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沛同志于陕西师大历史系毕业后,主要从事文博工作。在工作中,他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知识领域不断拓宽,逐步由史学发展到文物与考古等方面。他在这些方面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
张沛同志在昭陵博物馆工作期间,完成了一项在学术界颇有影响的任务。这就是他编了一本《昭陵碑石》。这本书的学术价值,有关学者肯定说:“昭陵碑石》最突出的学术优长是以昭陵博物馆所存碑志原石为依据,充分展示了几十年来昭陵文物考古工作的成绩,在许多方面都较前人有很大拓展。”(《唐研究》第6卷第426页)例如,46种墓志都是1949年以后文物考古工作者最新发现的。这都是前人有关著述如罗振玉的《昭陵碑录》等,根本不能涉及的。至于对前人已见碑刻的补充,对前人《碑石》录文的校正等,也颇有实际意义。
我在未接触《昭陵碑石》以前,对于碑文和墓志的史料价值,认识非常肤浅,在我有了一本《昭陵碑石》以后,由于阅读方便,友人的促进,对于碑文和墓志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逐步认识深刻了。我的《唐代碑石与文化研究》一书(三秦出版社2002年出版),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昭陵碑石》的影响下撰写而成的。事实证明,我读《昭陵碑石》获益匪浅。
张沛同志并不满足他已有的成就,最近又编著了《唐折冲府汇考》一书。我有机会初步翻阅了他的书稿以后,发观这又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他在长期从事文博工作中,接触了大量的唐代墓志。他注意到许多墓志中都有与府兵制有关的资料。于是,他随手抄录,分类排列,日积月累,十余年中共集卡片近千张。这就成了他编著《唐折冲府汇考》的主要资料。
大量的唐代墓志,都是1949年以后文物考古工作者新发现的,以前的学者根本不曾接触。运用这些资料来充实发展府兵制的研究,无疑是大大放宽视野,发现了许多新的问题。
本来,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清人劳经原的《唐折冲府考》,罗振玉的《唐折冲府考补》、《唐折冲府考补拾遗》,近人谷霁光的《唐折冲府考补》等,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他们不可能看到1949年以后新出土的墓志时,历史不能不对后人提出要求,让后辈学者来补充发展这方面的研究成就。张沛同志顺应了这种时代发展的趋势,以自己掌握的最新珍贵资料,补充发展了历代府兵制度研究的重要一环。他的主要贡献,充分反映在该书的“新补”中。“新补”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根据唐代墓志而来。因此我们认为,唐代墓志是该书有功于世的关键所在。
该书不仅从资料方面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而且还有不少自己的创新见解。书中有不少作者的按语。这些按语多是作者根据新的资料参照前人的已有成就,把这一问题的研究继续推进的成果。由此看来,不管是从数量还是质量方面说,该书都较前人的有关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可以肯定,这本书的出版,必然对府兵制度和唐代历史的研究发挥促进作用。不难看出,张沛同志是一个事业心很强、颇有进取精神、勤奋求实的文博专家。
(《唐折冲府汇考》,2003年三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