楚雄师范学院的工作。在制定申报方案的同时,着力采取措施提高办学水平和学校的知名度,创造由专科办学转向本科办学的条件。进一步强化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队伍,广泛聘请省内外着名专家来校讲学或作兼职教授,大量派出各系教师到全国重点大学进修、访学,提升专业水平,学习本科教学经验。同时,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严格贯彻《楚雄师专教学质量管理规程》,规范教学的各个环节,推进课程建设,试行学年制与学分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等。加强科研工作,连续出版《楚雄师专学术丛书》,实现了《楚雄师专学报》在全国的公开发行,成立了楚雄师专民族文化研究所,参与了云南大学举办的第二届中日民族文化研讨会。为了扩充学校的办学资源和实力,经请示州委政府批准,将楚雄民族师范学校并入师专,并积极做好合并后的一系列工作。进一步充实和调整了教学实验设备和场馆以适应本科教学的需要。同时,学校还专门召开了一次有省内外着名专家参加的民族地区开办本科教育研讨会以广泛听取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统一各方面的思想认识。校领导积极向州委、州政府、省教育厅、省政府、省委逐级地作了申办楚雄师院的汇报,尽力争取支持。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来创造适宜学校升格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2000年学校正式向省政府提交了申办楚雄师范学院的报告,2001年5月终于获得教育部的批准,并于9月正式招收了第一届本科生。10月30日,学院正式挂牌成立,省委、省政府派员宣布了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任命。
现在,学院建立五年了,在院党政领导班子强有力的带领下,学院走进了跨越式发展的时期,正按照教育部颁行的本科高校的建设标准和学院制定的发展规划,展开扎扎实实的各项建设工作。短短五年间,学院办学成绩斐然,新校区雄盘壮立,老校区秀美幽芳,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教学、科研喜讯频传。一座管理有序、教育有方、秩序井然、蒸蒸日上的年轻本科大学,正在谱写欣欣向荣的篇章。
这大概就是我心中的校史剪影吧!
雁塔山的灯火 芮增瑞
作者简介:芮增瑞,男,1928年10月生,云南巍山县人。早年在镇南中学师范部担任语文教员,兼任中师二班班主任,是1953年镇南中学师范部与武定中学师范部合并为楚雄师范学校后的第一批教员。1980年调任楚雄州文联主席兼《金沙江文艺》主编,先后被评为云南省先进工作者、省州民族团结先进集体代表、楚雄州劳动模范。1991年受聘为楚雄师专兼职客座副教授,在师专从事文学教学一年。现为云南作家协会会员。
楚雄鹿城雁塔山是楚雄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摇篮。我在楚雄州工作的五十多年里,有不少时间在这里度过,与雁塔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已居耄耋之年,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遥望雁塔山的灯火,多少往事涌上心头,无比激动,无比依恋……
我是楚雄师范学校建校之初就在雁塔山工作的一名语文教师,亲身经历过建校时的许多难忘的活动。雁塔山的发展就是楚雄州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记得新中国建立之初,楚雄鹿城经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之后,已是一片疮痍,百废待举,教师十分缺乏,与国家经济、文化恢复和发展的要求严重不适应。楚雄地方党委和政府考虑到国家建设,教育为首,而教育的发展,关键在教师。党政领导同志高瞻远瞩,决定在州府所在地建立一座新型的师范学校,校址就选定在鹿城南面的雁塔山。从此,雁塔山的命运改变了,雁塔山迎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新中国成立前,现今楚雄州境内,有过两所省立师范学校,它们是云南省立镇南师范学校和云南省立武定师范学校。国民党政府垮台在即,自身难保,没有能力顾及学校教育,在1948—1949年期间,这两所省立师范学校由于经费无着,先后停办。新中国建立初期,陆续在楚雄地区和武定地区恢复了师范教育,在镇南中学和武定中学之内附设师范部。其后楚雄专区和武定专区合并,成为新的楚雄专区。楚雄师范学校成立后,两所中学的师范部也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并入楚雄师范学校,成为这所新型学校最初的几个班级。其中,镇南师范学校建校的时间较早,因此,楚雄师范的校史从原镇南师范成立的时间开始计算。我原在镇南中学师范部担任语文教员,兼任中师二班班主任,合并后成为这所新学校的第一批教员。
