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章 滇西抗日战场的形成与演变

  摘要:滇西抗日战场是随着中国抗日战争形势的变化而形成的。为了保卫滇缅公路,中国远征军十万人开赴缅甸作战。在缅甸战场,由于英军撤退而导致远征军作战失利,日军乘隙侵入滇西地区。惠通桥被炸及怒江激战扭转了日军长驱直入的战局,形成了敌我沿怒江对峙局面。李根源怒江设防建议得到国民政府军委会批准,中国远征军积极准备反攻以雪前耻。缅北战役打响后,中国远征军为配合滇缅战场开展了滇西大反攻,滇西逐渐成为抗日主战场。

关键词:滇西战场形成演变滇缅公路中国远征军中美英关系

一、滇缅战场中的中美英关系

滇西战场的形成与演变,是与滇缅战场中的中美英关系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以后,德日意法西斯成为全球26国民主阵线的共同敌人,苏美中英成为抗击法西斯的四个主力大国。由于美英实行了先欧后亚战略,在滇缅战场上如何使用兵力,相互配合就成了重要问题。苏联是抗击法西斯的大国,其重点也在欧洲战场上,加上地缘因素,不可能分散兵力而在中缅战场用兵。中缅战场的实质在于中美英三国如何合作,共同抗击日寇,其焦点也就在确保滇缅公路畅通上。因为日本封锁中国沿海后,滇缅公路成了中国通向印度洋,取得盟国援华战略物资,确保抗战坚持到最后胜利的运输生命线和国际交通主干道。

(一)中美英三国在滇缅战场有着合作的共同目标

从中国方面来说,保卫缅甸可以保障滇缅公路的畅通,确保抗战大后方的安全。从英国方面来说,保卫缅甸就是保卫英属印度殖民地。美国认为如果唯一的援华物资国际通道滇缅公路被切断,中国的抗战将不能支撑下去,日本就可以从中国抽调大量军队来对付美国。中美英三国为了共同的利益——保卫缅甸,打败日本法西斯势力,三国加强了合作。1940年10月17日,英国重新开放滇缅公路。1940年12月中英双方签订《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1940年1月,英国邀请“中国缅印马军事考察团”前往缅甸,同年6月中国提出《中英缅共同防御意见书》。在美国的推动下,1941年12月23日中美英在重庆召开东亚军事联合会议,重点讨论了缅甸战场的联合作战,并通过了《远东联合行动初步计划》。这样,在缅甸战役中美英的合作框架基本形成。

(二)中美英三国的合作情况

中美英在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希望把对方利益减少到最低程度,以至于三国相互猜忌,最终导致缅甸保卫战失败,滇缅反攻计划也是一拖再拖。英国认为守卫缅甸更多的是为中国看护西南大门,没有必要为此消耗实力,而应该把军队撤退到印度。同时也担心中国军队在缅甸取得胜利后,会提高中国在缅甸的政治影响,而影响到大英帝国的威信和统治根基,甚至担心中国会在缅甸待着不走,“请神容易送神难”,这样会对大英帝国非常不利。因此英国采取了一种“弃缅保印”策略,宁愿在缅甸战役中败给日本,也不愿看到中国取得完全胜利。于是英国在进退两难的情形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损害中国利益。其一是,1940年7-10月,英国迫于日本压力,封锁滇缅公路三个月之久,给中国抗战带来了困难。其二是,在缅甸战役中,英军多次在不通知盟国情况下单方面撤退,如彬文那会战、曼德勒会战皆是如此。这种以邻为壑、经常谎报军情的做法,导致了中国远征军在会战中彻底失败。其三,在滇缅反攻联合作战方案上,英国屡次单方面背叛协议,致使滇缅反攻计划议而不决,决而不行。1942年7月18日,美国史迪威将军向中国政府提出反攻缅甸的备忘录,中国政府表示同意,但是希望英国海空军占领安达曼群岛和控制孟加拉湾,印缅英军总司令韦维尔与史迪威达成协议并答应英军参战。但是11月17日英国态度发生了变化,表示不能提供海空支援,这样盟国反攻缅甸计划夭折。在1943年5月的中美英华盛顿“三叉戟”会议上,盟国讨论反攻缅甸时,英国认为“实属毫无必要”,反而主张绕过缅甸进攻马来亚和苏门答腊,这样英国就可以从海上抢先到达香港,继续维护其在中国的殖民利益。在1943年11月23日的开罗会议上,在中美等盟国的压力下,英国勉强同意蒙巴顿提出的收复缅甸的“海盗计划”,但是一周后反攻计划又起风波。在1943年12月1日的德黑兰会议上苏联答应对日作战,英国又找到了新的借口,反攻缅甸计划再次搁浅。直到1944年3月7日,日本向印度英帕尔发动进攻,英军才被迫同日军作战,重返缅甸战场。

