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虽然被李氏家族从皇帝宝座上赶了下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母权社会与父权社会之争就此结束。二者之争不但没有结束,而且母权社会又出现了新的代言人,那就是以韦后为首的韦氏家族。李唐江山的稳固再次面临严峻的挑战。
中宗皇后韦氏是京兆万年县(今西安市)杜陵人,可以算得上是名门之后。中宗是在元配赵氏被废后才和韦氏结婚的。赵氏并不得武则天的喜欢,后来因为女儿常乐公主得罪了武则天,赵氏受牵连被废幽,后死于内侍省。韦氏一入宫,就成为了太子妃,中宗即位后,立韦氏为皇后。
中宗与韦氏称得上是患难夫妻。韦氏为中宗生了4个孩子:李重照、李永泰、李永寿、安乐公主。中宗被废时韦氏与他同甘共苦,在前往房州的途中,生下了安乐公主。夫妇俩人对安乐公主特别疼爱、娇惯,所以安乐公主长大成人以后,养成了随心所欲的个性。中宗一家人过了十几年幽禁的生活,子女们倍感煎熬,夫妇俩也是度日如年。那时,每当听到朝廷使者的到来,中宗的精神便极度紧张,韦氏反倒比他镇静,一边轻轻安抚、劝慰他,一面又要和朝廷来使周旋。韦氏好好款待来使,使他们回去不在武则天面前生出是非,总算保全了一家人的性命。从那时候起,中宗就非常感激这位体贴能干的妻子,从心里佩服她的胆量与见识。而这样的生活经历和感情基础,促使韦氏养成了强悍的个性。被吓破了胆的中宗,在第二次登基当上皇帝以后,政治上缺少应有的主见,韦后却很有主意。在这种情况下,她就像高宗时的武则天一般,干预朝政了。
中宗目光短浅,心无大志,不仅没有彻底铲除武氏势力,而且纵容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肆权。安乐公主又与武家相联系,这在朝中就形成了韦武集团的势力。韦武集团的领导者是韦后,骨干有武三思、上官婉儿等人。成员中一部分是原武氏家族的余党,另一部分是韦后的亲信以及依附她的贵族、官僚,这两部分人的思想体系是一致的,结合在一起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中宗继位以后,武则天病死,但武氏集团却没有就此烟消云散。这个集团的余党还大有人在,上官婉儿、武三思便是其中的重要分子。上官婉儿,是上官仪的孙女,早年因罪配入掖庭,由于她聪明伶俐,能言善辩,又明习吏事,还写得一手好文章,武则天当年就十分喜欢她。此时,韦武集团代替武氏集团掌握了朝政大权,中宗成为了一个傀儡皇帝。
张柬之等人拥立中宗发动政变,没能涉及武三思等武氏势力。武则天迁居上阳宫后,中宗对武三思并不在意,还时常去这位亲家家里做客。张柬之等人曾几次劝他将武氏家族的人除掉,以免后患无穷,中宗都没有听进去。中宗没有对武三思采取行动,主要是没能看出武三思存在的危险性。武三思善于投机钻营,是个惯于看风使舵的人。他谋娶了中宗爱女安乐公主,中宗复位后不但没受株连还成了有功之臣。武三思以儿子武崇训与安乐公主的婚姻为纽带,加强了与中宗的联系。武崇训拜为驸马都尉、太常卿兼左卫将、司中书门下三品。这位昔日二张兄弟的好友,摇身一变,成为了诛灭张氏死党的有功之臣。
武三思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将旧日相好上官婉儿推荐给了中宗皇帝,并借机亲近韦后。上官婉儿的美貌与才学朝野闻名,中宗一见她,十分喜欢,马上封其为婕妤,不久,又封为昭容。中宗对上官婉儿十分宠爱,让她专掌制命,委以重任,与韦后一起做事。韦后对于上官婉儿的入宫,并不觉得反感,反倒觉得多了一个好帮手,上官婉儿也经常为她出谋划策。武三思和韦后的关系极为密切,两人还发生了不轨之事。中宗耳边经常听到韦后、上官婉儿说武三思的好话,对他更加信任,对武三思与韦后的关系,昏弱的中宗也并不介意。