楚雄师范学校的校址在楚雄城南的雁塔山,这是鹿城的一方风水宝地,地方志上记载,“南山雁塔”是楚雄八景之一,享誉远近。历史上曾有过两个关于鹿城的传说,都与雁塔山有关。传说之一这样讲:楚雄古名威楚,建城之初,正在踏勘城址,忽然一只被猎人射伤的梅花金鹿从峨碌山上飞跑下来,在山下跑了一大圈后忽地不见了踪迹,金鹿经过的地方,留下了它的一圈血迹。土着居民就沿着血迹,建起了一座土城,这也就是楚雄县治所在地命名为鹿城的由来。传说建城以后,楚雄发生过一次瘟疫,居民大多病倒了。又是一只金鹿衔着仙草从山上下来,在大街小巷跑了一周,留下了仙草,居民用仙草泡水喝下,瘟疫就被治好。仙鹿衔草的传说,更增加了这座古老城市的神秘气氛。楚雄地方志记载,鹿城建城的时间是晋咸康八年(公元342年),也就是说鹿城的历史已有一千六百多年,那时雁塔山尚未划入城内。
鹿城第二次建城是一座砖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朱元璋派傅友德、蓝玉、沐英三员大将发兵三十万进攻云南取得胜利,从此云南划入大明王朝版图。楚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平定以后,朝廷派袁义指挥建城,袁义派人按旧城址作了测量,制成图纸上报朝廷,朱元璋审核了图纸,认为新城城墙建在雁塔山山麓,不利于防守,一旦地方有事,敌人很容易进攻县城。于是他提起御笔一挥,将雁塔山、猫猫山(俗称老虎为猫猫)划入新城之内。再后,因为雁塔山形势险要,站立山顶,全城尽收眼底,至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又在雁塔山顶建起了一座古方形密檐式七级实心砖塔,成为鹿城的又一景观。这便是民间广泛流传的“御笔勾”的古老传说。
“南山雁塔”虽是楚雄城重要景点,但历经地震兵燹,年久失修,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已呈现一派衰败景象。笔者50年代初到楚雄时,登上雁塔山,只残留了一些枣树和灌木丛。人民政府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拨出专款,在荒僻的山坡上建一所新学校,这是何等壮举啊!当时,学校已经开办,校舍却刚开始建设,学校师生就集中在离城约五公里的新营盘旧军营上课,条件是多么艰苦,但师生员工毫无怨言。大家满怀对新学校的憧憬,除了完成教学任务之外,休息时还赶到雁塔山修路、植树,从事各种义务劳动。在大家的努力下,大约半年多时间,一所崭新的学校拔地而起,屹立在雁塔山之上,为楚雄州各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起了一处培养人才的基地。楚雄师范学校践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教师教学认真负责,学生学习努力,创立了很好的校风,1958年被评为“全国红旗单位”。数十年来,楚雄师范学校为州内外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中小学教师,他们大多数成为教学骨干,有的由于工作需要调入其他战线,有的成为各级领导干部。我自己也在那时被评为“云南省先进工作者。”
我是在1957年一次不幸的政治运动之后离开楚雄师范的。在校执教期间,经过党的教育培养和个人的努力学习,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都有所提高,对师范教育的重要性加深了认识。记得教育家成仿吾先生曾经说过:“师范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只有办好师范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小学乃至大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在这个意义上讲,师范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办好各级师范教育是关键。”回想当年在雁塔山我们所从事的工作,联系成先生这番话,我深感作为一名师范学校教师的自豪!当然,那段时间的工作也非尽善尽美,当时强调一边倒地学习苏联,生搬硬套苏联的教育理论、教学模式,苏联老大哥的东西都是最好的,资产阶级的东西都是不好的,导致老师学生局限了自己的目光,不去接触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成就,对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也采取某些不正确的虚无主义态度。这是我在若干年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才逐渐明白过来的。
