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亲王一走,等在外面的李鸿章即被召了进来。
“太后传奴才,奴才恭听太后懿旨。”李鸿章叩拜道。
“李鸿章。”慈禧用凝重的语气唤了一声。
“奴才在。”
“李鸿章,你一向忠于朝廷,功不可没,是难得的重臣。”
“太后过奖。奴才听候太后训斥。”
“李鸿章,哀家要你将淮军调出二十营,进京卫戎京城安全,另择千余精壮兵勇,入宫护卫,随时听候哀家调遣。”
此言一出,空气便凝住了一般,李鸿章听着,心一下吊了起来,悬在了空中,但他还是故做镇定地答道:“奴才遵旨。”
“李鸿章,你要记住,此事不可张扬,入京官兵,一定要精干,明日午夜入京,天亮前调停完毕,大营设在丰台。”
“奴才敢问一句,原丰台大营的兵勇呢?”
“换防撤回保定。”
“遵旨。”
李鸿章深知朝廷有了大变,不敢多问,领命走了。
恭亲王赶回王府,饭也顾不上吃,便差人将“弘德殿行走”、“南书房行走”亲贵之人召来,将皇上病危,有意将大统之位传于他的事一说,众亲贵大喜:
“王爷登基,我等日后就有望了。”
“先别高兴太早。”恭亲王泼了一盆冷水,“西太后召我去西暖阁,一番试探,叫我心惊。”
“西太后试探王爷什么?”
“王爷怎么答的?”
“我用皇后有孕牵制,不表心迹。”
“王爷高明。”
“西太后狠毒,不可不防,她窥视皇位已久,现皇上无子,她不会放过此次好机会的。”恭亲王说。
“西太后想做唐朝武则天女皇?”
“她早有此谋,只是碍于亲子临位,不便谋求,现有机会,她岂肯放过?”
“王爷有何高见?”
“当务之急,要保护好皇上。皇上一拟遗诏,便会一告天下,这个时候,就怕西太后害了皇上,伪造遗诏,你等速去挑选大内亲信,换下御前侍卫,另派人拿我令牌,去丰台大营告知统领,非我的命令不得擅自动用兵力,先控制了京城和皇宫,再争取外国势力。本王考虑,要想坐稳天下,外国重之又重,否则登基也难治天下。”
“王爷圣明,”有人这样叫了,“王爷登基,顺天意,乃明主,天下谁会不服?”
恭亲王听得心里舒服,脸上不表露出来,说:“大清江山,遭受数年动荡,群雄四起,要一统大清,非顺民意,安民心,才能独领风骚。现国内基本平静,但民心需要安抚。另西北的疆域必须规复,才能体现我等爱我江山,护我子民之风范。”
“西北规复确实重要,王爷有何主张,能一显王爷之大成?”
恭亲王哈哈一笑:“征讨新疆,是为大业,非常人所能,唯陕甘总督左宗棠能担此大任。左宗棠乃忠臣良贤,如能唯我使用,本王的江山已坐稳了一半。”
“有这么严重吗?”
“有,左宗棠独占西北,振臂一呼,一半大清江山在左的臂下,比之以前的曾国藩占领江南,西北大之江南四五。故,必授以左宗棠西征大帅,将西北统之,听本王调遣,江山必稳固之。”
“左宗棠愿西征,挑此大任吗?”
“愿,他一连奏请,朝廷不允,怕他反之,乃此等小人所为。”
“王爷赐左宗棠西征大帅,他会心存感激,顺王爷之心,好运矣。”
“本王今夜就拟旨,授左宗棠西征大帅,明日禀过东太后,就可降旨于他。另外,我可暗示给左宗棠,本王不日将君临天下,他早顺了本王之意,我的江山不就坐稳一半了?”
“哈哈哈!”众亲贵高兴地大笑起来。
恭亲王一夜无眠,王府里灯火通明。恭亲王除拟了一封授左宗棠钦差大臣西征大帅的旨外,他一夜深深地沉湎于冥想之中,他以超脱的态度和急迫的心情沉思着,他天生帝王之相,君侯之才,却屡次遭败,时运不佳,这次命运将皇位又一次降到他的头上,他一定要抓住这个时机,圆多年的梦想了。他想了不少对付慈禧的计策,越想越觉得自己登基有望,便精神大振,一夜不眠至天微亮,便及不可待地进宫去见东太后,没忘了再嘱咐一遍换掉御前侍卫和传令丰台大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