武三思见张柬之屡次上表中宗,欲加害自己,于是就想办法对付张柬之。他与韦后密谋,将张柬之等五人封王晋爵,称为五王,表面上是中宗对他们的宠遇,实际是削夺了他们的实权。那些不附顺武三思的人,都遭到贬斥,原来被放逐的人又官复原职。中宗对武三思权势的急剧扩张糊里糊涂地并不在意,而对那些站出来揭发韦后与武三思的人,中宗竟然还对其治罪。武三思的计谋阴险而又狠毒,可以说是釜底抽薪,张柬之等五人丧失了权柄,从而为武三思进一步报复与打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并且也决定了这些功臣的悲惨下场。中宗忘记了自己即位前的风风雨雨,忘记了张柬之等人冒着极大的风险发动宫廷政变,才使自己得以恢复帝位,昏庸地中了武三思与韦后等人的诡计。不久,武三思又设计将张柬之等五王贬出朝廷。武三思利用中宗准备离开洛阳回长安时,暗中派人把韦后与他的私情和其他不光彩的事写到一张纸上,并宣言要废掉皇后,然后贴在了城内的天津桥上。中宗获知后十分恼怒,武三思借机嫁祸于五王,要求对五王绳之以法,韦后极力支持,安乐公主也在中宗面前说五王的坏话。这样一来,中宗将张柬之等人贬流岭南,不久,他们都被杀害。
神龙二年七月,在大臣的强烈要求下,中宗立卫王李重俊为太子。李重俊不是韦后所生,被立为太子后,他与韦后产生了矛盾。武三思与韦后是一根绳上的,他当然对太子没有好脸色。安乐公主的气焰更嚣张,她与丈夫武崇训常凌侮太子,有时竟当面称太子为“奴”。安乐公主在武崇训的挑唆下,屡次奏请中宗废掉太子,立自己为皇太女。面对众人的侮辱,太子李重俊实在不堪忍受。而韦、武的诋毁,也使他的地位岌岌可危。于是,他起而抗之。太子因个人地位受到威胁而产生的愤恨,与朝野中反对韦武势力的政治潮流相适应,所以也就得到了更多的同情和支持。太子李重俊借口武三思、上官婉儿与韦后阴谋构乱宫掖,在景龙元年(707年)七月,联合左右羽林大将军准备仿效两年前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于是,他矫诏发左右羽林兵及千骑营三百余人,先将武三思、武崇训父子及其亲党数十人杀死,接着又派兵攻守宫城诸门。
紧接着,太子率众斩关入内宫。大臣杨再思、宗楚客等统兵2千余人据守太极殿。不久,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率众攻打玄武门。韦后等人闻知兵变的消息,急忙簇拥着中宗逃到玄武门的门楼上,并令左羽林将军刘仁景等率羽林飞骑营百余人在楼下护卫。不一会儿,李多祚冲到玄武门下被刘仁景击退。这时,李多祚的军中有人喊道:“先杀了上官婉儿那个贱货。”上官婉儿在门楼上听到呼声,转身对韦后和中宗说:“看叛逆之人的来势,已杀了武三思父子,又要索婉儿的人头,接下来就将矛头指向皇后,最后一定是要危及皇上了。”韦后见李多祚的兵马被压在玄武门一时还上不来,心里安定了一些,便对中宗说:“现在应该由皇上出面,先惩治祸首。”中宗便打起精神,扶着楼上的槛栏对李多祚的千骑营战士说:“众将士皆是我的宿卫之人,素称忠义,为何跟着李多祚造反?朕知道大家都是胁从,反者只是李多祚等人。若是有人能杀了祸首,何患不轻取富贵荣华!”这番话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千骑营中一些兵士反戈一击,杀死了李多祚等人。太子见情形不好冲出禁宫,向终南山逃去,最后也被人杀死。在大臣宗楚客的建议下,太子头祭奠了武三思、武崇训。中宗于八月将玄武门改为神武门,九月,改年号为“景龙”。然而中宗并没有从这起突发的事变中吸取应有的教训。
太子李重俊发起的此次政变,标志着中宗朝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加深。政变只是处决了武三思父子,并没能触动韦后临朝垂帘听政的状况,使其势力更加张狂。东宫虚位,进一步刺激了韦后夺取最高权力的欲望。八月,韦后发动群臣给中宗上尊号为应天神龙皇帝,接着,又暗示百官为她上了尊号“翊圣”,于是韦后成为“顺天翊圣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