1958年以后,楚雄师范学校有了很大的发展。楚雄州教育事业由于发展的需要,呼唤高一级师范院校的诞生。经省教育厅批准开办楚雄师范专科学校,1978年开始招生,师专班仍设在楚雄师范内,1982年师专与师范学校分设,两年后面向全省招生,楚雄州诞生了一所自己的高级师范专科学校。1991年我从文学编辑的岗位上退休以后,承楚雄师专的厚爱,聘请我为兼职客座副教授,在师专从事文学教学一年,有机会更广泛地认识这所专科学校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其后又应聘担任师专民族文化研究所顾问。此时,雁塔山面貌已有了很大改变,当年建校时因陋就简修建起来的校舍,已逐渐被现代化的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研究所……所取代,师专有了自己宽敞的游泳池,南山雁塔也修缮一新,处处绿荫匝地,四季鲜花盛开。
新世纪的2001年,教育部批准建立楚雄师范学院,楚雄民族师范学校并入新的师范学院,雁塔山成为州内第一所本科完全大学的校园,楚雄州教育事业呈现更加辉煌的前景。我又一次登上雁塔山,站在陶行知雕像之前,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我多么羡慕这一代莘莘学子啊!如果时间能倒流,青春常在,我多希望和他们一样在这优美的校园里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涯。我的一首诗就是这样开头的:
登上雁塔山顶,
眺望那晴天远树,
一条河流从远方奔来,
向着万山丛中蜿蜒而去,
龙川江啊,我的亲人!
多少年了,
你总是这样勤劳地奔走,
一往无前,永不回头,
像祖国母亲身上的一条血脉,
哺育肥美的土地,
一眼望不到边的庄稼点头欢笑,
河两岸一片金黄。……
我在雁塔山上五十年的任教生涯 陶冶
作者简介:陶治,男,现年80岁,楚雄师院退休教师,中共党员。1953年至1983年,在楚雄民族师范学校任语文教师、班主任。1983年至1987年,历任楚雄师专副教务长、地理系主任、中文系主任,兼任写作、汉语课教师,从事师范教育45年,学识功底和师德风范深受师生敬重,是楚雄州师范教育由中师到师范专科再到本科师范学院历史发展的见证人之一。退休后,于2003年至今,受聘为楚雄师院教学督导员,继续为彝州高等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在我八十华诞之际,迎来楚雄师院建校五周年。时光易逝,往事悠悠,可堪回首话当年。
1953年3月,我由南华一中调来楚雄民族师范学校。当年,雁塔孑立,山下荒烟蔓草,瓦砾遍地,除了有一条小桉树夹道的路外,几乎没有房舍。在楚雄民族师范学校建校初期,我们师生住在离城约三里地的新营盘。当时有从南华过来的二、三、四班学生,每天到雁塔山为桉树浇水。1954年,学校有了新校舍,教室宿舍清一色的白色平房,整齐壮观。这就是最早的楚雄师范学校。
在那个年代,教师学生都不多,教师安心教书,学生静心读书,没有干扰。校长龙吟,带领师生建校,同心协力,辛勤耕耘。
1983年师范与师专分校,我在师范已三十年。三十年过去,往事如烟,可是,有几位师友,我一直怀念,他们为师范教育事业的发展奋斗了一生:云章老师,学识功底深厚,博识强记,曾教教育心理学,他教学讲究语言逻辑,是教育的行家,教学深受学生欢迎。夏扬老师,教文学,他酷爱民族民间文学,曾出版着作《苗族古歌》,他是华侨,直到死也没有结婚,把一生都献给了教育事业。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多才多艺、教语文的萧晓老师,他教书的特点是每讲一课书,都要在挖掘课文主题方面达到一定的深度,现在看来,这是一般教师难以达到的境界啊!教书容易育人难,只有到了这个程度,才算“育人”。
民族师范学校建设了18年,在1978年设立师专班时就已经酝酿建立师专了。师专班最早的有语文班,教师只有5人,设语文教研组,组长刘文彬。1984年有教师11人,设语文科,科主任夏扬。到1985年,有教师24人,才设中文系,第一任系主任郭增。这是师范向师专过渡的过程,中文系,只是一个缩影。
朋友,你可曾知道办师专又是何等的艰难。师专建设了十八年,才粗具规模。这期间,令人难忘的是张毓吉校长,他倜傥豪放,能酒能诗,他以诗酒结交了天下多少豪杰。他不擅长英语,学生见他,喊一声,张校长How do you do,他就对我说:老陶啊,学生说我好大的油肚。我说不是,是学生问您好呢。他谈笑风生,乐观豁达,办学也是井然有序,有声有色,他半生为教育,已彪炳史册。可惜的是在他逝世后几天楚雄师院诞生了,没能看到一所真正大学的诞生。
2001年,楚雄师院建立,学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辉煌时期。建校五年来,她以神奇的力量,在东区新楼拔地而起,校园占地635亩,整个学校像个大花园。现已建成拥有25个本科专业,17个专科专业,教职工630人,学生上万名的学院。
我在师院没有作过什么贡献,被李明院长聘为教学督导员,我尽心尽力。江山辈有才人出!现在,为学院继续出力的还有我正当壮年的师友陈兰香、曹晓宏、马如彪等,他们勤奋工作、敬业奉献的精神令我钦慕。
我是楚雄州师范教育的一名老兵,在楚雄师院建立五周年之际,我衷心祝愿楚雄师院建设发展蒸蒸日上,明天更加辉煌!
