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旷世圣物之谜

  在意大利西北部的城市都灵,从公元16世纪起就有一件镇市之宝保存在约翰大教堂附属的小礼拜堂里,世代承受着基督教虔诚者的顶礼膜拜和由衷赞叹,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奇迹和基督教珍贵的圣物,这就是著名的“都灵裹尸布”,又称作“耶稣的裹尸布”。

“都灵裹尸布”长4.2米,宽1米,为亚麻质地,稍微隔开一定距离,就可以清晰地在上面看到一个人的正面与背面的影像。影像身高1.8米,长发垂肩,双手交叉放置于腹部,在头部、手部、肋部与脚部有清晰的红色血渍状色块,正与圣经上所记载的耶稣钉死时的状态相同。这块布因是“耶稣的裹尸布”而成为旷世圣物,受人顶礼膜拜,但是却遭到了科学家的质疑。

1988年,英国牛津、瑞士苏黎世和美国亚利桑那州的3家著名实验室得出结论,都灵裹尸布不过是中世纪骗人的东西,因为它出现的时间大约介于公元1260年到1390年之间,并非耶稣的裹尸布。

但是,后来的科学实验又推翻了上述结论。在使用“微化学法”重新对裹尸布进行了取样分析后,又有了惊人发现:在1988年的实验中,三家实验室的化验样品只不过是“都灵裹尸布”的一块补丁,而新的鉴定认为,主体部分要比这块补丁早得多。

1988年,“裹尸布”的一小部分被剪下做化验,包括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英国牛津大学考古学研究所及瑞士苏黎世联邦科技学院三个举世知名实验室的结果都指出,裹尸布只有约六七百年历史,属于中世纪的艺术品,大约出现在公元1260年到1390年间,并非耶稣的裹尸布,误差不多于100年,显微镜下的结果则是1355年。

然而,有关“裹尸布”的争论并没有因此终结,有科学家指出,上述三家实验室在采用“碳-14断定法”时出现较大误差——问题不是出自断定法本身,而是在于裹尸布,裹尸布上的细菌及真菌——那些有接近百年历史的细菌及真菌所制造出来的单糖和多糖使断定法低估了裹尸布的历史。

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化学家雷蒙德·罗杰斯说:“似乎是不可能的事发生了,研究人员在1988年从裹尸布取化验样品的地方刚好是块重新织上去的补丁,但这块补丁制作得非常仔细,使用的纱线染过后,和裹尸布其他部分的纱线几乎完全一样,颜色非常接近。”此间,有学者分析,研究人员在裹尸布上发现补丁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因为它自14世纪50年代中后期首次现身法国以来,多次遭遇火灾,但依然保存下来,其中一次火灾发生在十六世纪的一座教堂里,裹尸布遭到严重损坏,修女们对被火烧出来的洞进行了缝补,将裹尸布缝到了一块亚麻布上,主要是防止它进一步破损。

研究人员的“放射性碳样本”与“都灵裹尸布”主体部分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化学特性,主体部分有更久远的历史。罗杰斯在他的研究中,对在“都灵裹尸布”找到的放射性碳样本以及其他地方取下的样本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后说:“作为都灵裹尸布研究计划的一部分,我在1988年从裹尸布的各个区域收集了32个样本,包括从一些补丁和亚麻布上取的样本,我还找到了用于放射性碳鉴定的可靠样本。”

罗杰斯指出,这个放射性碳样本和裹尸布主要部分上取的样本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化学特性。他解释说:“放射性碳样本被染料染过,有棉花的成分,而裹尸布的主要部分则是由纯亚麻织成。补丁部分之所以被染,可能是为了和年代更早的裹尸布的黑色相匹配。微化学检测实验最终显示,在放射性碳样本和漂白亚麻布里含有香兰素,但是,都灵裹尸布里并没有这种物质。”

木质素是植物纤维例如亚麻等的一种化学化合物,木质素经过热分解生成香兰素。随着时间的推移,香兰素在布料里的含量会越来越少,最后完全消失。科学家最先是在中世纪的亚麻制品里发现香兰素的,但是,更加古老的物品,例如“死海卷轴”的包装纸等里并不含有这种物质。

经过梵蒂冈教廷的批准,三家独立的科研机构:英国牛津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和瑞士联邦技术研究所分别对裹尸布采样进行了碳放射年代鉴定,各自得出的结果完全一致:这块布不是耶稣时代的织物,而是中世纪约1260年~1390年之间的产品,正与前文所述裹尸布的第一次现世的时间相吻合。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既然布是到中世纪才做出来的东西,当然就绝无可能包裹过耶稣的圣体,上面的形象也肯定不会是公元29年就已经“升天”的耶稣基督。综观化学成分和年代鉴定这两大证据,以及其他旁证,笼罩着“都灵裹尸布”的谜团和阴影至此已经基本驱散,科学家认为,这确实是不折不扣的中世纪赝品。

赝品终归是赝品,无论赝品配饰上多么华丽的羽毛,它都不可能堂而皇之地加入到真品的行列。因为,在科学与实证面前,一切假的东西终会露出自己的真面目。这或许才是“都灵裹尸布”留给人类的最大财富。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