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结束语:战前战后日本的差别与连续

  9月28日,美军在日本着陆、登陆,开始了对日本的军事占领。30日,麦克阿瑟飞抵横滨以西的厚木机场,他身着军便装,带着墨镜,手拿烟斗,走下飞机舷梯。他作为驻日盟军最高统帅,是占领下日本的“太上皇”,盟军总部就设在皇城的对面。对日占领是用“盟国”的名义,并设有盟国组成的远东委员会和对日理事会,但实际上是美国的单独占领。

  日本恢复了和平,但经济残颇不堪,满目疮痍。1945年底,日本工矿业生产指数只有1935~1937年平均指数的13%。物资奇缺,粮荒严重。从国外遣返的,除军队360万人外,还有移民350万人,使得粮食等供应难上加难。政府滥发纸币,以支付军队复员费,支付中止军需订货合同的赔偿金。黑市泛滥,物价飞涨,东京零售物价4年多涨了81倍。“剥笋生活。”

  广为流行,人们不得不像剥笋一样,一次次把衣服拿到农村或黑市去交换食物。占领当局允许日本人出海捕鲸鱼,用鲸油来补充食物中的脂肪和热量。

  法西斯和侵略战争使明治以来几十年的成就毁于一旦,国民大众在满目废墟中苦熬日子。归根结底,这是由于明治改革的不彻底,保留了过多的封建主义、军国主义消极面。此后,日本统治阶层非但丧失了进一步改革的精神,反而让消极面恶性发展到了极端,明治改革的某些成果也遭到破坏。

  为了消除战前日本存在的弊端,为了使日本不再成为战争祸患,美国占领当局雷厉风行地推进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这时日本的几届内阁,对于改革都程度不同地抱着保守、消极态度,不得不由占领当局发出一系列命令、指示,加以推动、督促。当然,所有的改革都是通过日本政府、议会加以实施的,美国实行的是间接占领。

  修改宪法、农地改革、解散财阀,以及劳动改革和教育改革,是战后改革的主要内容。1946年11月修改通过、1947年5月实施的《日本国宪法》,是战后改革最重要的成果。同时,解除了日军武装,遣散了军队,废除了军部;撤销了高压统治的内务省等机构和各种高压统治的法律,释放了政治犯;逮捕了主要战犯,解散了法西斯、半法西斯右翼团体和暴力团体,并对有大小战争责任的20万人进行解除公职的处分,他们分布在军界、政界、右翼团体、新闻舆论界、经济界和地方政界;1948年11月,远东国际法庭对25名甲级战犯作出判决,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武藤章、广田弘毅等7人判处死刑,南次郎、荒木贞夫、俊六、木户幸一、小矶国昭、佐藤贤了、岛田繁太郎等16人判处无期徒刑,另二人判处有期徒刑。近卫文 在逮捕前畏罪自杀,松冈洋右、永野修身病死狱中。

  通过战后改革,日本的变化之大确实称得上“翻天覆地”。有学者把战后改革看作明治维新的继续,或称之为“后明治维新”,但是不论在改革的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远远超过明治维新,使日本历史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战前战后日本的主要差别,可以概述如下。

  天皇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总揽统治权的专制性君主。新宪法规定,主权在于全体国民,“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只能根据内阁的建议与承认,“行使本宪法所规定的有关国事行为,并无国政的权能”。战后天皇制是“象征天皇制”,战后日本成为三权分立、国会内阁制的民主国家。新宪法第九条规定:“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通常称此为“和平条款”。象征天皇制与和平条款是新宪法的两个最显著的特征。此外,新宪法对国民权利作了广泛而详细的规定。

  农地改革消除了寄生地主制,基本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不在村地主完全被消灭,在村地主变为小土地出租者。90%的耕地成为自耕地,佃农和佃农兼自耕农的比率由以前的48.2%减少到8.7%。农民获得土地几乎是无偿的。

  财阀大公司、大企业被解散、拆分,数百家财阀公司和10大财阀的56个家族的股票,全部交由专设机构进行出售。股票原主得到为期10年以上的公债券,恶性通货膨胀使公债券不断贬值,其股票几乎等于被没收。原先的财阀不见了踪影,日本的大富豪已经不再是原先的财阀家族。战后50~70年代形成了六大企业集团,其中有的仍称“三菱”、“三井”、“住友”,它们之中有原来的财阀公司,但它们的构成、运作与财阀截然不同。