函大学习生活回忆 周崇文
作者简介:周崇文,1984年毕业于由楚雄师专承办的云南师大函授本科班中文专业。步入社会后相继当过知青、工人、中学教师。1982年后从事保险工作,历任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楚雄州中心支公司副经理、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楚雄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高级经济师等职。现供职于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云南省分公司。
整理旧籍,偶然翻开一本尘封的笔记,扉页上几行以圆珠笔书写的诗句跃入眼帘:“故园字多情,慷慨赠我雁塔春,古塔不知几度秋,但见群雁奋精神,万里展鹏程……”字迹潦草且已有些模糊,然而却又是那样的令人感到亲切。这是一本函大课堂笔记及读书随感,记录着当年在雁塔山麓函大的学习片断,睹之如见故人。那是一段毕生难忘的日子,虽仅短短4个月,今天回忆起来,已是那么遥远,却又是这样亲近。
1978年末,中国大地刚从十年浩劫的噩梦中醒来,知识文化开始得到重视。为强化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云南师范大学开始在全省招收函大本科学生,招考对象为中学教师中无大学文凭者(这在当时比比皆是)。这是“文化大革命”后全省首次函大招生,报名考试者十分踊跃,仅楚雄县(当时尚未设市)考生即满满几个教室,经按高考程序进行严格考试后,根据成绩录取了50余人,于1979年初入学,开始了长达五年多的函大自学生涯。这是一批特殊的学生,是在十年“文化大革命”中不为“读书无用论”等逆流所动的自强不息者,多已人到中年,且都在学校中担任着繁重的工作,一些人由于家在农村,工作、学习、家务一肩挑起,其重负可想而知。而由于教务繁重,学习紧张,考试严格,被淘汰者日众,以致临近毕业时,楚雄县(市)入学时半百之众的函大学友已仅余20人左右,全州亦不满百人。为保证这批硕果仅存者夯实基础,顺利通过毕业考试,云南师范大学特与楚雄师专联系,使之分两批到师专进行脱产函授学习,与来自全州各县(市)的约40名同学在雁塔山麓的楚雄师专度过了4个月的读书生活。
20世纪80年代初的楚雄师专还属初创时期,为使这批函大学生圆满完成本科学业,学校准备了强大的教师阵容,以陶冶老师为班主任并讲授写作课,夏扬老师讲授外国文学,韦绍翔老师讲授古代汉语,萧晓老师讲授古典文学等。云师大彭发兴教授等亦时来视察、授课。学校的图书馆则对函大生全面开放,并特殊规定可享受教师待遇,一次借阅书籍五本。“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这是自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本人得以作为学生首次重新坐在教室里聆听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学友们亦多感难得有此脱产学习良机,均非常珍惜。大家上课专心听讲,课外潜心研读或自觉相互交流,也常主动到老师家登门求教,以努力补齐系统课程中的“短板”。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则对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作品激起了浓厚兴趣,常聚在一起讨论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雨果、司汤达等及其“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自己也在那段时间里认真阅读和重温了《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复活》、《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红与黑》、《双城记》等世界文学名着,有时读得几至废寝忘食,并在识文字、明训诂、通语法、晓音律上对古代汉语进行了认真复习。