美国的策略是,以援华物资为筹码,向蒋介石施加压力,利用中国人口大国优势,抵抗日军,为美国先欧后亚战略服务。中美两国矛盾主要表现在美国援华物资的数量及分配问题上。一方面,美国为了使中国能够继续坚持抗战,于1941年4月决定向中国政府提供价值4510万美元的租借物资。但是,1941年美国向中国提供的租借物资仅占美国全部租借物资的17%。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许多物资在来华途中被转运到别的战场,1942年美国援华物资只有1419吨,而在印度积存物资就达45万吨。军火分配由史迪威监管,没有中国代表参加,军火分配委员会经常将援华物资转拨他处。相对而言,美国援苏、援英物资都由苏英自由支配,这种状况使中国政府更加怀疑美国援华的诚意。

中国军队入缅作战的主要目的是保卫滇缅公路,使盟国援华物资运到中国,以便持久抗战。应当说,国民政府对缅甸战场非常重视,派了10万精锐部队组成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其第五军是精锐之师,第二零零师是国民政府的机械化部队,作战能力很强。由于英军一再拖延中国军队入缅时间,使中国军队多次丧失良机,入缅作战自始至终呈被动态势。英国为了自身利益,坚持中国军队只能在中缅边境布防,直到仰光告急,才要求中国军队入缅作战,便于掩护英军撤退。杜聿明将军回忆说,英国人的国策是,远东殖民地宁愿丢给敌人也不愿让给友邦。中国军队到达东瓜前线时,英军已将仰光丢失,使中国军队参加缅甸保卫战的重要价值大打折扣。英国人拒绝中英军队双方互派联络官,互通信息,使中国军队怀疑英国的合作诚意。尽管中国军队取得了以少胜多仁安羌大捷战役的胜利,但为了避免利益损失最大化,中国也采取了保存实力的策略。蒋介石一再告诫史迪威,远征军第五军、第六军是精锐部队,在不了解英军战略情况下,不能轻易为英国人冒险,只有英国人战斗才能指望中国人战斗,如果英国人撤退,中国军队也要撤退。这也是史迪威不能有效调动中国军队的原因所在。

(三)中美英三方虽有分歧,但合作是主流

中美英三方虽有分歧,但为了打败共同敌人——日本法西斯,经过多次磨合、谈判,最后还是站在了反法西斯民主阵线上。中美英矛盾的深层次原因是中美英各国国际战略的分歧。中国战略目标是极力争取英美等同盟国将主要力量放在亚太战场上,打通缅甸国际交通线,以中国大陆为基地打败日本侵略者,以此为机遇确立中国大国地位。而英美实行“先欧后亚”战略,对中国战场并未给予中国所希望的重视,使中国大失所望。美英只是希望通过对中国的有限援助,依靠中国的人力、物力来消耗日本的实力,减轻英美在欧洲战场的压力,使英美绝对收益最大化。同时又担心过分忽略中国的利益要求,会导致中国脱离反法西斯阵营,他们认为:“在欧洲战场,从地理位置和人力方面看,俄国处于最有利地位来和德国周旋,在太平洋,中国对日本有类似的关系,我们的根本政策应为向俄国和中国的人力资源提供必要的武器使他们能够作战。”因此,美英不得不满足中国的部分利益要求。中国政府对英美分配军火不让中国代表参加,对英美更加不信任,缅甸失守后中国坚持在没有英美军队的联合作战的条件下,中国军队不会单方面发动进攻。在认识中国国际地位上,英美也是有分歧的。美国希望扶持中国成为世界性大国,使中国在战后成为抗衡苏联的战略先锋。而英国则对美国的做法大为不满,认为美国想借助中国的力量,插手东南亚,分裂大英帝国。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支持缅甸战役反攻相对积极,而英国则消极拖延的重要原因。

尽管中美英三国在滇缅战场缺乏相互信任,但三国之间毕竟是一种“有限对立关系”,共同目标是打败日本法西斯势力,使三国各自利益达成了一种动态均衡关系。由于存在着合作的共同利益基础,经过多次相互沟通和成功谈判,中美英三国终于在1944年滇缅反攻战役中再次携手合作,共同打败了日本法西斯。

