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六节 石像生最多的陵墓

  石像生是指在皇陵神道两侧相对排列的石雕人物、禽兽等的统称。由于秦始皇曾以他生前大将翁仲之像立在他的陵前,所以,也有人把陵墓前的石人像称为“石翁仲”。

帝王陵前神道上排列石像生仪仗队的历史,由来已久。自秦汉以后又有了一些发展,可惜的是,唐代以前,帝王陵墓多遭毁坏,石雕几乎荡然无存。因此,陵前这支仪仗队的数目有多少,已无从查考。

在安徽省凤阳县西南8公里,距明中都城西南5公里,有一座明皇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父母的陵墓。在这座陵墓前,有32对石像生,加上华表,共有36对,恰恰比规定的十八对增加一倍,这是现存陵墓前石像生最多的一座。现在这些石像生是独角兽二、石狮二、石马及控马人二、石虎二、石羊二、石人二等,其中缺石马一对,只存31对。石像生立于洪武二年(1369年),应是元朝人所雕琢,所以带有元代风格。皇陵碑立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文为明太祖朱元璋亲撰。全文1105字,楷书。内容包括家史、朱元璋青年时为僧史、明开国史和其他等四个部分。据考证,皇陵碑文对《元史》《明实录》《明史》等史籍,具有证史、补史、校勘史的作用。

汉墓前的石像生,保存较好的是汉武帝茂陵陪葬的霍去病墓石刻。唐代则以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保存得较为完整,石像生共有18对(外国王宾像不在此数内)。宋代诸陵的石像也不过十余对。到明清时期才形成陵前置18对石像生的规格。北京明十三陵、清东陵和西陵的主神道两侧都是排列了石人石兽18对。但是,朱元璋父母的明皇陵是现存石像生最多的一座陵墓。

这些石像生象征着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尽管很多石像生遭到破坏,但现有的石像生还是向我们描述了历史的演变和发展。

通过陵墓前的石像生,我们更多地了解了古代的丧葬形式,也更多地了解了当时的历史现状和社会制度,对考古学家来说,石像生的作用不能小看。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