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七章 关于帛书《驻军图》的几个问题

  一、户 数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两幅帛书地图,即《地形图》和《驻军图》。两图均绘有当时称为里的居民点。《驻军图》上有一个方形的框线,表示防区。防区之内的里下面有注记文字。注文可分为三种:一是“××户,今毋人”;二是“××户,不反”;三是“并×里”。

  这个户数表示什么意思呢?假如把它理解为该里的总户数,那末,注文就应该这样来解释:

  (一)××户,今毋人:该里原来共有若干户,现在已经无人。

  (二)××户,不反:该里原来共有若干户,它去未归。

  (三)并×里:该里居民已并入某里。

  结果,三种不同的注文表示一个相同的意思,即居民点现无居民。这样一来,军队驻防地便成了一个无人区。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防区内陯水西岸有一个波里。现以波里为例,可以说明注文中的户数不是每一个里的总户数。在波里的西北邻近处有一个弇里,注明并波里,它的南方邻近处有一个土秀 里,也注明并波里。因此,波里的户数包括三个里,应该较多。另外,可以肯定波里本身是一个较大的村庄,这可以由《地形图》加以证明。《地形图》比例尺小于《驻军图》大约一半,因此,《驻军图》上的很多里只有少数才被绘在《地形图》上。而在相应的位置上,波里却明显地标出来。这就说明波里是个著名的地方。但是,在波里之下注文却是“十七户,今毋人”。《驻军图》上各里所注户数一般是几十户,有的多达百户以上,十几户的极少。如果这个数字表明是各里的总户数,那末波里的户数极少,岂不成了一个很小的村庄?另外,弇里、土秀 里并入波里,波里又标明“今毋人”,这也是一个无法说明的矛盾。

  因此,关于户数的注文应该这样解释:

  (一)××户,今毋人:该里总户数中共有若干户现在已经无人。

  (二)××户,不反:该里总户数中共有若干户它去未归。

  (三)并×里:该里居民已并入某里。

  其中只有并×里的注文表示居民全部转移,未注明户数,因为转移的户数即是村内居民的总户数。这种情况大概都是指小的村庄并入邻近的大的村庄(如上文的弇里、土秀里并入波里),以图自保。在秦汉战乱之际,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现象。《驻军图》之所以没有标出各里的总户数,只标出“无人”和“不反”的户数,可能因为当时另有户籍。秦朝政府很重视调查户口,齐民编户,《汉书·高帝纪》载吕后语“诸将故与帝为编户民”可证。汉初,萧何取得秦的“律令图书”,得知“户口多少”,关于各地方的户数有册籍可以寻检,绘图者可能已经掌握了这项统计资料,所以在地图的注文中加以省略,只注出发生改变的新情况。

  户数大量削减的现象,有助于推知《驻军图》绘制的具体年代。西汉立国之初,户口锐减。高帝七年,“高帝南过曲逆,上其城,望室屋甚大,曰:‘壮哉县!吾行天下,独见洛阳与是耳。’顾问御史:‘曲逆户口几何?’对曰:‘始秦时三万余户,间者兵数起,多亡匿,今见五千余户。’”[1]当时,就连这个残破程度较小的曲逆,户口也减少了六分之五。但到了惠帝和吕后时期,情况已大见好转。“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民务稼穑,衣食滋殖”。[2]到文景时,户口大增,“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3]因此,《驻军图》反映的应是高帝时,或惠帝初年时的情况。

  二、甲钩、甲英、甲攸

  《驻军图》防区西北方向,有两处标“甲钩”,一处标“甲英”,一处标“甲攸”的字样。甲钩应指兵器之类。甲英、甲攸则比较费解。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使用同音假字的现象很普遍,《驻军图》更是如此,如以“封”字代“烽”字,就是明显的例证。甲英的“英”字,甲攸的“攸”字,实际上是笔划较繁的同音字的代字。英和缨同音,甲英就是甲缨。[4]《礼记·曲礼》:“野外军中无挚,以缨、拾、矢可也”。郑注:“非为礼之处,用时物相礼而已。缨,马繁缨也”。孔疏:“缨谓马繁缨,即马鞅也”。所以,甲英应为马具的代称。

  甲攸的攸字作“”。《驻军图》东南方向有一河,名條水,上半部和攸字写法完全一样。所以攸字是條字的省写,即“篠”字,或作“筱”。篠是竹箭杆。《尔稚·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郭注:“竹箭,篠也。”《说文·竹部》:“筱,箭属,小竹也。从竹、攸声”。所以,甲攸即甲篠或甲筱,应为射器的代称。

  总之,甲钩、甲英、甲攸可能指供应甲胄、兵器、马具、弓驽等的后勤部队。其位置在作战部队之后不远的隐蔽处,正符合军队驻防的部署原则。

  三、都 尉 军

  《驻军图》防区之内,有“周都尉军”、“徐都尉军”、“司马得军”的标志。有的学者把这几支驻军解释为长沙国或其邻郡的部队[5],我以为是不对的。在汉代,诸侯国的最高军职先称中尉,后称执金吾,无都尉之称。郡的最高军职先称郡尉,后改称都尉,时在汉景帝中元二年七月,《汉书·景帝纪》和《百官公卿表》都有明确的记载。马王堆三号墓下葬于文帝十二年,在郡尉改称都尉之前的二十年。所以,把《驻军图》上的都尉军解释为郡国的地方军,显然是不妥当的。

  因此,周都尉军等必定是汉朝中央派去的军队。都尉本秦官,汉初沿之,刘邦军中广置都尉。仅《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所记当过都尉的功臣就不下四十余人。而且,在《驻军图》上,和周都尉、徐都尉一起的还有一个司马得,汉初,刘邦手下确有司马得其人。这也是一个有力的证据,说明这一支部队正是刘邦派去的。