二、滇西战场的形成

从战略上看,滇西战场并不是中日交战双方战前的初衷,而是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开辟缅甸战场,战局的不断变化而形成的。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于1942年初侵入缅甸南部,缅甸战场开始形成。当时日本和盟国都没有对中国云南西部能否成为战场做过分析。日本侵入缅甸,直接威胁滇缅公路安全。滇缅公路是当时中国唯一通向印度洋,与盟国保持联系,取得盟国援华战略物资的国际主干道,有抗战输血管之称,是国际交通重要运输线。日本入侵缅甸,对中国形成巨大威胁。能否保住缅甸,事关重大。中国远征军应英国请求入缅对日作战,也仅限于缅甸北部、中部范围。日本开辟缅甸战场初期,也没有划定缅甸战区的具体范围,只是要占领缅甸战略要点,加大对华压力,而不是占领中国云南省。

(一)滇缅公路作为抗战输血管,确保它的畅通与安全是滇西战场形成的前提

1938年10月,武汉,广州被日本人占领后,中国沿海各主要港口都被日军占领和封锁。1940年9月,法国在欧洲战场失败,屈从于日本的压力,关闭了滇越铁路。1940年7月至10月,英国迫于日本压力,曾封锁滇缅公路三个月,外援物资无法运进中国,这给中国抗战带来了巨大困难。1940年10月滇缅公路重新开放,中国抗战形势得以缓解。为确保滇缅公路畅通,中国组建中国远征军,共三个军10万人,应英国请求开赴缅甸与英军联合对日作战。

(二)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失败,日军侵入国境,惠通桥炸断,怒江以西国土沦陷,中国沿怒江设防,是滇西战场形成的开始和重要转折点

随着盟军在缅甸的溃败,日军把缅甸战场的范围迅速扩大。1942年4月29日,侵缅日军第十五军下达了向怒江一线攻击并缩小包围圈的作战指导令。而日本大本营表示支持第十五军的行动。日军第五十六师团组织了快速部队,迅速越过中缅边境侵入云南西部地区,战火烧到了中国境内,直接威胁中国大西南安全。由于中国远征军及盟军在缅甸溃败,云南西部又没有建立过战时国防防御体系,云南西部没有师级以上正规军驻扎,只有一些地方部队和工兵,形势十分严峻。中国军队必须寻找一个恰当的地方遏制日军的进攻,否则只需十天左右日军就可以直逼昆明。地理环境的重要性在战争中的地位凸现出来,怒江天险成为最佳防线。当时中国当局有两套方案,多数人主张沿澜沧江设防,而云贵监察使李根源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联名电呈军事当局,坚决主张在怒江设防抗击日军。从地形上看,怒江比澜沧江更易守难攻。李根源的主张被军事当局采纳,国民政府迅速组织援军从昆明乘车沿滇缅公路西上御敌,争取战争主动权。

1942年5月4日,日军五十六师团快速部队已控制了怒江西岸,易装混入难民之中,向怒江惠通桥逼进。中国工兵总指挥马崇六果断下令炸桥,日军主力被挡在了怒江天险以西,为奠定敌我双方隔江对峙的局面迈出了至关重要一步。不甘心失败的日军迅速组织部队用橡皮艇横渡怒江,500多人已达怒江东岸,中国守桥工兵和中央宪兵100多人凭借居高临下的地形英勇抗击,伤亡殆尽。在千钧一发之际,中国援军十一集团军七十一军三十六师一零六团及时赶到战场,与日军展开了激烈战斗。不久,一零七团和一零八团也迅速投入战斗,经三昼夜苦战将怒江东岸之敌全部歼灭,日军退回怒江以西设防。至此,滇西战场随战争形势的演变而初步形成,中日军队双方以怒江为防线形成对峙局面,滇西战场进入相持阶段。

三、滇西战场的演变

(一)中日双方军队企图打破怒江对峙状态的努力均告失败,是导致滇西战场进入相持阶段长达两年之久的重要原因

滇西战场的初步形成具有明显的仓促性和突然性,也必然导致战争局面会有一个演变过程。中日双方沿怒江为界隔江对峙,对立双方都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都有试图打破僵局而把战争引入新阶段的计划和行动。当怒江以西国土沦陷后,宋希濂率十一集团军奉命渡江反攻。1942年5月23日,宋希濂命预备第二师渡江进攻腾冲,命令第三十六师一部、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各一部先后渡江进攻松山、龙陵。由于对敌情判断失误,反攻准备不足,日军不断派援兵增援怒江西岸,中国渡江部队严重受挫,蒋介石只好于5月31日下令,预备第二师留在怒江以西开展游击战争,其余部队全部撤回东岸,严密控制各渡口,工作重点转到加强防御、整训部队和准备反攻工作上:在大理设立干训团,培训军政干部,中美英三国在印度蓝姆伽设立军事学校,培训中高级军事干部,在印度成立中国驻印军,加紧训练。