在各种文体的写作上,亦得到了老师的诸多指点。我的抒情散文“出峡”、论说文“为文与做人”等习作,陶冶老师都细加批阅,并在评语中多加勉励。在纪念“五四”班刊上,我刊发了一首题为“读毛泽东同志《明耻篇》题词有感”的古体诗:“发愤在少年,匡时有学子。立志补金瓯,宏愿除时弊。斯民正憔悴,满目尽疮痍。要挽天河水,洗尽民族耻。”陶老师看后,对诗中所表现的“五·四”青年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宏大抱负和高尚情操作了充分肯定,并对个别字眼亲为订正。其情其景,至今犹历历在目。常得良师指点,使人如沐春风,他们学高身正,诲人不倦,堪称典范,其言传身教,至今使人受用无穷。
函大同学当时多近不惑之年,最长者已53岁,最小的也年近三十,均有较多的人生阅历,经历过“文革大革命”的蹉跎岁月,有着对知识的强烈渴求,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立见解和不懈追求,多感一见如故。而当时的中国,已经彻底打破了十年文革大革命的禁锢,大地解冻,万物复苏,改革新风拂面,国家欣欣向荣。加之五载苦读,毕业在即,大家都很兴奋,同时也深感时光紧迫,学业繁重,便集思广益,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如在班主任陶冶老师的支持下,同学间博采众长,全体动员,任务到人,分头翻阅相关书籍,编写资料,刻印蜡版,很快即众手成书,编印出了一本较系统、实用而又针对性强的复习资料,反映出了一种较强的组织协作能力。同时,为教学相长,加强相互借鉴,同学间还轮流安排进行“高中教材分析”讲授。授课原则鼓励探索创新,重在能自圆其说,不拘泥于参考书籍。记得陈洪勤同学做的是“鸿门宴”课文分析;夏天荷同学做的是“病梅馆记”写作特色分析;我被安排讲述的是“邹忌讽齐王纳谏”。我从全文结构入手,通过“三问”、“三答”、“三比”、“三赏”、“三变”的文章脉络,突出了其“讽”的写作特点和纳谏除弊、修明政治的主题,对其设喻说理的个性化语言和用墨如泼而又惜墨如金、详略各异的写作手法也作了具体分析,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首肯,同时,也对本人授课中普通话的欠缺指出了不足。
由于本班学生都具有中学教学经验,为展其所长,促进相互提高,学校还专门让函大生对师专应届毕业生作一帮一的教案辅导。我辅导的是一位来自山区的学生,他淳朴刻苦、勤学好问,我也尽心辅导,结果成绩良好。毕业时他还专门送我一本精装笔记本以做纪念。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能者为师,彼此交流,良师益友,坦诚相见,心得共享,相互切磋,至今回想,仍令人追忆不尽。
除用心攻读外,本班课余活动亦开展得有声有色。我当时刚三十出头,在同学中仍为年纪相对较轻且较活跃者,热心参加各项活动,一些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记得为纪念“五四”,函大班特出专刊一期,几大块版面十分醒目,刊头以浓墨重彩大笔挥洒出一大花篮,篮内众芳吐艳,配以题款,画上印章,虽仅为刊头,更是一幅气韵生动之国画精品。整个专栏版面布局大气,内容丰富,记得有陈洪勤同学的散文“心中的湖”;徐世德同学的杂文“雁塔山的桉树”;郭孔富、杨绍先、史聪、段德新、申之洞、龙建新、张从文、刘文兴、周万保等同学均刊出所作,简直成了一次学友才华大检阅。周兴华同学的诗歌:“函大攻读正五年,千八百夜那敢闲,孤灯长夜驱寒暑,上床犹思不得眠,白日授业讲台前,傍晚还得浇菜园,又做父来又做母,不觉两鬓已先斑。”则道出了函大自学历程之艰辛……几个精于书画的同学各展所长,行、楷、隶、篆精心撰写,空白处配以国画插图,图文并茂,相得益彰。诗文荟萃,文笔优美,书法上乘,使整个专刊成了“精品工程”,展示了“整体实力”,路人无不驻足围观,交口称誉。