  劳动改革是建立、健全劳动立法和劳动体制,使工人的基本权利获得保障。通过教育改革,推进了教育行政和教育内容的民主化。

  1948年,美国眼看国民党在中国的统治行将崩溃,于是改变对日政策,从削弱日本改为扶植日本,使日本成为对付共产主义的防波堤,成为远东反共基地。此后,有的改革有所倒退,特别是1950~1952年,解除公职的处分全部被取消,一大批保守、反动分子,包括甲级战犯嫌疑人,重返政界,东山再起,极大的加强了日本政治的保守倾向。如在1952年10月的大选中,原来受解除公职处分者有139人当选众议院。最为突出的例子是岸信介,他是甲级战犯嫌疑人,因为美国改变对日政策后不再审判战犯,于1948年底从巢鸭监狱获释;1952年被取消解除公职处分,1953年加入自由党,同年当选为国会议员,并任自由党宪法调查会长,后又转入民主党并任干事长;1955年自由党、民主党合并成立自由民主党,他任首任干事长,1957年竟然出任内阁首相。有人称岸信介是“昭和妖怪”,从他的上述经历可以看出,战后日本主要政党、战后日本政治曾是何等的保守。不过,尽管有倒退,但是战后改革的成果基本上还是保留下来了。

  在恢复经济方面,日本政府和占领当局的措施逐步奏效。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日本为美军提供军事特需,犹如“强心针”刺激经济迅速回升,报纸称特需是“起死回生的妙药”,企业家们欢呼“神风终于刮来了!”。如丰田汽车公司,负债15亿,解雇2000多职工,连副总经理也离职失业,正是特需一下救了它的命。1951年报纸上出现了《别了,剥笋生活》的报道。1955年实现了经济恢复,此后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一跃而为经济大国,其国民生产总值1865年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五位,1968年超过西德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世界第三位。80年代,日本的经济规模仅次于美国而占世界第二,90年代日本国外债权甚至居世界第一。

  日本战后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废墟上迅速建立起经济大国,有着国内国外的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战后改革。正是战后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内部机制,保证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战后改革中,特别应该提出的是非军事化与“和平条款”,使日本免除巨额军费负担,可以全力发展经济,这与战前情况有天渊之别。以朝鲜战争爆发为契机,日本从1950年8月开始重新武装,1954年建立自卫队。但是,吉田茂首相(1946.5~1947.5、1948.10~1954.12在职)确立了一项基本国策,其核心是依靠美国的军事援助,日本则全力发展经济,以实现独立、复兴。

  按照吉田茂的主张,日本一方面依靠、追随美国,与美协调,在1951年9月美英等国与日本签订旧金山和约的同时,日本与美国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躲在美国的军事保护伞之下,另一方面,在全力发展经济、适度重新武装这个切身利害问题上,坚持自己的独立性。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一再要求日本政府加大加快重新武装,吉田茂拒不听从,坚持重新武装必须与经济水平相一致,否则将使“日本的自主经济垮台”。杜勒斯一肚子的不高兴,甚至怀疑吉田茂是不是没有听懂他的英语。吉田茂的这一决策是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基本政策保证。

  战前战后日本也有诸多连续性,其中包括政党构成和官僚队伍的连续性。这里不去面面涉及了,仅就有关的某些方面略作说明。

  日本的优良历史文化传统,如乐于吸收外国先进文化、注重教育,有效地推动了战后经济快速发展。日本被美国打败,当日本人一旦醒悟过来,马上把敌人当作老师,以美国为主要榜样,从战后改革到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又一次掀起接受和学习欧美长处的热潮。1950~1975年,日本从欧美各国引进先进生产技术25000多项,而且善于消化、改进引进的技术,掌握并超越了人家用半个多世纪取得的成果。在战后初年,为了保证儿童能够受教育,日本政府尽管财政捉襟见肘,仍为小学生提供免费午餐,表现了远见卓识。民间对教育的重视一如既往,教师是最受尊重的职业,战后日本是人们学历最高的国家之一。

  日本人传统的群体观念、国家观念,在明治维新的改革图强之时,曾发挥积极作用,但在后来却被用来引导人们支持侵略战争和法西斯统治。在战后新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传统观念重又发挥了极大的正面作用,日本人民为重建国家而同心协力,节衣缩食,埋头苦干。在现代企业管理方面,战后日本先是向美国学习,如创立循环管理法的美国戴明博士,几次赴日传授,被誉为“质量管理之父”。但是,日本人把欧美的经验与自己的传统相结合,创立了独特的企业体制和管理理念,生产效益显著地超过了老师,以致美国人大为惊奇,特地跑到日本去探索其奥秘,写了《日本名列第一》等著作。