  秦汉之际,一个都尉统率士兵的数目,史无明文。《汉书·樊哙传》记樊哙“攻武关,至霸上,斩都尉一人,首十级,捕虏百四十六人,降卒二千九百人。”樊哙全歼了武关至霸上的秦守军,而这里的秦守军很像是一个都尉军的编制。若此,秦都尉大约辖三千人。又,都尉在将军下,在骑将上,统兵当少于将军而多于骑将。骑将有骑千人将之称,[6]意即统兵千人,那末,都尉统兵在三千左右,相去不会很远。

  《驻军图》上防区之内共有驻军八处,周都尉军一处,别军一处,徐都尉军三处,别军一处,司马得军二处。如一都尉统军三千,这里的兵员总数当在万人以上。据做过长沙王太傅的贾谊说:长沙立国之初,“乃在二万五千户耳。”[7]派出这么多的军队驻守在一个不大的区域内,这是长沙国办不到的。由兵员的数字,也可以证明只能是汉中央派去的军队。

  四、墓主人和《驻军图》的关系

  由于马王堆一、二、三号墓的相继发掘,现在已经确知三个墓主的关系。二号墓主为軑侯利仓,一号墓主是利仓之妻,三号墓主是他们的儿子。利仓的儿子利豨于高后三年袭封,[8]可知利仓死于高后二年,即公元前186年。据出土简牍确知三号墓下葬于文帝十二年,即公元前168年。一号墓下葬晚于三号墓数年,当在文帝十五年左右,即公元前165年左右。

  有的学者认为,《驻军图》产生在文帝初年,而三号墓主就是《驻军图》上“几支军队的统一指挥官。”这一说法是值得商榷的。首先,让我们考察一下三号墓主在文帝初年时的年龄。他下葬于文帝十二年,据遗骸鉴定为三十岁左右,那末,文帝初年他只有二十岁不足。其生母死于文帝十五年前后,死时五十岁左右,文帝初年不过三十五岁上下,他的儿子不会超过二十岁,二者相合。利仓死后,侯位由三号墓主之兄(可能是异母兄)利豨承袭,长沙丞相一职由醴陵侯越继任。文帝初年,三号墓主是一尚不成熟的青年,亦无特别的权势,是不可能去做这几支军队的统一指挥官的。

  另据前文,都尉军不是郡国的军队,而是汉中央的军队,汉朝廷派出的大军,其指挥权根本不可能交给长沙国的一个年轻人。至于说《驻军图》上中心的三角形城堡是“墓主人生前的常驻地”,更是没有依据的推断。总之,墓主人和《驻军图》未必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五、《驻军图》产生的历史背景

  毫无疑问,《驻军图》显示的是汉初的一次军事行动。此次军事行动的一方是汉朝中央,另一方是赵佗的南粤国,同时也牵涉到吴氏的长沙国。根据汉初的政治形势,我以为《驻军图》反映的这一军事行动可能和高帝十一年陆贾第一次出使南粤有关。据上文关于户数的分析,《驻军图》描绘的是高帝末年前后的情况,和陆贾初使南粤时间吻合。高后末年文帝初年,虽然有用兵南粤的记载,但和《驻军图》的基本情况不符。

  为什么这个时候汉朝派陆贾出使南粤呢?高帝十一年正月诛韩信,三月诛彭越,接着,英布“阴令人部聚兵,候伺旁郡警急”[9],积极准备谋反。英布王淮南,地接长沙,他本是长沙王吴芮之婿,两国当有密切的关系。另外,南粤王赵佗素不臣服。这时在南方显然存在着一个反汉的强大势力。在北方,陈豨已反,与韩王信联结匈奴,构成对汉的巨大威胁,刘邦已经穷于应付。这时,阻止在南方再出现一个这样的联盟,成为汉朝的当务之急。正是在英布谋反将起未起的时候,陆贾到了南粤国。在长沙和南粤的关系上,汉朝一向采用使二者对立的政策。陆贾代表汉朝,极力拉拢南粤,赵佗表示臣服。后来,英布在军事上很快就失败了,长沙力单,反而诱杀英布,向汉朝输忠。这样,由于汉朝在军事上、外交上的成功,南方反汉的联盟就胎死腹中了。

  在刘邦派陆贾出使的同时,又秘密派遣这支军队,驻到南粤和长沙的交界处,选择距南粤都城番禺最近、最易出击的地方驻扎,做为陆贾谈判的后盾,以备应变。这可能就是《驻军图》产生的历史背景。

  汉初封异姓王出于不得已。诸侯王在国中权势极盛。汉中央只保留派遣丞相的权力。因此,它所派遣的丞相往往成为诸侯王行动的监视人。高帝十一年,长沙国丞相是第一代軑侯利仑,他正是这样一个人物。当汉朝派出的军队来到长沙境内执行某项军事任务时,利仑势必给以最大限度的协助。《驻军图》出土于軑侯利仓家族的墓中,原因正在于此。

  注释:

  [1]《汉书·陈平传》卷四十。

  [2]《史记·吕太后本纪》卷九。

  [3]《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卷十六。

  [4]参见詹立波《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守备图探讨》,载《古地图》附《古地图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75年。詹文即以“缨”注“英”,但未加说明。

  [5]参见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驻军图整理简报》,载《古地图》附《古地图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75年。

  [6]《汉书·靳歙传》“(靳歙)击秦军开封东,斩骑千人将一人。”

  [7]《汉书·贾谊传》卷四八。

  [8]参见《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卷十六。

  [9]《汉书·英布传》卷三四。

  (原载《考古》1979年第6期)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