不少同学虽历经磨砺而风华不减,多才多艺者大有人在。在一次与师专学生的联欢会上,纳宗会引吭高歌,一曲“桃花盛开的地方”获得满堂喝彩;马春富等人的二胡伴奏之花灯演唱、张荣祥的魔术表演等均各具特色;尤其杨德生表情朗读“可爱的中国”,声情并茂,感人至深,闻者无不动容。
利用周末,同学们还常自发组织郊游。最忆暮春之初,部分同学曾相邀于龙江公园荡舟,荡漾碧波映衬着天光云影和满湖新绿。车达同学挺立船头拉动手风琴,一串串动听的音符从手指间流出,一曲曲优美的乐曲在明媚的丽日春光中回荡,引得游人注目,游船跟进。车达亦激情难抑,一曲曲不停演奏,直至游船绕湖一周靠岸后方止。伴着满园春色、美妙乐曲、同学知己、游目骋怀、赏心乐事,生活展现得是那样的美好。而雁塔周围的师专校园更留下过多少亲切的回忆。
其时的楚雄师专,仅有山麓上的几幢教室,教室后面是一些桉树及大片草丛,再后面就是古城墙砖块剥尽后剩下的土埂墙体,一条能通汽车的土路绕城墙而过,路外即无尽的田畴、烟村、远山。雁塔一带都还较荒凉,但在我辈却是乐土。尤其课余或自修时间,找一清静所在,一叠喜读之书相伴,背倚树木,进入书本世界,精神会餐,忘乎所以,何其美哉;或三五相伴,芳草为席,谈天说地,“奇闻共赏,疑义相与析”,乐何如也!朝阳烟光里,晚霞落照中,交流学习心得,畅谈人生、社会,令人流连不尽。周崇舜同学词:“绿树青山,风华未阑珊。学友荟萃聚群贤,雁塔晴岚朝烟。漫嗟流年匆匆,放目大地春融,切磋桑榆非晚,奋勉更乘雄风”,对此段学习生活作了真实写照。
6月下旬,本届函大完成全部学业。就要分手时,老师、同学间都依依不舍。学校也专门为之召开了座谈会,副州长罗史、罗正富亦亲临参加,在座谈会上对本届函大生锲而不舍、克难奋进的治学精神给予了充分赞誉。师专党委书记、老教育家龙吟当众表示:欢迎各位函大毕业后到师专工作。听得大家感奋不已。
1984年8月初,云南师范大学举行函大毕业典礼,我作为楚雄学生代表赴昆明校本部参加了此次盛典,不少高官政要、专家学者均到会祝贺,对全省首届本科函大毕业生作了高度评价,并对优秀者进行了表彰奖励,整个会场气氛格外隆重、热烈。此时此刻,一些学生代表、包括一些年纪较大者眼中都闪烁着潸潸泪光……毕业典礼的同时,还举办了函大学生书法作品展览。记得昆明同学杨修品写的是“大匠诲人,师德永馨”;我州同学杨德生则撰写了一副隶书对联,上联为:“经五载之苦历五载之寒岂止五载艰难”;下联是:“聚十年之精开十年之华何止十年斑斓”。
时光荏苒,那时至今,转瞬已是二十余年,昔日的楚雄师专已发展成为楚雄师范学院,学校的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饱经沧桑的恩师们也都已至耄耋之年,有的早已作古。而他们深厚的学养与人格风范在今天更显其卓尔不群,高山仰止。可以告慰的是,本班学友没有辜负老师的教诲和学校的期望,这些当年于大浪淘沙中不甘沉沦的函大学子已是各有千秋,他们有的成了各级领导,更多的则成为教育界的中坚和栋梁,专家、学者、教授也不乏其人。其中周品生、陈兰香、黎白等同学作为楚雄师院的资深骨干教师,随着学校一起成长,并为其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同学们虽岗位各异,但均无愧于人生,无愧于社会,又都是那样的怀念着学校和恩师。时光流逝,可以洗去旧痕,而滤去杂质后留下的当是精华。雁塔山麓楚雄师专短短几个月的学习生活已成为了我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永难忘怀的珍贵记忆,它虽已是那样的遥远,却还是这样的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