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巴黎阴谋

  在巴黎和会上,还有一项并非会议正式议程却始终在明里暗里进行策划的内容,就是对苏维埃俄国的武装干涉。

  列强对扼杀苏俄在目标上是一致的,但策略上有不同考虑。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在和会预备会上公然要求组织200万反对苏俄的远征军,并建议主要由美国提供军队。此前,美军已有1.5万人被派往苏俄北部和远东地区,参与武装干涉。威尔逊拒绝增派军队。劳合·乔治认为:“俄国这个国家虽然很容易攻入却很难征服。这个国家是进去容易,出来难。”他们主张采取谈判策略,以掩护武装进攻的准备。

  整个和会期间,列强多次讨论武装干涉苏俄问题,批准对俄经济封锁,在波罗的海沿岸各国组成“防疫地带”,抑制俄国革命影响的扩展。

  “四人会议”还接见俄国各种反革命组织的代表,派遣协约国军事代表团,提供武器装备,并讨论利用苏俄邻国的军队进行武装干涉的计划。

  1920年4月,协约国集团利用波兰地主武装和弗兰格尔匪帮为主力向苏维埃俄国发动一场武装进攻。

  在协约国唆使和支持下,波兰于1920年对苏俄发动了战争,4月进入乌克兰,5月攻占基辅。与此同时,弗兰格尔军队由克里米亚自南向北发动进攻。苏维埃军队从5月下旬转入反攻,收复了大片失地,并于8月中旬进抵华沙和利沃夫。波兰政府无力继续战争,遂于10月15日同意和谈。

  10月20日,俄罗斯、乌克兰同波兰签订了初步和约。11月上旬,继波兰军队失败后,红军多次重创弗兰格尔军队,并最终将其赶出克里米亚,从而彻底打败了帝国主义对苏俄的三次武装干涉,基本结束了国内战争。

  巴黎和会还成立策动武装干涉匈牙利革命的指挥部。1919年3月21日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宣告成立。巴黎和会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协约国总部下令禁止同匈牙利贸易,实行经济封锁。自4月16日起,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法国、捷克斯洛伐克军队先后从东线、南线、北线展开全面进攻。干涉军在巴尔干协约国军总指挥、法军将领的统率下,总兵力达到20~22万人。

  克利孟梭代表巴黎和会两次向匈牙利政府发出最后通牒,以罗马尼亚撤军和邀请匈参加和会为交换条件,要求匈牙利红军停止进攻,撤至1918年停战协定规定的分界线内。7月5日,和会作出进一步武装干涉匈牙利的决议,终于在8月初颠覆了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

  巴黎和会在对待中国山东问题上的态度,最明显地暴露了欺凌弱国的丑恶面目。和会讨论殖民地分配时,日本代表无理要求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全部转交日本,并搬出“二十一条”和1917年日本与欧洲列强签订的密约作为根据。

  中国代表据理力争。消息传出,舆论哗然,全国人民纷纷致电声援中国代表。但是,和会的“十人会议”对中方关于废弃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队、巡警及取消“二十一条”要求的两次提案,均以与和会无关为由予以拒绝。

  1919年4月下旬,美英法意三次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山东问题,中国代表被拒之门外,连会议纪录也不准看。4月30日,美英法“三巨头”召开最后一次关于山东问题的会议,只邀日本代表参加,再次排斥中国代表。会议决定,德国侵占的中国胶州地区、铁路、矿山、工厂等等及一切附属权利,“均为日本获得并继续为其所有”,并将这一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决定列入《凡尔赛和约》。

  北洋军阀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压力,密令中国代表签字,由此激起了中国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中国代表最后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