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称呼礼仪

  称呼,是在人与人交往中使用的称谓和呼语,用以指代某人或引起某人注意,是表达人的不同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称呼礼仪通常可分为家庭称谓和社交称呼两种。

  一、家庭中的称谓

  家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称谓就是表示家属与亲戚之间关系的特定的名称。

  (一)家庭称谓的特征

  标明了父系和母系。从称谓上能看出被称谓者是父系家族的还是母系家族的成员。

  注明了性别。通过称谓能够判断出被称谓者是男还是女。

  标明了父系或母系家族的长幼。通过称谓可以判断出称谓人与父亲或母亲的关系。

  在我国的家庭中,亲戚和亲属构成的系统在称谓上划分得十分清楚。如父亲的兄弟为伯、叔,父亲的姐妹为姑;母亲的兄弟为舅,母亲的姐妹为姨。同时,在称谓上对直系和旁系也有严格的区别。如直系长辈: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直系晚辈:子、孙、曾孙、玄孙。又如旁系长辈:祖父的兄弟为从祖父,曾祖父的兄弟为族祖父;旁系晚辈:侄之子为归孙,甥之子为离孙。

  (二)常用的称谓关系

  为了便于表述,我们将常用的称谓按相互关系、称呼和自称常用称谓及关系:

  父亲的祖父:曾祖父(老爷爷)曾孙(曾孙女)

  父亲的祖母:曾祖母(老奶奶)曾孙(曾孙女)

  父亲的父亲:祖父(爷爷)孙(孙女)

  父亲的母亲:祖母(奶奶)孙(孙女)

  父亲的哥哥:伯父(大爷)侄(侄女)

  父亲的嫂嫂:伯母(大娘)侄(侄女)

  父亲的弟弟:叔父(叔)侄(侄女)

  父亲的弟媳:叔母(婶)侄(侄女)

  丈夫的祖父:祖翁(爷爷)孙媳妇

  丈夫的祖母:祖姑(奶奶)孙媳妇

  丈夫的父亲:父亲(爸、公公)

  媳妇丈夫的母亲:母亲(妈、婆婆)

  媳妇丈夫的伯父:伯父(大爷)

  侄媳妇丈夫的伯母:伯母(大娘)

  侄媳妇丈夫的叔父:叔父(叔)

  侄媳妇丈夫的叔母:叔母(婶)

  侄媳妇祖父的哥哥:伯祖父(伯公、爷爷)侄孙(侄孙女)

  祖父的嫂嫂:伯祖母(伯婆、奶奶)侄孙(侄孙女)

  祖父的弟弟:叔祖父(叔公、爷爷)侄孙(侄孙女)

  祖父的弟媳:叔祖母(叔婆、奶奶)侄孙(侄孙女)

  祖父的姐夫:祖姑父(姑公、姑爷爷)内侄孙(内侄孙女)

  祖父的妹夫:祖姑父(姑公、姑爷爷)内侄孙(内侄孙女)

  祖父的姐妹:祖姑母(姑婆、姑奶奶)内侄孙(内侄孙女)

  祖母的兄弟:舅公(舅爷爷)外甥孙(外甥孙女)

  祖母的嫂嫂:舅婆(舅奶奶)外甥孙(外甥孙女)

  祖母的弟媳:舅婆(舅奶奶)外甥孙(外甥孙女)

  父亲的姐夫:姑父(姑丈)内侄(侄女)

  父亲的妹夫:姑父(姑丈)内侄(侄女)

  父亲的姐妹:姑母(姑姑)内侄(侄女)

  母亲的父亲:外祖父(外公、姥爷)外孙(外孙女、外孙媳)

  母亲的母亲:外祖母(外婆、姥姥)外孙(外孙女、外孙媳)

  母亲的兄弟:舅父(舅)外甥(外甥女)

  母亲的嫂嫂:舅母(妗)外甥(外甥女)

  母亲的弟媳:舅母(妗)外甥(外甥女)

  母亲的姐夫:姨父(姨丈)甥(甥女)

  母亲的妹夫:姨父(姨丈)甥(甥女)

  母亲的姐妹:姨母(姨姨)甥(甥女)

  妻子的父亲:岳父(爸)婿

  妻子的母亲:岳母(妈)婿

  妻子的伯父:伯父侄婿

  妻子的伯母:伯母侄婿

  哥哥:哥哥(兄)弟(弟妹)

  嫂嫂:嫂嫂(嫂)弟(弟妹)