  战前有的消极面也有延续,而且日趋严重。最主要的表现是否认日本的战争罪责,为侵略战争翻案。日本战败投降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自卑、虚脱、无奈之后,右翼势力又肆无忌惮起来。主要从60年代开始,“大东亚战争肯定论”之类为侵略战争翻案的论调公然出笼,以后这种翻案逆流愈演愈烈,特别是政府部门和政府官员竟然参与其事,如文部省审定教科书事件、“失言大臣”的连连出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情况更为恶化,特别突出的是以下三件:一、自民党国会议员组成历史研究会,由19名右翼学者、评论家、政客进行演讲,他们打着“学术研究”的幌子,对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进行全面翻案,演讲集《大东亚战争的总结》于1996年出版;二、右翼团体“新编教科书编撰会”编写了2002学年开始使用的《新编历史教科书》,它歪曲历史事实,掩盖日本的战争罪行,用尽颂扬、美化的词句叙述日军的战争行为。这样的教科书竟被文部省审议通过,并被有的学校采用;三、内阁总理大臣小泉纯一郎不顾亚洲邻国的批评、劝告,顽固坚持年年参拜靖国神社。这些都表明,战前的军国主义思潮阴魂未散,而且有死灰复燃之势。

  同时,新保守主义、新国家主义抬头,中曾根康弘是其主要代表之一。他于1982年出任内阁总理大臣,提出进行“战后政治总决算”,消除所谓战败国的“后遗症”。新保守主义涉及内政外交种种政策,虽不乏合理之处,但有明显的右倾保守性。它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倡新国家主义,中曾根提出,应确立“国民国家共荣辱”的新国家主义,应使日本成为“心心相印。”

  的“命运共同体”。这是什么意思呢?中曾根以总理大臣的身份去参拜靖国神社,他说:“要是没有靖国神社那样的设施,谁还会为国家奉献生命呢?”右翼势力反对为战争进行道歉、反省,指责主张反省历史的人,都是“给国家摸黑的人”。中曾根则说道:“使国家的形象受到损害,政策丧失国民的信任,对日本未来将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把中曾根的这些话对照起来就不难看出,所谓“国民国家共荣辱”不就是要国民不分是非地追随政府,听任国家驱使吗?这种新国家主义与战前的国家主义又有什么区分呢?

  新保守主义中,另一值得重视的动向,是军事大国化和企图修改宪法有关条款。1955年12月成立的鸠山内阁就企图修改宪法,主要是修改宪法第九条,以便加强重新武装。以后,这种动向仍有表现,但在当时的国内外条件下,并无重大进展。80、90年代情况发生变化,当局和右翼力图使日本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军事大国。“政治大国”的始作俑者是中曾根康弘,因为“政治大国”的提法太刺眼,后改称“国际国家”。在当今国际社会,日本为了成为“政治大国”,同时积极走向“军事大国”化。

  在90年代日本的政坛上,曾一度炙手可热的小泽一郎也是新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当今日本的政治家包括新生代政治家中,新保守主义占有主流地位,拥有众多支持者。小泽一郎等保守政治家和右翼势力的“普通国家”论风靡论坛,说什么日本不是完全的国家、够格的国家,而是残缺的“半肺国家”,因为日本还不能拥有真正的军队。他们鼓吹日本必须成为同其他国家一样的“普通国家”,为此必须修改宪法第九条。这种论调极具煽动性、蛊惑性。日本自卫队的装备水平和日本军费支出早已名列世界前茅。2000年,日本国会成立了宪法调查委员会,把过去的企图开始变为实际行动。上世纪90年代初,自卫队已打着“维和”的旗帜走向海外,开始突破宪法“和平条款”的限制。日本朝野右翼势力拒不承认过去侵略战争的罪责,又力图使日本军事大国化,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不能不让人产生疑虑。

  从历史经验教训来看,日本如何真正融入亚洲,与亚洲邻国平等交往,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战后日本与亚洲邻国的友好交往、合作关系不断发展,不少邻国都从日本得到资金援助和贷款。但是,有没有真正摆脱战前的“脱亚入欧”论呢?日本右翼势力既为大东亚共荣圈唱赞歌,又鼓吹“日本民族优秀”论、“日本正在成为亚洲的中心”,要建立“日本文明圈”;日本朝野中既有人对亚洲邻国抱着轻蔑的态度,又有人对邻国的兴盛怀有不信任甚至敌视的态度。这些都妨碍日本真正平等友好地融入亚洲。

  战前日本帝国的败亡,主要是明治破旧立新改革的不彻底、不平衡,体制文明落后于物质文明,而深层的精神文明严重的滞后于物质、体制文明。战后改革中,物质文明和体制文明基本上齐头并进,思想文化领域也有长足进步。就目前情况来看,战后确立的体制仍有需要改进、完善之处,但是更为突出的问题在于,战后过去半个多世纪了,精神文明层次还是明显滞后,保留着尚未清理、涤荡的消极面,而且消极面还在扩大、蔓延。这是极不正常的,对照历史的经验教训,是值得关注和深思的问题。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