对于日军而言,由于战线过长,兵力严重不足,驻在滇西的部队仅有第五十六师团和十八师团一部。日本大本营虽然想扩大战果,确立积极向重庆进攻的姿态,迅速毁灭中国反攻基地保山,粉碎中国军队反攻意图,但由于渡江器材缺乏,兵力不足,后勤缺乏保障等原因,只好放弃渡江方案,把工作重点放在对付怒江以西的中国游击部队,加强地方治安,扶持伪政权,抢修怒江渡口防御工事上。

双方努力打破僵局均告失败,于是中日双方不得不接受隔江对峙的现实,而怒江天堑客观上提供了对峙的场地。这两种因素是导致滇西战场进入相持阶段,并长达两年之久的重要原因。

(二)滇缅公路被切断,“驼峰航线”运输不能满足中国抗战需求,是导致必须重新打通滇缅公路,展开滇西反攻的重要因素

滇西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滇缅公路已被切断,中国抗战空前困难。在中国政府多次要求下,美国政府开辟了西起印度阿萨姆邦,飞越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东至中国云南、四川的空中运输航线,被称之为“驼峰航线”。但这条航线由于复杂的地形和气候等因素,危险系数极大,被称之为死亡之谷,加上耗油量大,运输成本极高,远远不能满足中国大陆抗战需要。客观形势要求中国必须尽快打通滇缅公路,开展滇西大反攻。但由于盟国在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上战况吃紧,英国在盟国会议上多次采取拖延战术,使滇西战场相持阶段长达两年之久。

(三)随着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形势好转,盟国对滇西战场的认识由分歧逐步走向一致,中印缅战场联合战役打响,滇西大反攻的时机来临,滇西战场成为中缅战场的主战场

滇西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盟国对包括滇西战场在内的中缅战场地位及反攻问题认识上,有共识也有严重分歧。美国和英国仍把重点放在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上,而中国则处于对付两大战场的局面即中国战区和中印缅战区,压力更大。盟国各国间就中缅战场的反攻问题进行了马拉松式的协商讨论。一直到1943年,在卡萨布兰卡会议、魁北克会议、开罗会议上,盟国对中缅战场的反攻问题进行磋商,才最后达成收复缅甸的共识。

1943年,苏联红军在斯大林格勒取得了伟大胜利,并局部转入反攻,大大减轻了美英在欧洲战场的压力。滇西战场中国军队的反攻准备也随着盟国之间意见逐步趋向一致而日益加强。随着美军在中途岛战役的胜利,日军已开始走向穷途末路。1943年10月,中美联军开始了缅北反攻战役,中缅战场反攻序幕就此拉开。到1944年春,阿恰布、英帕尔等战役也先后打响。为了配合中缅印战场,滇西远征举行大反攻的时机已经成熟。至1944年5月11日,中国远征军从怒江东岸开始了大反攻。客观地说,1944年5月至7月,滇西战场中国远征军共16万大军,对付日军第五十六师团和十八师团的一个大队,日军只有2万人,远征军反攻初期比较顺利,滇西战场只是起到了配合缅北战场的作用。至1944年7月,日本方面对中缅战场战略部署重新作了调整,制订了“断作战”计划,把在中缅战区的主力部队投入“断作战”(中国方面称之为“龙陵会战”)。日军投入部队有第二师团、第五十三师团之一部。日军把有限的机动部队投入了滇西战场,给中国远征军反攻作战造成了较大困难,导致“龙陵会战”形成旷日持久的拉锯式的阵地攻防战,中国远征军攻克龙陵县城得而复失,三易其手,中国只好将最后的总预备队第八军和第五军的二零零师也投入了反攻作战。1944年7月至10月,滇西战场成为滇缅战场的主战场。在龙陵松山,不到10平方公里的几个山头阵地上,中日双方投入兵力达10万人之多,中国炮兵、美国空军也全力配合陆军作战,战斗之激烈,牺牲之惨烈,密度之集中十分罕见,松山战役号称东方直布罗陀战役而威名远扬。

此后,中国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在盟军支援下,经过浴血奋战,付出了重大牺牲的代价,先后全歼了日军精锐的第十八师团和第五十六师团,重创日军第二师团和第三十三师团,并歼灭日军第四十九师团和五十三师团各一部,毙伤日军10余万人,不仅打通了滇缅国际交通线,使抗战作战物资重新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有力地支援了全国抗日战争,同时通过与美英盟军协同作战,牵制并消灭了大批日军驻缅甸方面的预备队,为收复缅甸和配合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作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