  弟弟:弟弟(弟)兄

  嫂弟:媳弟妹兄

  嫂姐:姐姐姐弟

  弟妹姐夫:姐夫内弟

  内弟妹妹:妹妹妹兄

  目前在家庭称谓中,还有一方面的问题,那就是随着离婚、再婚现象的出现,如何让孩子称呼继父、继母。一般情况下,应视家庭成员的具体情况来定。如果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与继父、继母同住,而他的亲生父亲或亲生母亲已经去世,那么,孩子很自然地会叫他们的继父、继母为“爸爸”、“妈妈”。如果孩子已经长大,父母中一方已再婚,一般就不要强迫孩子叫继父、继母为“爸爸”、“妈妈”,应依由孩子的意愿来决定,可以叫继父、继母为“叔叔”、“阿姨”。其他社会关系可参照家庭同辈称呼称谓,以利于家庭的和睦。

  二、社会交往中的称呼

  交往中,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反映着一个人的教养,同时也反映对对方尊敬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所达到的程度。只有正确掌握和应用称谓,才能达到沟通情感、融洽关系的目的。

  (一)称呼语的特征

  简洁性。人们在使用称呼语时,其音节较少,形式较为简单,叫起来方便,易引起对方的注意并便于记忆。

  褒贬性。在称呼时,明显地表现出褒贬之意。

  开启性。人们使用称呼语是为了引起对方注意,进而表述更多的内容。

  (二)称呼语的作用

  称呼语的运用标志着人际关系的实质。

  表现一个人对他人的评价和情感。

  显示出人与人之间亲疏恩怨的概貌。

  决定人们情绪的消长和事情的成败。

  (三)使用称呼语的原则

  其基本原则是根据对方的年龄、职业、地位、身份、辈分以及与自己关系的亲疏、感情的深浅选择恰当的称呼。

  称呼语比较典型的有尊称和泛称两种。尊称是指对人尊敬的称呼;泛称是指对人的一般称呼。

  1.尊称

  现代汉语常用的有:“您”、“贵姓”、“×老”。其中“×老”专指德高望重的老人,有三种用法:

  您+老,如“您老近来如何?”

  姓+老,如“冯老”、“李老”。

  双音节名字中的头一个字+老,如“望老”(对著名语言学家陈望道先生的尊称)。

  2.泛称

  以正式场合与非正式场合来划分,常用的称呼。社交场合常用称呼社交场合称呼的表达举例正式

  (1)姓或姓名+职衔称/职务/职业称/爵位王教授、李×上将、刘厅长、爱德华公爵

  (2)姓名张晓丽

  (3)泛尊称或职业称同志、先生、小姐、大使先生

  (4)老/小+姓老李、小张非正式

  (5)姓+辈分称呼或辈分称呼李伯伯、王叔叔或伯伯、叔叔

  (6)名或名+同志铁安或铁安同志

  (四)使用称呼语应注意的问题

  在多人交谈的场合,要顾及主从关系。称呼人的顺序,一般为先上后下,先长后幼,先疏后亲,先女后男。

  对某些情况比较特殊的人,如生理有缺陷的人,应绝对避免使用带有刺激性的或轻蔑的字眼。

  考虑称呼的使用范围,应避免不恰当的称呼语。不恰当的称呼语一般有三种情况:

  ①变“专称”为“泛称”。最典型的是“师傅”这一称呼语。“师傅”,本指工、商、戏剧等行业中向徒弟传授技艺的人,是对手艺人或艺人的尊称。但如果与陌生人打交道,言必称“师傅”,就会造成情感上的障碍。

  ②变“贬称”为“褒称”。这种情形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即表现在称呼语的同义语选择和语词结构上。

  ③跨文化交际中的生搬硬套。“老”字称呼语,在我国是一种尊称,但是西方一些国家却忌讳说“老”。在涉外场合,不宜使用“爱人”这个称谓,因为“爱人”在英语里是“情人”的意思,若使用这个称谓,难免引起误会。

  根据自己的角色和现实位置,采取不同的称呼。有时环境不同、自己扮演的角色不同,对某一个人的称呼就不同。注意称呼的时代特色,应摒弃那些带有封建色彩的称呼。

  称呼时要加重语气,认真、缓慢、清楚地说出称呼语,称呼完了要停顿片刻,然后再谈你要说的事情,这样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至于家庭、社交中的敬称和谦称在其他章节将有叙述,这里不再赘述。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