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中国的夏伯阳

  马本斋,1901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献县东辛庄,回族。家境贫寒,种有几亩薄地,从小随母到子牙河盐碱地去扫碱土熬盐,听母亲讲《岳母刺字》、《苏武牧羊》等故事。上过4年学堂,聪明伶俐,好打抱不平;17岁时背井离乡,步入军界。谁知他投奔的东北军是军阀部队,不能实现他救国救民的理想。尽管他吃苦耐劳,作战勇敢,并且三十出头就当上了团长,且还会有晋升的机会。但是,当马本斋看清自己的地位和所追求的爱国主义理想是背道而驰时,便毅然弃官归田,另找救国救民的出路。

  “七·七事变”之后,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正苦于寻求为民效力机会的马本斋踌躇满志,他在家乡组织了“回民抗日教导队”,约两个连的兵力,杀向了抗日战场。从此,冀中平原杀出一支威镇八方的回民支队。当时有的败类想引诱他去给日本人干事,说像他这样的人物到了日本人那里官小不了。马本斋痛斥道:“我是中国人,绝不走这条路!我组织队伍,就是为了抗日救国。”也有的人想拉他到国民党军队去,当时有个六路军请他当参谋长。马本斋果断地说:“这些军队腐败无能,怎么能抗日救国?给再大的官也不去!”马本斋认为,只有共产党、八路军才是真正爱国的,才能领导人民抗日救国。因此,当共产党员肖秉钧派回族共产党员刘文正找马本斋商谈联合抗日时,他欣然同意,毫不犹豫地带着队伍到了河间,与“回民干部教导队”合编为“回民教导总队”,1939年,改称回民支队。从此,中国大地上有了一支中国的夏伯阳式的旋风部队,他们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1938年,马本斋率部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表示:“我决心为回族解放奋斗到底,而回族的解放只有在中国共产党帮助和领导下,才能实现。”1939年,他任冀中回民支队司令员,1942年6月,任八路军冀鲁豫军区三分区司令兼回民支队司令。马本斋运用毛泽东的战略战术,作战机动灵活,在他的率领下,冀中回民支队打遍了冀中平原,并转战于冀鲁豫边区,创造了辉煌的战绩。1941年,冀中军区通报要各部队“向回支看齐”,并奖给他们“无攻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的锦旗,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也颁令嘉奖了马本斋。

  马本斋既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由于他在旧军队里的一段经历,使他深深体验到旧军队的腐败没落,他曾形象地把旧军队比做“黑洞”。当他投身革命队伍以后,他认准的道儿,可谓风吹浪打不动摇。马本斋从入党到生命的终结,只有5年多的时间。这五年,是他由一个爱国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的时期,在他生命旅程中写下了最光辉灿烂的一页。他始终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坚定不移。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